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破题与破题的艰难.doc_第1页
艰难的破题与破题的艰难.doc_第2页
艰难的破题与破题的艰难.doc_第3页
艰难的破题与破题的艰难.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艰难的破题与破题的艰难艰难的破题与破题的艰难 王雪源 对于辩论赛来说,最难的就是破题。论辩破题对论辩的胜负将产生巨大影响,破题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角度都会左右甚至决定一场论辩的胜负,可以说,破题优势是论辩制胜的第一步,如果想打好辩论赛就必须认真进行破题训练,对于破题,我们总结了以下一些技巧。 一、确定正确的概念 在析题的过程中,确定正确的概念,实际上就是确定对己方有利的概念,辩题实际上是由概念组成的,确定了概念的含义,就为辩论划出了基本坐标。 例:研究生教育应当以素质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应当以技能教育为主 这组辩题就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概念:“研究生教育”“应当”“以为主”“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其中,“研究生教育”好理解,“应当”和“以为主”的价值体现在逻辑上即说明问题在于两者都要具备,谁占主要地位方面,这样,焦点就集中在“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这组概念上了。如何正确界定这组概念成为问题的关键,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这组辩题应该说对反方有些不利。因为,“素质教育”要比“技能教育”具有更为广阔的外延。可是最后却以反方的胜利告终,原因之一就是反方不仅仅把“技能教育”定义为谋生的技能、操作的技能还赋予了技能一个特殊性即“积累知识提高素质的技能”你看,这不是编个大筐把对方也装进去了吗?岂有不胜的道理。 从中我们可以受到启发,仅仅用字典中的概念是有利也有弊的。因为太客观太中立了,所以对我方不一定有利。正如中国古语所说:水至清则无鱼。把辩题和概念交代得太清楚了,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其实,第一辩手的任务并不是把一切都和盘托出。他的任务应是双重的,既要说出什么,又必须隐藏什么。所谓“描述”也就是进行概括和规范,不揭示概念之本质含义,只是从客观上对概念进行描述,甚至是同义反复的描述。描述性的方法也和本世纪西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倡导的反本质主义思潮密切相关,维特根斯坦不主张运用概念去规范事物的本质,而是主张描述事物的具体特征。他认为事物之间只存在着家族类似,不存在所谓共同的本质。比如你问我什么是游戏,我不会给你一个游戏的定义,我会告诉你,乒乓球、篮球、扑克是怎么玩的,因为这些都是游戏,我只是小心翼翼地描述它们而尽量避免用抽象的论述进行概括。其实,这种反本质主义的思潮在孔子那里已见端倪。孔子的学生问“仁”,孔子并不千篇一律地答复他们,而是根据问的人不同情况,作不同的回答。所有这些对我们进行辩论都是有启发的。总之,可以下定义的下定义,下定义对我们不利的时候就采用描述的方法。 二、李代桃僵法 但是还有一种辩题无法在概念含义上作文章,这时怎么办?我们就采用“李代桃僵”的办法,即引用新的概念来弥补逻辑上的漏洞。 比如: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这一辩题就是很难辩的,因为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从常识上看是很难把这两个问题截然分开。因此两手准备,按照我们预先的设想,如果是辩正方的话就可以引入“社会影响”这一新概念从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不是“社会问题”并严格的确定“社会影响”的含义,这样对方就很难攻进来了。如果辩反方完全否认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会有悖常理,因此,他们在辩论中引入了“医学途径”这一概念,强调要用“社会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艾滋病在这一工程中“医学途径”则是必要的部分之一。这样一来我方周旋余地就大了,对方得花很大力气纠缠我方提出的新概念上,其攻击力就大大弱化了。 “李代桃僵”这一战术的意义就在于引入一个新概念与对方周旋,从而确定我方理论中的某些关键概念隐在后面,这样不容易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三、 边际分析法 例如辩题:发展知识经济是社会科学更重要还是自然科学更重要 要使这个问题得出结论,必须改变对问题的分析方法,要从“有无分析法”转到“边际分析法”。“有无分析法”是假定缺少了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知识经济的发展将受到什么影响。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十分明显的,无论缺了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知识经济都不可能得到发展,所以“有无分析法”不能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有所深化,甚至会误导人们对问题的认识。例如“农业对国民经济重要性”的认识,用有无分析法它永远是最重要的,经常说的“无农则不稳”就是有无分析法的一个例子,按照这个逻辑,农业永远是最重要的,它的重要性超过其他行业,这样的结论岂不造成政策的误导?“有无分析法”是一种落后的分析法,我们应学会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常用到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借助于微积分,特别是偏导数的概念建立起来的,当一件事物的状态取决于多个变量时,用边际分析可以比较其中两个变量对事物状态的影响何者更强。例如,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社会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还有人民教育的普及、人民的收入水平、国内外的文化和科技的交流、国内信息流通的不受阻挠等。为了比较社会科学何者对知识的发展更重要时,可以固定其他因素,仅仅变化其中一个因素从而探讨该因素与知识经济的关系,我们可以让社会科学这个因素增加一点或减少一点,看看知识经济的发展受到什么影响,然后再让自然科学增减一点,看看它对知识经济的影响,这样就可以比较何者对目标的影响更强。这个方法就是求偏导数的方法,如果我们再把知识经济中的一条公理“收益递减”应用到这个问题中会更接近于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应用收益递减可以得到如下的推论发展社会科学有助于发展知识经济,但它的贡献服从收益递减律,即社会科学投入太多时,它对知识经济所做的贡献反而会越来越少。对自然科学也存在同样的规律,所以究竟应发展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要看现在这两种科学已经投入了多少,已经投入太多的就不应继续投入,现在缺少的应增加投入,所以说,边际分析不仅仅是增量分析,又是现状分析。它的结论取决于现在的状态,现在还缺的应该补充,现在多余的就不应该再增加投入了。用边际分析代替有无分析,我们对上述辩题便有了回答的。可能每个国家或地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投入力量的大小有相当大的差别,只要比较两种科研拨款的比例,大学招生中报考两种学科人数的比例,从事两种科研人员的比例等便可觉察,如果我们花时间去收集统计资料作一比较,可以发现各个地区的差别,从而估计出对每个地区或国家来说,当前更缺乏的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四、另辟蹊径法 去年我有幸作朝阳财政局辩论队的教练,参加了省厅举办的辩论大赛。初赛辩题“会计造假可以避免”我们把立论建立在阐述避免会计造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上,并鲜明指出避免与杜绝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我们说彻底根除、完全消除这叫杜绝不叫避免,如果我们硬是要论证只有所有会计造假都不再发生才是可以避免的,不仅增加了理论上的难度,而且也找不到事实的依据。又如“现代化使人们更亲近”这样的辩题,大家都很难接受,因为人情冷漠好像是我们共同的感受,可是我们究竟要和什么比较呢,我们并不知道过去人们的感受,只知道表面上好像是很和睦,可是在精神上人们是否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互相亲近呢?为什么还会有“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感叹。现代化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我们有更多的选择,认识一些以前永远也不能认识的知己,从而达到一种深层次的交流,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