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学术论文——专家笔谈集锦.doc_第1页
“糖尿病并发症”学术论文——专家笔谈集锦.doc_第2页
“糖尿病并发症”学术论文——专家笔谈集锦.doc_第3页
“糖尿病并发症”学术论文——专家笔谈集锦.doc_第4页
“糖尿病并发症”学术论文——专家笔谈集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医学会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7卷8期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糖尿病并发症”学术论文专家笔谈集锦作者题目(按住CTRL+题目可查阅全文)单位王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展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内分泌科曲伸,崔文洁环境内分泌与糖代谢异常和内分泌紊乱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叶山东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变患者抗糖尿病药物的选择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黄炳昆,伍学焱糖尿病与勃起功能障碍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陈慎仁,郭海婷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估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白日星手术成为糖尿病新的有效治疗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李栩,冯波糖尿病肾病:亚洲糖尿病患者的状况和防治策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吴迪,巩纯秀儿童1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研究及对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臧丽,巴建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李保应,韩振霞,唐宽晓新诊断的老年糖尿病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干部保健科王斐,王萍多角度审视糖尿病肾病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院区内分泌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展望王坚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内分泌科前言:随着胰岛素的应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所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却逐年提高,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明确其发病机制对该组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认为miRNAs、Nrf2、遗传因素及表观遗传修饰等可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靶点。环境内分泌与糖代谢异常和内分泌紊乱曲伸,崔文洁200072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前言: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从最初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到现在逐渐公认的慢性低度炎症,精神、饮食、菌群失调等因素的多方位调控,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的调控网络,而环境内分泌与该网络的任一环节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从空气污染物颗粒、二酚A、精神压力、光污染等方面阐述大气污染、食品添加剂、神经精神因素和生物周期改变对代谢紊乱的影响。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变患者抗糖尿病药物的选择叶山东230001 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前言: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其中最具特征性的是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即所谓的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也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此外,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常可合并其他各种肾脏病变如高血压肾病、尿酸性肾病、慢性肾炎和泌尿系感染等,而导致肾脏受损或肾功能不全,可广义地称为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变。2009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公布的指南提出了新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定义1,指南将慢性肾脏病的确定基于肾损伤的证据和肾小球滤过率,与病因无关。慢性肾脏病的肾脏损伤的定义为: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表现为下面任何一条:(1)病理学检查异常;(2)肾损伤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蛋白尿(微量或大量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K/DOQI指南及ADA建议使用CG、MDRD等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变临床非常常见,糖尿病慢性肾病病变患者如何合理使用抗糖尿病药物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促泌剂(磺酰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双胍类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二肽酰酶4抑制剂、胰高糖素肽-1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等几乎均不同程度经肾脏排泄或降解,故临床在使用或选择抗糖尿病药物时,应了解其是否存在肾脏病变及其肾功能情况合理选择。糖尿病与勃起功能障碍黄炳昆,伍学焱100730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前言: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加速、运动的减少及肥胖发病率的攀升,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长。全球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预测世界范围内全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在2030年将达到4.4%,糖尿病患者的总人数将由2000年的1.71亿人增加至3.66亿人。2010年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经年龄标化后,糖尿病的总体患病率高达9.7%,有0.92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已经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毫无疑问,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患病人数也将随之增长3-4。2012年ADA糖尿病治疗指南5阐述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勃起功能障碍6,即男性不能获得或维持充分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交,仅在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中提及,并未详述;在2005年ADA一份有关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声明中7和Vinik在2003年发表的一篇关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综述中8也只是对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做了简单的介绍。有研究显示,63%男性糖尿病患者就诊时没有被询问关于性功能方面的病史9;67%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因忽视、信息缺失及害羞而未寻求治疗10。以上情况均说明,糖尿病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尚未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本人的充分重视。本文拟从勃起功能障碍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糖尿病相关勃起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增加对糖尿病相关勃起功能障碍的认识。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估陈慎仁,郭海婷515041 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前言: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血管并发症之一,大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肾病1,占慢性肾脏疾病的25%50%2,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在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发生,以出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及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且以出现蛋白尿作为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糖尿病肾病的多样性超乎我们之前的想象3,依靠目前的标准来诊断糖尿病肾病将会造成许多误诊、漏诊。目前,在糖尿病肾病的各个不同研究领域中存在许多的不明确和争议,但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致残致死最主要原因之一已是普遍接受的事实,且大量临床试验证明早期积极控制血糖等干预手段可显著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其预后。因此,为提高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水平,应当做到早期准确的筛查、诊断和评估。笔者将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估等问题做简要介绍。手术成为糖尿病新的有效治疗方法白日星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前言:据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研究组”的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5.5%,据此可推算我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已达9240万,糖尿病前期人数已达1.48亿1。糖尿病的防治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慢性血管并发症,是肾衰竭、新发致盲及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2。2型糖尿病的治疗多年来一直通过饮食、运动与药物治疗等综合方法来控制血糖,但是,很难保持血糖的长期稳定,而且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糖尿病各种并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国外一些外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原本用于治疗单纯肥胖症的减肥手术,可明显改善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甚至可以使一些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缓解”3-4。随着减肥手术的广泛开展,2型糖尿病的疗效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糖尿病专家和外科医师的关注和认可,为进一步提高糖尿病防治效果开辟了新途径。糖尿病肾病:亚洲糖尿病患者的状况和防治策略李栩,冯波200120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前言: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透析治疗的重要原因,具有较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糖尿病肾病的患病情况受到人种、医疗条件的影响而不尽相同。儿童1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研究及对策吴迪,巩纯秀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前言:2007年全球014岁的人口为18亿,其中有0.02%糖尿病患者,也就意味着全世界大约有44万儿童患糖尿病,每年有7万新诊断的糖尿病儿童1。在西方国家,1型糖尿病占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90%以上2-3。不同国家不同种族1型糖尿病发病率不同,但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在显著增高4-5。糖尿病儿童需要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由于带病生存的时间长于成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与否与并发症密切相关,因此治疗目标是达到最佳血糖控制,以延缓或防止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臧丽,巴建明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位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患者感觉异常、疼痛、睡眠障碍、抑郁以及其他并发症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不足和处理不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导致不必要的死亡及巨额医疗花费,全面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做到早期预防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新诊断的老年糖尿病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李保应,韩振霞,唐宽晓250012 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干部保健科前言: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加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新诊断的老年糖尿病(newly diagnosed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的发病率日益增长。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西方国家65岁),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为糖尿病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各器官功能减退,在生理上有特殊性,加之平均病程长,往往有多种并发症,治疗较为复杂。老年糖尿病患者95%以上为2型糖尿病1,有时也可发生1型糖尿病。研究发现,对新诊断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强化治疗后,可部分恢复其胰岛细胞功能,脱离降糖药物治疗而达到临床缓解并维持12年的时间2-3。那么,新诊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经过上述强化干预治疗是否也能取得类似的效果呢?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诊治新诊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以便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国际老年糖尿病研究领域重要的课题。现将新诊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简要叙述如下。多角度审视糖尿病肾病王斐,王萍266555 山东省,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院区内分泌科前言:目前糖尿病肾病仍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最主要原因。尽管糖尿病肾病被认为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是导致1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在我国,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也相当高,10年前有研究对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34.7%,当时在基层医院和广大的农村、社区,糖尿病肾病不能被及时诊断,故实际的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会更高。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和社会老龄化加重,糖尿病肾病的患病人数也在增多。糖尿病患者一旦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