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辅导讲义讲义编号 课 题 以父爱为主题的记叙文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目的1、 记叙文阅读之父爱篇教学内容第一环节 文言文小训练宣王好射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吕氏春秋)注释 说:同“悦”。 三石(dn):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引:拉。关(wn):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不下:不少于。其:副词。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齐宣王好射 音: 义: 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义: 2.补出下面省略的句子成分。 以( )示左右 ( )中关而止3.翻译句子。 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其孰能用是? 岂不悲哉? 4.回答下面的问题。齐宣王用过的弓“不过三石”,为什么左右却说齐宣王用的弓“不下九石”? 文段结尾说:“岂不悲哉?”齐宣王究竟可悲在哪里? 本文要说明的一个道理是什么? 答案1ho四声,喜欢;情:实际情况。 2之(代弓); 左右(指齐宣王手下的大臣); 3喜欢别人说自己能够使用强弓。还有谁能用这弓? 难道不是很可悲的吗?4左右在投齐宣王“说人之谓已能用强弓”的爱好,来讨好齐宣王。 齐宣王的可悲之处就在他被人蒙骗,自己却终生不知道。 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知彼知己,洞察秋毫。第三环节 记叙文阅读专题一:父亲篇亲情类记叙文是常考的内容之一,这里简单做了一下归纳,把几种常见的写父亲的文章做了分类,方便我们快速把握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类型1、相濡以沫型 文章背景:父亲与子女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 父亲的形象:父亲大都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朴素的关爱,对子女的爱更多地体现在行动上。 子女的形象:子女对父亲的爱,体现在理解父亲,心疼父亲上,成长后主动为父亲分忧,承担责任。1、与父亲抬担子 王清铭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驰,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15.阅读全文,分析加点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6分) 16.第段划线处,我为什么要装成漫不经心?(2分) 17.第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4分) 18.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包含哪些意味。(2分) 19.文中说“现实是实在的,无须抒情”,而有人却认为“爱需要表达”,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15. “我”虽小,却理解父亲的辛劳,肩嫩不言痛,甘为父亲分担重负。 父亲虽日渐衰老,却为了不让“我”担心他的身体及生活,不影响“我”的学业,年迈不言累,以此来宽慰儿子。 父亲虽已力不从心,但多年来呵护儿子、不辍劳作已称为习惯。(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6分)16. “装成漫不经心”这个细节表明“我”一是怕父亲发现而阻止“我”将重担往自己肩上压,二是维护父亲的自尊心而有意掩饰减轻父亲肩上重担的动作。(意思对即可,每个要点1分,共2分)17. 直接描写:佝偻成弧形,肌肉松弛的背影;毕竟60多岁了。间接描写:天不热,但很快就大汗淋漓(身体虚弱);见“我”将担绳捋到“我”这边,不再推让。(可不答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每点1分,共4分)18. 既指“我”跟着父亲抬着担子稳稳地走在现实的路上;也指“我”跟着父亲的脚步坚实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要点1分,共2分)19.观点明确1分,结合实例谈理由2分,语言通顺1分,共4分。类型2、循循善诱型 文章背景:子女处于青春期、考试失意、婚姻失败等人生的特殊阶段。 父亲的形象:通常父亲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情,而是通过做一件或几件事情启发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用意,从而体现父爱。 子女的形象:起初子女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看法上的偏颇,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当经历了父亲所做的那件事后,才明白了父亲的苦心,感受到了父亲无言的爱。父亲在家等我 文/林夕 星期三下午,学校老师照例要开会、学习,学生们上了两节课就放学了。 他和班上的两位同学欢蹦着走出校门,没有回家,而是去了离家不远的森林公园。他们一直玩到天黑,还感觉有些意犹未尽。 “嘿,想不想吸支烟?”回去的路上,他突发奇想。 “好哇。”两位好友齐声赞成。 三个人停下来,把衣兜里的钱都掏了出来,买了一包“阿诗玛”。 他们拿了香烟,跑到路边拐角处。他把烟盒撕开,给两位同学一人一支,自己也拿起一支,叼到嘴上。这才发现,刚才忘了买火。 他冲伙伴们耸耸肩,然后把视线投向路边,张望着。 正是日暮时分,路上不时有行人匆匆走过。他想上前借火,又觉得有些唐突。正在这时,他发现,在路的那一端,有一个小亮点,在夜幕中闪着微弱的光,向他这里慢慢移动。他不禁心中一喜,仿佛已经嗅到了诱人的香烟味。 那个小亮点终于走近。他走上前去,说:“哥们儿,借个火!” 那个人停下来,把手中燃着的烟递给他,他接过来,把自己的烟点着,美美地吸了一口,抬起头,把烟还给这位行人。这时候,他才看清他的脸。 刹那间,他惊住了。拿烟的手停在半空。 那个人缓缓地伸出手,接过他手中的烟,凝视了他一会儿,又把视线转向他旁边的两位同伴。然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郑重其事地说:“ ”。 他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好友有些不解地问:“为什么?” “因为,”那个人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你的父亲在家等你!”说完,转身走了。 那个人的背影已经消失在夜色中,他还直愣愣地站在那里。两位同伴用手碰了一个他的胳膊,问:“你怎么了?” 他转过身来,看了看两位同伴,把手中的烟扔到地上,用脚狠狠地踩灭。 “把烟捻灭回家去!”他语气十分坚决。 两位同伴看着他,又看看手中冒着缕缕香气的烟,不约而同地说:“为什么?” “因为,我的父亲在家等我。” “你怎么知道?” 他看着两位同伴,低下头来,声音有些哽咽:“刚才那个借火给我们的人,他,就是我的父亲!” 1、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所缺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孩子,快回家去! B、我的孩子,回家去吧? C、哥们儿,吸完这支烟,就回家去吧! D、哥们儿,你们还是孩子 ,怎么能吸烟呢! 2、概括叙述文章的内容。(含标点不得超过50字)(3分) _ _ 3、文中很少对心理活动进行直接描写,但又能让人从具体的行为、语言、神态描 写中看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所包含的思想 感情。(6分) (1)他把烟盒撕开,给两位同伴一人一支,自己也拿起一支,叼到嘴上。 _ (2)刹那间,他惊住了。拿烟的手停在半空。 _ (3)“把烟捻灭回家去!”他语气十分坚决。 _ 4、“父亲”带给“儿子”的震撼是巨大的,文章留给我们读者的思考也是多方面 的。读完此文,你有何感想?请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感触最深的一点。(2分) _ 5、简要说说文章以“父亲在家等我”为题的妙处。(3分) _ _ 参考答案: 1、C 2、一次,他和两位同学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一包香烟,在向行人借火时,受到父亲委婉的教育,内心深感愧疚。 3、悠然自得 突然发现父亲那时极为尴尬的神情和恐慌的心理悔恨不已,坚决改正错误的真实感情。 4、示例:好的教育无需过多的语言,就能让人认识并坚决改正错误。“爱心”教育是最有效的手段,胜过于严厉的批评和说教。偶尔犯点小错误 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能勇于改正错误。 5、此题是父爱的集中体现,也是让“他”认识并改正错误的根本原因,以此为题很有概括力,很好地突现了文章的主旨。 类型3、直抒胸臆型 文章背景:子女直接抒发对父亲的爱 父亲的形象:大爱无言,总是将爱藏在细节处,需要子女细心挖掘和品味。 子女的形象:时间的积累之下,才深深体会到父爱的内敛和深沉,对父亲常常有无尽的追念。父亲的信 文/胡智慧 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一般不超过一页纸,有时只有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照顾自己等等。 父亲的信是很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反面才载有几句嘱托。而且家中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色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们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很少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似乎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是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费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不禁一怔,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偶然翻看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到部队后, (50字)(选自时文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版) 1到部队后,我会怎样做?请发挥想象,用一两句叙述性语言补写在上面的方格中。(不得超过50字) 2本文第3节写父亲来信认真得很,而第4节却说父亲的信很随意和马虎,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_ 3第4节划线句子中的像字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请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 4本文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很感人。写出你最受感动的一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_ 参考答案: 1、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父亲的名字。我将会经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在部队的一切都好(或答我也像父亲那样)该题有三个得分点。 2、不矛盾。写父亲认真得很,是从父亲来信的仔细答复和及时、主动的角度来说的;写父亲随意马虎,是从父亲来信的信纸和笔迹来说的。角度不同,所以不矛盾。 3、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或偶然翻看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多划1句扣1分,扣完为止。 4、找到自己认为最受感动的一处给1分,说明理由的给2分。 第四环节 作文(一)审题在写作时,首先面临的就是审题的问题,审题是作文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 审题就是为了明确题目的要求,了解出题者出题的意图,如果没有审好题,即使再优美的语言,再生动的材料,也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考场作文命题有以下几种形式:命题、半命题、命意(供材料作文)、话题。审题步骤:一、审文体形式:命题、半命题、供材料(命意)、话题。二、审写作内容:审写作内容,即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就记叙文而言,就要弄明白文章是要求记人,还是叙事;是写景,还是状物。如:记一件难忘的事。通过审题,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要求写事的文章。三、审写作重点:找准了文题所要求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选材也就有了目标。一般说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例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难忘的趣事童年忆趣记一件拨动我心弦的往事它们的题眼分别是“有意义”“ 难忘 ”“ 趣”“ 拨动我心弦”。四、审文题限制:弄清文题对行文的限制。文题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内容等提出限制,规定范围,作者必须严格的在规定的范围内作文,只有这样才能不离题,不偏题。1、弄清时间限制 以童年趣事这道题选材时间限定为童年,所写的事要发生在自己或他人的童年这一特定的背景。2、弄清处所限制 街上见闻放学路上与课余生活前两者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在街上或放学路上所见所闻,而后者发生在校园。3、弄清数量限制 我最尊敬的一个人记一件铭刻心间的事记我作文中的一件事记我学作文中的二三事前者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后者则是记叙二三事或二三片段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4、弄清人称限制 例如 老师,我要告诉你这个题目,就限制了行文要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角度写自己要向老师讲述内容。例如我的故事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如何区别?5、 弄清蕴涵的意义落叶路泥土赞这类比喻型、象征型、引申型题目,我们就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义,文章主题才深刻。 6 弄清难辨型命题 之中的关系如我逐渐了解他容易写成我了解他这就需要我们注意“逐渐”二字。告诉你一件新鲜事告诉指出过程,你是告诉的对象。【审题导练】文题一:以“我的老师”为题 点拨 论文题类型,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我们首先要弄清“老师”指什么?凡是能够传授知识、技术、给人启示、教育的都可以称为老师。题目的要求:写老师。至于对象、体裁、人称、时空、内容等均未作要求,写作时可以“任你行”。可以写记叙文记我的老师,可以写散文感谢你,我的老师!,可以写书信体给老师的一封信,可以写电脑 - 我的老师,小狗 - 我的老师书是我的良师益友等等。文题二:我又想起了 _ 那句话(爸爸、老师、同学)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点拨 论文题类型,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根据括号里的提示,横线上所填的应是一个人。如不明白这一点,在横线信手填写“过去”、“以前”、“再见”、“谢谢”、“书本中”、“电视里”等词语,就会因填题不慎而满盘皆输。论文体类别,提示中虽无明确规定,但就题目本身考虑,宜写成记叙文。论文题题眼,一个“又”字值得细细咀嚼。“又”表明那句话不是初次听到,“又”暗示那句话不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文题三:我家的常客 我家的稀客请从上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 点拨 论文题含义,“常客”指经常到我家的客人,“稀客”指很少到我家来的客人。二题都可以写成写人为主的文章。当然将“客”理解为某种“物”也未尝不可。论写作重心,“常客”,可写其方方面面;“稀客”,只宜于写一、二次特殊的印象,无论是写“常客”还是写“稀客”,都应把客人放在“我家”这个环境中来写。论文题类型,这是一道选题作文,只能二中选一,不可两个都写。文题四: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据报载,美国有个富翁规定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每周必须谋生一次。每当那天早晨,富翁亲自驾车几十公里,把儿子送到闹市区,赶儿子下车,令其自想办法谋生,傍晚他再驾车接回儿子。尽管往返所耗油费远远超过儿子一天的生活费,但富翁却乐此不疲。 点拨 题目中有关文体的要求是“文体不限”,但只要认真审读上述材料,就会发现其实“文体有限”,此题较适于写记叙文或议论文,绝不可能写成说明文。无论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应认真读懂材料,充分利用材料。若写记叙文,就应以材料提供的内容为骨架,补充具体的时间、地点、次要人物,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写成一个有头有尾、有声有色、可触可感的故事。若写成议论文,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不同的论点。文题五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失去后才知可贵,一是时间,一是青春。”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何止这些,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此题也有一段文字材料。但这段文字材料与上面文题中的材料的作用是不同的,它只是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的一段导语。“失去”后才知道可贵是写作话题,也是本次作文中心,但不是本次作文的题目。本次作文的题目是自拟的,就可根据写作的内容拟出自然恰切、别致新颖的标题。本次作文的文体不宜写成说明文,可灵活选用其它各种文体。文题六:你小时候一定读过许多童话故事。你是否为曲折神奇的故事所打动?你是否同情、喜爱或厌恶童话中的人物 ?你是否为童话中寓含的道理所折服?你是否也希望将读过的故事改编成一则有新意、有时代气息的童话?试结合现实,写一篇与童话有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点拨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审题时应细细咀嚼提示语。一是根据提示选择话题。文题提示由一个判断句、四个疑问句、外加一个省略号构成。由判断句可知,整个话题范围是跟“童话”有关,只要作文涉及到童话就可以;疑问句告诉我们话题的范围有童话的故事情节、童话人物、童话主题、改编童话等;省略号则提示还可以有别的角度、别的与童话有关联的话题。二是根据提示选择文体。提示语中的“文体不限”意味着你熟悉哪种文体,喜欢哪种文体就可以选择。作业:走过阴霾谭里和只要悲痛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两岁那年。刚刚蹒珊学步的时候,我就患了小儿麻痹症。医生说,我的病,永远也治不好。妈妈却从不把我当作没有希望的孩子。在医院里度过我的童年后,母亲把我送到了学校,在许多人甚至父亲看来,母亲送我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个孩子对课堂向往的心愿,为了我成长得不孤单。我是个没有将来的孩子,或者说,我的将来早就已经被人预料到了。12岁,我开始了初中的寄宿生活。村里几乎所有的孩子,读完初中就不再有机会上学。中考前两个月,一所著名的省重点中学第一次来到我们这个闭塞的初中选拔学生,在预选考试中,我脱颖而出。5月,我收到省重点中学复试通知。母亲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瞒着父亲从拮据的生活开支中省下20块钱,在报名期限的最后一天把钱送到我的手上。让我交了考试报名费,我终于在学校的安排下前往重点中学参加考试。躁动来临之前总是没有预兆的。在乡政府代表的大事公布栏上,有一天赫然出现了我的名字,下面是乡长的署名。在省重点中学录取名单上,我是两个当中的一个。那一天,赶集的人出乎意料地早早回来,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通知书传到我手里的时候,父亲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按父亲早设定好的计划,我初中毕业就去镇上的一家维修店学习修理钟表和器嚣,师傅早就找好了。而今,省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不期而至,完全打乱了父亲的计划。第二天,我听母亲说,乡里的大户想让自己的儿子去上学,找到父亲说用2000块钱来买我的录取通知书。父亲最终拒绝了他。在前往学校的车上,我的心沉重了起采。这次启程,完全是把整个家庭的命运悲欢扛在自己脆弱肩膀上的一次苦行!父帝说,别看这稻田里现在是满目疮痍,因为它刚刚收割过,明年你回来的时馁时候,一定就是金黄黄的一片。(11)父亲把我安顿好后,留给我150块钱做生活费,回家前多次叮嘱我要好好学习。(12)贫穷的尴尬从我进入这所重点中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上演。(13)从小我是一个见肥肉就恶心的人,两个月后的一次回家,妈妈买回两斤肉,我却挑着肥肉狼吞虎咽。我这个粗心的动作,让全家人都没有向盛肉的盘子里动筷子。(14)父亲去温州打工是在我返四学校后的第三天。一个月后我接到从温州寄到学校的200块钱,在简短的信中,父亲告诉我,他现在在工地上帮人家建房子,一天可以赚受到20块钱,就是工作辛苦,早上6点钟开始工作,晚上9点才下班,睡在工地上。父亲说他要干到达50岁,这一年,我高中毕业,假如像他期待的那样,我刚好考上大学。(15)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恐惧。每天繁重的学习后,晚上睡觉便是噩梦连连。我经常梦见自己高考落榜,周围都是要把我吞噬掉的嘲笑。(16)没想到,这一切,随着高考的结束,都变成了残酷的现实。(17)为了还债,父亲把他亲手建的房子以低廉价格卖给别人,把所有的家什装满卡车,连夜携儿带女离开了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村子。一路上犬吠起伏,我满脸是泪水,是悔恨的泪水,愧疚的泪水。我心里一再责问自己:你为什么就这样不争气?为什么这样不安分?这样不听父亲的话?我们住在奶奶为我们一家人腾出的一间没有玻璃、四处漏雨的房子里,我把两箱书藏在床底下,绝口不再提上学的事。曾经的执拗,想起来就觉得是一件多么荒唐而痛心的事,我决心不再抗争,屈服于命运。(18)那一年的雨特别多,家里经常被雨水清洗,因为这样我才打算把藏在床底下的两箱书作为废纸卖掉的。在等待中终于有人上门,当我正要做成这笔买卖的时候,父亲从地里回来,冲过来便给了我一记响亮的巴掌。父亲近乎咆哮地怒吼:你真是个孬种,你以为开弓还有回头箭吗?我愣住了,蹲在地上半晌才回过神来眼里噙满了自责和感激的泪水。(19)开学了,父亲小心地把书捆到自行车上,送我去县城。路过我们还没有播种的稻田,一直沉默的父亲突然说,别看这稻田里现在是满目疮痍,因为它刚刚收割过,明年你回来的时候,肯定又是金黄黄的一片。(20)粱晓声说,只要悲痛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21)补习的日子是清苦而压抑的,让我感到温暖的是,在家里如此困窘的状况下,父亲母亲再次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22)然而命运再一次和我开了一个玩笑,就在我经过努力拿到通知走到大学校门口时,由于残疾,我被无情地拒之门外。但我没有灰心,拾起书本,继续前行。第二次,第三次尝试!新的千年到来了,在父亲说的那个收获的季节里我终于在第四次尝试之后走进了那扇期待已久的大门。(23)走进大学,恍若隔世,贫穷依然犹如影子,似乎永远也摆脱不了。在高消费的大学里,无数次,我在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中仓皇逃遁。直到我满2l岁的前一天,我的一篇文章在北京一家著名的杂志上发表,主编亲自给我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阳光才渐渐地眷顾我长久阴霾的脸,我笑了又哭了。(24)25岁的生命中,需要记住的许多日子我大多没有记住,其中包括我的生日。但是2005年8月8日,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带着大学期间发表的近三十万字的作品来到一家省级新闻单位,领导在看了我的简历和作品后。第二天就给了我录用的答复。(25)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利,但是,看了我的故事的读者会知道,那都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暴风雨之后的故事!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蹒跚( ) 拮据( ) 愧疚( ) 眷顾( )2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阅读文中划线句子,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躁动来临之前总是没有预兆的。 答: 曾经的执拗,想起来就觉得是一件多么荒唐而痛心的事。答: 。3阅读文章第自然段,请用原文语句回答,在别人的眼里母亲送我去上学的原因是什么?答: 。4作者在第自然段中说“这次启程,完全是把整个家庭的命运悲欢扛在自己脆弱肩膀上的一次苦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 。5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本文的作者就拥有这样一位含辛茹苦的父亲。阅读全文,找出文中任意两处表现父爱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答: 。6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以他独特的生活阅历,告诉读者“只要悲痛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此语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共鸣,文中曾在第自然段和第(20)自然段两次引用这句话请你谈谈它的作用。答: 。7“阴霾”原指阴云密布,后常用来比喻环境恶劣。通过阅读,相信你已经体会到了作者坎坷人生的辛酸,也会为他获得成功而喜悦。你认为作者走过阴霾的原因是什么?并谈谈你的感想。答: 。 答案:1(1)pn(2)j(3)ji(4)jun2 “躁动”就是骚动,我考取重点中学在相邻中引起不少的震动,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在家中,我的考取令父母措手不及,他们既为孩子考中而高兴,也为无钱供孩子上学而忧虑;我也为能否如愿升学而心神不宁,所以作者用了“躁动”一词。(从相邻、家人或我的角度谈均可)“执拗”原指性格固执任性,不听劝阻,这里指我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3母亲送我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个孩子对课堂向往的心愿,为了我成长得不孤单。4因为我的高中生活,我成了家庭经济的透支者,也是全家未来希望的寄托者。我要克服种种困难,所以说此行是“关涉家庭命运的苦行”。(学生只要围绕家庭经济状况与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作答即可。)5为我设计谋生之路;拒卖通知书;送别路上鼓励我;外出打工,供我读书;阻止卖书,鼓励我复读;卖房还债,举家搬迁,支持我读书。(选出其中任意两点谈均可)6两次引用梁晓声的话,突出作者对生活的认识:不管经历怎样的悲痛都应好好珍惜生活,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从结构角度上看它是行文的线索。(答出其中一点,意思对即可)7作者走过阴霾是因为自己的不屈抗争,刻苦努力,也是因为有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解析:这道阅读题是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试题,综合性考查了记叙文阅读方面的主要内容,重点放在了语言品析与文章内容的挖掘上。第1小题,考查字的读音。第2题,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及理解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根据全文的感情基调领会语句的隐含义。第小3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抓关键句子。第小4题,考查理解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利用上下文提供的时代背景信息推断语句的隐含义。根据全文的内容、中心意思和感情基调的准确领会。第小5题,主要考查梳理情节,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顺着作者的行文思路梳理。第小6题,理解关键语句对人物的刻画与深化中心、升华情感的作用,顺着文章的线索结构而梳理,第小7题,对文章的意蕴及情感的挖掘。感受可围绕自己的不懈奋斗,父母给予的支持中任何一点谈感想。作业: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一个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 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 B 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C 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 D 嘹亮 辽阔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2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电视机产品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研发合同
- 2025年度土地买卖合同履行及监管规范
- 诺如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2025年度汽车租赁企业培训及拓展合同
- 2025年度智慧校园食堂运营管理承包合同
- 2025版涂料产品进出口代理合同标准范本
- 2025版科技园区融资中介服务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新能源设备以租代售租赁协议范本
- 2025版水管材料电商平台服务条款合同
- 2025合同样本库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指南
- 隔声窗施工方案
- (高清版)DB11∕T687-202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医药电子商务实务》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钢板仓施工流程及安全保证方案
- 农业互联网与农产品营销策略优化
- 知识产权具体实施细则
- 泄密案件整改报告范文
- 船舶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卡
- 空气源热泵计算
- 学员陪跑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