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挖掘人文资源,彰显美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之我见关键词:新课程 人文性 情感因素 课堂氛围 语言训练 平等对话 课改的今天,语文到底是什么?放眼世界,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让你觉得心胸开阔,这就是语文;无边的大海烟波浩淼,让你觉得激情澎湃,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让你觉得生机勃发,这也是语文;语文是滚滚黄河,是那令人惊叹不已的埃及金字塔;语文是巍巍长城,是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月球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育开始寻求人文精神的支撑。小学阶段是人文教育的启蒙阶段,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学,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涵养学生的人格十分重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使人成为人,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离开了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播撒人文教育的 “种子”。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依托,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现有的教材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于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长效的营养剂。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实现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情操的陶冶。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船长、海伦.凯勒等课文都以鲜活生动的事例来赞颂人物的高尚品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领悟人物的优秀品质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学生或体会到伟人宽广的胸襟,或体会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或体会到人物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思想境界“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的德育目标又能在这时很好地实现。他们感知课文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和语言美,进而就能去表现美、创造美。语文教学活动就是这样,可以从不同教材特点出发陶冶学生的情趣,在学生心中播撒人文教育的种子,升华学生的灵魂。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培育人文教育的“土壤”。 情感熏陶目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其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和伙伴关系,使学生处于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获得知识,训练智能,完善人格。 在课堂上,教师不是机器人,虽不是演员却胜似演员。教学中要学生动情,教师要先进入课文,进入角色,进行富有情感的教学,以准确的情感,采用各种手段激情入境,如对教材的精细加工处理,教师巧妙的提问,富有心智的点拨,用图画、录音、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的情境渲染,用讲故事、表演、实物演示等方法进行的情境再现等。在教学课文飞向月球时,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知识较疏浅,教师在课前充分收集图片、视频资料,课堂上用媒体向学生一一再现了三名美国宇航员飞上月球,阿姆斯特朗走下登月舱舷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脚印,以及宇航员所接受的失重训练,杨利伟乘“神舟五号”成功飞天的动人情景。这些情境的生动再现,让课堂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也被强烈地激发出来了。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即兴妙评也为课堂增添了情趣。如教学中,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时,“啊!谢谢你把我们带入树木葱茏的林场”;当学生说出富有个性的答案时,“你真有主见”,当学生的回答绘声绘色、妙语连珠时,“你真是才辩无双呀”正是这些富有人文性的语言,使学生们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以情感的课堂,动情的教师来牵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也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有了这样的前提,进行深层次的人文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三、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催化”学生人格的养成。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人文精神陶冶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 首先,要求教师在常规的听读训练中锐意革新,要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应该在听、说、读、写中去落实。 以夹竹桃为例,当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有了充分的感悟后,教师通过“悄悄的,一声不响的,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无闻以及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起了很多很多”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们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心灵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徐虎;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清洁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也有人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文本、积累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洗涤。再如教学雨果的短篇小说船长。课前教师向学生推荐雨果的长篇小说海上劳工,课上教师引领学生感悟哈尔威船长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毅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而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境界后,随即出示哈尔威船长随着轮船沉入大海的画面,满怀深情地说:“此刻,假如哈尔威船长就在你的面前,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哈尔威船长,您真伟大,您永远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您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行为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此时此刻,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以哈尔威船长,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学生有的谈思想上的收获,有的联系实际谈感受,写出了一篇篇有血有肉的小议论文。这样,学生便在说写训练中自觉地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升华与人格的塑造。 其次, 让学生在人文课堂中享受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以人文渗透为手段,实现人性的拓展。于漪老师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体现人文关怀的美丽的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关注学习需要、激发内心情感、培育语文素养、弘扬创新精神、创造诗意课堂、满足发展需要。 一位教师执教浙教版第二册春风吹这篇课文:在教学“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春风吹,春风吹,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春风吹,春风吹,吹得小雨沙沙下,大家快来种葵花。” 师:这篇课文写得多美呀,它使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我这里也有个好句子,请大家仿照它,展开想象说一说,春风给“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带来哪些变化。(出示句子:春风吹呀吹,吹到柳树前,她轻轻地说:“柳树弟弟,醒醒啊,春天来了!”柳树睁开眼一看:“啊,春天来了!”于是,它露出嫩芽。)(请生把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轻声变换内容说一说。)师:谁愿意来试一试?生:春风吹呀吹,吹到桃树前,她轻轻地说:“桃花啊桃花,醒醒啊,春天来了!”桃树睁眼一看:“啊!春天来了!”于是,她捧出火红的桃花。生:春风吹啊吹,吹到小燕子身旁,她轻轻地说:“小燕子,快醒醒吧,春天来了!”燕子睁眼一看:“啊,春天来了!”于是,他飞回了北方。生:春风吹呀吹,吹到池塘边,她轻轻地说:“青蛙啊青蛙,醒醒啊,春天来了!”青蛙睁眼一看:“啊,春天来了!”于是,他放声歌唱。 师:真棒!春风听见小朋友说得这么好,吹得更欢了,大家想象一下,除了柳树、桃花、燕子、青蛙以外,春风还会唤醒什么?生:春风吹到花园,鲜花绽开了笑脸。(师鼓励、评论、启发)生:春风吹到了校园,操场上长出了绿绿的小草,我们在草地上玩耍、做游戏,多么开心!生:春风吹得小雨下,小雨飘落在沙漠,沙漠变成了绿洲,就不会再起沙尘暴了!生:春风吹来了游客,他们参观了溪口的各个景点,情不自禁地赞叹:“这里真美呀!” 师:是呀,春风给大地带来了美,愿意把这份美表达出来吗?你可以加进自己丰富的想象,把春风和其他东西的对话表演出来,也可以带着感情读读课文,或者可以画一画,用你喜欢的方式都可以。学生自己选择方式表达春天的美好,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此案例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简单理解课文内容,而是通过教材,编写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例句,让学生从例句入手,感悟语言形式,再变换对象,想象春风、柳树、桃花、青蛙、燕子的对话以及快乐的心情和表现,给予了自然的生命意义,通过学生创造性的语言,描绘出富有童话般的意境,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表达了对春天的无比热爱,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把语言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了,学生也在人文教育中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四、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 “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首先,教师注意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你的脸上分明写着真诚与善良,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我已经通过你的朗读感受到你对这个世界的喜爱与赞美,如果你读得再流畅一些就更好了!”其次,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这种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双方是互相促进的。我们要学会倾听,要充满期待与耐心。还要学会应对,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烈士纪念单位招聘考试热点难点解析与模拟试题集
- 2025年高级烘焙师面试指南及常见问题解答
- 小班体育教案《小乌龟过草地》含反思
-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
- 《春》教学课件熊芳芳
- 新解读《GB-T 36789 - 2018动物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 江苏南通2021-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57篇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讲座
- 新解读《GB-T 36356-2018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2024酒店管理人员聘用合同
- 国际体育赛事转播协议
- 当代青年价值观与思想道德建设
- 岭南版八年级美术(上下册)教案(综合版)
- 村人大代表小组工作总结模版
- 头发头皮的养护培训课件
- 《大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 《牛羊病防治》课程标准
-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与优化
- 疯狂动物城完
- 九年级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全章课件
- 沂水县中小学教师考试真题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