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介绍ppt课件_第1页
监护仪介绍ppt课件_第2页
监护仪介绍ppt课件_第3页
监护仪介绍ppt课件_第4页
监护仪介绍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监护仪介绍 一 功能篇二 结构篇三 性能篇四 应用篇五 基础篇 功能篇 监护仪根据应用的场所及用途不同 可以分类为 床旁心电监护仪 多参数病人监护仪 中央监护系统 麻醉深度及麻醉气体监护 此外还有用于手术室中抗高频电刀干扰的手术监护仪及用于妇产科的新生儿监护仪和胎儿分娩监护仪 遥测心电监护仪和Holter系统等 其实这些分类也不完全绝对 功能篇 监护仪可以检测的参数有 心电 血氧 呼吸 体温 无创血压 脉率 选配功能 双有创血压 记录仪 EtCO2 IoC 胎儿监护 特殊功能 VGA输出 1024 768分辨率 语音报警 12小时的波形回顾 多种语言 结构篇 监护仪整机结构图 结构篇 中央监护系统 性能篇 产品类别电击防护类型 I类电击防护等级 CF 除颤防护适用标准GB9706 1 2007医用电器设备第1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YY0089 92病人监护系统专用安全要求YY91079 1999心电监护仪专标电源及功率交流电 110V 250V 及内部电池供电 最大功率35W 2 6Ah电池工作时间大于1 5小时 性能篇 心电 ECG ST段测量 测量范围 2 0mV 2 0mV起博 PACE 检测及抑制心律失常分析13种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 室颤 室速 连续室早 两个室早 二联律 三联律 RonT 早搏 室速 室缓 漏搏 起搏器未起搏和起搏器未俘获 其它抗除颤 抗电刀 抗肌电 性能篇 呼吸 RESP 测量方法 RA LL阻抗法呼吸阻抗检测范围 0 5 3 基阻抗范围 500 2000 带宽 0 3 2Hz呼吸率成人测量范围0 120BrPM儿童和新生儿测量范围0 150BrPM分辨率1BrPM精度 2BrPM 性能篇 无创血压 NIBP 测量方法 脉搏波振荡法 示波法 工作模式 手动 自动 连续脉率范围 40 240bpm无创血压测量范围成人收缩压40 280mmHg舒张压10 220mmHg平均压20 240mmHg儿童收缩压40 220mmHg舒张压10 160mmHg平均压20 170mmHg新生儿收缩压40 135mmHg舒张压10 100mmHg平均压20 110mmHg静态压力范围 0 300mmHg 性能篇 无创血压 NIBP 无创血压测量精度静态压力精度 3mmHg血压精度 最大平均误差 5mmHg 最大标准偏差 8mmHg过压保护成人模式300mmHg儿童模式240mmHg新生儿模式150mmHg优点重复性好 温度特性好 双重过压保护满足CE标准 测量范围宽 高端及低端都能准确测量 抗心率失常及呼吸干扰 性能篇 血氧 SPO2 测量方法 脉搏法氧饱和度测量范围0 100 分辨率1 精度70 100 2 40 69 3 39 不予定义脉率测量范围20 300bpm分辨率1bpm精度 3bpm优点抗运动 抗弱灌注 测量精度高 测量范围宽 性能篇 体温 TEMP 传感器类型10K系列 2 25K系列通道数2通道范围0 50 C分辨率0 1 C精度25 C 45 C以内 0 1 C0 C 25 C或45 C 50 C 0 2 C 不包含传感器误差 应用篇 标准界面 应用篇 大字体界面 应用篇 全导联界面 应用篇 呼吸氧和图界面 应用篇 血压趋势界面 应用篇 趋势图界面 应用篇 麻醉深度监护界面 应用篇 脑电监护界面 应用篇 心电设置界面 基础篇 心电 为了记录心电 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两点 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 两点的连线代表连轴 具有方向性 1标准肢体导联 双极导联 反应两电极间的电压差别 无探查电极和无关电极之分 有 导联 导联 导联2胸导联 单极导联 由一个无关电极和探查电极所组成 其P波明显 利于诊断心律失常 V1 和左前壁心肌缺血 V5 V6 有 V1 V2 V3 V4 V5 V63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在标准肢体导联的基础上 使肢体导出的电压增加半倍分为AVR AVL AVF 基础篇 心电 5导联电极安放位置 基础篇 心电 欧洲及美国标准中的导联名称 基础篇 心电 影响心电信号质量的因素心电信号受到影响时的特征 心电信号上叠加很多毛刺 严重时无法观察到QRS波群 其主要原因以下 1 正确地安置心电电极 2 无外接地线或者地线不好 造成系统接地不良 3 对干扰波形没有进行滤波 4 外科电设备干扰5 心电电极片没有安置好 重新安放电极片 6 不能使用过期的或重复使用一次性电极片 7 皮肤未清洁或过多的毛发 皮屑导致电极接触不良 8 肌电干扰 9 运动干扰 患者身体的移动会导致电极接触不良 10 高频电刀的干扰 11 频繁出现干扰 基础篇 呼吸 呼吸测量原理由于患者胸廓的呼吸活动 导致RA和LL两个电极间的阻抗变化 监护仪就是通过探测RA和LL两个电极之间的胸廓阻抗值变化测定呼吸率 并且在屏幕上产生一道呼吸波 影响呼吸监护的因素监护呼吸 不需要附加电极 但是电极的安放相当重要 部分病人 由于他们的临床情况 横向扩展其胸廓导致了负性胸廓内压 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将两个呼吸电极置于右腋中线和胸廓左侧呼吸时活动最大的区域以获取最佳呼吸波 第二 对角安放白色RA 右臂 和红色LL 右腿 电极以便获得最佳呼吸波 应避免将肝区和心室处于呼吸电极的连线上 这样就可避免心脏覆盖或脉动血流产生的伪差 这对于新生儿特别重要 第三 呼吸监护不适应于活动幅度很大的病人 因为这可能导致错误的报警 基础篇 无创血压 NIBP简介血管内的血流在血液壁单位面积上垂直作用的力称为血压 血压的数值为血液对血管壁的绝对压力与大气压的差值 每个心动周期中的血压最大值为收缩压 最小值为舒张压 积分平均值为平均压 下图为一个正常人的肱动脉血压波形 基础篇 无创血压 袖带的选择成人 新生儿 婴儿可重复使用袖带尺寸表 当袖套尺寸在临界值时 宁可选用偏大一点的袖套 而不用偏小一点的袖套 绑袖套时 松紧为刚好能插进一根手指 切勿绑得太紧 基础篇 无创血压 袖带的安装1 确认袖带已完全放气 2 给病人使用尺寸适当的袖带 保证记号 正好位于适当的动脉之上 确信袖带缠绕肢体不是太紧 否则可能引起肢体远端变色甚至缺血 3 测量部位应与心脏 右心房 保持水平并外展45度 无创血压测量注意事项1 确认病人类型是否正确 2 测量过程手臂不能有挤压 不能移动 发抖或痉挛 血压迅速变化 严重休克或体温过低 否则测量将会不可靠甚至不可能 3 除非病情需要 不必频繁测量血压 频繁测量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4 病人用人工心肺机连接 将不能进行测量 5 袖套与体表间不能有太厚的阻隔 如衣物 尤其棉毛衣服 基础篇 无创血压 无创血压测量注意事项6 心率低于40bpm 心搏 分 和高于240bpm 心搏 分 时不能进行测压 7 严重高血压 收缩压超过250mmHg 不能完全阻断血流 袖带可能持续冲气 量不出血压 7 严重低血压 收缩压小于50 60mmHg 自动测压需要一定的时间 2分钟 血压太低 连续显示无法瞬间的血压变化 可能反复冲气 8 不要在有静脉输液或插导管肢体上安装袖带 在袖带充气期间 当输液减慢或堵塞时 可能导致导管周围的损伤 9 药物影响 10 心律失常 如病人显示为心律失常而导致不规则的心搏 测量将不可靠甚至不能进行 测压时间也将延长 基础篇 血氧饱和度 SPO2的检测方法与原理脉搏法 根据脉动过程中组织周期性的充血情况 进行血氧的检测 它测定的是从传感器光源一方发射的光线有多少穿过病人组织 如手指或者耳朵 到达另一方的接收器 传感器可测量的波长通常红色LED是660nm 红外线LED是940nm LED的最大可选输出功率是4m 穿过的光线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 其中大多数是恒定的 但是 这些因素之一即动脉血流随时间而变化 因为它是脉动的 通过测定脉动期间吸收的光线 就可能获得动脉血液的氧饱和度 检测脉动本身就可给出一个 容积描记 波形和脉率信号 基础篇 血氧饱和度 使用注意事项1 不能连续长时间的监护同一部位 一般每两小时更换一次测量部位 过长时间的监护可能会增加不希望发生的皮肤特征变化的危险 特别是在新生儿或是在具有灌注障碍以及变化的或不成熟皮肤形态图的病人身上 2 不能将血氧传感器探头与血压袖套放在同一手臂上 测量无创血压时袖套将被充气 足够高的袖套内气压使肱动脉的血流被阻断 3 传感器安装不当或与客体接触位置不当 4 非功能血红蛋白的影响 如碳氧血红蛋白 COHb 和正铁血红蛋白 MetHb 等 或染料稀释化学药品 这些物质的存在会使SpO2的测量产生偏差 5 影响因素 微循环 光线 6 慎重地选择SpO2报警上限 高氧水平会使早产儿染上晶体状纤维组织症 7 病人过于频繁的移动 8 外界光辐射 9 血氧饱和度过低 基础篇 体温 测量体温原理体温测量一般都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 即根据热敏电阻的阻抗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而获得温度测量 另外 探头的热平衡时间比较长 一般5分钟左右 使用注意事项1 昼夜节律性差异 一天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