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地质地貌简介.doc_第1页
家乡的地质地貌简介.doc_第2页
家乡的地质地貌简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市的地质地貌简介摘要: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及东南部沿海一带,由于受海洋环境的调节及东南季风和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暖夏凉,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春和景明,较内陆同纬度地区约迟25天左右,且多风多雾少雨;夏季海风轻拂,温湿凉爽,;秋季山明水秀,秋高气爽,云轻少雨,;冬季平均气温为摄氏0.2度,是一座天然的大温室,虽海风阵阵,气温有时较低,但无严寒。一.山地1.侵蚀剥蚀低山侵蚀剥蚀低山一般海拔5001 000米,分布于崂山、小珠山地区。由海拔400500米以上的花岗岩山地构成了该区内侵蚀剥蚀低山地貌。崂山和小珠山山体均由花岗岩类岩石组成,岩石致密坚硬。由于山体受构造抬升而隆起,侵蚀剥蚀作用强烈,山峰尖峭,山坡陡峻,多呈尖脊状,沿北东向及北西向构造侵蚀谷地十分发育,主体沟谷呈北东向。小珠山地区的沟谷、山脊以北北西向为主。侵蚀沟谷多为深切割的“V”型谷,在崂顶北面发育有典型的平底箱形谷地。崂山的东、南缘山势特别陡峭,陡崖及花岗岩崩坍岩块,堆积到处可见崂山奇特的山形与花岗岩岩相关系十分密切。较高的山峰山脊多由细晶花岗岩所组成,抗风化剥蚀能力强,故而形成3岩突兀的锯齿状山脊。山脊两侧发育有短小急湍的小河,谷深壁陡,有的形成瀑布。在构造断裂带上,常有花岗岩裂隙泉出露。东为临黄海拔海而起的崂山山脉,是青岛市沿海地区的最高山体,主要由花岗岩体组成,因构造抬升出露地表,受流水侵蚀切割风化剥蚀作用形成山峰尖峭,山坡陡峻,岭岫重叠的剥蚀低山,以巨峰为中心向四周伸展,构成五大支脉,谷、脊交错,石蛋累累,奇景迭出的山石景观。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山景线条优美流畅。因受重力崩塌而形成陡壁悬崖,峰柱直立,难以攀登。岩石叠垒形成的洞穴和变幻造形、形神兼似的景石及球状风化石等,成为崂山的迷人景色。2侵蚀剥蚀中低山侵蚀剥蚀中低山主要是崂山山区,位于该区的东南,面积23957亩,占山地面积的1.56%,占全市总面积的0.15%。是全市唯一的侵蚀剥蚀中低山。山体为燕山晚期花岗岩组成,受两向节理切割,风化后呈立方体状的石蛋地形。整个岩体被后期北东向断裂分割成三大条块。物理风化作用和流水的强烈侵蚀作用,形成危岩伴深涧、奇峰与幽谷交织的险峻景色。山地直逼黄海,构成典型的山体海岸。崂山山势巨峰干脊突起。其下千岩万壑回环四周,峰峦叠出。巨峰为崂山之主体,在山体东南部,三标山是崂山余脉,由即墨市南陲之鹤山,南入崂山境。石门山,位于崂山区境东部。以石门山为主体的山脉,以巨峰西支的茶涧为标,分南北两支。南支在午山支脉,北支东起北九水,西至柳树台北流水。二.丘陵一般海拔50500米,切割深度小于100米。海拔200米以上者称为高丘陵,海拔200米以下者称为低丘陵。青岛的丘陵主要分布于崂山、小珠山侵蚀剥蚀低山地形的四周及薛家岛部分地带。主要的山峰是,崂山周围有虎岭顶,铁骑山、卧狼齿、浮山、太平山、午山,小珠山周围有大箍顶、龙雀山、镜台山、陡楼及薛家岛大间山。午山、大间山岩性为白垩系青山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熔岩和角砾岩等组成。龙雀山北侧、王台东南、崂山区王哥庄南为胶南群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和浅粒岩等组成。其他山体均为燕山晚期侵入之花岗岩、花岗斑岩、白岗岩及石英二长岩等组成。地貌特征表现为,海拔200米以上的侵蚀剥蚀丘陵与侵蚀剥蚀低山地形的特征近似,山势较陡,峰脊陡峭,沟谷发育,切割较深,第四纪堆积主要为残积物。海拔200米以下的侵蚀剥蚀丘陵,分布面积广,沟谷切割深度小于100米。经长期缓慢上升和风化剥蚀,形成了连绵起伏的破碎的低矮山丘,山顶浑圆,山坡平缓,常呈现出一些海拔在50100余米的孤立残丘和孤岭,坡角10左右。沟谷断面多呈“U”型,沟底纵坡平缓,坡积、洪积和冲积物较发育,以砾石和砂质粘土为主,厚度35米。崂山向北延伸,为鹤山丘陵,分布有众多可供开发的山石景观。午山支脉向西伸展,至市区东缘为浮山。浮山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山体虽低但相对高度较大,九峰并立,峭拔难登。东部五峰尤为险峻。由花岗岩组成的小珠山,山体垂直节理发育,多悬崖峭壁。(一)侵蚀剥蚀高丘陵侵蚀剥蚀高丘陵总的分布脉络不太明显,山势比较缓和,地貌形态比较单调。主要分布在崂山及小珠山侵蚀剥蚀低山区的周围地区。崂山低山区的东南端有崂山头,北面有四舍山、姚家山、台子山、黄山,西面有午山及浮山;小珠山低山区的西、北面有镜台山、捉马山,以及胶州湾以南沿海的高丘陵,以大珠山为代表,由燕山晚期花岗岩组成,山体拔地而起,山顶面平齐,以西北向南达海岸分布,十分峻伟。(二)侵蚀剥蚀低丘陵侵蚀剥蚀低丘陵是青岛地区广泛分布的地貌类型之一。由变质岩、花岗岩、火山岩以及砂岩等各种岩类组成,可以与陆域所有的地貌类型衔接。其中海拔100200米左右的高低丘陵分布更为普遍,表现为起伏和缓的宽谷缓丘地形。该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及北面,即崂山、小珠山及铁橛山、大泽山等低山高丘陵区边缘。由于受构造岩相控制及不同岩性抗蚀差异,呈现出一些海拔在50100余米孤立残丘、孤岭。低丘陵的下界可直接与各类平原或海滩等接触,沿海岬角地区则直接构成基岩海岸。低丘陵区内,由于第四纪残坡积及坡洪积发育,在海拔3050米处冲沟等微地貌十分发育。如洪山坡浮山后一带,佛耳崖村,南岭等地区。丘陵上部土质较差,系剥蚀性风化土,中下部是基岩或冲积土。三平原平原主要分布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与冲积、冲洪积等构成的平原之间,主要位于胶州湾东北、北、西北及西南部。高程一般在海拔4050米,相对高程一般在10米左右。地貌特征为波状起伏,低矮平缓的残丘垅岗、坡地与开阔宽敞的沟坳相间分布,坡地边缘冲沟纵横,切割零乱破碎。第四纪残积层较发育,多为原岩风化残留的砂质粘土等细粒物质堆积。 1.冲积平原 海拔高程一般小于20米,由山口向沿海逐渐展开,形成扇状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微向河床、沿海倾伏,坡降约2左右。堆积物厚1520米,具双层或多层结构,上部以粘质砂土和砂质粘土为主,下部为砂砾石层。 2.冲积坡积平原 地面较平坦,坡降较大,一般在23,往沿海倾。堆积物厚度一般小于10米,具双层结构,上部为砂质粘土、粘质砂土,下部有薄层砂砾石层 3.冲洪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城阳河、白沙河之间,城阳、流亭一带及胶州市四周地带。海拔高程一般小于20米,由山口向沿海逐渐展开,形成扇状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微向河床、沿海倾伏,坡降约2左右。堆积物厚1520米,具双层或多层结构,上部以粘质砂土和砂质粘土为主,下部为砂砾石层。4.坡积洪积平原分布于胶州湾西岸法家庄以北、共青团水库东西两侧,呈条带状展布于侵蚀剥蚀平原边缘与冲洪积平原之间,地形微倾向北,堆积物一般厚度小于5米。5.海积平原该地貌类型虽分布广泛,但规模较小。主要分布在胶州湾、丁字湾及崂山湾的沿岸低平地区。海积平原的分布高程,一般在海拔5米以内,但个别地段,如潮海附近,可达6米左右。海积平原地势平坦,地貌单调。前缘直接与潮间浅滩相接,内侧多与冲积平原及洪积冲积平原相接。地表盐渍化严重,部分地段地势较低洼,如桃源河下游两侧及林家段河附近等,以及沿岸有海滨湿地、芦草丛生的大片积水小型洼地。四青岛市地质灾害的特点与防治 目前,青岛市辖区的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海(咸)水入侵为主,还有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形式的资质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