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数学模式分析.pdf_第1页
国内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数学模式分析.pdf_第2页
国内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数学模式分析.pdf_第3页
国内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数学模式分析.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7 卷 第 7 期 2 0 0 7 年7 月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hinaSafetyScienceJournal Vol 17No 7 Jul 2 0 0 7 国内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数学模式分析 贺敏英 高级工程师 刘敏韬 高级工程师 王子介 工程师 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技术评审鉴定中心 长春 130022 学科分类与代码 620 2060 中图分类号 X923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要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全面化 科学化 规范化 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笔者借 鉴安全评价的事故树分析方法和安全检查表法 根据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众多因素 提出安全监管 体系树0 计算出资金保障 法律法规 机构建设 监管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自身修养等在体 系中的重要程度排序 用 重要度比例计算0方法进行验证 获得相似的结果 安全监管 体系树 0 为各地区的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全生产 监管体系 体系树 数学模式 重要度 Mathe maticalModelAnalysis on Do mesticW ork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HE M in2ying Senior Engineer LIU M in2tao Senior Engineer WANG Z i2jie Engineer Center ofSafety TechnologyAssessment supervision syste m syste m tree mathe maticalmodels i mportance 0 引 言 安全生产是指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 实现 安全生产 理论上就是杜绝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事故 及危害的发生 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及国家财产安 全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必要的手段 是控制事 故发生 降低危害程度的有效措施 目前党和政府 根据我国国情 自上而下已构建起安全监管的框架 成立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颁布了相应的 法律法规 开展了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然而由于监管部门组建的时间不长 监管力量不足 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监管手段不够完善 监管程 序不够规范等 使得监管工作存在一些难题 跟不上 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 要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全面 文章编号 1003 3033 2007 07 0068 04 收稿日期 2007 03 21 修稿日期 2007 06 30 化 科学化 规范化 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笔者认为 首先要确定监管体系建设中各项工 作的重要程度 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轻重缓急逐步加 以完善 实现全国范围内安全监管一盘棋 最终达到 控制事故发生 降低危害程度的目的 因此 用科学 的方法确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重点 在当前具有 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完成安全评价项目的全过程中 对各种 安全评价方法的应用和实践 加以总结和提高 从 事故树分析方法中受到启发 根据安全生产监管体 系的众多因素 提出了安全生产监管 体系树 0 并 按照安全评价中 事故树0的逻辑门连接方式 例如 在体系中法律法规 监督管理 监管队伍同时作用时 监管体系才能成立 因此 体系树用 与门 0连接 和 数学模式计算方法 分析出其各项因素的重要程度 顺序 为了验证重要程度顺序的正确性 笔者借鉴安 全评价的安全检查表法中 通过多位专家对各分 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的分析 每位 专家对各分系统的重要程度赋分 取其平均值确定 各分系统权重系数 0的方法 请各位专家对体系要 素的重要程度确定其重要度比例 取其平均值累积 计算 0进行验证 得出的两种结果基本相同 1 安全生产监管 体系树 0的构建 根据事故树分析方法 2 中基础事件对顶上事 件影响的确定 笔者首先将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绘制成 体系树 0 1 该 体系树 0如下图所示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树图 2 数学模式分析 按事故树计算方法计算如下 T A1A2A3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X35B11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 X13 X14 X15 X16 X17X18X19 X20X21 X22X23 X24X25X26 X27 X28 X29 X30 X31 X32 X33 X34 X35 X36 X37 X38 用布尔代数 3 展开计 算后 得出最小 割集 1 950个 结构重要度 各项在安全监管体系中的 重要程度 的分析 采用近似判别式 69 第 7期 贺 敏 英等 国 内安 全 生产 监管 体系 的 数学 模 式分 析 I Xi E 1 j 1 2 ni 1 式中 I Xi 基本事件 Xi结构 重要系数的近似 判别值 I i 值越大 其 Xi对顶上 事件的影响越大 ni 基本事件 Xi所在最小割集内基本事件 的个数 j 基本事件 Xi存在的所有最小割集数 计算得出 I X35 1 2 5 1 1 2 5 1 1 350次 1 2 6 1 1 2 6 1 300次 1 2 7 1 1 2 7 1 300次 84 375 9 375 4 6875 98 437 5 同理 I X36 X37 X38 32 8125 I X30 X31 X32 X33 X34 19 687 5 I X1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9 843 75 I X11 X12 X13 X14 X15 X16 X27 X28 X29 9 375 I X20 X21 X22 X23 4 687 5 I X17 X18 X19 X24 X25 X26 2 34375 根据事故树分析原理及结构重要度的含义 计 算结果说明 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中 各基础事件对 顶上事件 体系 的影响程度如下 资金保障 监管 人员理论水平 监管人员业务能力 自身修养 国 家 省 市 县 乡监管机构建设 国家法律 行政地 方法规 国家行业标准 部门规章的制定和修订及国 际公约的批准和修订 法律法规宣传 先进经验宣 传 事故教训宣传 安全检查 安全许可 违规处罚 企业信息 事故信息 管理信息 管理人员培训 操 作人员培训 各种预案编制 各种预案演练 安全技 术设施研发 安全专家队伍 科技推广应用 事故调 查分析 事故责任追究 总结事故教训 3 重要度比例计算 根据 体系树 0图 请 5位安全监管专家分别给 体系树赋予重要度比例 即为 中间事件 0 法律法 规 监督管理 监管队伍 对于 顶上事件 0 监督管 理体系 所占重要程度赋予比例数 为立法 法律修 订对于法律法规所占重要程度赋予比例数 依此类 推 将各专家对 各事件0自上而下确定的各项 所 占比例0平均后 平均后的重要度比例数值标注在 体系树各事件的上方位置 按照 Xn Xn所占百 分数 Bn所占百分数 An所占百分数 的计 算方法自下而上的计算 得出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中各项的重要程度顺序如下 1 资金保障 X35 0 14 2 国家法律制定 X1 0 098 3 行政地方法规制定 国家行业标准制定X2 X3 0 056 4 部门规章 监管人员业务能力 X4 X37 0 042 5 安全检查 安全许可 X14 X15 0 036 6 监管人员理论水平 自身修养 X36 X38 0 0315 7 国际公约批准 X5 0 028 8 法律法规宣传 X11 0 027 9 国家法律修订 X6 0 024 5 10 国家 省 市 县 乡监管机构建设 X30 X31 X32 X33 X34 0 021 11 违规处罚 安全专家队伍 管理人员培训 各种预案编制 X16 X18 X20 X22 0 018 12 行政地方法规 国家行业标准修订 X7 X8 0 014 13 安全技术设施研发 科技推广应用 X17 X19 0 013 5 14 操作人员培训 各种预案演练 事故调查分 析 企业信息 X21 X23 X24 X28 0 012 15 部门规章修订 X9 0 010 5 16 先进经验宣传 事故教训宣传 事故责任追 究 总结事故教训 事故信息 管理信息 X12 X13 X25 X26 X27 X29 0 009 17 公约批准的修订 X10 0 007 4 结 论 1 比照 体系树0法和 专家赋值法0两种分析 方法 其结论基本相同 表明 体系树 0的实用性和 可信度 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中 按重要程度排 序 体系树 0的分析计算结论为 资金保障 监 管人员理论水平 监管人员业务能力 自身修养 国 70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hinaSafetyScienceJournal 第 17卷 2007年 家 省 市 县 乡监管机构建设 国家法律 行政地 方法规 国家行业标准 部门规章的制定和修订及国 际公约的批准和修订 法律法规宣传 先进经验宣 传 事故教训宣传 安全检查 安全许可 违规处罚 企业信息 事故信息 管理信息 管理人员培训 操 作人员培训 各种预案编制 各种预案演练 安全技 术设施研发 安全专家队伍 科技推广应用 事故调 查分析 事故责任追究 总结事故教训 专家赋值重要度比例计算结论为 资金保障 国家法律制定 行政地方法规制定 国家行业标准 制定 部门规章 监管人员业务能力 安全检查 安 全许可 监管人员理论水平 自身修养 国际公约 批准 法律法规宣传 国家法律修订 国家 省 市 县 乡监管机构建设 违规处罚 安全专家队伍 管理人员培训 各种预案编制 行政地方法规 国家 行业标准修订 安全技术设施研发 科技推广应用 操作人员培训 各种预案演练 事故调查分析 企 业信息 部门规章修订 先进经验宣传 事故教训 宣传 事故责任追究 总结事故教训 事故信息 管理 信息 公约批准的修订 2 以上分析和计算结论说明 在我国现行的安 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中 需要完善和加强的重点为 一是必须有必要资金保障 二是法律法规和监管人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三是在监督管理工作中 安全检查 安全许可最 重要 3 由于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很庞大 体系树 0 只是搭建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粗略框架 安全生 产监管体系建设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将有不同的 要求和内涵 是一项长期 复杂 艰苦的工作 就目 前而言 需要经历建设 实践 改进和完善等过程 有些内容也有必要继续探索和研究 以实现控制事 故发生 降低危害程度的长效机制 参 考 文 献 1 彭成 中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务全书 M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安全评价 第三版 M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3 方世昌 离散数学 M 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4 刘彦伟 构建区域性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探索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 2 78 82 5 刘莉君 施式亮 中国安全经济贡献率的计量分析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1 55 59 6 廖启霞 张礼敬 张礼明等 促进我国企业安全投入的对策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7 61 64 7 李传贵 魏振宽 程慧敏等 中小企业 4 10安全管理与监管模式研究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10 42 50 71 第 7期 贺 敏 英等 国 内安 全 生产 监管 体系 的 数学 模 式分 析 姚安林 教授 西南石油大学建 筑工程学院院长 硕士生导师 兼 任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会员 中国 石油学会会员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会员 中国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管 道完整性管理工作部副主任 5管 道 技 术 与 设 备 6 杂 志 编 委 1959年 9月生 1982年 7月本科毕业于西南石油学 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 曾完成国 家 十五 0攻关课题 城市埋地燃气管道重大危险源 评价与风险评估研究 0 中油股份公司课题 在役输 气管道风险分析技术应用及规范研究 0等科研课题 20多项 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1项 教学成果 一 二等奖各 1项 局级科技进步奖 4项 在国内外 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80余篇 合作出版学术著作 5模糊分析设计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6 贺敏英 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安全技术评审鉴定中心主任 高级工程师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全评价师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 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吉林省九届 十届 人 大 代 表 环 资 委 委 员 1958年12月生 1982年毕业于长春 光机学院精密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 长期从事劳 动保护和安全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 先后完成多项国 家委 部级项目 2003年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发表 5地域安全生产与地方安全生产法规6论文 王彦富 博士研究生 1981年 10月生 200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 化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 同年免试 攻读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 硕士学位 2006年提前攻博 师从 蒋军成教授 研究方向为隧道火灾 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曾多次荣 获校内 校外奖学金 并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项 目等纵向课题及多个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 例 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池火灾动力学演化及 其环境下储罐系统的热响应行为研究 0 南京市重 大危险源调研评判工作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重 大危险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0等 施国洪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江苏金坛人 1955年生 1990年毕业于江苏大 学机械工程系 获工学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设备管理 可靠性工程的 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 生产运作管理 系统质量与可靠性 分析 主持完成省部级纵向课题及企业合作项目 7项 获省部 市厅级奖励 5项 出版专著 2部 在 5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