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 名学号专 业题 目基于GPRS的远程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随着社会电子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家居中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有了明显的增多。在这些电器中一旦出现一些异常,便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损失。为了降低电器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异常情况,就要求在异常发生时用户能及时得到信息,并通过实时监控采取一定的操作排除异常。因此,远程监控系统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现今市场上由两种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类型,一种是以数字录像设备为核心的视频监控系统,另一种是以嵌入式视频web服务器为核心的视频监控系统。以嵌入式视频web服务器为核心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摄像头采集到的图片信息经过压缩,通过内部总线送到内置的web服务器,网络上的用户可以直接用浏览器观看web服务器上的由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由于把图片采集和web功能集中到一个体积很小的设备内,可以直接连入局域网,用户无需安装任何硬件设备,仅用浏览器即可观看。同时还具有以下优点:布控区域广阔,嵌入式视频web服务器监控系统web服务器直接连入网络,没有线缆长度和信号衰减的限制,同时网络是没有距离概念的,彻底抛弃了地域的概念,扩展布控的区域。系统具有几乎无限的无缝扩展能力。所以设备都以IP地址进行标示,增加设备只是意味着IP地址的扩充。性能稳定可靠,无需专人管理。嵌入式web服务器实际上是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采用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对于用户来讲,上网进行登陆,便可对家中情况进行监控。现在监控系统发展到第三代,前端一体化、视频十字化、监控网络化、系统集成化成为视频监控系统公认的发展方向,它以网络为依托,以数字视频的压缩、传输、存放和播放为核心,以智能实用的图像分析为特点,并为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完美的整合到一个使用平台上,引发了视频控制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二、研究主要内容设计出一个安全、实用、稳定的远程嵌入式监控设备,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有:1、对设备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例如温度、红外探测数据等;2、用摄像头采集图片,使用存储设备进行存储;3、构建嵌入式web服务器,使用户通过网络利用pc机进行监控;4、在web页面上设置控制按钮,监控设备识别用户指令并进行相应动作;5、监控设备通过GSM短信息功能向用户报警,并通过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 提供远程访问服务。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查找文献资料,了解远程安防监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2、为系统制定初步设计方案;3、熟悉为系统开发所选用的开发板,包括其相关的接口、寄存器等等;4、学习嵌入式系统的构建,制作交叉编译器、编写bootloader、裁剪与移植linux内核、制作根文件系统;5、对基本的linux驱动程序开发进行学习,包括串口、I/O、A/D转换等等,并且完成系统中所用到的相关部件的驱动程序;6、进行嵌入式服务器的移植,并且实现网络控制功能;7、对整个系统进行系统联调,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四、研究进度计划3.11 3.16 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远程安防监控系统的国内外现状、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3.17 3.20 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在所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和文献综述;3.21 3.31 熟悉为系统开发所选用的开发板,包括其相关的接口、寄存器等等;4. 1 4. 5 学习搭建嵌入式Linux交叉开发环境、交叉编译工具链的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制作,通过crosstool制作自己的交叉工具链;4. 6 4.10 学习嵌入式linux引导程序的原理,为系统硬件平台移植u-boot;4.11 4.20 学习内核启动流程、内核移植的一般方法、分析平台相关代码结构,将内核移植到系统中;4.21 4.25 学习根文件系统的制作,将文件系统部署到系统中;4.26 5.5 对基本的linux驱动程序开发进行学习,包括串口、I/O、A/D转换等等; 5.6 5.10 完成控制器的串口编程、GPRS功能、按键驱动;5.11 5.15 完成控制器的A/D驱动、红外驱动、LED驱动;5.16 5.20 进行嵌入式服务器的移植,并且实现网络控制功能;5.21 5.25 对整个系统进行系统联调,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5.26 6.10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并准备答辩。五、参考文献1 朱文凯,陶波,何岭松. 基于Internet的嵌入式e-维护装置J. 测控技术,2002, 21(6):17-21.2 朱文凯,何岭松,丁汉等. 基于Internet的嵌入式Web传感器J. 传感器技术,2002,8:1-4.3 杨叔子,史铁林,李东晓. 分布式监测诊断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 振动、测试与诊断,1997,17(1):1-6.4 NicholsH.M.C., BernardC.B., M.H.Remote. Instrument Diagnosis on the InternetJ. IEEE Intelligent System,1998,(5):70-76.5 朱文凯,陶波,何岭松. 基于Internet的测控系统网络化仪器J. 中国计量, 2004,7:53-54.6 李之明,高玉琢. DELPHI 7组件经典解析M.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6.7 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 DELPHI 7 组件及分布式应用开发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1.8 Raghu Ramakrishnan, Johannes Gehrk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9 David Sceppd. ADO PROGRAM TECHNOLOGY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10 柳树春. 基于Web 3-Tier客户、服务器体系的应用系统开发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 11 曹军义,刘曙光.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测控技术J. 2001,6:17-21.12 孙德明,何正嘉. 快速构建基于Web的远程测控系统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23:l60-162.13 朱文凯,陶波,何岭松. 基于Internet的测控系统J. 中国计量.2004,7:53-54.14 杨叔子,史铁林,李东晓. 分布式监测诊断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 振动、测试与诊断.1997,17(l):l-6.15 凌振宝,王君,马心璐. 一种网络测控模型的研究.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3,2:37-38.16 朱文凯,陶波,何岭松. 基于Internet的嵌入式e-维护装置. 测控技术. 2002,21(6):17-21.17 朱文凯,何岭松,丁汉等. 基于Internet的嵌入式Web传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