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宇航局研发最新.doc_第1页
美宇航局研发最新.doc_第2页
美宇航局研发最新.doc_第3页
美宇航局研发最新.doc_第4页
美宇航局研发最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宇航局研发最新“暗能量”望远镜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6-19 07:53 摘要美国宇航局将在2020年代中期发射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其也被称为“暗能量望远镜”,不仅能对暗能量进行研究,也可以通过引力透镜法寻找系外行星。艺术家绘制的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想象图,该望远镜将在2020年代中期升空,调查暗能量并寻找系外行星腾讯科学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目前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空间天文台,对宇宙的观测能力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科学家们仍然在规划下一代的空间望远镜。新的空间望远镜被称为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也被称为“暗能量望远镜”,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宇宙中的暗能量行为。暗能量被认为是天文学上的未解之谜之一,占据了宇宙四分之三的质能,并主导着宇宙加速膨胀,目前我们对暗能量的行为仍然并不十分了解。“暗能量望远镜”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宇宙中的暗能量,也能对系外行星进行观测,该空间望远镜计划在2020年中期发射升空,来自开普勒望远镜小组的研究人员称“暗能量望远镜”也将被证明是一名优秀的“行星猎人”。在今年4月于巴尔的摩举行空间研讨会上,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斯科特高迪预测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将具备观测3000数量级以上的系外行星,其观测能力可达到开普勒望远镜的级别,这使得我们对这具空间望远镜有了更多的期待。科学家目前发现系外行星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开普勒望远镜使用的凌日法,当系外行星通过恒星盘面的时候,就会造成恒星亮等的微弱变化,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系外行星的各种轨道参数甚至是大气成分,但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却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其被称为引力透镜观测法,该方法用于寻找系外行星时需要在地球和背景恒星之间建立一个放大镜,一般情况是大质量的宇宙天体,它们会扭曲背景恒星的光线,使得我们可以观测到更加遥远的系外行星。该方法的原理可追溯到爱因斯坦在1936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如果系外行星通过“放大镜”,那么我们就会接收到被放大之后的光谱信号,这样我们就能发现系外行星的存在。目前科学家只能在地面上使用该方法寻找系外行星,发现数量较少,达到20颗以上,与开普勒使用的凌日法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引力透镜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寻找系外行星的途径,可能发现更加遥远的系外行星。(罗辑/编译)关注科技不怕问官方微信,每日接收栏目精彩内容。关注方式:在微信添加好友处搜索“asktech”即可添加。重子振荡光谱巡天或揭开“暗能量”之谜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1-10 08:21我要分享16摘要重子振荡光谱巡天小组公布的信息称,目前对宇宙的测量精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百分之一,或将揭示暗能量之谜。科学家通过研究早期宇宙的重子声学振荡格局来研究宇宙膨胀,进而揭开暗能量主导的宇宙加速膨胀之谜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重子振荡光谱巡天是斯隆数字巡天计划的一部分,科学家旨在通过这个项目对宇宙进行精确测量,尤其是数十亿光年的星系距离,绘制出详细的大尺度空间天体分布图,图中显示的就是科学家对宇宙大小的最新测量结果,灰色的小球则表示早期宇宙的重子声学振荡格局,通过对比其中的一条白线来精确预测遥远的星系距离我们有多远,精度可达到百分之一,来自重子振荡光谱巡天的研究小组近日宣布了这个成果。在宇宙尺度上进行百分之一的测量是非常精确的,重子振荡光谱巡天首席研究员大卫施莱格尔认为二十年前科学家们只能在百分之五十的精确上进行估算,而五年前的精度也只达到百分之五,一年前的精度为百分之二,因此百分之一将是作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一个标准。大卫施莱格尔同时也是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物理组成员,其参与的重子振荡光谱巡天计划是斯隆数字巡天(SDSS- III)第三期工程最大的一部分内容,使用了位于新墨西哥州的阿帕契点天文台,对100万个红移值由0.2至0.7的星系进行了调查。重子振荡光谱巡天的数据收集工作会一直持续到2014年6月,马丁怀特为斯隆数字巡天科学调查小组的主席,目前相关数据已经完成了90%,这个成果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斯隆数字巡天可以提供一个标准尺来研究宇宙结构的演变,而精确的测量使得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宇宙的基本特性,其中就包括关于暗能量如何主导宇宙加速膨胀的信息。通过结合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和超新星调查,科学家认为暗能量可能是一个宇宙常数,在空间或者时间上不会出现变化,同时重子振荡光谱巡天也可以提供关于宇宙空间曲率的发现,研究显示宇宙的时空不是非常“弯曲”,可能存在无限延伸的宇宙空间,就像时间轴那样永远向一个方向延伸,或许宇宙是无限而没有尽头。暗能量相机五年内“窥视”三亿个星系寻线索腾讯科学2013年09月22日07:20分享导读科学家使用美洲天文台暗能量观测相机进行巡天观测,寻找暗能量线索,试图揭开暗能量主导的宇宙加速膨胀之谜。位于天炉座集群方向的NGC 1398星系,其中挤满了超过1亿颗恒星,距离地球大约6500万光年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中的暗能量是一种神秘的“力量”,科学家认为暗能量主导了宇宙加速膨胀,占宇宙质能的74%左右。研究人员正通过巡天观测寻找暗能量的线索。按照计划,科学家在8月31日之后启动对宇宙暗能量之谜的调查工作,使用位于在智利安第斯山脉的美洲天文台暗能量观测相机对宇宙空间进行长达五年的探索,这台先进的暗能量相机可达到5.7亿像素水平,巡天观测时可以对大天区进行扫描。图中显示的就是暗能量相机的观测图像,图中为NGC 1398星系,位于天炉座集群方向,其中挤满了超过1亿颗恒星,距离地球大约6500万光年。虽然科学家认为暗能量占据了宇宙质能的74%左右,但是并不完全明白暗能量究竟是什么,暗能量这一词汇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神秘,似乎有反引力的特点,在宇宙加速膨胀机制中占据了主导作用,目前宇宙学家普遍认为暗能量加速了宇宙的膨胀。对此,科学家开始研制暗能量相机,来自伊利诺伊州巴达维亚的费米实验室启动了对暗能量的观测计划,所研制的暗能量相机观测距离可以达到80亿光年,收集到超过10万个星系发出的光线。科学家估计在五年的调查中,可以收集到大约3亿个星系的图像数据,同时还可能发现超过4000颗超新星。80亿光年的观测能力意味着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宇宙年龄一半的时空,寻找暗能量在那个时期的作用机制。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Ofer Lahav认为寻找暗能量的线索是宇宙学上划时代的发现,可以揭开宇宙加速膨胀的机制,通过对星系(团)引力、质量等参数的收集和研究可以间接发现暗能量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对超新星亮度的观测,可以确定宇宙的年龄和天体距离。当宇宙还处于80亿年前时,那个时期的超新星爆发信息可以为科学家提供宇宙膨胀的速度。同时,科学家也发现遥远星系的图像出现了扭曲,这说明在暗物质作用下背景星系光线传播路径出现了变化,对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引力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使得本项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宇宙大爆炸后10万年光隐藏暗能量反引力之谜科技前沿腾讯科技微博Everett2013-08-11 10:52我要分享导读科学家通过对普朗克探测器和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数据的分析发现早期宇宙的过量辐射可能源于中微子或者暗能量的作用,揭开暗能量之谜。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捕获了宇宙大爆炸之后仅10万年的“光线”,通过对大爆炸遗留的热辐射分析,结果显示过量的辐射可能与早期中微子或暗能量有关,这一调查为宇宙加速膨胀提供了新的线索。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已经对宇宙大爆炸遗留下的热辐射信息进行了大量分析,其也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分析结果显示宇宙大爆炸发生在137.980.037亿年前,大爆炸发生后宇宙中出现了第一缕光线,这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其中隐藏了许多宇宙初始信息。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理论物理学家埃里克林德认为我们已经发现早期宇宙的标准“地图”,宇宙首先是以辐射占优,其次演化到物质占优,但是辐射占优并没有被物质完全统治,其中部分辐射并不是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光子,我们目前的大爆炸理论几乎全部来自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当宇宙开始冷却时,“辐射粒子”会与“物质粒子”分开,在今天的宇宙中,除了光子之外,中微子是宇宙中第二大“稠密”的粒子,通过对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科学家逐渐了解了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演化和发展。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探测器、NASA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都进行了CMB调查任务,它们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分析全天CMB分布,探索我们几乎无法涉及的高能物理区,结果显示暗物质粒子在大爆炸发生后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是CMB光子之外的另一种“隐形力量”。埃里克林德认为相对论粒子源于早期宇宙的中微子,该亚原子粒子在宇宙中部分极广,另一种理论认为暗能量具有反引力特点,可加速宇宙膨胀。本项研究中,科学家认为大爆炸发生后暗能量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造成目前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该调查也为弦理论等概念提供新的证据。揭秘2020年问世的超级“暗能量”望远镜腾讯科技微博Everett2013年02月14日10:50分享导读欧洲空间局的暗能量探测任务得到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参与,计划2020年打造出全新的暗能量望远镜。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将参与欧洲空间局牵头的新一代暗能量探索任务,目前ESA已经选择了三个由NASA提名的科学团队,计划打造新型欧几里德空间望远镜,可探测到宇宙暗能量和暗物质的蛛丝马迹,有望揭开困扰宇宙学的诸多谜团,比如暗能量和暗物质占据了宇宙组成的大部分。科学家预计欧几里德空间望远镜将在2020年面世,NASA戈达德的团队由天体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卡斯琳斯基牵头,试图通过暗能量探测器的数据来探索宇宙红外背景。宇宙的红外背景值可以记录整个宇宙各演化时期天体发出的光,根据宇宙学的理论模型,早期宇宙处于黑暗之中,直到宇宙中第一代恒星形成时才出现了“光线”。这些恒星死亡时经历了超新星爆炸等事件,有些则演化成至今仍存在于宇宙中的黑洞,每个演化时期的变化都会在红外背景中留下痕迹,因此该项目也被称为红外背景辐射的各向异性探测,该任务将为科学家深入了解早期宇宙中的恒星以及星系数量、分布提供线索。根据天体物理学家亚历山大介绍:我们希望使用探测器的超高精度对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