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1、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产业结构不同、人口规模不同、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以及景观上的不同,物质构成不同、生活方式及人口素质不同2、城镇化内涵:人口城镇化、地域城镇化、经济活动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3、大都市带地域组织的特点:多核心、交通走廊、密集的交互作用、规模特别庞大、国家的核心区域。4、大都市区:动力:城乡相互作用外围地区一体化倾向非农经济结构动因:规模经济效益聚集扩散再集聚5、都市延绵区形成的五个必要条件: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有对外口岸、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经济发达城乡之间有紧密联系第三章1、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基础;(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发展。(2)区域经济地理条件2、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1、大、中、小位置。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域位置 3、不同类型的城市:(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的集镇、城镇、县城等。(2)为满足区域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市等。第四章1、三产业对城市化的作用: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大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2、城市化四个时期: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3、城市化的类型: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4、城市化近域的主要动力:(1)现代交通工具的产生和变革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2)工业的扩展带动城市的扩展,这是城市化得传统推进方式5、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六个阶段:流失中的集中、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流失中的分散。第六章1、城市经济活动类型的划分:基本类型和非基本类型2、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B/N3、影响B/N的因素:首先是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非基本部分的比例有相对增长的趋势。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基本部分的比例较高,而地方性的中心一般基本部分比例较低。老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已经完善和健全了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体系,分基本部分比例较高,B/N比可能较小,而新城市则可能还来不及完善内部的服务系统,B/N比可能较大。乘数效应;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E=m*BE这里的m就是乘数,它表示基本活动职工增加一个单位,引起城市总职工的增加量是基本职工增加的m倍。4、城市职能的分类方法:(1)、一般描述方法,代表人物是英国奥隆索(2)、统计描述方法,代表美国哈里斯(3)、统计分析方法,代表波纳尔、纳尔逊、罗伯特(4)、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代表阿列克山德逊(5)、多变量分析法代表贝里 6、新的动态,代表贝里5、中国城市职能分类:与外国的不同:理论基础、方法论、资料矩阵、分类表达形式第七章1、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金字塔基础是大量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2、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按理论解释的模式来分:随机模式、城市增长模式、迁移模式、城市等级体系模式和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诸多因素的机制分析模式。3、中国的城市模式分布:(1)沪、京、津三个超大城市所在的苏沪和京津冀领个单元,(2)辽、黑、鲁、川、粤五个省(3)我国重点开发的两个内地省陕和鄂 ( 4)湘、内蒙古,豫、吉、皖、闽、浙、赣、桂等九个省、自治区 (5)晋、云、贵、新、甘等五个省、自治区(6)省、自治区青、藏、宁第八章1、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互补性、中介机会、可运输性2、空间扩散基本类型:传染扩散:举例:当新事物出现时,只是为一小部分人所了解、掌握等级扩散:举例:价格昂贵的耐用消费品的扩散就与收入等级有关,而某些新思想、新技术在城市中的传播亦往往跳跃紧邻的小城市,在距离较远旦属同级规模的城市中首先被接受,然后向次一级的城市扩散。重新区位扩散:在传染扩散中,假如扩散导致更多的接受者,那么就称之为扩张型扩散,反之,如果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有接受着的空间位移,我们称之为重新区位型扩散。例子是移民过程。3、中心地理论的假设条件:1、这是一篇没有明显起伏的、无边的大草原2、草原上的环境几乎一样,特别是土壤肥力和水分供应等方面3、平原上的初始人口分布式均匀的4、区域的运输条件完全一样,没有可供利用的水道,全部活动通过陆路,影响这种运输的唯一因素就是距离5、人们的活动都是有理智的,对消费者来说,符合距离最小化原则,对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来说,他会寻找最佳位置,取得最大的市场,使其利润最大化4、克氏中心地理论的要点:基于长期周期农业市场服务中心的演化,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中心地的等级体系,同一等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或附属区,市场区的范围是六边形的5、中心地理论的评价:克里斯泰勒等人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心地理论对城市地理学乃至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理论时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突破,他不仅导致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而且极大促进了城市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可以说,正式中心地理论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第十章1、城市土地的特征:自然特征、经济特征、法律特征第十一章伯吉斯同心圆模式:1:中心商务区。2:过渡带。3:工薪阶层。4:住宅区。5:通勤者地带评价:评价: 基于准质性的平面,假设太完美; 考虑芝加哥一市,划分过细和规则; 没考虑交通线对其形状的影响; 但它从宏观效果,动态上是较有代表性的,提供了一种有用思想,具较大贡献霍伊特扇形模式: 1:中心商务区。2:商业区。3:低收入住宅区。4:中等收入住宅。5:高收入住宅哈里斯、厄尔曼多种新模式; 1:中心商务区。2:批发与轻工业带 3:低收入住宅区 4:中收入住宅区 5:高收入住宅区 6:重工业区 7:卫星商业区 8:近郊住宅区 9:近郊工业区 评价:多核心结构中承认一个CBD存在,其实只有其起主导核心作用,其它围绕它起职能分异的主导作用,与扇形学说、同心圆作用并不矛盾;共6片9区,更接近于现实。 缺陷:对多核心之间的职能联系,等级差别在城市发展中不同地位没有涉及或深入讨论4、 CBD特征:高可达性、高地价、高密度、动态性、经济性、提供高级别服务5、CBD的界定:界定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院新生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陕西警察学院军训动员大会校长发言稿9000字
- 健康知识培训证明课件
-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
- 伤害事故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贵州省黔西县2025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 风险监测点管理办法
- “七彩•黄金村”住宅小区项目环评报告
- 医学寄生虫学绦虫2讲课文档
- 资料归类存档管理办法
- 新三板业务测试题
- 全国2017年4月自学考试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答案
- 客户报修记录表
- 应急管理概论-理论与实践电子教案完整版
- 肉的分割与分级课件
- 教育培训机构保密协议范本
- 《西方史学史》课件第一章
- CAESAR II简易操作手册
- 弹性力学徐芝纶答案
-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说课课件
- 车库顶棚玻璃棉保温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