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发展研究.doc_第1页
XX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发展研究.doc_第2页
XX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发展研究.doc_第3页
XX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发展研究.doc_第4页
XX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发展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发展研究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一)选题缘由家长是儿童最初和最重要的老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参与儿童的教育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虽然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者及学前教育机构对家长参与儿童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无论是在思想认识方面,还是在政策法规和实践操作层面,我国学前教育阶段家长参与儿童教育的整体水平都非常低,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这种情况就更是如此。 由于我国对贫困儿童教育尚没有专门的补偿教育政策,对贫困家长与儿童教育亦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因此,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状态就非常困难。 “开端计划”是美国联邦政府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的补偿教育计划,起初的服务对象是3-5岁的贫困儿童及家庭,后来延伸到0-3岁儿童及其家庭。 开端计划的家长参与是其最具特色的部分。 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打破了以往把儿童和家长分开的教育传统,提出“让家长和儿童一起参加活动,并为其提供适当社会服务”的构想,使其成为“服务两代人的计划”。 几十年以来伴随着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它在斩断贫困链条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以下是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特点第一,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有完善的法律规定。 开端计划项目建立之初就把家长参与作为其重要的一部分。 在开端计划最初实施的20世纪60年代,开端计划小组和专家明确了开端计划中家长参与的作用,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到70年代开端计划家长参与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随后便对其进行不断的修订使其更趋完善。 各州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家长参与手册,详细规定了家长参与的具体活动及注意事项。 第二,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内容完整丰富,家长参与机构健全。 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详细规定了家长参与的内容,家长不仅参与项目的决策与实施,而且参与到学前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各个活动中,有关部门还要对家长提供相应的培训,以便提高家长自身的技能使其能更有效的参与到学前儿童的教育中。 此外,对家长参与的机构给予详细的介绍,各机构的组成、职责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刘彤,聂懿.解读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执行标准J.学前教育研究,xx (9),p.54.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2第三,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实施中的个性化。 在开端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对家庭需求和情况进行评估,开端计划工作人员要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制定符合家庭特点和需求的方案,进而明确家长参与开端计划的方向,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开端计划中来。 第四,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同时惠及了家长和儿童两代人。 开端计划不仅为儿童提供了健康、营养、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而且为贫困父母提供培训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育儿技巧,此外还提供了教育、识字和就业培训帮助父母经济独立,从而增强家长的成就感,激发了家长参与儿童教育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基于以上原因我把题目定为“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历程研究”,通过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形成、发展、丰富及完善历程的梳理,以期对我国家长参与,特别是贫困家长参与儿童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国内诸多研究家长参与儿童教育的著作或论文大都集中于家园合作的理论和实践探讨,而本研究通过对美国开端计划家长政策变迁历程的探索,进一步了解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形成、发展、丰富及完善的发展过程,明确家长参与政策在各个时期的内容及变化,阐述了家长参与机构的设置及管理。 从理论上可以提升人们对于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认识,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家长参与,特别是贫困家长参与儿童教育的政策提供参考。 2、实践意义近年来我国许多研究学前教育的学者和诸多学前教育机构也逐渐认识到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家长参与的各项政策法规很不完善,尚未形成政策体系。 我国对家长参与的研究开展得不够深入,也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致使在开展工作中缺乏一定的指导和依托。 本研究通过对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历程的研究,在具体实践上可以指导我国家长参与儿童教育政策的制定,对我国贫困家长参与学前教育以及提升其育儿知识和技能均有帮助。 二、概念界定(一)开端计划绪论3开端计划(Head Start)在英文中为体育用语,有两种解释 (1)提前出发,或优先; (2)并驾齐驱(赛马中常用)。 这两种解释巧妙地反映了该计划欲达到的目的让穷苦家庭儿童先出发接受教育,然后(入学后)与其他孩子并驾齐驱。 国内又将其译为“先行计划”、“启智计划”或“开端计划”,本文采用“开端计划”。 开端计划是迄今为止美国联邦政府实施规模最大的学前儿童发展项目,被誉为美国学前教育的“国家实验室”,对美国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开端计划”起初只是经济机会法所确立的社区行动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开始实施是在1965年夏天,通过为低收入家庭儿童和家长提供教育、营养等服务来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能力,其目的不仅是为儿童的入学做好准备,也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为最终斩断代际间贫困循环的链条服务。 开端计划包括以下服务项目健康服务(包括营养与心理健康)(Health Servicein Head Start)、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in Head Start)、家长参与服务(Parent Involvement)、生涯发展服务(Career Developmentin Head Start)。 开端计划的目的是 (1)改善幼儿身体健康状况; (2)提高认知能力,尤其是语言和概念方面的技能; (3)增进幼儿的情感和社会发展,获得成功的态度继而信心; (4)帮助幼儿和他们的家长得到发展,增进幼儿和家庭的自尊和尊严。 目前开端计划已覆盖了全美50个州,另外包括哥伦比亚特区、波多黎各、维尔京群岛、外太平洋岛以及其他将近150个部落。 且开端计划服务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目前有美国印第安儿童开端项目(American IndianHead StartProgram),其目的在于保存独特的印第安语言和文化;移民儿童开端计划(Migrant Head StartProgram)主要为移民家庭及儿童提供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早期开端计划(Early HeadStart),即将开端计划服务范围延伸到三岁以下儿童,同时为孕妇提供咨询和帮助。 (二)家长参与家长参与是开端计划的核心和关键,在开端计划的政策文献中,有关家长参与的表述有很多,如“parent involvement(家长参与)”,“parent participation(家长参与决策)”,“parent-teacher 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配合)”以及“家庭参与”等。 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xx,p.539.Ludwig/Miller Head Start EvaluationJ.Douglas J.Besharov PeterGermanisCaeli A.Higney andDouglasM.Call,xx (2),p.5.李晓红.先行计划初探D.西南大学.xx,p.12.Head StartToday.bm/Headstart/21Century/part1.htm,xx-03-12.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4我国学者对于家长参与儿童教育的理解较为狭隘。 一方面很多学者把“家长参与”更多地理解为家长参与幼儿或儿童的活动或者家长与幼儿园的家园合作。 比如,我国学者寇丽娟认为“家长参与”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长参与学前教育不仅是指经过正规教育机构熏陶的家长自觉的教育行为,也包括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 狭义的家长参与学前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家长以各种方式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同时幼儿园也营造有利于家长参与的氛围;二是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在家庭的延伸或是在幼儿园的影响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行为。 另一方面,我国学者对于家长参与儿童教育的理解更多考虑的是儿童自身的发展,关于家长参与儿童教育过程中家长和幼教机构等的发展没有涉及。 比如,张韵认为,家园合作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双向活动,家园合作既要包括教师的参与,也包括家长对家庭教育以及幼儿园教育的参与,其主体和服务的对象是幼儿,最终目的是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许德玮也认为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互相了解、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与国内学者相比,美国学者对家长参与概念的理解较为宽泛。 一方面他们突破了家长参与儿童教育仅仅服务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局限,将家长参与儿童教育的活动看做是有益于儿童、家长和幼教机构的活动。 比如乔治莫里森(George.S.Morrison)曾两次对家长参与进行了定义,他最早把家长参与定义为“父母发现他们的力量、潜力和才能的过程,同时父母为了他们自己的和家庭利益而使用他们的力量、潜力和才能的过程”。 1998年,莫里森重新定义“家长参与是帮助父母利用他们的能力使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以及幼教机构都受益的过程”。 其次,具体到开端计划的家长参与,美国学者更多的是从家长主动和全方位参与各种开端计划项目活动的角度来理解该概念的。 布鲁斯(Bruce)和肯尼(Kenney)(1991年)解释开端计划中的家长参与为一是家长参与项目运营的决策,包括实施哪些计划以及如何管理和评估;二是家长作为雇员、志愿寇丽娟.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家长参与状况J.家庭与社区教育,xx (99),p.2.张韵.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xx,p.13.许德玮.城市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xx,p.5.乔治莫里森是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学者,他1995年加入北德克萨斯大学的教师教育与行政系,并且1995年至xx年任幼儿教育学教授。 李晓红.先行计划初探D.重庆西南大学,xx,p.8.布鲁斯和肯尼共同撰写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活动手册(A handbookfor involvingparents in Head Start)及开端计划社会服务指南(A guidefor providingsocial servicesin Head Start).绪论5者和观察员参与教师活动;三是家长参与计划安排的成人活动,包括成人教育、志愿者活动以及如何提升父母态度和对家庭适应能力的小组活动;四是在开端计划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让家长成为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 1996年修订后的开端计划执行标准规定家长参与包括以下几方面 (1)开端计划帮助家长制定合理的家庭合作目标; (2)开端计划帮助每个参与该项目的家庭享受社区服务和资源; (3)开端计划为参与该项目的孕产妇提供综合服务; (4)开端计划帮助家长参与计划的决策和操作; (5)开端计划帮助家长参与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3)开端计划家长参与儿童的健康、营养及心理健康教育; (6)开端计划帮助家长参与社区宣传; (7)开端计划帮助家长参与过渡性活动; (8)开端计划帮助家长了解家访的益处以便家长顺利接受家访。 通过对国内外家长参与概念的了解和比较,结合开端计划对家长参与的系列规定,本人认为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开端计划家长参与同时惠及了两代人;第二,家长参与始终把家长作为学前儿童最主要的教育者和重要的;第三,家长参与使家长全方位参与到学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 (三)政策(Policy)指政府、机构、组织或个人为实现目标而订立的计划。 政策包括一连串经过规划和有组织的行动或活动。 推行政策的过程包括了解及制定各种可行方案,订立日程开支优次,然后考虑它们的影响来选择要采取的行动。 政策可以在政治、管理、财经及行政构架上发挥作用以达到各种目标。 (四)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李敏在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中指出,教育政策是权威公共机构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行动准则,它由教育问题产生,又为解决教育问题而制定。 此性质决定了教育政策必须以关注教育问题为前提和最终目的,主要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Gary LeeLacy,Experiences,Perceptions,And Benefitsfrom thePerspective ofHead StartMothersD.Head StartSocial Services,xx,p.24.Sec.1304.40Family partnerships.diisd/images/files/SubPart%20C%20Pages%2071-101,xx-03-13.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6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从研究著作来看,瞿葆奎主编的美国教育改革分析美国各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中提到“开端计划”由专门教育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指导顾问和家长共同努力以激发贫困儿童的认知能力,书中只是提到家长参与。 xx年6月出版与北京大学由王全志等翻译的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一书专门列了“父母参与或家庭伙伴关系”章节,此节中介绍了开端计划将父母作为怎样的角色,以及开端计划采用何种方式创造与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关系。 书中对家长参与的方式和角色只是笼统概括,并未能体现出各个历史时期家长参与的变化和发展。 傅林的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机制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形成,以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为开端计划的形成提供了历史考察背景,该书第三章“反贫困之战”中麦尔登的研究与哈林顿的发现,以及经济机会法将开端计划的背景引出,对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 马骥雄战后美国教育研究中第九章教育机会均等一节中指出补偿教育中最典型的是“开端计划”,“计划”包括专业教育家、社区工作者、社区辅导人员和家长在内。 短期实施得出的结论是“开端计划”并未达到它原来的目标提高贫困儿童的认知能力,但也远非完全失败,因为它完成了几件重大的事情。 其中一件就是使贫穷家长卷入这种计划,给以他们鼓励其儿童在学校达到及格所需的许多经验。 作者涉及到了家长参与,但并未对家长如何参与做详细介绍。 西南师范大学xx届比较教育学硕士李晓红的硕士论文美国“先行计划”初探,论文主要探讨了开端计划的产生与发展动因,文中为家长参与做了概念界定,并介绍了家长参与标准、家长参与服务内容、家长参与服务的实施和家长参与服务的特点。 但只是对相关内容的笼统概括,内容不够充实和完整。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张吉娜的美国开端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的历史启示中,在叙述开端计划四十年的发展后在历史启示中提及了家长参与是开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成功保证。 xx届河北大学刘彤的博士论文美国“开端计划”历程研究,从历史的角度对开端计划缘起、创立、发展、振兴以及对其开端计划的评析和展望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对开端计划实施初期的家长参与,家长参与工作的改进以及家长参与工作的突破有所绪论7关注。 次年,刘彤和聂懿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解读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执行标准详细分析了有代表性的执行标准和指导,并对执行标准进行评价,但是对开端计划中的家长参与的历史发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尚有不足。 xx年东北师范大学李在华的硕士论文美国先行计划的产生及初期发展(1964-1974),从历史的角度去解读开端计划产生的背景、1964-1974十年间“先行计划”的实施情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历史依据。 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先行计划”展开评价,其中涉及开端计划对父母的影响,使父母充分认识到家长参与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中不仅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父母在先行计划中学到了教育孩子的经验,也获得了工作培训的机会,学到一技之长,工作得到保障,整个家庭生活状况都得到明显好转。 但是对开端计划父母的影响并没有充分的论据支撑。 (二)国外研究现状开端计划是美国有史以来联邦支持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对幼儿影响力最大,为美国处境不利儿童提供补偿教育计划的典范。 作为美国开端计划的关键和核心,家长参与在国外的研究比较丰富和深入,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 1.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的著作1992年爱德华载格勒(Edward Zigler)与苏珊明肖(Susan Muenchow)合著的开端计划的内部故事美国最成功的教育实验(Head StartThe InsideStory ofAmericasMost SuessfulEducational Experiment),该书主要以开端计划委员会的成员和1970年被尼克松总统提名为儿童发展办公室主管的载格勒的个人经历为基础,追朔开端计划从1965年到现在的历史,其中也包括家长参与的历史。 书中第一章一小部分描述了开端计划家长参与这个革命性理论的提出,第五章内容为家长最大化参与,其中包括家长参与争议,贝茜德雷珀家长参与视角,家长参与的新政策,家长参与对父母的影响,家长活动的新突破全国开端计划协会的创立,这些有关家长参与的内容为本研究提供了充实的资料。 2.有关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的论文及文献相关论文具有有代表性的有格伦(Glenna L.Zeak)的体验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与实践的多样化与变迁参与者与专家的全方位视角(Experiencing VarietyandChange inHead StartParent InvolvementPolicies andPractices:Personal andProfessional李在华.美国现行计划的产生及初期发展(1964-1974)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xx,p.26.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8Perspectives),文章中作者以自身参与的经历讲述了开端计划家长参与历经四十年的变化和发展,阐述了作为家长和专家对家长参与的见解,总结家长参与所体现的特征,用个案研究呈现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的实施。 该文章无疑为本研究提供了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的历史发展脉络。 特里西亚克鲁斯(Tricia Kruse)xx年发表的文章与父母建立合作关系(Building PartnershipsWith Parents)再次强调家长在孩子一生发展中的最初对儿童的教育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xx年莎拉凯耶(Sarah Kaye)发表父亲参与(Father Involvement)中探讨了父亲参与开端计划的重要性,分析父亲参与开端计划的阻碍以及提出增加父亲参与开端计划的策略。 梅尔文(Melvin J.)的家长参与开端计划指南(The EssentialGuide toParent Involvement inHead Start)介绍了家长参与政策委员会的原因及方式。 xx年雷切尔舒马赫(Rachel Schumacher)在开端计划执行标准家庭支持和父母参与(Family Supportand ParentInvolvementinHeadStart:What DoHeadStartProgram PerformanceStandards Require?)一文中,作者总结出执行标准对父母及家庭的要求,并列举了各项要求的具体做法,这样无疑会对家长参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了解。 美度常,博扬帕克,山合乐金(Mido Chang,Boyoung Park,and SunhaKim)合作的早期开端计划中家长参与培训、教养行为及儿童认知发展纵向调查研究(Parenting Classes,Parenting Behavior,and ChildCognitive DevelopmentinEarly HeadStart:A LongitudinalModel),此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父母参与培训有利于儿童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果(贝利智力发育指数)的发展。 此项研究对本研究中父母参与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提供了坚实的论据。 综上所述,国外有关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的资料比较充实,既有政策性法规、研究成果、还有写实性史料,但是这些资料大多是对开端计划整个项目而言,或是开端计划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个历史阶段,有关家长参与政策变革的资料比较散,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难点。 而国内对开端计划的研究并没有专门的著作,家长参与只作为开端计划的一部分一带而过。 因此本研究对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研究具有探索性意义。 四、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六大部分,包括前言、主体四章以及结语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 主要对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内容、方法及创新点的介绍。 绪论9第二部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形成。 此部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了家长参与政策形成的背景,主要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贫困之战”运动对处境不利人群的关注,其中开端计划是对处境不利儿童实施的一个补偿教育计划,在实施初期专家提出家长参与开端计划的理念。 第二节阐释了家长参与政策的形成,介绍了全国开端计划协会的成立以及对家长参与有着详细规定的家长参与执行标准的颁布。 第三节论述了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初期的实施成效。 第三部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扩展。 此部分也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了此阶段家长参与政策变化的背景。 第二节叙述了家长参与政策的丰富化,从参与人群的扩大化、参与方式的多样化及执行评估体系的完善三方面论述家长参与的丰富化。 最后一节同样论述了此阶段的实施成效。 第四部分21世纪以来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深化这部分在前文提到的开端计划家长参与形成和扩展的基础上对家长参与政策的深化。 其中第一节亦阐明了该阶段家长参与政策的变化背景。 第二节阐述了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深化,其中包括提供根据时代与父母的需求继续加强家庭读写能力和双语学习的内容。 最后一节亦论述了该阶段的实施成效。 第五部分总结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政策的特色并借此对中国贫困家长参与学前教育政策提出几点启示。 第六部分结语。 对全文的概括与总结。 五、研究方法本文所采用的主要是文献法和历史法。 (一)文献法本文旨在对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进行研究,通过查阅图书馆及各大网站搜集到有关美国开端计划的文献,出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的背景,有关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的法律规范。 在所找到的与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相关的著作、学术论文及期刊论文中了解研究对象的发展历程,借此来为本研究提供充实和丰富的资料。 (二)历史法本研究通过对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产生的背景、形成、发展、丰富及完善各个时期教育事实的搜集,对各时期发展变化进行梳理,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借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10此揭开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历程的“神秘面纱”。 六、创新点本文是对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历程的研究,属于开端计划研究范畴之内的专题研究。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对开端计划中家长参与的研究往往作为开端计划一部分简要带过,而对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历史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是有一定探索性的。 绪论11第一章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创建贫困是全球都难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永恒挑战,对于高度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 贫困一直与美国的发展相依相伴,美国不同层次的政府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应对,但问题还是层出不穷。 开端计划是美国联邦政府在上一世纪60年代为贫困儿童和家庭提供的综合性的补偿教育政策,它的创立者都是教育学、社会学、营养学及社会学等各学科领域的精英,他们采纳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为开端计划的创立和成功实施提供了科学保证。 作为开端计划重要组成部分及核心成分的家长参与政策历经多年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当然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产生是历史发展与现实需求相结合的产物。 本章主要论述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形成,意在寻求和挖掘其发展的根源。 第一节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形成的背景 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贫困人群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经济以超越欧洲发达国家的速度向前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自1945年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4倍,人均收入增长2.5倍,从19601969年的十年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5%,这使美国人民整体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斯(JohnKenh Galvestonbooth)在1958年出版的丰裕社会一书中曾乐观地认为美国已经进入富裕社会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讲美国的贫困已经消除了,大量的人口已经不再贫困。 然而丰裕社会和高速增长的经济后面却隐藏着严重的贫困问题。 从贫困人口的绝对数字来看,由美国穷人构成的“另一个美国”可以列入当时世界人口大国的前十五位。 据调查1958年的贫困人口为32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9%;劳联产联统计,1958年有4150万贫困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24%。 此外,从贫困人口的构成来看,由于受姚佩芝,谢文玉.战后美国经济发展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左派运动J.广角,xx (3),p.196.Statistical Abstractof UnitedStates1972Z.Washington,DC.:U.S.Dept.of Commerce,Bureau of theCensus.1972,p.312.约翰肯尼斯加布雷斯丰裕社会(John KenhGalbraith,TheAffluent Society)波士顿米尔佛林出版社,1958,p.258.John C.Donovan.The Politicsof PovertyM.New YorkPegasus.1967.p95.王庆安.美国20世纪60年代反贫困运动及其影响J.历史教学问题,xx (6),p.54.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12教育程度低和技术进步导致城市传统工业岗位淘汰下来的城市贫困人口是一大群体,除此之外还有农民等,而其中黑人的贫困情况又最为糟糕。 由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黑人在经济、教育和社会生活领域中仍然处于现实的不平等中,他们的工资比白人低失业率却比白人高,即使战后美国的经济水平显著提高,黑人也没有因此而得到多少优惠。 问题之严重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一位是冈纳麦尔登(Gunnar Myrdal),另一位是迈克尔哈林顿(Michael Harrington)。 冈纳麦尔登是瑞典的一位经济学家。 1938年他主持了一个美国黑人问题研究的项目。 在搜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于1944年出版了美国的两难境地黑人问题与现代民主(AnAmerican Dilemma:The NegroProblem andModern Democracy)一书。 麦尔登在此书中提出了“贫困圈”概念,随着该书的出版,“贫困圈”的概念逐渐在美国流行开来。 麦尔登把黑人的贫困看作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因素组成的循环圈;穷人受的教育少,这会影响他的就业机会;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报酬较高的工作就会导致他没有好的住房条件、医疗保健和饮食,还会影响到下一代人受教育。 如此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圈,站在这个圈上的任何一点的人都可能开始他的贫困循环。 迈克尔哈林顿是从文化角度对美国贫困问题进行分析的,他揭示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繁荣发展背后的贫困问题。 他于1962年出版了一部极具影响的著作另一个美国美国的贫困(The OtherAmerica:Poverty inthe UnitedStates)。 该书指出美国的富裕只属于部分美国人,平均四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遭受贫困,穷人生活在另一种贫穷文化世界中,生活在“贫困圈”中的人们会因为居住环境和营养不良而生病,由于得不到良好的治疗而无法治愈,从而导致失去工作和薪酬。 更严重的是贫困的生活使他们很难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工作培训,这样周而复始就使贫困一代一代传下去,造成了“贫困循环”。 社会学者们对贫困问题的探讨引起了肯尼迪的关注,他认为贫困滋长了少年犯罪、酒精中毒、低劣的住房以及失业,贫困的恶性循环极易形成,导致人产生无助、绝望的感觉。 1963年10月时任肯尼迪总统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沃尔特赫勒(Walter Heller)开始起草总统提出的一个大型的联邦反贫困、反失业的计划,不久在提交的备忘录中要求制定一系列计划帮助穷人摆脱贫困的办法。 在备忘录正在评议之时,肯尼迪总统遇刺傅林.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机制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xx,p.154.JohnA.Andrew.Lyndon Johnsonand theGreat SocietyM.Ivan R.Dee,Inc.,1998,p.66.绪论13身亡,即刻就职的约翰逊总统秉承了肯尼迪总统的反贫困计划,把贫困立法放在最快的轨道上来。 1964年1月赫勒报告形成,该报告提出的主要反贫困策略是利用教育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报告认为目前贫困的问题是穷人只能接受劣质的教育,很多学校的投入和精力都放在富裕家庭子女身上,要想使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平等教育”,改善儿童的教育环境对儿童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反贫困之战”,约翰逊总统将立法作为反贫困的首要任务,国会在1964年通过了经济机会法(The EconomicOpportunityAct),1965年通过中小学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医疗照顾法律和医疗援助法案等多项教育和医疗领域的立法。 其中经济计划法的颁布是为了帮助穷人摆脱贫困,使年轻人得到更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从而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该法包括6项主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第1条和第2条关于教育和培训的条款。 第1条款“就业团计划”(The JobCorps),旨在对青年进行就业训练,第2条款是“社区行动计划”(CommunityAction Program),旨在防止青少年犯罪,该法案为第一年的实施拨款为9.62亿美元,其中就有7.27亿为指定用于第1条和第2条。 二、开端计划对贫困儿童教育的资助在经济机会法第2条“社区行动方案”的指引下,联邦经济机会局随即提出创建“开端计划”(HeadStartProgram)的设想,1965年2月经济机会局主任R萨金特施赖弗(R.Sargent Shriver)宣布将于同年夏天启动开端计划。 之所以会这么做,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旨在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的构想之外,此时期人们对于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无疑对此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比如,1961年和1964年美国两位较有影响力的教育心理学家麦克维尔亨特(J.McVicker Hunt)和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分别出版了智力继而经验(Intelligence andExperience)和关于人类个性的稳定与变化(Stability andChange inHuman Characteristics)两本书,其中都认为人在最初的五年是一生的关键时期,对以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智力并非先天的,而是后天环境的影响。 布鲁姆甚至提出人的一半的智力是在五岁之前就决定了,十八岁就固定了。 对于亨特等人的观点,作为开端计划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施赖弗有着较深的理解。 这种理解部分归功于其妻子。 他的妻子曾担任总统专JohnA.Andrew.Lyndon Johnsonand theGreat SocietyM.Ivan R.Dee,Inc.,1998,p.65.姚艳杰,许明.美国开端计划的发展、问题与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xx (4),p.55.王庆安.林登约翰逊和“伟大社会”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xx,p.110.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14门顾问小组精神障碍问题咨询专家,主张通过早期教育干预计划来救助智商低的儿童;此外,施赖弗在担任芝加哥学校董事会主席时曾亲身体验了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状况,他回忆道“我曾经看到过,(贫民窟的生活状况)在许多方面多对儿童发展不利,他们只能在贫民窟玩堆积纸牌的游戏。 (那里的贫困儿童)在很多方面没有机会、没有书读、没有家长的指导,家里没有人阅读,没有人上过学,更不用说营养不良、房屋荒废、教室糟糕、麻醉剂毒害等问题了。 他还亲眼目睹了心理学家苏珊葛瑞(Susan Gray)在那什维尔地区进行的著名的早期教育实验所获得的重大发现(即通过努力可以改变智障儿童的智商,从65提高到70或80),该发现使施赖弗深受鼓舞。 施赖弗想到如果努力能使智障儿童的智商提高,那么就同样受用于智商正常却贫苦或在校表现不佳的儿童。 受家庭和以往工作经历的影响,施莱弗掌握了先进的儿童发展理论和较充分的早期儿童教育知识,他特别关注对贫困儿童的资助,希望以此作为反贫困之战的重要措施之一。 他找到他的朋友罗伯特库克(Robert Cooke),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主任,著名的儿科专家,他们一起成立了开端计划委员会,并任命库克为主席,与此同时组建了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学、营养学多学科专家组成开端计划专家团,这些组织机构在开端计划实施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开端计划在实施的第一年联邦的拨款总额为96,40万美元,惠及56.1万名儿童。 在第一年成功实施的基础上,第二年,经济机会办公室制定了开端计划实施的四大基本准则,当年的财政拨款达198,90万美元,招录学生73.3万名。 从1969年开始开端计划隶属于美国教育健康福利部的儿童发展办公室,该年拨款高于以往两年,达333,90万美元,招纳66.36万名学生。 此后的每一届总统都没有间断过对开端计划的资助,且资助金额还有所上升。 由于开端计划是为弱势儿童及家长提供的补偿教育,而且从实施之初到现在一直受到社会大众的好评,所以计划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以下是历年来开端计划的入学人数和资金投入表Jeanne EllsworthLynda J.Ames.Critical perspectiveson ProjectHeadStart,Revisioning theHopeand ChallengeM.State Universityof New York1998,p.59.Edward ZiglerSusan Muenchow.HeadStartThe InsideStory ofAmericas MostSuessful EducationExperimentM.Basic Books,A Memberof thePerseus BooksGroup,1992,p.4.Edward ZiglerSusan Muenchow.HeadStartThe InsideStory ofAmericas MostSuessful EducationExperimentM.Basic Books,A MemberofthePerseus BooksGroup,1992,p.5.B.Haxton.A BriefHistory ofChanges inHeadStartProgram.paheadstart/files/2713/3840/6121/HeadStartHistory.xx-03-19.绪论15表1111开端计划入学人数及资金投入(1965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