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老教授“旷课”检讨书范文_第1页
74岁老教授“旷课”检讨书范文_第2页
74岁老教授“旷课”检讨书范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4岁老教授“旷课”检讨书只见过学生做错事写检讨的,老师写检讨的还真没见过。这不,最近山东师范大学有位74岁的老教授因为上周看错课表耽误了一节课,自己主动写了份检讨向学生们承认错误。近日,一位老教授因为看错课表耽误一堂课而写的检讨书让xx直呼感人哪老先生为自己感到十分羞愧,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了,但他依然把教学看得尤为重要,自己也是为教育奉献了一辈子。老教授也绝不为自己找任何的借口,咱们总口头上说老师要为人师表,而这,才是学生该学习的吧。老先生自己还说:“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这个样子,要承认错误,剖析自己”本来觉着老爷子挺可爱,但现在又对他多了一份崇敬。我们也从这份检讨的一字一句中看出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骨,一大波网友也都被深深感动了。最后一句有这样的老师,学生们逃课都不好意思了吧。:王万森教授,男,1942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65年毕业于山东师院中文系。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山东省政协委员。王教授说,责任感是底线“错了就是错了嘛,就应该认错接受惩罚!”王万森教授的老伴儿说。与此同时,王老不好意思地笑着,“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这个样子,要承认错误,剖析自己。”王老在检讨信里写着:“我从教五十年,把上课作为铁的纪律,雷打不动的要求自己。这是教员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教员的光荣,教师就应当按时上课,而且倾注心血把每堂课上好。”作为老师,王老讲做事和做学问一样重要,而老师就是“言传身教”。其实,王老得知自己“旷课”后,一度落泪,“底线很重要,作为老师责任感就是底线。”王老认为,看错课表不是偶然,而是在细节上酿成大错,纠其根本还是自己的教学态度有问题,所以要从检查自己的不足开始,认真的做学问,认真的教学。“我现在在写论文,想重新整理一下思路,好好做学问。”谈及以后的工作,王老说,“事情要做就要做得像样子,无论是教学还是理论研究。”哪怕是在多数人看来的小事情,都不能因为费力不讨好而不去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老师教授学生学问之道,更重要的是人生之道。把“满满一杯水”传递给学生“王老师的检讨邮件被电脑自动屏蔽了,可能电脑都不想让我看到老教师会犯这样的错误。”山东师大文学院院长杨存昌玩笑道,“这是一封感人的检讨书。”杨存昌介绍,王万森教授已经在去年年底退休,此次上课是被返聘回校任教,而王老却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不避讳地讲,这是一次教学失误,会依照学校的相关制度处理。“就我个人看来,一个偶然的教学事故,彰显了一位老教师的人格风范,值得我们晚辈学习。”杨存昌说。教师不是神,也会记错时间,王老在没有责任必须尽义务的责任下承担了课程,上一节课,可能准备了三十年,满满一杯水在王老这里,传给学生时还是满的,这就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王老把看错课表旷课这件事情定义为“终点线上的失败者”,恰恰是在“失败”的特殊情况下,才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和修养,把严格要求自己内化上升到人格层面。王老言传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