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酵 酱油的酿造工艺 姓名 班级 酱油酿造的主要内容 一 酱油的起源及发展二 酱油的主要分类三 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四 酿造酱油的主要微生物五 酱油的生产工艺 一 酱油的起源及发展 一 酱油生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酱油及酱类酿造调味品生产最早发明于我国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始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 酱油在历史上名称很多 有清酱 豆酱 酱汁 豉油 淋油 晒油等 最早使用 酱油 这一名称是在宋代至明代万历年间 公元八世纪著名的鉴真和尚将其传入日本 后逐渐扩大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二 酱油的发展 二十世纪30年代 从天然发酵逐步改为保温发酵 对传统工艺进行总结 选育优良菌种 在保证产品风味基础上提高原料利用率 缩短发酵周期 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操作机械化程度 降低了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率 二 酱油的主要分类 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化学酱油 1 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是指以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为主料 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泽 香气 滋味和体态的调味液 按发酵工艺分为两类 1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固稀发酵酱油 2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 2 配制酱油 以酿造酱油为主体 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食品添加剂等配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配制酱油中的酿造酱油比例不得少于50 配制酱油中不得添加味精废液 胱氨酸废液以及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氨基酸液 3 化学酱油 也叫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是以含有食用植物蛋白的脱脂大豆 花生粕 小麦蛋白或玉米蛋白为原料 经盐酸水解 碱中和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4 生抽和老抽 生抽 是以优质的黄豆和面粉为原料 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 并按提取次数的多少分为一级 二级和三级 老抽 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 经特别工艺制成浓色酱油 适合肉类增色之用 三 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 酱油酿造的原料包括 蛋白质原料淀粉质原料食盐水其他辅助原料 1 蛋白质原料 大豆 黄豆 青豆及黑豆 豆粕 用有机溶剂提取油脂后的产物 豆饼 用压榨法提取油脂后的产物 豌豆 蚕豆其他蛋白质原料 花生饼 菜籽饼等 2 淀粉质原料 作用 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 同时提供酱油中1 4氮素 特别是Asp含量高 是酱油鲜味的主要来源麸皮 含有大量维生素及钙 铁等元素成分优点 1 能促进米曲霉的生长2 增强米曲霉所分泌的酶的活力 从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小麦其他淀粉质原料 碎米 米糠 甘薯等 3 食盐 作用 酱油咸味的来源 与氨基酸共同呈鲜味 增加酱油的风味 减少杂菌的污染 4 酱油酿造用水 水是酿造酱油的原料 一般生产一吨酱油需用水6 7吨 凡是符合卫生标准能供饮用的水如自来水 深井水 清洁的江水河水湖水等均可使用 目前来讲自来水比较理想 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今后对水质的要求必将予以更多重视 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铁 镁 钙等物质 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 而且影响酱油的香气和风味 5 其他辅助原料 苯甲酸 钠 山梨酸 钠 等 大蒜 生姜 草菇等 三 酿造酱油的主要微生物 酱油酿造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 第一个阶段是制曲 主要微生物是曲霉 第二个阶段是发酵 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和乳酸菌 1 曲霉 米曲霉是生产酱油的主发酵菌 用于酱油酿造的曲霉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产生酶系全 酶的活力高 不产生黄曲霉毒素 酿造出的酱油风味好 适应性强 生长繁殖快 抗杂菌能力强 2 酵母 鲁氏酵母 发酵型酵母 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生成酱油的风味物质 随糖浓度降低和pH降低开始自溶 球拟酵母 酯香型酵母 参与了酱醪的成熟 例如 易变 3 乳酸菌 适当的乳酸是酱油的风味物质之一酸还可以和醇类结合生成酯 降低酱醅的pH值 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 同时抑制杂菌的生长 和酵母菌共同作用产生糠醛 赋予酱油特别的风味 4 有害微生物 毛霉 青霉 根酶 产膜酵母 枯草芽孢杆菌 微球菌等 影响 这些微生物的生长可以降低成曲的酶活 影响原料的利用率 产生异味 使酱油浑浊 四 酱油的酿造工艺 一 酱油酿造原理 二 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三 工艺流程 四 酱油色香味体形成的机理 一 酿造原理 发酵原理 酱油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酶类 对原料中的蛋白质 淀粉还有少量脂肪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进行多种发酵作用 逐步使复杂物质分解为较简单的物质 又把较简单的物质合成为一种复合食品调料 二 发酵过程中生物化学变化 1 蛋白质分解作用原料中的蛋白质经过米曲霉所分泌的蛋白酶作用 分解成多肽 氨基酸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使酱油呈鲜味 甘氨酸 丙氨酸 色氨酸使酱油呈甜味 酪氨酸使酱油呈苦味 2 淀粉糖化作用 原料中的淀粉质经米曲霉分泌的淀粉酶的糖化作用 水解成糊精和葡萄糖 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是发酵的基础物质 与氨基酸化合成有色物质 赋予酱油甜味 3 酸类发酵 酱油中含有多种有机酸 其中以乳酸 琥珀酸 醋酸居多 适量的有机酸生成 对酱油呈香 增香均有重要作用 乳酸具鲜 香味 琥珀酸适量较爽口 丁酸具特殊香气 有机酸过多会严重影响酱油的风味 4 酒精发酵 酵母菌分解糖生成酒精和CO2 酒精的去向 氧化成有机酸 挥发散失 与氨基酸及有机酸等化合生成酯 微量残存在酱醅中 与酱油香气形成有极大关系 5 脂肪的分解 米曲霉分泌的脂肪酶将原料中的少量脂肪分解为脂肪酸与甘油 得到的脂肪酸通过各种氧化作用生成各种短链脂肪酸 这些脂肪酸也是酱油中构成酯类的基物 6 纤维素的分解 纤维素 纤维素酶 直链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酶 纤维二糖 b 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 乳酸 醋酸 琥珀酸等 二 工艺流程 三 酱油色香味体形成的机理 色 酱油色素的形成 有两条主要的途径 一是羰基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作用 发生美拉德反应 形成褐色物质 二是酶促褐变反应 由曲霉生成的多酚氧化物将蛋白质是水解产物酪氨酸氧化成黑色素 味 原料中的蛋白质经过米曲霉所分泌的蛋白酶作用 分解成氨基酸 构成酱油的鲜味 香 乳酸菌利用葡萄糖发酵生成乳酸 醋酸 琥珀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蒜种植基地与电商平台联合营销合同
- 单位借款合同范文2篇
- 合同范本之装修油漆施工合同5篇
- 主播合同:线上5篇
- 淀粉糖制造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职业培训师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橡胶胶料抗热稳定性改善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化肥干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文物修复师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技术高中基础试题及答案
- 智能计算系统:从深度学习到大模型 第2版课件 6、第六章-面向深度学习的处理器原理
- 2024年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范例(3篇)
- (2024)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自动化模具制造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 房颤心电图课件
- 工地拌和站试验室培训课件建筑土木工程
- 2024年卫生院“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工作总结样本(3篇)
- 副总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集团公司)2025年
- 餐饮4D管理培训资料
- 峥嵘岁月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
- 《用户体验设计导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