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及德育价值探析.doc_第1页
中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及德育价值探析.doc_第2页
中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及德育价值探析.doc_第3页
中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及德育价值探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德育价值探析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班级德育模式的时代转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C-b/2009/02/009内容摘要: 相对于班委会等正式群体,中学班级内的非正式群体在班级德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班级非正式群体既具有自发性、松散性和活动性的共性特点,更具有其德育特质与价值,突出表现在非正式群体创设的共同的道德生活空间,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提升学生的道德自觉,并体验道德建构的愉悦。我们通过“知、导、用、建”相结合来发挥非正式群体的德育价值,有利于为班级德育开辟心理缓冲带,推动着班级德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关键词:中学 班级 非正式群体 德育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总能感觉到一些潜在力量,它会把部分学生聚合起来,以自己的方式或好或坏地影响着班级的发展。相对于班委会、团队会等正式群体,我们习惯地称之为小群体或是非正式群体。关注非正式群体的发展,对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和班级德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一、非正式群体:班级德育的正式命题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源自社会学,是美国社会群体学家梅奥教授在霍桑实验中首次提出的,它“与正式群体相对,是指不必按照某种规定的程序而自然结合的群体,它没有明文规定的群体准则和目标,往往是自发形成的”。1 章人英.社会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96在班级发展中,非正式群体既有社会学的共性特点,也具有道德教育视野下的个性特质。(一)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一般特点1.自发性。在班级中,班委会等正式群体一般是经过学生推荐、选举和教师认可等程序之后形成的,在广大师生心中有着明晰的形象定位和职责分工。而非正式群体则是学生自发形成的,他们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诉求、心理需要、兴趣爱好或是其他诸如位置靠近、经历相似等原因自发地聚合而成。这个形成过程一般不需要外在的压力,也不存在严格的组织程序,当然,这其中往往都会有一个牵头的人,他是群体早期形成的主要推动力,也会是后期群体中的领袖人物。2.松散性。相对于正式群体中明晰的职责分工和管理制度,非正式群体一般没有明文规定的组织规范,加入或退出非正式群体都是比较自由的,维系非正式群体存在与发展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成员之间共同的利益诉求或是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内在要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非正式群体没有规范,在群体成员之间也会存在一些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规范,它会对群体成员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只不过这种约束力没有评价制度的保障,是柔性的,它往往只是表现为在群体心理不悦下形成的成员内心的道德自责。3.活动性。在班级中,正式群体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因此即使群体本身没有频繁的活动,他们的组织依然完整地存在。但是非正式群体则不然,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以经常性的群体活动为纽带,从而不断强化成员的群体意识,强化成员对群体利益诉求的关注和认同。而且,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是围绕群体的利益诉求展开,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比如,班级中基于对网络游戏的热爱形成的游戏者群体,他们会持续地进行共同的游戏,并以追求更高的游戏层级来凝聚人心,从而确保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一旦,游戏活动长期停止,则这个群体也会相应消失。(二)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德育特质班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是与班集体建设,特别是与班级的德育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更好地发掘非正式群体的德育价值,我们还需要从道德教育的视野来考察它的个性特质。1.共同的道德生活空间与群体的价值趋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自发的、非外力作用的,起初,群体成员之间是出于对某种共同利益的诉求或是兴趣爱好走到一起。然而,随着群体活动的频繁,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日渐增多,成员生活的重叠区会越来越大,于是成员之间的心理戒备会逐渐减弱,同时,他们的心理认同感会逐渐增强,进而会对群体内外的事件形成相对一致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评价,并外化为相似的道德言行。如此一来,非正式群体实际上已经为群体成员营造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私密的、共同的道德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内,群体成员的德性能够得以自然流淌,而不必顾及班级正式群体的制度或是道德的约束。而且,伴随着群体成员在这个小的、非正式的道德生活空间中经常性地交往,成员个体之间的道德观念会随着交往而不断融合、趋同,进而促成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念。反之,群体的价值观念又会借助群体活动不断强化成员个体对群体价值的认同,如此往复。2.群体的价值内隐与教育影响的双重性相对于班级正式群体对班级价值的公开化追求,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念只存在于成员个体的内心和群体活动的内部,因此是内隐的。客观分析,这样的道德生活空间下的价值内隐,一方面,赋予了学生德性真实呈现与交往的自由。在这样的自由空气下,学生能够进行真切的道德生活,并感受到同伴的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学生道德自省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而这样的道德自觉与自信会反过来会激励学生更好地融班级正式群体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实现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建设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内隐的价值又是缺乏客观评价的。非正式群体由于规模较小,成员之间的情感色彩较浓,所以成员之间会出于情感、碍于面子而放弃对不同价值观念的支持。更为常见的是,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特别是其中起重要作用的领袖人物,往往都是在班级正式群体中缺乏认同的,因此他们试图在非正式群体中寻找归属感,或许正是这种“怀才不遇”的情结,很容易使得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表现出一种消极的自我认同感。二、非正式群体德育价值的分析与利用 非正式群体是班级德育不可回避的正式命题,它的存在与发展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级德育效果。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非正式群体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层面上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提升班级的德育实效性。(一)非正式群体的德育价值分析 对非正式群体德育价值的分析,实际上是试图从非正式群体与班级德育的关联性上去思考利用非正式群体提升班级德育实效的可能性。 1.共同的道德生活空间为班级德育开辟了心理缓冲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学生要实现道德自我都需要一个同化的时间,即艾里克森所言的“心理延缓偿付期”。“承续儿童期之后的青年,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各种义务,因此在做出某种决断的时候总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尽可能地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2 张日昇.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第23卷.第4期.430-434.因此,在客观上,班级德育要促成对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就必须给学生一个缓冲时间,让学生循着自己内心的本真想法,去试验各种道德角色,并在这样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强化意识,培养能力。非正式群体恰恰可以对学生的时间进行横向上的切割,它所创设的共同的道德生活空间既为学生提供了心理的缓冲带,又不影响学生在班级正式群体中的学习与生活。 2.自由的道德生活提升了学生主体育德的自觉从班级德育的角度来看,非正式群体的最大价值在于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可以过自由的道德生活的空间。由于这个空间是私密的、情感的,因此学生能够自然地呈现自己的道德观念,自由地交流彼此的道德感悟,并从中获得最直接的道德认同。在这里,学生感到自己和群体是融为一体的,是相辅相成的。“自我认同感确立的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3 万增奎.道德自我认同感危机与当代道德教育J.天津教育.2007(7).33-34.因此,自由的道德生活必然会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激发学生的道德自觉。而且,在自由的道德生活里,同伴之间的德性互动代替了传统的教师的道德灌输,每个人的德性发展都表现为在同伴关照下的自我呈现、反思、重构的过程,由此,学生也会从心理上减少对成人世界的依赖,而更多地指向自身和同伴。 3.多元的群体互动推动着班级德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传统班级德育的最大症结在于是成人世界控制下的道德规范的灌输,而且这种“向学生所灌输的道德规范、概念又被抽去了它的人性的本质内涵,成为一种空洞的、抽象的行为规定。它所要和所能达及也只是人的行为表现,无法穿透于人的心灵。”4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0(7).3-10.非正式群体的介入则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班级德育,也为班级德育的创新提供了条件。非正式群体的自发与松散的特征会加快学生个体在不同群体之间的流动,从而带来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以及非正式群体之间开放性的互动。一方面,这种互动会丰富学生对不同价值观念的体验,带来不同群体道德观念的碰撞、交往与融合。随着道德体验的增多,学生会善于发现并更坚定地追寻道德规范之下应有的人性的追求和需要,从而促使班级德育的内容从单纯的道德规范走向道德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行为表现走向人的心灵。另一方面,这种互动会强化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形成的道德自觉,并促成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建构方式对正式群体的影响,从而推动班级德育方法从单纯的灌输走向交往、对话,引导生成、建构。(二)非正式群体德育价值的利用 综合以上分析,要提升班级德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坚持“知、导、用、建”相结合,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的德育价值。 1.知,即通过多种途径准确认知班级内部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与发挥作用都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因此要发挥其德育价值就必须先准确地认知它们。我们不仅要了解非正式群体的数量、类别、人员构成、活动内容与形式等表象特征,更要准确把握每个非正式群体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心理特质等。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善于观察,在班级的活动中观察哪些学生有相似的主张,在课间休息时观察哪些同学喜欢在一起、干什么,在日常交往中观察哪些同学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唯有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发现它们的内在诉求。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倾听与沟通,听任课教师对班级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听同学们平时最喜欢议论的话题,听学生干部们在组织活动时的抱怨等,这样的倾听与沟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念与教育影响。2.导,即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影响要加强引导,以扬长避短。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影响具有双重性,因此我们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必须因势利导,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其一,加强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其中特别是要发挥正式群体的作用,在班级内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开放的班风,以正面的文化引领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念。其二,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对发挥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待一些消极作用过大的非正式群体,则要在正面引导的基础上,通过个别工作加快它的人员流动,促使其调整、重组,以确保它向正式群体所期待的方向发展。3.用,即创设条件使非正式群体在班级德育中有用武之地正如马卡连柯曾说:“对个人进行工作最实际的方式是将个人保留在集体中。”5 转引自:董奇.开发人生心理发展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219.发挥非正式群体的德育作用同样需要将其置身于班级德育的大集体中。唯有使用,才能使其获得尊重、认同和更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切机会给非正式群体发挥自己才华、展示一技之长的平台,从而在这样的群体互动中强化非正式群体成员在正式群体中的角色意识。为此,一方面,要摈弃成见,学会用人之长,特别是要用好非正式群体中的领袖人物。鼓励非正式群体成员在班级德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仅可以把非正式群体中形成的道德自觉带进班集体,而且便于把班级的价值追求融入到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念中。另一方面,在班级育德活动中要用好非正式群体的活动特长。很多非正式群体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组织育德活动时,要努力寻找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活动的重叠区,充分信任非正式群体的活动能力,予人机会,定能收获惊喜。4.建,即教师要有意识地培育具有积极教育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当前,“主宰学校道德教育运作的仍是基于较为封闭、单一的社会结构而建立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忽视道德教育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忽视现代社会对自主性和创造性精神的呼唤。”6 戚万学.关于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设想J.教育研究.1997(12).27-31.附:联系方式为此,班级德育必须善借于物,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在彰显学生育德主体性和创造性上的独特价值,通过积极的、建设性的参与,加快群体互动,优化班级的学生群体结构。其一,是根据班集体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建立一些任务驱动型的非正式群体,如各种形式的志愿者队伍、研究性学习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