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发展_第1页
激发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发展_第2页
激发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发展_第3页
激发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发展_第4页
激发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指挥棒下的畸形?

“让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农门!”

省人大代表、中学高级教师席庆云认为,毛坦厂镇现象其实是高考指挥棒下的中国应试教育畸形。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哪所学校的高考升学率高,这所学校就是众人公认的“名校”,学生蜂拥而至、学校奇货可居,校园周边的房产和居民也跟着沾光。如果一所学校培养的学生都考不上大学,这所学校的声誉和前途也就可想而知。绵阳教育现象

“其实,毛坦厂中学的老师教学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说白了就是不停地让学生做题”,一位来自省城的家长,在陪读了几天后,悟出了这一点。“一些名校在实施素质教育后,升学率快速下滑。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素质再好又能怎么样?你歌唱得好,舞跳得好,但分数不够,清华、北大会录取你吗?在我们学校就是要学会吃苦,我女儿也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啊,她高考考了630多分啊。她不也这么过来的吗?”,交谈中,朱校长一再表示,如果受不了苦,就不要去他们学校。一个怪兽结论:学校核心竞争力是教学质量,高考指挥棒下,分数和升学率才是硬道理。

如果没有教学质量做保障,“以体促全”也会没有市场。思考:同样是怪兽的教育,那些成功的学校仅仅是因为时间磨得长题做的多吗?那些普通的中学是因为实施素质教育才降低质量的吗?关于河北衡水中学的报道冲刺高考:393班的普通一天

虽然衡中现象也引发各种争议,有的方面的确不可取:下课不休息、活动时间少、每天课时长等,但学生的自觉、主动、奋斗拼搏意识那么强烈,的确使人称道。衡水中学2012年高考情况:

◆7名同学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名;◆9名同学进入河北省理科前10名;

◆28名同学进入河北省文科前30名;◆19名同学进入河北省理科前30名;

◆41名同学进入河北省文科前50名;◆33名同学进入河北省理科前50名;

◆67名同学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0名;◆52名同学进入河北省理科前100名;

◆文科650分以上29人,占全省的78.4%;◆理科650分以上400人,占全省的30.9%;

◆600分以上2109人;◆本科一批上线率达87%

以上数据均不含音、体、美及到外地参考学生。学校办学成功的奥妙:把学生当真正的主体让学生由“被动”——“主动”变学生“要我学”——“我要学”激发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发展

苍溪县白驿镇初级中学校董勇

一、培养学习动机

二、信任与放手

三、恰当的鼓励

四、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培养学习动机什么是动机?

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

习近平:“反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打铁先得自身硬”、轻车简从等,其动机指向“中国梦”。

王岐山:打断“尊敬的王书记”发言、“不准读稿子”,其动机指向“整顿官场作风”。云南大学校长“校长与市长的区别”什么是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教师的检查、督促甚至体罚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这是外因。

而学习动机是内因,聪明的教师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要学”“想学”“千方百计学好”。

1、解决“为谁读书”的问题

为自己的将来而读书——可能产生惰性为改变家庭生存状况而读书——承载亲情的责任为国家民族而读书——承载国家民族的责任

中日民族主义教育不同

中国的民族主义教育强调“民族自豪感”,是一种“优越”教育:文明古国,地大物博,什么都好!日本的民族主义教育却煞费苦心,因为生存空间恶劣,所以从小给学生灌输“忧患”思想。

在本世纪20年代,日本的小学里,老师常常给学生发苹果,问学生:“你们喜欢苹果吗?这是中国的苹果,等你们长大,便去中国……”不久以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中日学生几次在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国学生表现令人尴尬。而日本学生的团结、顽强、自尊却震撼了所有中国人。当孩子们抵达目的地狼宿海时,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

77个11-16岁的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

“天空蓝不蓝?”

“蓝!”“你们还来不来?”

“来!”

当日本孩子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动着泪花。这是怎样的一种泪花呀?是哀怨自己的生存空间太小了吗,还是军国主义教育点燃起心头火花?

中国的历史考试题:甲午战争是公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

日本的历史考试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仗——“日清战争”,(日本叫“日清”,中国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请分析之。

其中有个日本学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和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的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2、解决“读书为什么”的问题“方向决定结果,过程决定成败”要求学生每天跑5000米和每天跑1000米定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明白跑操是为了锻炼身体和让学生明白跑操是为了既锻炼身体又提升综合素质也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习近平的背包——为什么从小就那么刻苦?

不同家庭的孩子,承载的希望不一样:农民孩子的目标是“脱农皮”,教师子女的目标是不做教师,发展比自己好。官二代、富二代必须苦读书,将来成国之栋梁。

“我要上清华”——目标明确,动机强烈。

“多考一分就可压倒一两千人”——形势估计准确,明白努力的意义。

3、动机要适中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并且,在难度不同的任务中,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压力过小,缺乏动力,容易产生惰性

我读初中时,曾一度时期成绩严重下滑——锁定目标太低,失去了动力。

压力过大,会适得其反。

要让孩子跳起来能摘到桃子,而不是让孩子去摘天上的星星。

俞敏洪:“我女儿很喜欢弹钢琴,从5岁就开始弹,弹着弹着就变味了,一级一级的考上去,每个星期都要上课,每次都坐一个小时不能动,结果把我女儿弹钢琴的兴趣全部扼杀掉了。我女儿不想学了,而我老婆强迫她学。我问我老婆,你的孩子在10岁的时候就过了钢琴十级,请问她10岁以后还学不学弹钢琴?如果她10岁以后不学,那从她1岁到10岁学钢琴有什么用?你如果不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伟大的钢琴家,那么你让孩子10岁就通过十级考试是没有道理的。第二,你让孩子这么学,让她对钢琴失去兴趣了,她根本就不爱弹钢琴了。我和女儿说,爸爸不强迫你学,也不让你考级。爸爸这辈子很后悔的事情就是不会演奏乐器,演奏乐器可以排解郁闷。学习钢琴原则上不是为了让你考级,而是为了帮你寻找抒发心情的渠道。未来你一定会进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时候进行钢琴伴奏,这样你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如果你不想学,能不能保持你现在的水平。我女儿其实是很喜欢钢琴的,作业做累了,就弹半小时钢琴。这以后她每个礼拜跟老师学一次,学习钢琴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适当压力,促进发展我小孩去年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强,通过寒假期间的学习,以及想到成都绵阳读高中的动机,她今年的学习状态还是勉强可以。大家观察,成绩好的学生一旦树立要考苍中重点班和成都绵阳学校时,其动力一定大大增强。帮助学生形成阶段性目标,让学生一步一步爬高

我曾经问一个驯养海豚的驯兽员,为什么他训的海豚能从水中跃出,并从那么高的圈钻过去?他说其实海豚开始是不会做的,他先把这个圈放在水里面,被训的海豚钻过去就给它一条鱼吃,没钻过去的就不给吃。海豚也不笨,很快明白了吃鱼的方法,后来海豚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紧接着驯兽员就把这个圈提出水面一半,让海豚继续钻。海豚发现圈不在水中了,只能跳过去。逐渐的,圈被不断提高,大概要提10-20次,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海豚跳圈的训练就完成了。

4、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1)明确学习目标,诱发学习动机

职高分流中,有学生被实验中学录取,有同学感到读书无用,学习状态陡转直下,怎样来激发学习动机?

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到实验中学读书,还是三年后考上一所好大学,还是若干年后能有一份好工作,让自己有个好人生?将军虽只有一个,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生的幸福往往来源于过程体验!为了理想信念而拼搏奋斗,即使不是每一次都成功,但这种经历会使你的人生更丰富。怎样使学生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德育教育,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良好素质的人,以此激发学生自觉维护环境意识的动机!表扬与鼓励结合,特别是通过严格执法,约束学生的行为,并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意识。怎样让学生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努力学习?刺激学习动机强制学习动机的形成通过那些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主题班会时的引导:学生反思、讨论,用名人引领,用典型引导,用亲情来感染个别谈心时的强化全体教师不只是教书者,也要充当引导者、强化者(2)增强学习兴趣,维持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一位母亲的日记“该学写数字了,买了一本描红,交给女儿,然后告诉她,这个是有配额的,每天只能写半页,不可超过。小孩子学东西,一开始总是非常有兴趣的,恨不能一下写掉半本,每天写到很高兴的时候,配额用完了,本子收掉了,求也没用,只能明天再写。于是养成了习惯,每天一定要写掉半页才高兴。很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写数字这个过程。关键是要保持神秘,一直要吊着她,提起她的兴趣与好奇心,把求她学写字,变成她来求你要多写,但一定不能答应,继续用配额来吊着她直到任务完成。”(3)开展竞争活动,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与学生结对子、争胜负

中考前,班级向班级下战书(4)加强即时评价,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对强化和保持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以鼓励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进行评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另外,含有期望因素的评语也能促使学生形成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心理,对加强学习动机有积极的作用。“伟大的举动”———跑操时,在所有学生对地上的一片垃圾熟视无睹时,终于有一位学生悄悄地捡起了这片垃圾。事情虽小,但完全是可以小题大作的,所以我用伟大的举动来评价这一现象,以培养更多学生爱护校园环境,提升自身素质的动机意识。

伟大在于:能破除从众心态,需要多大的勇气!伟大在于:当大家都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时候,只有他付诸了实际行动!(老百姓都恨贪官、恨汉奸、恨叛徒,但如果老百姓也成了当事人,又有几人能成清官和钢铁战士?)二、信任与放手现象:早读还没结束,另一位教师已进入课堂。学生吃过午饭,12点50进教室,被老师呵斥一番。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反应迟钝,作业效率低下。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教师的师德、人格,教育观念及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层次等。但在诸因素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因素。

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实践,教师们把自己的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都像设计一件艺术作品一样去设计,思想是统一的,具有统一性,而作品却是千姿百态的,具有不同的个性。包办式教学的危害:让学生失去兴趣;让学生形成行为思维的惰性习惯;扼杀学生的创新潜能。

背公式再套公式解题的老师

讲——做笔记——抽查——扇耳光的老师讲的很精彩,但学生成绩起不来的老师

一有空就守在班上,让学生有做不完题的老师相信孩子的潜能

“女儿两岁半了,在小班里也上了一段时间了,深深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有次我带她去逛街,在闹市区跟她说,我要去单位一下,问她是否能认识回家的路,可否自己回家,当然她认为没问题,于是我远远跟在她后面,看她如何回家。女儿很认真地在每个路口等红绿灯,甚至在其中一个路口等到了第六个绿灯的时候才过。事后我才知道,她不单只看绿灯,过的时候还要看看有没有别的车可能在闯红灯,确认100%的安全才通过。其实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时候,远比大人认为的更有责任感。”

脑残孩子成为出色的音乐指挥家脑残孩子成为计算机高手高技术电脑黑客尽是十几岁的孩子电视上经常出现才艺惊人的小孩

大部分学生是被一个又一个教师逐渐教笨了,是被老师一年又一年教傻了。这是什么?

李盼禹当小老师我让黄小垠当班长我让张林把标准答案做出来给同学们参考信任就是尊重,换来的也是尊重为什么每天三扫,学生仍未能更好的保持好清洁卫生?我从不扯学生的练习册答案“愿意交作业就交”“请把需要评讲的练习册习题统计给我”自己的实践最可靠

美国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中国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

“女儿快一岁时,对什么都好奇,尤其对饮水机的开关好奇,她外婆带着她很担心,一直看着并不停阻止,要知道这是很难的事,大人总有走开的时候,而女儿在学步车里是可以到处走动的。于是我决定不用看着了,饮水机的开关并不很危险,只要一放手水就会停,与其一直提心吊胆地看着不如让她烫到一次来得有用,很快她给烫到了,并记住了这是危险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去触摸。”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是:

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的课。

魏书生在南充上的公开课。学生:“往天上课,老师累,我们轻松。今天,老师轻松,我们累!”

“金色的鱼钩”教学:读书,课文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再读课文,把课文编成故事,讲给同桌听——老班长死了,战士们给他修了墓,建了墓碑,请你给老班长写一篇碑文

一堂成功的习题讲评课(56道题):自查——讨论疑难——教师解疑

北京女教师和成都女教师在成都上的公开课任何一所成功的学校也有一个基本原则: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帕夫雷仕中学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帕夫雷什中学建立了半日学习、半日自由活动的作息制度。学生自愿地参加课外阅读、课外科技小组活动。所有学生到毕业时读小说100部,科普读物100部,全部学生能装卸内燃机、电视机;全部学生会拉手风琴;全部学生都能做诗。在学校期间,学生每年都要种一棵树。经过十几年,校园到周围的村庄已经变成了一片森林,学校建立了自己的风力发电厂,而且高考升学率居全苏联之首。山西新绛中学:只上半天课,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升(上午是展示课,下午是自习课)高一四班正在上物理课展示课,讲台上一名学生正在用已知条件推导动能定理。老师站在台下,与其他同学讨论这个名叫柴永杰的学生推导的是否正确。课桌上放的是老师提前发下来的“探究学案”,前面几句话是这样的:台风、龙卷风为什么可以卷起房子、汽车?水为什么能推动水磨?为什么一只飞鸟可以造成飞机失事?……这些现象都与动能有关,把学生引入一种学习情境。之后列出的就是动能定理、与之有关的概念、要领,要掌握的内容有哪些,需要了解的内容有哪些,还有几道相关的例题。根据这份学案,学生在前一天的自习课上已经预习了相关内容,也做了几道典型的例题。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与同小组的同学讨论,如果大家都解决不了,可以把问题写在“互动卡”上,交给老师,老师在课上重点解答。展示课后,学生还会写出学习报告,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教室里计算机可以随时上网

在新绛中学,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个班都有几台计算机,年级越高,计算机越多。这些电脑不是摆设,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可以随时上网查资料。上课时,一旦学生对老师所讲有疑问,或者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太清楚,师生马上可以上网找正确答案。河北衡水中学“三转”、“五让”

“三转”即三个转变,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让”即五个要让: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提出把长期以来学生服从教师、“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师的教要服从学生的学”。

几项具体措施

1.必须按照新的教育观念对课堂教学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革,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宰者、操作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表个人见解,不要怕学生问倒自己。

2.坚决把习题量减下来,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以提高速度的陈旧做法,精讲精练。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的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不仅要求精选,而且还要求精讲、少讲,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路,发现方法。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题越少越好也是不对的。事实上,知识的巩固、能力的培养都不能离开做题,关键是适量,关键是让学生思考。

3.为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品质的培养,增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天两节公共自习,同时明确规定,所有自习课教师一律不许讲课,把自习课还给学生,公共自习时间教师一律不许进教室,切实保证学生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教师有责任教给学生如何利用这些时间。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每节课老师讲授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35分钟,在时间上保证让学生说。现在,杜郎口的在每节课上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说的机会(即参与率超过100%)。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这种模式归纳起来,基本结构如下:

(1)用多媒体投影、实物展台等出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

(2)、自学指导(约10分钟)方法是:用多媒体投影、实物展台等出示自学指导题;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督查,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在巡视重点指导中、差生。(学校规定教师不得在黑板上抄检测练习或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自学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是:用多媒体投影出示自学检测题,首先让中、差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暴露出自学中的问题。然后让中等生、尖子生逐步更正,直到符合要求。有的也会让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做的方法与结果是否与板演相同,再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误原因及更正的道理。还有的让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己见。不管采用那种方式,最后都要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4)、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一般用多媒体投影或印制的练习作课堂作业,课堂作业一般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还有思考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下课时老师带走作业。

模式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这一模式不同科目、不同教学内容可灵活使用。根据观察和老师的介绍,有时可以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有时也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但不管用什么方式,概括起来都必须有以下四个要点: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当堂训练;教师讲的比较少,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组织者、指挥者,在学生自学时,有问题的地方加以适当点拨;长期坚持,让学生自学和当堂训练形成制度。我校教师急需更新观念

必须改变“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读你记”的简单机械的教学模式;必须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哪怕费时多一点,也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做事的习惯。在12级1班上课,经常完不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我仍不愿包办,有一次做飞机机翼模型竟用了25分钟,于是我和学生有了一个约定。必须执行三条规定:

1、任何教师不准在中晚餐后休息期间进教室组织任何教学活动;2、除放假以外,其它任何时间不准布置课外作业;3、尽量组织学生利用课外参加户外活动。三、恰当的鼓励先说说评价

个人认为,评价在一个人的发展中往往起着心理暗示和行为引导功能。好的评价经常引领人向好的方向发展,坏的评价则指引人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多次辅导无果后,我非常恼怒,于是呵斥道:“这么简单的题,又给你说得这么清楚了,你还做不出来!”————“妈妈,我觉得我的脑子不太好使。”

“娃儿开窍了,思维能力不错呢!”————“其实学习并不难啊!”别人夸我“真懂事”,于是我真的很懂事。别人说我“真孝顺”,所以我一直到现在都很孝顺。刚从村小转学到完小,同学们却推荐一个唱不来歌的人当文娱委员,后来我在学习音乐的时候仿佛真的很有灵感!

老师说赵先登:这个娃儿“送”了,这个曾经十分乖巧的学生从此变得不再乖巧。大家反思,学生在以下的评价下,将会产生怎样的行为:“你们班最肯动脑筋的人是×××”“你们班×××最有画画天赋”“×××篮球打的很好”“你们班道德品质最差的人是×××”你们班最笨的人是×××”“我最喜欢在你们班上课,因为你们班学生最肯动脑筋,最肯举手,学风最好”“全校就你们班纪律最糟糕,学风最差”再说说鼓励?

鼓励就是一种善意的,正面的,促进性的评价。心理学研究证明,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一个人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他积极上进的原动力。事实也是这样,一个人只要获得信心,心里一高兴、干劲一来,就可以发挥出超乎平常的能力。

什么是鼓励?鼓励是失败时的安慰,让其不泄气,树立奋斗的决心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上初中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他的物理成绩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师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学物理。学生说我不喜欢就是学不好,老师特别聪明,他告诉这个学生,别的同学都是60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学生一想我随便划个勾就能及格,很容易,于是就答应了,结果下次考试考了28分。虽然28分,老师还是没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因为还是不及格的分数。这个老师很聪明,她让全班同学把上次的考试成绩和这次的成绩做一个减法,上次考了90,这次还是90,一减就是0,上次95,这次93,一减就是2,这样减到最后,就一个同学剩下了20分,就是这个同学。老师把所有同学两次考试的分数差写在黑板上,问了个问题:“哪个同学进步最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某某,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进步了20分。这种鼓励方式不但没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励色彩。这个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他想无论我考到48、68、88都是全班进步最大的,我有无数进步的空间。老师做了件聪明的事情,孩子就觉得有广阔进步的空间,从此这个孩子就喜欢上了物理,并最终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鼓励是成功时的肯定,让其获得成就感,树立信心

刘老师把桌子一拍,脸上露出激动的表情,大声说:“好,读得太好了!”

“我没做任何提示,他把这个思考题做起了,而且思路十分清楚”

鼓励是在挺不住的时候给其打气,让其看到希望,直到把目标完成。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鼓励是一种巧妙的引导,是让人改掉缺点发扬优点的最好途径

曾有这样一件事,一名爱说话、好表现的战士每次开班务会都要受到班长批评,原因是他爱多嘴多舌。班长越批他,他越对着干,结果成了一个“刺头兵”。后来换了一个班长,这个班长把他的敢说真话当作优点加以肯定,结果使他看到了希望,在班长的引导下,他工作积极,注意说话方式,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实践证明,尽管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方法不同,效果则大不相同赛场上得鼓励。作文评讲课上,刘老师给全班学生分享我的文章,“要不是错别字太多的话,还可得更高的分!”鼓励就是尊重、理解与信任,会给人以力量

函授时的两位教师教授经常叹气:“这么简单都学不懂!”讲师经常表扬:“不错,你们学的真的很好!”怎样鼓励?1、善于挖掘积极因素

俞敏洪:“我和我老婆的教育理念相反。我老婆是女儿不进前5名就会生气,而我刚刚相反,我女儿第15名我很高兴,我每次都会对女儿说:‘你看你们班40个同学,你15名,后面还有25个人,你多厉害!’”2、善于启发引导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及在保费方面给带来的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现在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

不过,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

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

它使我们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3、善于设置情境

往往知识结构不太熟悉的新教师教学效果反而会更好,这是为什么?

教师故谬法:即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弄出错误,让学生纠正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处,故意地弄出错误来,让学生发现错误,提出纠正的建议,而教师“坚持错误”,学生据理力争,教师终于“认输”,并向学生“道歉”。师生争论的过程既是学生纠正和论证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教育革新家阿莫纳仕维利说得好:“我们要找到这样一种方法:不是把知识‘注入’儿童的头脑,而是要让他们向我‘夺取’知识,经过跟我的智力进行一番‘搏斗’,才能掌握知识。”

4、善于选择鼓励的途径

“人前教子”——“人前夸子”

建议班主任,每月对孩子的亲人发一条有价值的短信

经常利用作业和试卷给学生下评语抓课堂教学的各种机会给予鼓励:实施尝试教学法一开课就鼓励给差成绩学生做起题创造机会并伺机鼓励当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