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昆虫与微距拍摄技巧.doc_第1页
动植物昆虫与微距拍摄技巧.doc_第2页
动植物昆虫与微距拍摄技巧.doc_第3页
动植物昆虫与微距拍摄技巧.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植物昆虫与微距拍摄技巧说起微距摄影常常听摄友抱怨,微距摄影很苦、微距摄影很累,但如果你有了兴趣这位最好的良师益友,则一切都不成问题;同时微观大千世界,奇趣横生,美妙无穷,如果您再有了对生活、对世界、对万物生灵博大的爱心与感触则会更上一层楼!由此再配合良好的摄影技巧微距作品中所谓的美感也就自然而然的悄悄浸润在您的大作当中了。微距摄影的基本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讲说难其实也并不难,下面我就将【鸟语者-索伦】一些拍摄经验与感悟简单的分享予大家。扎实的基本功加上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立刻就会使您的作品成为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没有速成的摄影师,纵使您天资再高!那么微距摄影的基本功都有哪些呢,或者说都从何而练呢?首先手持拍摄是关键。原因有三:1、拍摄时机上的先决性;微距摄影不仅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更是有着其特有的技术、技巧。实拍当中捕捉物象的手疾眼快、稳准狠早已是不是诀窍的诀窍。因此,灵活的动态抓拍尤其是对爬动、飞行、跳跃中的拍摄物象非手持所不能解决,特别是在微距摄影拍摄距离较近、景深控制要求较高、焦点把握要求精准的情况下,就是再好的三脚架,相机也必然会受到其严重的掌控桎梏。要做到这些,对相机的灵活掌控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所以这往往是仓促上架子所不允许的,机会稍纵即逝,否则唯有扼腕轻叹!2、拍摄空间的特殊性;微距摄影中的对象有着其他摄影范畴内所不具有的特殊性,昆虫的停、靠位置是不易人为改变的,所以站、跪、坐、卧、蹲、撅、仰拍等,真可谓是姿态万千,并且还得小心谨慎的时时刻刻密切关注昆虫的状态,使其不受打扰,更不用说有的场景如岩石、水边、树干等根本就不允许拍摄者上三脚架,这里指的还是您一人拍摄的情况下,因此要想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手持功夫就必须要过得硬才行,否则只能无言放弃!3、用光、构图等技术技法得以充分实现保证;拍摄中要想达到准确的用光,必然要做出正确的光位选择与把握,时不我待,有时理想的光线由于有枝叶或其他物体的遮挡等稍纵即逝;更有甚者,要想获得精美的构图,极富创意的拍摄视角,由于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往往也只能由手持拍摄才能解决。当然如果时间、空间、用光、构图等条件允许或者现场光线极其暗淡亦或是您不想捕捉那稍纵即逝、角度刁钻的绝美瞬间与物象,那还是上架好了。当您使用中焦微距头如尼康的105微、佳能的百微、腾龙的90微、康泰时的MP100等下决心练习手持功夫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初学者应先采用坐姿,双臂自我身体支撑,并配合平稳呼吸的方式练习,慢慢的再适应其他的如站、蹲等其他姿势双臂无支撑点的练习,速度建议先使用1/100;1/80;60/;1/50;1/40,循序渐进,当您达到1/30的时候,那么恭喜您,您已经是完全具备铁手的潜质了,当然指的是纯手动对焦。其次以自动对焦为主,以手动跟焦为辅是微距摄影的另一大诀窍。在实际拍摄中由于微距拍摄都是以单点对焦为主,这就要求对焦要极其的精准,容不得丝毫偏差,而镜头的自动对焦功能往往不能立刻捕捉到理想的对焦点,比如在拍摄昆虫时,我们通常是将对焦点锁定在昆虫的眼睛上,而这时由于昆虫的眼睛色彩或浅或淡、或者眼睛周围有其他的肢体,自动对焦将会自作聪明的锁定其他的点,使理想对焦点的锁定变得很困难,有时更会反复的犹疑不决,找不到对焦点,此时如果您将大致的对焦点找到后,再辅之以手动跟焦,则镜头马上会紧紧的锁定住昆虫的眼睛,对焦将不再变得复杂困难。也就是所谓的是人在支配镜头,而不是镜头在支配人!当然我这里是针对具有全时手动功能的微距镜头而言的。我当您使用康泰时、莱卡的纯手动微距头,那就更得使用手动对焦了,这个毋庸置疑。因此建议初学者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适应和使用镜头的手动对焦功能。慢慢稍有掌握之后再加大难度,进行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附近的手动练习,那样您将获益匪浅!在手动跟焦练习中,在相机的屈光度调节正常的情况下,当您在取景器里看到的物体对焦点处已经实焦,并且相机取景器中的合焦提示灯也已曾长亮状态,这时才能说明对焦成功,您可以果断的按下快门了!拍摄结束观察相机液晶屏回放时,不要让相机良好的液晶屏做工欺骗了我们的眼睛,一定要将回放图像放大100%,在这种情况下,图像的主体边缘细节如果有清晰的马赛克,那么恭喜您,您这张片子是实焦的。尼康D300相机一般都是放大到5倍(一共是8倍)左右看还是实焦的,那就是实的了。否则马上重来,再补一张!其他的相机您可以先上架子拍一张小光圈实焦的片子,然后再将片子拷贝到电脑中通过与液晶屏的相互比对,看看在相机液晶屏中究竟放大到多少倍仍是实焦的,从而得出具体的倍数,作为以后实际拍摄中检验虚不虚焦的标准,从而不再为拿捏不准而犯愁!为了获得微距作品优秀画质,您的经验是什么?清晰锐利,画质细腻是微距作品的一大特色,要达到如此效果,经验共有四点。1、尽量的使用F6.3以下的光圈,我常用的是F8F16,因为,F16以后镜头的解析力开始下降,而F6.3以上镜头的解析力渐渐的更不尽如人意,光圈越大越差,当然这您比我清楚。2、最大限度的慢速快门将会使您的片子获得更好的环境光,画质更加的细腻。3、尽量降低相机的感光度,减少画面的噪点,这点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微距作品同时也是其他摄影作品的重中之重。4,实拍当中尽量的一次成片,不要轻易的大幅度剪裁,当您对原片拍摄构图感到很不满意的时候,剪裁也不要大于原片的1/3,否则作品的画质将遭受到严重的损害。微距摄影的用光应当注意哪些要点呢?摄影其实就是玩光的艺术,从相机的成像原理到具体的场景拍摄,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神奇的光。光与影,既是呈现影像的基础,也是摄影内容中的一部分。首先通常讲是逆光、顺光、侧逆光、侧顺光。实际拍摄中要想使片子通透干净,一般都使用侧逆光,逆光次之,顺光较少。而微距摄影的用光,实际上指的就是切光,它分为横切光、竖切光。所谓切光简单的讲也就是自然光、辅助光与相机的相位夹角。应以主光为主,辅光为辅的原则,辅光不能强过主光,光比适中,闪光灯的光量过大,会使主体过亮,背景漆黑,画面丧失柔美之感,闪光灯的使用应使用M档进行手动微调,这样才能使画面既通透干净,又光量适中,细节表现完美,TTL的智能判断远远达不到人的自由掌控!本人使用的是尼康SB600闪光灯,并辅之以自制环闪进行补光组合,这样组合的好处是能够充分的利用SB600手动模式灵活多样的光量逐级分量输出,并且每一级还可以上下共4档的细微调节。自制环闪的使用在微距中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使光源输出均衡,而且还可以使输出光源更加的柔和细腻,对作品的局部补光显得更加的完整到位,同时最大幅度的提升作品的画质和细节层次。微距摄影的景深控制和运用是十分有特点的,您是如何掌握的呢?合理的景深控制,不仅可以突出表现主体,营造良好的画面氛围,而且也可以更好的协调主体与陪体之间的有机关系。合理的景深控制在微距摄影中主要氛围两点:1、纵向景深控制;即主体的前、中、后的实焦情况。其一如若想表现完整主体,那么最好是前中后包括昆虫的触角、肢爪都应该在景深范围之内。其二在拍摄昆虫局部特写时则应务必做到局部实焦,其他部分虚焦。其三在环境微距中则可以适当的扩大景深,以求得主体与陪体的有机结合。2、横向焦平面的控制。当想表现昆虫完整主体,或者昆虫局部的眼睛特写,尤其是画面中想表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相互关联的昆虫主体时,横向的焦平面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3、关于微距摄影中的特写。综合以上两点,想说明的是,微距的表现方式可以是特写,但绝不仅仅是特写,表现方式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只拍特写的微距摄影师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够微、够锐的基础拍摄阶段,更应该着力扩展自己的摄影思维,发展于主体、陪体、环境的整体关系上,借此表现拍摄意图,表达拍摄思想。微距摄影的合理构图与布局,更能增加画面的美感,您是如何掌握的呢?微距摄影的构图与布局同样与其他类别摄影一样,初学者也应基本遵守黄金分割点与九宫图的要求。随着对摄影的理解逐渐的加深后,当然可以依照自己的艺术创意自由的发挥,藏有形于无形。而对于昆虫的拍摄角度,一般则首先以头部为主,尤以眼部实焦为主,可以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正侧位、前侧位,头部正位进行拍摄,亦可以略低于昆虫身体水平面以下位置进行创作,但一般不采取尾实头虚或至高而下角度进行拍摄。微距摄影很多人是摆拍的,抓拍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成功的抓拍动态的微距主体,不仅要使用机动灵活的手持拍摄方法,更应该辅之以相机的合理使用。1、跟踪对焦法。将相机的对焦模式选择器调整到C位置即连续伺服对焦模式,这样可以在半按快门释放按钮时相机进行连续的对焦,同时相机也可以启用跟踪对焦,此方法非常有效,使抓拍更加迅捷方便。2、预设陷阱法。通过对飞行主体的观察,找出大致的运动轨迹,将相机先设置成手动对焦模式,埋下陷阱,当动态主体一旦进入到画面之内,马上进行拍摄。3、连拍法。充分地利用相机的高速连拍功能也有效地可以获得理想的动态抓拍。尤其是拍摄主体在风中摇摆不定,难以对焦的情况下。当然您的CF卡存储速度、相机连拍能力、相机电池供电情况与闪光灯电池的回电速度在此中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4、包围曝光法。动态主体的不确定性,将会导致相机的曝光参数发生瞬息变化,尤其是在紧张的拍摄当中,有时不可能有时间慢慢的对张张片子进行曝光微调,因此有效地利用相机的包围曝光模式,将会大大的提高拍摄成功率。最后如果您的手、眼功夫够快,再配合以上几种方法,我想您的成功率将会变得非常完美!相机设定和创作立意方面1、如果您的相机白平衡足够准确,这个毋须多谈,直接AUTO自动好了,但如果您使用的是和我一样的尼康单反一类相机或者想要拍出富有创意色彩的片子,那还是使用手动的白平衡设定吧。如果您开始设定不准的话,那么也可以辅之以灰卡,或者在当时的场景中拍摄一张白纸,然后进行白平衡设置。在实际的练习中慢慢的总结出具体场景的白平衡参数,并配合相机的白平衡漂移,以求达到自由掌控。不同时刻直射光的色温参考值:色温值(K)中午日光5500日出后二小时4400日落前二小时4300日出后一个半小时4000日出后40分钟2900日出后30分钟2400日落前30分钟2300日出后20分钟2100日出.日落时1900以上数值仅供参考,根据具体季节以及场景变化,随时调整。2、准确的立意是微距摄影的灵魂所在。首先,当一幅画面映入眼帘的时候,当您拿起相机的时候,您不禁会问,我为什么要拍这张片子,这种想法也就是片子的立意,也就是您想要表达的主旨所在,同时也称之为拍摄的主题思想、也是片子的灵魂,他将自觉的摄影创作行为与目的含糊不清的自发摄影行为完全的区别开来。准确的立意能够让拍摄者与读者通过一张静态的图片,架起一座沟通与交融的桥梁。没有立意或立意不鲜明的片子如同一个没有内在思想灵魂的空壳,毫无生命力可言!同时,通过图片一个良好的立意不仅会使作品内容得到升华,而且也会使您的摄影修养得到提高,微距摄影也更是如此!其次,有了准确的立意后,后续的拍摄技术技巧也会随着立意而进行有效地组合,可以说立意决定了拍摄方法,决定了作品的表现方式!以上是我搜集对微距摄影的心得与体会和经验,最后祝愿大家佳片不断微距多多,大片多多!首先要申明一点,我在此探讨的是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下拍摄蜻蜓的复眼。我反对捉住蜻蜓甚至弄死它而后拍摄,因这样做是違反生态摄影的基本原則的,也是极不人道的。蜻蜓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益虫,据说,一只蜻蜒能在一小时内吃掉4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这对人类是多大的贡献和帮助啊!因此要爱护它!想拍出蜻蜓清晰的复眼的确是不容易的,蜻蜓是一种十分漂亮的昆虫,品种也很多,但蜻蜓特别敏捷,不等你靠近它就迅速飞走了,因此拍蜻蜓特别是想拍到复眼首先,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二,拍摄地点的选择。城市里可以到公园的荷塘边拍摄,郊外可以到池塘边、田边地头拍摄。蜻蜓是食虫类昆虫,它捕食的对象很多生活在水边。蜻蜓的繁衍也离不开水,俗话说蜻蜓点水,就是蜻蜓把卵下在水中,它的幼虫就生活在水里,因此蜻蜓也喜欢在水塘,稻田附近飞舞、栖息、觅食。第三,拍摄时机的选择。拍摄蜻蜓复眼应该尽量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拍摄的时间应选清晨和傍晚,多云的天气是最佳选择。早晨7-8点,光线已经比较充足了,由于蜻蜓的翅膀粘满了露水,飞行不太轻松,蜻蜓表现得比较安静,总是停留在草尖,树叶上,便于拍摄。下午三时后也是好的拍摄时机,这时的光照比较柔和,适合拍摄。蜻蜓经过一天的觅食和飞行,它也需要栖息了。多云天气散射光有利表现主体细节。第四,拍摄器材。我用过腾龙AF70-300長焦鏡头拍蜻蜓,也用过宾得太苦玛手动百微和腾龙90微拍蜻蜓,比较起来还是腾龙90微给力,因用300mm的長焦拍整只蜻蜓还行,但要拍复眼就勉为其难了。宾得太苦玛手动百微是支不錯的微距头,拍花和静态的东西很不錯,但小光圈没对焦提示,拍蜻蜓复眼在用小光圈时就只能用眼瞅,很不方便,成功率低。网上还有一些网友用接圈或反接标头拍复眼,由于自已没用过,不好评价。总之,拍蜻蜒复眼,微距头是首选,带微距功能的卡片机、长焦机也行。拍蜻蜓的复眼是否要用脚架,我认为三脚架是不好用的,因等你架好三腳架它早飞了。独脚架还行,前提是蜻蜓停栖点较高,如果停得矮,那就只能跪姿以腿为依托或完全靠手持拍摄了。第五,拍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