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性球菌及检验.doc_第1页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doc_第2页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doc_第3页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doc_第4页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链球菌属(一)概念链球菌属为触酶阴性,兼性厌氧,呈圆形或卵圆形的革兰阳性球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易形成长链而表现为沉淀生长(但肺炎链球菌为混浊生长)。(二)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革兰染色阳性。菌体呈圆形,直径为0.81.0m,呈链状排列,在液体培养基中易成长链。在脓汁标本中为短链,成双或单个散在。无鞭毛、无芽胞、某些菌株在血清肉汤中可有荚膜。2.培养特性:本属细菌大多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少数微需氧及专性厌氧。营养要求较高,在含有腹水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温度为3537,最适pH为7.47.6,在5%C02环境下生长更好。在血琼脂平板上,经35 1824h培养后可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直径为0.10.75mm细小菌落,菌落周围出现不同溶血环。3.生化反应:本属细菌触酶试验阴性(与葡萄球菌属鉴别)4.分类(1)根据溶血能力分类:利用链球菌在血平板上溶血情况分为三类,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本菌为条件致病菌。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通称溶血性链球菌,透明溶血环。该型细菌致病性最强,常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3)丙型()链球菌:无溶血环。一般无致病性。(2)根据链球菌细胞壁抗原(即C抗原)分类:即常用Lancefield血清分型法,将链球菌分为A、B、C、DT等18个群(其中和J缺),对人类有致病性的90%属A群,B、C、D、G群链球菌感染较少见。5.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三)致病性A群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属条件致病菌,常与亚急性心内膜炎相关。B群链球菌:是新生儿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的病原体。D群链球菌:引起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治疗原则:A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G被列为首选。B群链球菌常采用青霉素G和一种氨基糖苷类合用。(四)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与原理1.标本采集:不同疾病采集不同标本。2.检验方法及鉴定(1)直接镜检:革兰染色,镜检。如符合链球菌的形态特征可初报。(2)直接检测抗原。(3)分离培养:血液标本,以无菌操作取两份血液各810ml,分别注入肉汤培养基,分别置需氧和厌氧环境中增菌,有细菌生长,然后分别接种于两个血平板,置需氧和厌氧环境中培养。脓汁和咽拭标本接种血平板并涂片染色镜检,若形态酷似链球菌,并革兰阳性,可初报。上述的培养物经351824h培养后,观察菌落特征和溶血情况。链球菌的菌落通常较小,透明或半透明,似针尖大小、凸起,菌落周围可出现-溶血或-溶血,也可不出现溶血。然后取可疑菌落经涂片、染色镜检证实。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可产生-溶血,它们的菌落形态非常相似,应予以区别。猪链球菌在羊血平板上为溶血,在兔血平板上呈溶血。(4)鉴定:见生化反应。三、肺炎链球菌(一)概念肺炎链球菌属链球菌科,链球菌属。(二)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呈矛头状,成双排列,球菌。有荚膜(在人或动物体内易形成),无鞭毛,无芽胞。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的温度为3537,最适的pH7.68.0。营养要求较高。在血琼脂平板上可形成脐状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圈。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间过长,可因产生自溶,培养液可变澄清,管底沉淀。3.生化反应:菊糖、胆汁溶解试验阳性、0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与草绿色链球菌的鉴别。)(三)致病性致病物质:荚膜。所致疾病主要有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四)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与原理1.标本采集2.试验方法及鉴定(1)直接涂片检查:经革兰染色,镜检见革兰阳性矛尖状双球菌。(2)分离培养:血液、脑脊液需增菌培养,经葡萄糖硫酸镁肉汤增菌后,肺炎链球菌可呈均匀混浊,而且有绿色荧光。无须增菌培养的脓汁或脑脊液沉渣接种于血琼脂,置5%10%C02环境中,经35 1824h培养后观察茵落,并取可疑菌落作进一步鉴定。(3)鉴定试验1)胆汁溶解试验:阳性。2)菊糖发酵试验:阳性。3)动物试验:小白鼠对肺炎链球菌极为敏感。4)荚膜肿胀试验:阳性。5)0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6)快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四、肠球菌属(一)概念肠球菌属是肠道的正常栖居菌。(二)生物学形状为革兰阳性,成双或短链状排列的卵圆形球菌,无芽胞,无荚膜,部分肠球菌有稀疏鞭毛。营养要求高,需氧及兼性厌氧,在胆汁七叶苷和含6.5%NaCl培养基中可以生长(此点可与链球菌鉴别)。在血平板上主要表现为-和-溶血。触酶阴性,多数肠球菌能水解吡咯烷酮-萘基酰胺(PYR)。与同科链球菌的显著区别在于肠球菌能在高盐(6.5%NaCl)、高碱(pH9.6)、40%胆汁培养基上和1045环境下生长,并对许多抗菌药物表现为固有耐药。目前,肠球菌是革兰阳性菌中仅次于葡萄球菌属的重要医院感染病原菌,其所致感染中最常见的为尿路感染,其次为腹部和盆腔等部位的创伤和外科术后感染。临床上分离率最高的是粪肠球菌,其次是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的某些菌株在马血、兔血平板上出现溶血。(三)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与原理合理采取相应标本,如尿液、脓汁、胆汁、分泌物或血液等,以直接涂片进行初步检查。分离培养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触酶试验、胆汁七叶苷试验和6.5%NaCl耐受试验,可鉴定到属。如鉴定到种还需进行必要的生化试验。对具有临床意义的肠球菌应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一般要测试对-内酰胺类尤其是青霉素类(如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氨基糖甙类(如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国外检出率较国内高。 (四)治疗原则治疗肠球菌感染一般采用-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联合治疗。五、奈瑟菌属奈瑟菌属为一大群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无芽胞,有菌毛。专性需氧,氧化酶阳性。本属主要有9个种。其中对人致病的是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一)脑膜炎奈瑟菌1.概念脑膜炎奈瑟菌简称脑膜炎球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病原体。2.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菌体呈肾形,成对排列,坦面相对,菌体直径0.61.5m,在患者的脑脊液中位于中性粒细胞内。(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属苛养菌,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含有多种氨基酸,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生化反应:绝大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因淋病奈瑟菌不分解麦芽糖,借此与之鉴别),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阳性。(4)抗原及分型:主要有四种抗原: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脂多糖抗原及核蛋白抗原。根据群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不同,采用凝集反应和琼脂扩散试验可将本菌分为A、B、C、D、X、Y、Z、1916、29E和W135等。目前,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群。偶见8群、C群及1916群引起散发病例。3.临床意义致病物质:菌毛,荚膜,内毒素。所致疾病: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主要表现发热,皮肤瘀斑,脑膜刺激症状。存在于携带者或病人的鼻咽部,借飞沫经空气传播,冬末春初为流行高峰。4.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血液;瘀斑渗出液;脑脊液;鼻咽分泌物。因本菌能产生自溶酶,易自溶,故采集的标本不宜置冰箱,应立即送检。(2)检验方法及鉴定:1)直接涂片检查:取脑脊液离心后沉淀物涂片或刺破瘀斑血印片,干燥固定后革兰染色。若发现中性粒细胞内(或胞外)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成对排列,可初报。2)分离培养:将标本葡萄糖肉汤增菌培养液直接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或EPV琼脂,置5%10%C02环境中,35培养1824h后可见圆形、灰褐色、湿润、光滑、边缘整齐、直径12mm的小菌落,经涂片证实为草兰阴性双球菌,并进一步根据相应的生化反应等试验予以鉴定。3)鉴定:细菌染色形态;氧化酶试验阳性;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荚膜多糖抗原直接凝集试验。5.治疗原则:青霉素G为首选,三代头孢对脑膜炎奈瑟菌也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考虑选用三代头孢或氯霉素。(二)淋病奈瑟菌1.概念: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人类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和传染源。2.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本菌的形态与脑膜炎奈瑟菌很相似。在脓汁标本中,此菌通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而在慢性淋病时常位于细胞外。从患者体内新分离的菌株可有荚膜和菌毛,经人工培养后,呈卵圆形或球形,排列不规则。无芽胞和鞭毛。(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须在含有血液、血清或多种氨基酸和无机盐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国内常用血液琼脂、巧克力琼脂、EPV琼脂等培养基。初次分离时,须置5%10%C02条件下才能生长。(3)生化反应:可发酵葡萄糖、产酸,但不酵解麦芽糖(常借此与脑膜炎奈瑟菌相鉴别)。氧化酶和触酶试验均阳性。主要有三种抗原:菌毛蛋白抗原、脂多糖抗原和外膜蛋白抗原。对外界抵抗力极低。3.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采集:脓性分泌物,尿道拭子,宫颈口分泌物,结膜分泌物,血液。(2)检验方法及鉴定:1)直接涂片检查:收集标本后立即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时见中性粒细胞内数对革兰阴性双球菌,可初报。2)分离培养:细菌培养仍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患者的唯一方法。所采集的标本应及时接种含有两种以上抗生素(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等)的营养培养基(EPV)上。淋球菌对培养基的营养要求很高,且对冷、热、干燥和消毒剂抵抗力低,故采样后须立即接种于预温的选择性培养基和非选择性培养基中,如巧克力平板,置于含5%10%的二氧化碳环境中,35培养48h。取小而透明似水滴状、无色素易乳化菌进一步鉴定。3)鉴定:取可疑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若见革兰阴性双球形,生化反应:氧化酶阳性,仅分解葡萄糖产酸;免疫学方法:荧光抗体染色法、协同凝集试验;核酸探针杂交法。氧化酶试验阳性,可初判,并进行相关的生化反应,如仅发酵葡萄糖而不发酵麦芽糖与蔗糖,以及30%H2O2试验阳性可与脑膜炎奈瑟菌等相鉴别。4.临床意义:淋病奈瑟菌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侵袭感染泌尿生殖道,口咽部及肛门直肠的黏膜。如单纯性淋病、盆腔炎、淋菌型结膜炎。5.治疗原则:一般为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壮观霉素可作为替代药物。本章练习题:淋病奈瑟菌与脑膜炎奈瑟菌用哪项实验鉴别 A.葡萄糖发酵试验B.麦芽糖发酵试验C.氧化酶试验D.触酶试验E.革兰染色正确答案:BSPA是 A.肠杆菌科的细菌的抗原B.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蛋白成分C.沙门菌的表面抗原D.核蛋白抗原E.链球菌属表面抗原正确答案:B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用A.外斐试验B.肥大试验C.乳糖发酵试验D.菊糖分解试验E.血浆凝固酶试验正确答案:D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为 A.MRSAB.MRSEC.MRSOD.MRNSE.SPA正确答案:BB群链球菌不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A.败血症B.肺炎C.脑膜炎D.咽喉炎E.风湿热正确答案:E淋病奈瑟菌的重要致病因素是A.菌毛B.杀白细胞素C.荚膜D.内毒素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A引起剥脱性皮炎的细菌是 A.肺炎球菌B.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肠球菌正确答案:C一位老年患者因外伤住院治疗,插导尿管一周后出现尿路感染。取尿液检查,革兰染色见阳性球菌,有的呈短链排列,分离培养营养要求较高,血培养生长较好,有甲型溶血;触酶阴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