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参考答案.doc_第1页
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参考答案.doc_第2页
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参考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题答案 2011.11第一部分(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D。 A笑容可掬、改弦(xin)更张; B势利眼、戛(ji)然而止;C.功亏一篑、蕴藉(ji)2.B。(中流砥柱:也做砥柱中流,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和力量。惊世骇俗:指人的言行出奇,使世人惊骇;此处可以用“惊天动地”。浓墨重彩:浓重的笔墨和色彩,原为绘画的一种风格,现多形容着力描写刻画。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期盼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3D。( A项,“历经”是多次经历的意思,此处与“历史”语义重复,造成赘余。B项,“进入”是到达某个时期、某个状态或某个范围,“进入25%以上”搭配不当。应该改为“达到”。C项,搭配不当,“运营”不能带宾语,修改时可调整语序,改为“全球已有6家航空公司56架空客A380投入了运营”。 “大型城市”和“金融中心”存在包容关系,概念交叉,不能并列。)4.B。(韩愈发起的是古文运动,白居易发起的是新乐府运动)5.C。(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和对情境的体察能力。)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6C。(逋:拖欠。陈情表“责臣逋慢”中的“逋”是“怠慢”的意思。)7C。(以,介词,用,拿。 A而,可是,表示转折关系;承接关系。B乃,副词,才;副词,反而,竟然。D因,连词,于是,就;介词,趁着。8C。(“俊秀者”是才智出众的人。)9 D。(原文张复斋从金溪“解组归”,并未说明是“被罢免”;且此次归乡还家,家在华容,而非“又回到福建晋江”。张复斋经历:知晋江,多善政,判案仁明,劝勉训诲礼遇晋江人,因母需赡养而离晋江;侍母二十年后,起用到江西金溪,因不从权贵自解官职,金溪百姓像晋江一样泣别挽留他;从金溪回到故乡华容,为故乡减轻赋税想办法,故乡人因此蒙利。)第二部分(共123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10(5分)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 以 镜 观 面 /智 短 于 自 知/ 故 以 道 正 己 /故 镜 无 见疵 之 罪 /道 无 明 过 之 怨 /目 失 镜/ 则 无 以 正 须 眉 /身 失 道/ 则 无 以 知 迷 惑/ 西 门 豹 之 性 急 /故 佩 韦 以 缓 己 /董 安 于 之 心 缓 /故 佩 弦 以 自 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每断对2处得1分,画错不倒扣分,“/”可断可不断。) 【译文】古人(懂得)眼睛不能看到自己(的仪容),所以要用镜子来照看自己的脸面;(自己的智慧)不能知道自己(的作为是否得当),所以要用道义来匡正自己(的行为)。所以镜子如实地反映人的脸上的污点,并不是镜子的罪过。道义来显示人的行为有过失,不应该受到抱怨。眼睛不依靠镜子,人就不能整饰仪容;自身失去道义就不能知道自己迷乱。西门豹的性情急躁,所以常常佩着一条软而韧的熟牛皮带,以(警醒自己)不要性急;董安于的性情迟缓,所以常常佩着一张绷得紧紧的弓弦,以(勉励自己)不要迟慢。因此能用有余来补救不足、用长处来补助短处的就可以称为明主。11. (8分)胜友如云 高朋满座。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载笑载言 榆柳荫后檐 迷花倚石忽已暝 银瓶乍破水浆迸 舞榭歌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12(7分) (3分)B(4分)评分要点:解释两字所在诗句(字)表面的意思(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两字的表达效果(答出对比之意即可,1分;分析诗句表达的情感内涵。如:诗人虽壮志未酬,但雄心犹在的情怀;虽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但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北定中原,忧虑边关战局,2分)。13.(10分)概括陆游的男儿本色虽遭弃置,但报国雄心不减;虽壮志难酬,但爱国之心矢志不移;有勇于担当的家国意识;有心系国家安危的责任感。2分。(答出两点即可)。联系阅读积累或者结合社会现实,3分。(举例具体,恰当,有类比关系)谈出认识,有观点句,有分析,3分。(观点鲜明,认识清楚,分析深入)语言表达,2分。(思维清晰,没有病句, 1分;语言精彩,用词恰当, 2分。)四、本大题共小题,共分。 14.(3分)D (老北京的门联也会随之消失,北京城的文化标志与文化特色也将不复存在。过于绝对)。15.(5分)门联代表了老北京商家的别致文化(1分),门联是商家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艺术性的反映,别具一格(1分),反映出主人经营的行业(身份、地位)(1分)、美好愿望(人生理想、人生期盼、心愿)(1分)、经商之道(道德标准、追求或为人处世之道)(1分)。(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16(4分)A 、C。(A旨在表达对故乡风土人情的赞美之情。C生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告诫人们只有对自然怀有真诚的敬意,才能懂得天籁之意。)17(6分)要点:故乡的秋声声势浩大、神秘美妙、纯净和谐,给作者美妙的享受;故乡的秋声消除了作者的烦恼,让作者无忧无虑,抚慰作者疲惫的心灵(故乡的秋声使人心怀宽广,灵魂安静,远离尘嚣与无谓的争斗,净化了作者的心灵);故乡的秋声给作者无限的人生启迪。(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8(5分)无争无斗、无欲无求、无私忘我(3分),达到内心淡泊宁静、和谐空灵的境界(2分)。(意思对即可)19(10分) 评分要点:概括作者儿时听过的天籁:故乡声势浩大的高粱叶声;美妙和谐的昆虫的鸣叫声(2分)。叙述交代自己心中的“美妙的天籁”,举例恰当(2分);针对“美妙的天籁”谈感受、启迪(4分);语言表达(语言通顺,没有语病)(2分)。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0(60分) 按照高考评分标准评分。【参考译文】 复斋先生,姓张,华容县人。先生年幼就善于写文章。入官学后,遇上吴三桂叛乱,颠沛奔波于战乱中,和他的弟弟召修一道背着老母辗转奔波于危岩深谷之间,几乎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康熙乙丑年间中进士,主政福建晋江,多行善政。上司准备上疏举荐他,但先生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为老母养老送终(而推辞)。当地百姓极力挽留他而不成,(就一路)跟随供给他食用之需,哭着送(他)到洛阳桥的有数万人。张复斋先生侍养母亲二十年后,才(被)起用为江西金溪县令。遇荒年,先生请求获得七千多石粮食,多方赈济,救活了很多人。恰逢有上级官员倚靠朝廷权贵用权,他所隶属的郡县官员都被胁迫归依其门下,并向他们索求厚礼。张先生不愿屈从就辞官回家。金溪的百姓极力挽留哭送他,就像晋江的老百姓一样。在晋江时,有个商人不满继母的苛刻,就不奉养他的父亲。商人的父亲到县衙申诉。商人向先生送礼,请求以贫困为借口解脱。大家都争相去看。天正冷,商人拿新衣服给他父亲穿,而自己穿着破衣服,装出又冻又饿的可怜相,并说:“有衣服都用来孝敬父亲了。”张先生故意怒视他的父亲,说:“你儿子冻成这样,你不怜悯他吗?”喊下吏拿大棒来。张先生斜眼看商人脸色如平常一样,突然指着他斥责道:“你看你父亲将受大杖责打,却安于忍心地看着,你怎么能推托掉不孝顺的罪名呢?”就用大棒打那商人,而他父亲就在旁边哭泣。张先生拿出商人贿赂自己的财物给商人的父亲,说:“用这安度晚年吧。”大家都拍手称快。百姓欠税,久不能交,等到交纳延期,那么赋税就更多了。先生通过询问得知他(们)有的已到了卖孩子(的地步了),就捐献出自己的俸禄,把孩子赎回来并让他回家。有一个看守瓜园而死掉的人,夜里不知是谁干的。先生召集乡民到社庙来,关上门让他们脱了上衣察看,有一个人身体有受伤的痕迹,先生叱责他说:“你去偷那人的瓜,正好那人在戒备,于是两人殴打起来,以致到了这种地步。”那人就认罪了。先生断案明察秋毫而有仁爱之心,诸如此类有很多。晋江人文比其他县要兴盛。先生到了后,就更勉励父老乡亲,让他们教育开导子弟,那些渐渐地成为俊杰的人,他亲自予以礼遇。从此后晋江参加童子试的多达万人。先生从金溪免职后归居华容,足不出户。华容在洞庭湖畔,地势低洼而赋税苛重。先生于是到县衙禀报事由,说这地方都是湖岸荒滩之地,十有八九被水浸没,应该准许湖乡按下等地来征收赋税,一亩地只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