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XX年乡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XX年乡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编制目的。为规范XXX镇范围内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提高处置安全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信访条例、食安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省、市、区相关地方性法规,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合XXX镇行政辖区内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应对工作。分类分级。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包括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安全生产事故、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群体集访、农房火灾、人员密集和集聚场所安全事件等。根据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火灾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事故,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各类重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按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突发事件原则上可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体系包括事故类型、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及培训与演练。工作原则。遵循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职责明确、协同应对;反应及时、规范有序;依靠科技、措施果断;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原则。二、组织机构及职责成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结合我镇实际,设置通讯联络组、事故处置组、事故调查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助组、预防监测组、后期处置组等7个应急救援组。1、应急指挥部人员及职责总指挥:XX镇党委书记XXX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副总指挥:XXX镇党委副书记、人大副主席XXX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成员:XXX镇人大主席XX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XXX镇党委委员、副镇长XXX镇党委委员、副镇长XX镇派出所所长XX镇卫生院院长XXXX食药所所长XX市交警一大队直属向守牧中队队长XXX镇应急办主任、镇安办主任XX镇国土所所长XXXX流域站站长XXX镇供电站站长职责:指挥应急处置,组织应急人员实施救援;接受上级政府、部门的指示并落实;配合相关专业部门进行专业处置。组织应急预案的撰写、拟定、修改、完善。及时上报事故相关情况。组织信息发布、后期处置。组织对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2、应急办公室人员及职责主任:XXX镇应急办主任、安办主任XX镇城治办主任副主任:XX镇应急办副主任成员:XX镇党政办负责人XX镇武装干事、计生办主任XXX镇林业站站长XXX镇综合管理队队长XXX镇综合管理队队员XXX镇综合管理队队员XX镇综合管理队队员XXX镇综合管理队队员XXX镇综合管理队队员职责: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向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汇报相关情况,确定启动几级响应。启动应急响应。3、应急救援组人员与职责通讯联络组:由XXX任组长,XX具体负责。负责通讯畅通。保障信息、指令传达到位。事故处置组:由XXX牵头,XXX、XXX配合,XXX、XX、XXX具体负责。负责现场的指挥和救援。包括事故现场处理、人员的疏散、现场隔离、交通管制、情况汇报等。事故调查组:由XXX牵头,XXX配合,XX、XXX具体负责。负责事故调查。后勤保障组:由XX任组长,XX、XX、XX具体负责。负责后勤物资保障,包括事故现场、后期安置等。医疗救助组:由XXX任组长,XX具体负责。负责现场医疗救护、伤员转诊、后续消杀等。预防监测组:由XXX任组长,XXX、雷仕成、XX、XX、XX具体负责。负责现场和事后的情况观测,预防、监测、评估灾害是否会加剧或是否会发生次生灾害等。后期处置组:由XXX牵头,XXX、XXX、XXX、XXX具体负责。负责响应评估、灾害发生后的帮扶工作等。组织机构结构图。镇应急指挥部通讯联络组事故处置组事故调查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助组预防监测组后期处置组三、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1、应急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2、护林员、地质灾害监测人员、村安全员、值班人员等要加强日常巡查,一旦发现情况立即上报。预警行动1、各类安全人员一旦发现,除立即上报外,还应该在隐患处做出预警的标示,防止人员、车辆再次进入。2、相关村干部、相关部门人员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做好现场临时处置。3、保障设备设施完好,随时可以使用。4、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加强对XXX地灾点居住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提升自救能力。信息报告与处置1、事故第一发现人要立即向村干部或镇应急办报告。2、接到报告后,应急办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并将掌握的情况向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报告,并按指示落实。3、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的指导下形成突发事件信息,向上级政府、应急办等相关部门汇报。或者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在处置过程中的必要时段,适时发布相关信息。4、信息报送范围。较大和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死亡、失踪1人以上的突发事件信息;涉藏、涉稳、涉外突发事件信息;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敏感人群,已经或可能在社会上形成舆论热点的突发事件信息;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以及其他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造成重要影响的内幕性、预警性、行动性信息;其他可能引发重大以上突发事件的险情信息。5、信息报送内容。应包括以下四大基本要素: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简要过程等基本情况;涉及人数、造成环境污染、社会影响等危害程度;领导到场、是否需要支援等处置情况;是否可控等事件态势。6、信息报送时限。坚持“边处置边报告、边核实边报告”原则,在事发后30分钟内向区应急办电话报告事件概况,1小时内书面报告详细情况。确因通信、交通中断等特殊原因无法及时获知信息的,在接到事件报告30分钟内直接报区应急办并说明迟报原因。7、各参与人员要严守纪律,按照指挥部收集、汇总后的信息,统一口径对外进行发布、公布,包括向媒体发布、向群众解释等。四、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根据镇政府职责和职能,分两级响应突发事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为较大和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启动级响应:造成3人以上死亡;危及10人以上生命财产安全;30人以上中毒;森林火灾发生8小时以上;上访人员50人以上;毁坏房屋5间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事故灾难。超出镇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事故灾难。发生跨乡镇的事故灾难。区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事故灾难。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级响应:造成3人以下死亡;危及10人以下生命财产安全;30人以下中毒;森林火灾发生8小时以内;上访人员50人以下;毁坏房屋5间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灾难。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一般事故民能自救处置的)。应急处置措施启动级响应不能处置好事故的,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按照上级政府、部门的指示,启动级响应,并按照上级部署安排参与应急处置。级响应应急处置措施:1、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措施:发现人向村或镇政府应急办汇报情况,由村先行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前期处置,待镇应急队伍赶到后,交由事故处置组进行处置,并参与现场处置。事故处置组赶到现场后,按照现场的情况,遵照“先人后物、分类处置、服从大局、突出重点”的原则,分组抢救人员、疏散群众、隔离群众、组织初期抢险。其余各小组按照职责,各自行动。事故处置组要注重危险源。如:锅炉、液化罐、储油罐、化学物品储存点等等,控制隔离距离。必要时可以管制交通。预防监测组要适时观测事故发展动态,为指挥部做出正确决定提供依据。通讯联络组要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要求派出专业队伍帮助,实施救援。事故处理组要尽可能的收集相关情况,为专业队伍实施救援提供信息基础。尽可能地为专业队伍提供所需的物质要求。现场抢险结束后各组、各村分别清点人员后,有序退回。并安排好值班人员。2、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措施:发现人向村或镇政府应急办汇报情况,由村先行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前期处置,待镇应急队伍赶到后,交由事故处置组进行处置,并参与现场处置。事故处置组赶到现场后,按照现场的情况,分组抢救人员、疏散群众、隔离群众、组织初期抢险。医疗救援小组尽可能的抢救伤员,分诊救治。其余各小组按照职责,各自行动。做好现场的管控严防车辆爆炸发生时,造成人员伤亡。等待交警人员到现场,并配合行动。现场抢险结束后各组、各村分别清点人员后,有序退回。3、火灾应急现场处置措施:包含森林火灾、荒坡火灾、农房火灾、烟花爆竹门市火灾等。发现人向村或镇政府应急办汇报情况,由村先行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前期处置,待镇应急队伍赶到后,交由事故处置组进行处置,并参与现场处置。镇政府按照火灾大小,启动应急响应。由镇应急指挥部安排工作。事故处置组赶到现场后,按照现场的情况,遵照“以人为本、服从大局、统筹兼顾”的原则,分组开展抢险,包括:隔离、人员疏散、组织抢险等。其余各小组按照职责,各自行动。各小组应该将现场的处置情况向指挥部汇报,并按照指挥部的指示落实。通讯联络组要根据情况,适时联系119、120等。预防监测组要适时观测火势情况,准确判断是否有扩大趋势,为指挥部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明火扑灭后,要清除火苗、火星等,避免死灰复燃。现场抢险结束后各组、各村分别清点人员后,有序退回。并安排好值班人员。4、建筑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措施:发现人向村或镇政府应急办汇报情况,由村先行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前期处置,待镇应急队伍赶到后,交由事故处置组进行处置,并参与现场处置。事故处置组和规建办人员赶到现场后,分组疏散群众、隔离群众。其余各小组按照职责,各自行动。对受伤人员实施救助,情况需要实施转诊。预防监测组要适时观测事故发展动态,要严防出现建构物垮塌现象出现。配合相关部门人员开展工作。现场抢险结束后各组、各村分别清点人员后,有序退回。并安排好值班人员。5、食品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措施:发现人向村或镇政府应急办汇报情况,由村先行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前期处置,待镇应急队伍赶到后,交由事故处置组进行处置,并参与现场处置。事故处置组赶到现场后,保护现场,了解情况,疏散群众,配合医疗救助组分诊救治,配合事故调查组做好事故调查。其余各小组按照职责,各自行动。事故调查组要开展全面调查,留取食物样本,保存菜单等。现场抢险结束后各组、各村分别清点人员后,有序退回。并安排好值班人员。6、汛期防洪现场处置措施:做好汛期24小时值班工作。日常监管人员要视察地质灾害点、堰塘等地方,观测降雨是否引发次生灾害。发现人向村或镇政府应急办汇报情况,由村先行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前期处置,待镇应急队伍赶到后,交由事故处置组进行处置,并参与现场处置。各应急小组到达现场后,按照相应的应急现场处置措施实施。现场抢险结束后各组、各村分别清点人员后,有序退回。并安排好值班人员。7、地质灾害应急现场处置措施:发现人向村或镇政府应急办汇报情况,由村先行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前期处置,待镇应急队伍赶到后,交由事故处置组进行处置,并参与现场处置。事故处置组赶到现场后,按照现场的情况,遵照“先人后物、服从大局”的原则,分组疏散群众。其余各小组按照职责,各自行动。各小组应该将现场的处置情况向指挥部汇报,并按照指挥部的指示落实。预防监测组要适时观测滑坡情况,准确判断是否有扩大趋势,为指挥部做出正确决定提供依据。做好撤出人员的安置工作,由后勤保障组提供饮水、食物、住宿等保障。严禁撤出人员回居所搬抢物质、抢救人员等。现场抢险结束后各组、各村分别清点人员后,有序退回。并安排好值班人员。8、群体上访事件现场处置措施:信访办、党政办、综治办等办公室人员达到现场,控制上访人员情绪,了解情况。做好政策宣传和劝导工作,尽量想办法说服群众离开。若出现冲击政府等情况时,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形成人墙隔离。及时将情况汇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必要情况下,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同意的情况下,上报区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援。在特殊情况下,采取果断措施劝散上访群众,避免恶性事件发生。现场抢险结束后各组、各村分别清点人员后,有序退回。并安排好值班人员。9、其他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措施:根据具体事宜,按照指挥部的部署,各应急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工作落实。五、应急结束现场应急处置后,事故得到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已消除,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原则上,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明确: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损失情况、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等,并形成总结报告。六、信息发布应急结束后,应由应急指挥部成员、应急办成员以及各小组组长收集、研讨、形成应急总结,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向外界发布。七、后期处置1、人员安置、现场恢复、房屋重建等工作。2、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3、评估救援能力,完善应急方案。4、按照要求向上级政府、部门以及对外发布应急信息。八、培训与演练培训由指挥部牵头,应急办具体负责实施,组织应急队伍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应急纪律、事故自救互组、逃生知识、应急器材使用等相关知识。演练由指挥部牵头,应急办具体负责实施,每季度实施1次针对本辖区危险隐患的演练,做到有演习计划、演习记录、演习总结点评以及评估,不断地完善应急预案。九、应急保障应急队伍。建立应急队伍3支。其中:第一支由政府机关干部职工组成,第二支由镇政府组建30人应急救援队,第三支由村干部+民兵+当地村民组成。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服从应急指挥部的指挥。镇政府应当为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应急救援队伍的总体情况、编成要素、执行抢险救援任务的能力,每年年初要向区应急办报告,重大变更要及时报告。财力保障。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门级安全培训课件
- 部门安全日常培训内容课件
-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
- 交通韧性评估国际标准对比-洞察及研究
- 基于循环经济的2-氨基-4-氯苯酚生产废料资源化利用模型
- 国际面粉切割标准与本土饮食习惯差异的适配性研究
- 国际标准对接中凹凸管流体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与ISO认证路径探索
- 可变拓扑结构分装设备应对突发性订单波动的响应机制
- 双螺杆减速与柱塞泵协同传动的能量损耗耦合优化策略
- 双相钢热处理工艺参数与齿轮副接触应力场的动态匹配难题
- PS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都区文化产业发展建议报告
- 时代邻里4度°服务美学品质关怀体系
- 养老机构行政值班查房记录表格
- EPC合同条件(银皮书)-1999
-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华为-计划、预算和核算
- 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课堂PPT)
- 第一章光的电磁理论ppt课件
- 粮油贮藏与加工技术ppt课件
- 纸板纸箱耐破、边压及抗压计算.xl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