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并针灸治疗.pdf_第1页
桂枝茯苓丸并针灸治疗.pdf_第2页
桂枝茯苓丸并针灸治疗.pdf_第3页
桂枝茯苓丸并针灸治疗.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枝茯苓丸并针灸治疗 型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李晖 孙自学 河南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 目的 研究桂枝茯苓丸并针灸治疗 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120 例 型前列腺炎患者 中医辨 证为湿热瘀阻型 随机分为两组 西药组 58 例采用普适泰片口服 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口服 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 中 药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汤药口服并灌肠 针灸治疗 两组疗程均 30 天 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 分 NIH CPSI 和前列腺按摩液白细胞 EPS WBC 计数变化 结果 中药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西药组 2 7 5585 4 7728 P 0 01 和 P 0 05 西药组和中药组的 NIH CPSI 评分及 EPS WBC 计数均比治疗前显著降 低 t 3 2375 17 099 及 5 9229 15 840 P 均 0 01 中药组 NIH CPSI 评分和 EPS WBC 计数均显著低于西药组 t 11 394 8 5961 P 均 0 01 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组 2 5 9010 P 0 05 结论 桂枝茯苓丸 并针灸治疗 型前列腺炎具有缓解疼痛症状 改善排尿 提高生活质量 比西药疗效高 安全性好 关键词 型前列腺炎 桂枝茯苓丸 口服 灌肠 针灸 中图分类号 R246 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 1719 2011 08 1557 04 Clinical Research of Guizhifulingwan Decoction and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Prostatitis LI Hui SUN Zi xue Departments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 Henan Provinc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2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Guizhifulingwan decoction and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prostatitis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prostatitis TCM type for the hot and humid Stagnation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Western medicine group 58 patients received Prostat Tablets oral Tamsulosin release capsules oral Indometha cin suppository rectal administrat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group received oral Guizhifulingwan decoction and decoction enema acupuncture treatment Treatment duration of 2 groups all were 30 days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 NIH CPSI score and white blood cell in 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s EPS WBC changes in the 2 group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cure rate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TC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 group 2 7 5585 4 7728 P 0 01 and P 0 05 NIH CPSI score and EPS WBC count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TC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t 3 2375 17 099 及 5 9229 15 840 P 均 0 01 NIH CPSI score and EPS WBC count of the TC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 group t 11 394 8 5961 P 均 0 01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C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2 5 9010 P 0 05 Conclusion It can alleviate pain improve urin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high efficacy and safety compared to the western medicine that Guizhifulingwan decoction and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n pa tients with prostatitis Key words Prostatitis Guizhifulingwan decoction Oral Enema Acupuncture 收稿日期 2010 10 12 作者简介 李晖 1971 男 河南开封人 主治医师 硕士 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 男科学 美 国 国 立 卫 生 研 究 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首先提出前列腺炎新的分类方法 即 NIH 分类系统 于 1998 年获国际前列腺炎协作组 Interna tional Prostatitis Collaborative Group IPCN 认可 该方 法将前列腺炎分为 4 型 将过去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 腺炎和前列腺痛定义为 型前列腺炎 即慢性非细菌 性前列腺炎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chronic nonbacteri alprostatitis CNP chronicpelvicpainsyndromes CPPS 1 CNP 在前列腺炎中占 90 2 是一种好发 于成年男性的常见病 具有发病缓慢 病因病理复杂 症状表现多样化 病程迁延 反复发作 经久难愈等特 点 3 成为长期以来困扰着医生和患者的难题 近年 来 本院生殖医学科门诊对 62 例 型前列腺炎患者 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型 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 汤 口服灌肠并针灸治疗 并用西药治疗的 58 例作为对照 组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 1入选标准 1 1 1均符合 NIH 型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 症状 均有不同程 度的尿频 尿急 尿痛 尿道灼热 尿浊 伴有腰骶部 下 腹 会阴等部位疼痛的症状 常伴有阳痿早泄 遗精滑 精 性欲减退等症 症状间断或连续发作 3 个月以上 NIH 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 CPSI 评分 20 分 直肠指诊 前列 腺两侧叶不对称 变韧或质硬而不均匀 表面不规则欠 7551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年第 38 卷第 8 期 光滑 扪及大小不同结节 有轻度压痛 4 前列腺按 摩液 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s EPS 镜检 白细胞 White blood cell WBC 记数 10 HP 卵磷脂小体减 少或消失 中段尿及 EPS 细菌培养 二杯法 阴性 4 尿常规检查正常 B 型超声波检查 前列腺回音图 可见较多微波 声像图可见弥漫性肿胀 光点弥漫性增 多或散在的光点 1 1 2均经过大环内酯类药联合喹喏酮类药 左氧氟沙星 0 4g 阿奇霉素 0 25g 每日 1 次静 脉滴注 1 周后改左氧氟沙星片 0 2g 每日 2 次口服 阿奇霉素片 0 25g 每日 1 次 口服 治疗 4 周以上而 未见缓解者 1 1 3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型 5 小便频涩热痛 小便黄浊 舌质紫黯或舌体瘀 斑 瘀点 舌下脉曲淤血 脉涩 少腹会阴坠胀或射精 后疼痛不适 前列腺触诊有明显结节 局部有固定疼 痛 1 2排除标准 急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结石 前列 腺肿瘤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结核 泌尿系结石 膀胱 颈硬化 慢性附睾炎 尿道狭窄 严重糖尿病 心脑血 管疾患 肝肾功能不全 慢性腹泻 造血系统疾病及精 神病患者 除药物不良反应以外原因 未按照规定用 药 治疗中途失访者及退出试验者 资料不全者 1 3研究对象 2009 年 1 月 2010 年 1 月 选取本院生殖医学科 门诊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 120 例 随机分为两组 西药 组 58 例 平均年龄 36 7 4 2 岁 其中已婚 41 例 未婚 17 例 平均病程 3 7 2 4 年 NIH CPSI 评 分 32 8 7 5 分 EPS WBC 计数 37 6 8 3 个 HP 中药组 62 例 平均年龄 37 2 3 6 岁 其中已婚 43 例 未婚 19 例 平均病程 3 9 2 2 年 NIH CPSI 评分 34 2 6 9 分 EPS WBC 计数 38 4 7 7 个 HP 两组在年龄分布 婚姻状况 病程 NIH CPSI 评分 EPS WBC 计数等方面比较 差别无显 著性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4治疗方法 1 4 1共同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基础治疗 消除顾虑 忌酒和刺激性食物 多饮水增加尿量冲洗尿道 参 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安排规律的性生活 不可纵欲或 手淫 避免久坐 骑自行车 热水坐浴 水温要求在 40 42 每日 1 次 每次坐浴 30min 中途可以加入 热水以维持水的温度 前列腺按摩 2 次 周 共 8 次 患者取胸膝卧位或侧卧位 便后清洁肛门及直肠 下段 按摩前可用肥皂水润滑指套 医生用食指顺肛门 于直肠前壁触及前列腺后 按从外向上向内向下的顺 序规律地轻柔按压前列腺 同时嘱患者作提肛动作 使 前列腺液排出尿道口 并立刻小便 每次按摩 3 5min 以每次均有前列腺液从尿道排出为佳 两组患 者均经 7 天洗脱期后开始分别服药 1 4 2西药组治疗 均给予普适泰片 舍尼通 规格 P5 70mg EA10 4mg 南 京 美 瑞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国 药 准 字 H20000486 一次 1 片 每日 2 次 如会阴痛 腰骶 痛 阴囊痛及尿频 尿急症状明显者加用吲哚美辛栓 消炎痛栓 规格 每粒 50mg 广州敬修堂药业股份有 限公司 国药准字 H44024871 直肠给药 一次 1 枚 每 日 1 次 如尿频 排尿困难症状严重者加用 受 体阻滞剂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哈乐 日本山之内 制药 株 式 会 社 国 药 准 字 J20060007 一 次 1 粒 0 2mg 每日 1 次 饭后口服 紧张有神经质者给 予安定镇静 同时加服谷维素片 1 4 3中药组治疗 1 4 3 1口服汤药桂枝茯苓丸加味 药用 桂枝 15g 茯苓 15g 赤芍 15g 丹皮 10g 桃仁 10g 文术 10g 川牛膝 30g 红藤 30g 三棱 9g 甘草 6g 水煎服 每次 200mL 每天 1 剂 2 次分服 30 天为 1 个疗程 随证 加减 伴有尿急 尿频 尿痛者加蒲公英 30g 金银花 20g 伴会阴下坠感明显者加升麻 6g 伴性欲低下 阳 萎 遗精 性交疼痛者加川楝子 9g 淫羊藿 10g 伴有 头晕 神疲 乏力 失眠 多梦加黄芪 20g 当归 12g 1 4 3 2灌肠治疗上述内服中药剂第3 煎浓煎后瓶 装 100 mL 加温至 43 保留灌肠并控制排便 灌肠 时取屈膝侧卧位 用 1 次性导尿管代替肛管插入 10cm 输液器连接药瓶与导尿管 15min 左右滴入 每日1 次 15 天为 1 个疗程 治疗 2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 4 3 3针灸治疗 取穴 主穴 中膂俞 白环俞 会阳 配穴 肾俞 中极 三阴交 操作手法 采用 30 号 2 3 5 寸毫针 穴位处常规消毒后 刺入中膂俞 白 环俞 会阴 1 5 3 寸深 会阴部出现麻胀样针感时行 提插捻转手法 并在对称双侧中膂俞 白环俞处加上电 针 肾俞选用 1 5 寸毫针向脊柱方向刺入 0 8 1 寸 出现针感时行提插捻转手法 并加上电针 电针刺激 量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 一般为 10 30mA 30min 次 6 同时在腰骶部的肾俞及白环俞 中膂俞等处照 射 TDP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30min 中极用 2 寸毫针 刺入 0 8 1 5 寸 取得麻胀样针感时 采用平补平泻 手法行针 2min 后出针 不留针 三阴交用 1 5 寸毫针 以向上斜刺 45 角 1 寸左右 取得针感后采用先泻后 补手法行针 2min 后出针 不留针 每日 1 次 7 次为 1 个疗程 疗程间歇为 3 天 再行下个疗程 共治疗 3 个 疗程 1 5疗效评价 1 5 1疗效判断方法 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30 天后行 NIH CPSI 评分及 EPS WBC 计数 NIH CPSI 评分表采用问 卷式调查对患者进行评分 43 分为满分 观察指标 包括疼痛与不适 排尿症状 生活质量 症状尺度评分 和总分 5 部分 其中腰骶冷痛 性欲淡漠 阳事不举 淋漓不尽及尿道灼热症状经常有 大于 1 2 时有 约 1 2 偶有 小于 1 2 分别评分为 6 4 2 分 会阴部疼痛不适 小腹疼痛不适 阴囊潮湿及白浊症状 经常有 时有 偶有分别评分为 3 2 1 分 根据临床 症状出现的频率给出相应的分值 再将症状积分总和 作为反映病情的标准 NIH CPSI 评分减少百分数 8551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年第 38 卷第 8 期 疗前分值 疗后分值 疗前分值 100 1 5 2疗效判断标准 7 分为 4 级 治愈 NIH CPSI 评分较前减少 90 以上 EPS WBC 10 个 HP 显效 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 60 89 EPS WBC 较治疗前减少 50 89 有 效 症状评分减少 30 59 EPS WBC 减少 25 49 无效 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 30 或 EPS WBC 减少不足 25 以治愈 显效和有效病例 计算总有效率 1 6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0 0 统计软件包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 采用 2检验 计量资料用 珋x s 表示 采用 t 检验 以 P 0 05 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 1临床疗效 中药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西药组 2 7 5585 4 7728 P 0 01 和 P 0 05 见表 1 表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治愈率 总有效率 西药组5830119851 786 2 中药组6247122175 8 98 4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5 P 0 01 2 2NIH CPSI 评分和 EPS WBC 计数 西药组和中药组的 NIH CPSI 评分及 EPS WBC 计数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 t 3 2375 17 099 及 5 9229 15 840 P 均 0 01 中药组 NIH CPSI 评分 和 EPS WBC 计数均均显著低于西药组 t 11 394 8 5961 P 均 0 01 见表 2 表 2两组治疗前后 NIH CPSI 评分和 EPS WBC 计数比较 珋 x s 组别例数 NIH CPSI 评分 分 治疗前治疗后 EPS WBC 计数 个 HP 治疗前治疗后 西药组5832 8 7 528 2 7 8 37 6 8 328 9 7 5 中药组6234 2 6 912 7 7 1 38 4 7 717 6 6 9 注 与治疗前比较 P 0 01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1 2 3不良反应 西药组 服用普适泰后出现头晕 轻微的蹒跚感等 症状 1 例 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1 例 鼻塞 1 例 腹胀 胃 灼热和恶心 2 例 服用坦索罗辛后出现头痛 困倦 1 例 荨麻疹 1 例 中药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组的不良 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组 2 5 9010 P 0 05 3讨论 CNP 占慢性前列腺炎绝大多数 其病因及发病机 制复杂 与尿液反流 交感神经功能失调 免疫失调 内 分泌功能紊乱 心理性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尚无统一 的治疗方案 多认为其发病并非感染引起 因此此型病 人应用抗生素无效 多数学者认为其疼痛症状可能由 于尿道内括约肌以及盆底横纹肌痉挛的结果 故西医 多采用 受体阻滞剂及平滑肌松弛剂 非甾体抗炎镇 痛剂 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对症治疗以消除症状为主 但 疗效并不满意 中医多将之归属于 湿热下注 毒瘀结聚 属于 中医 精浊 淋浊 等范畴 8 中医认为 膀胱为水 府 其水液外排赖膀胱气化 若湿热客流膀胱 水 热 湿存于州都 气化失司 都渠难以开泄 水道为之不利 发为淋证 表现为尿急 尿频 尿道灼热 尿不尽感 尿 末流出白色分泌物等 湿热久滞 客伤气血 气血淤阻 则表现为会阴 腰骶 少腹 睾丸 阴囊等部位坠胀疼痛 不适 本病初期以 热 为主 而后期以瘀浊阻滞为 主 正对应了现代医学初期以炎症反应为主 后期则以 组织增生为主的病理改变 遵循中医的 府以通为 用 的治疗原则 中医以活血逐瘀 利湿通淋为重要治 则 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 桂枝茯苓丸源于张仲景 金匮要略 妇人妊娠病脉并治 9 金匮玉函经二 注 桂枝 桃仁 丹皮 芍药能去恶血 茯苓亦利腰脐 间血 即是破血 然有散有缓 有收有渗 结者散以桂 枝之辛 肝藏血 血蓄者肝急 缓以桃仁 丹皮之甘 阴 气之发动者 收以芍药之酸 恶血既破 佐以茯苓等之 淡渗 利而行之 张仲景制方原意为针对妇人妊娠有 瘀病而设的化瘀之剂 10 近代大量临床资料表明 其 应用已不限于妇科疾病 凡辨证属于血瘀湿滞者的各 科疾病 均可加减用之且有效 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中 异病同治 的治法和优势 方中桂枝为主药 温寒通 阳而行瘀导滞 辅以桃仁破血散瘀祛症积 丹皮清血热 化血瘀 芍药养血和血而行血中之滞 佐以茯苓健脾养 心而淡渗利湿 三棱 文术消症逐瘀 金银花 红藤清热 利湿排毒 活血止疼 牡蛎软坚散结 川牛膝活血祛瘀 补肝肾引药下行 甘草调和诸药 综合全方 共奏活血 化瘀 排浊利湿 消症散结之功效 总之 桂枝茯苓丸 加味选药精当 配伍严谨 因法设方 加上口服 灌肠 针灸多法并用 疗效确切 本病以体虚标实证为多 故 本组选取膀胱经的中膂俞 白环俞 会阴为穴 刺之以 通经活络 清利下焦湿热 同时针后在主穴中膂俞 白 环俞以及肾俞部位照射 TDP 以温补肾阳 补肾养阳 配穴中极为膀胱经之募 针之以助膀胱气化 三阴交 为肝 脾 肾三经之交会穴 先用泻法以清利湿热 后用 补泻以补益脾肾 针灸能很好地改善 CNP 患者的症 状已成共识 其机制是刺激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诸 如内啡肽类物质的释放 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其外治 法也是在遵循中医学理论基础下 使药或气 针灸得 气 直达病所 发挥中医药靶点给药的优势 弥补了传 统给药方式难以到达治疗部位的缺陷 1998 年国际前列腺炎合作网络研讨会 确认了 NIH 1995 年提出的 NIH CPSI 评分系统 其通过对前 列腺炎疼痛 尿道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三大方面 9 个简短问答来综合评价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 和治疗效果 目前已成为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和治疗评 价的公认标准 本研究采用 NIH CPSI 评分及前列 腺液分析指标对疗效量化评价 本研究显示 桂枝茯 苓丸加味并针灸治疗 30 天后 NIH CPSI 评分和 EPS WBC 计数较治疗前和西药组显著减少 未见明显不 良反应 说明桂枝茯苓丸加味并针灸是治疗 CNP 的 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由于本研究的病例总数尚少且 观察时间较短 因此此方治疗 CNP 的长期疗效及耐受 性尚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9551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年第 38 卷第 8 期 参考文献 1 李喜顺 洪永贵 前列逐瘀汤联合微波治疗 型前列腺炎 110 例 J 中医杂志 2008 49 9 818 819 2 贾金明 马卫国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CP CPPS J 中国性科学 2004 13 11 10 3 王祖龙 孙自学 李灿 等 消癥饮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 200 例临床观察 J 中医杂志 2008 21 8 701 703 4 王万春 马文军 严张仁 等 药油箍毒拔毒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 前列腺炎 60 例临床观察 J 中医杂志 2008 49 9 812 814 收稿日期 2010 11 0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772832 作者简介 顾陈怿 1969 女 江苏阜宁人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麻醉与镇痛 5 李海松 韩富强 李曰庆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与前列腺质地的 相关性 J 中医杂志 2008 49 7 641 643 6 葛建强 经皮 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辽宁中医杂志 2008 35 5 765 766 7 李天禹 喻坚柏 左亚杰 等 敷贴合内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优 势 天灸膏合前炎清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探析 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 11 2830 2831 8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 2002 52 54 9 崔德强 刘西强 黄煌 运用桂枝茯苓丸验案两则 J 辽宁中医杂 志 2008 35 11 1748 1749 10 赵亚平 程红 王明惠 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崩漏 136 例 J 中 医杂志 2008 49 4 304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顾陈怿1 沈利荣2 丁依红1 楼怡1 吴焕淦2 施征2 马晓芃2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 上海 200437 2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上海 200030 摘要 目的 比较全麻 针刺复合全麻经穴组 简称经穴组 针刺复合全麻非经非穴组 简称非经非穴组 对腹腔 镜胆囊切除术 LC 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 例 ASA I 或 级 年龄29 80 岁 随机分成3 组 全麻组 针刺复合全麻经穴组 针刺复合全麻非经非穴组 每组30 例 3 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3 g kg 异丙酚 2mg kg 维库溴铵 0 1mg kg 进行全麻诱导 术中以静脉输注异丙酚 静脉注射芬太尼 维库溴铵维持 术后 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 PCIA 经穴组选取双侧合谷 内关 足三里 阳陵泉 非经非穴组选用经穴组每个经穴所在经 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 与经穴相平处 两组均于全麻诱导前 15 30min 持续电针刺激至术毕 观察并记录 3 组 患者术后 4h 6h 8h 24h 及 44h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舒适评分 BCS 评分 及镇静评分 记录 PCIA 的总次数 芬太 尼用量和给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术毕 2h 术后第1 天及术后第 3 天采集患者静脉血 3mL 送检 内啡肽 结果 经穴组术后 44hVAS 评分明显低于全麻组和非经非穴组 P 0 05 BCS 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和非经 非穴组 P 0 05 术后 4 6h 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全麻组 P 0 05 经穴组术后 PCIA 按压总次数明显少于全麻组 P 0 05 术后 4 6 8h 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 P 0 05 术后 4h 6h 芬太尼用量亦明显少于非经非穴组 P 0 05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 P 0 05 经穴组术后第 1 天 Ep 水平明显低于全麻组及非经非穴组 P 0 05 结论 针刺经穴复合全麻可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减少芬太尼的用量 降低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 而全麻和针药复合麻醉非经非穴组术后早期需要更大剂量的芬太尼来缓解疼痛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镇痛 病人控制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971 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1719 2011 08 1560 04 Effects of Different Anesthesia Methods o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Patient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GU Chen yi1 SHEN Li rong2 DING Yi hong1 LOU Yi1 WU Huan gan2 SHI Zhen2 MA Xiao peng2 1 Yueya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 C M shanghai 200437 2 Shanghai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institute shanghai 2000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medicine anesthesia acupoints and nonpoints and merely medicine anesthesia on postop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