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重庆古镇现存传统物质文化的类型与保护莫代山(长江师范学院 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408003)摘要:按功能划分,重庆古镇的传统物质文化遗存包括军事遗址、场镇、道观、庄园、石刻、墓葬、牌祠、会馆、交通等十个类型。这些物质文化在保护中尚有一些缺陷,有必要从整体上对其规划,并在分类、立法、重点项目、保护主体等方面予以完善。关键词:重庆古镇;物质文化;类型;保护;措施在古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兴旺,人口的增加,在一些人口较为集中、交通相对方便、商品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区形成一些场镇。场镇不仅承担着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而且也是其时代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是故,对古代的场镇开展研究是研究古代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切实可行的一种途径。据周勇统计,在宋代,现重庆地区出现的场镇有188个1,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或由于天灾或由于人祸或由于功能的丧失,一些场镇逐渐消失,同时,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的场镇得以涌现。到2003年,重庆范围内经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重庆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名镇共有38个2。这些古镇是一种传统文化载体,是研究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建筑、民俗、交通、商贸等历史不可多得的直接材料。本文以上述38个历史名镇(以下简称古镇)为对象,总结他们承载的传统物质文化的类型,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对策。一、传统物质文化的类型对物质文化的分类,学术界尚没有开展研究。本文按照物质文化产生时的功能,将古镇的传统物质文化分为以下十类。(一)军事遗址。重庆地区地处中原与西南交通的咽喉地带,历来为兵家用兵之地,军事遗址众多,有部分就分布在各古镇中。如潼南县双江镇,始建于清代初期,是我国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乡,双江镇的永绥祠就是中共潼南县第一支部旧址,另有白崇禧将军楼等抗战遗址。如位于巴南区的丰盛镇,在古代是通往南川、涪陵的必经之地,在清代修有数十座用于防御土匪的碉楼,现今保存完好的有近十座。又如五溪县宁厂镇,自古为巴渝产盐之地,明正德年间鄢本恕、廖惠在此起义,留下了女王寨、桃花寨等军事遗址。此外,巫山县大昌镇、荣昌县路孔镇、江津石蟆镇、合川市涞滩镇、酉阳县龚滩镇等亦有军事遗址。(二)古场镇。由于古镇绝大多数是因经济交换而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故古代经济交易场所是最为普遍传统物质文化,上述古镇中绝大部分都有老街得以留存,沿街都有用于交易兼居住的民居楼房。这些建筑工艺精细、雕刻精美,与其一系列附属设施构成了古镇最主要的物质文化。(三)古道观寺庙。古代重庆地区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又是佛教文化由中原向西南边疆传播的大通道,再加上原始的一些宗教信仰,在历史上形成了古代重庆地区大交融式的信仰文化。民间信仰的物质遗留就是现今广泛分布于各地的道观寺庙,据初步统计,现有古镇中的道观寺庙名称千姿百态,有龙君庙、关帝庙、观音阁(庙)、禹王宫、泰山庙、祖师庙、地母庙、古东寺、黄经堂、王爷庙、文昌阁、川主庙、武圣宫、三教寺、牛王庙、回龙庙、山王庙、城隍庙、药王庙、鲁班堂、火神庙等数十种。其中,又以观音阁(庙)、关帝庙、川主庙为多。在这些道观寺庙中,有舞榭回廊、木石浮雕、楹联碑文、众神造像,物质文化遗存丰富。(四)古庄园。在古镇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商户和达官显族修建了众多的住宅,这些庭院住宅往往气派非凡,规模宏大,建造工艺精良是传统物质文化保存最为集中的地方。现古镇中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古庄园有酉阳龚滩夏家院子,酉阳龙潭赵世炎故居,石柱西沱崔绍和民居,荣昌县路孔镇赵家大院,潼南县双江镇杨氏民居、长滩子大院、源泰和大院,江津市塘和镇石龙门庄园、石蟆镇卞宅,巴南区丰盛镇李武举宅邸,石柱县洋渡镇陈一伟民居,江津市中山镇枣子坝、龙塘古庄园等。(五)古摩崖石刻。石刻文化在重庆古镇中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诗词。如巫山宁场镇仙人洞内刻有明状元罗洪先诗句,酉阳龚滩镇蛮王洞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赋,渝北区龙兴镇龙藏寺内明清士人的感叹诗,永川市松既镇飞龙洞十余幅题刻等;二是记述性石刻。首先是遍布各地的碑文石刻,仅酉阳龚滩就有永定章程碑、同结善缘碑、永遵陈规碑、百世可知碑几种,江津中山镇亦有成于宋代的清溪龙洞题名,成于清光绪年间的禁止卖发水米告示碑、禁止乱伐林木告示碑、郑氏贞洁碑、禁止捕鱼碑等近十块。其次是记述事件的石刻,如酉阳后溪白家祠堂保存的宗族家规,江津市石蟆镇清源宫内的石蟆场清源宫川主造像记,江津市道光年间的“水淹天罗檐”水文题刻,石柱西沱镇清代水文石刻等;三是佛教造像,有石柱县西沱镇福尔岩摩崖造像七尊,荣昌县路孔镇灵阁庙千佛石窟造像273尊,合川市涞滩镇二佛寺1700余尊,江津市中山镇墓群石刻造像十余尊,江津市石蟆镇佛慧寺摩崖石刻60余尊。(六)古墓葬。古代,重庆地区是巴人、僚人、濮人等少数民族活动频繁地区,这些少数民族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丧葬文化,现重庆古镇中发现有悬棺葬的计有秀山县石堤、洪安两镇,酉阳县后溪镇,荣昌县路孔镇,江津市中山镇。其它较有名的古墓葬有酉阳县后溪镇白总督墓,荣昌县路孔镇明代尚书喻茂坚夫妇墓,江津市塘河镇千担岩汉墓群,江津市石蟆镇望江古墓群、古挲陀国国王墓、登云寺和尚墓群,永川市松既陈少南墓等。(七)牌坊、祠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为祭祀祖先和先贤,各宗族大姓修建了众多的,这些祠堂在古镇亦有相当遗存,较为有名的有酉阳龚滩董家祠堂,酉阳后溪白氏、冉氏宗祠,荣昌县路孔镇赵家祠堂,江津市塘河镇孙家祠堂、石蟆镇张氏祠堂,永川市松既镇罗家祠堂,涪陵蔺市报本祠,彭水郁山童家祠堂,石柱县洋渡镇秦家祠堂。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也为了标明地名,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立有很多牌坊,其中在古镇中保存完好的有綦江贞节牌坊2座,酉阳龚滩李氏牌坊,酉阳后溪龚氏节孝坊,渝北区龙兴镇御旨古牌坊,涪陵蔺市镇濮文升德政坊、李舒氏节孝坊、鲁姚氏节孝坊。(八)会馆。明代以后,随着地区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商人来到重庆进行贸易活动,为达到“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的目的,各地商人在重庆地区修建了许多会馆,尤以江西会馆、广东会馆和湖广会馆为多。如酉阳龚滩镇有西秦会馆,龙潭镇有万寿宫、禹王宫;后溪镇有万寿宫、禹王宫;石柱西沱镇有禹王宫、万天宫;綦江县东溪镇万天宫、南华宫、万寿宫、禹王庙;丰都县高家镇万寿宫;涪陵 市南华宫、禹王宫、万寿宫,安居镇妈祖庙;偏岩禹王宫;渝北区龙兴镇禹王庙;重庆磁口镇禹王宫、宝善宫、天成宫;渝中区湖广会馆街区有禹王宫、齐安公馆、南华宫。(九)交通遗迹。有酉阳龚滩阿弥驼佛桥、桥重桥,石柱西沱南龙眼桥、北龙岩桥,荣昌县路孔镇水运码头、石质古桥、大荣古桥、赵家龙桥、济公桥,江津市中山镇卷洞桥、游渡河大桥,涪陵蔺市龙门桥、凤阳桥、安澜桥,江津市塘河镇肖家滩古堰以及龙潭古码头等。(十)其它。一是古书院,有白沙镇聚奎书院、东溪镇明善书院、安居镇琼江书院、金刚碑勉仁书院等。二是生产遗址,有宁厂镇和古盐场和安富镇龙窑遗址。古盐场分布在宁厂镇的王家滩、衡家涧、沙湾、麻柳树等地带,共有保存完整的盐灶15个,制盐设备均保持原始状态;龙窑遗址6处,平窑、间梯窑18间。三是民族文化场所。如酉阳后溪摆手堂,系彭姓于1892年所建,为土家族欢庆、聚会、祭祖之地。四是古代办公场所,有石柱西沱古衙署,为官商住宅,兼有储盐及盐运管理功能建筑。二、传统物质文化的保护现状(一)保护的参与对象政府部门。随着极左思潮的结束,经济的发展,文化保护事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得到加强。多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对重庆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现有古镇保护成果的取得,都是在政府部门的主导和具体实施下取得的。据统计,重庆市2006年用于文物维护的经费就达10672万元3,其中相当部分投入古镇保护。而酉阳县龙潭镇仅2007年就成功争取到赵世炎烈士故居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市级配套资金72万元、国家开发银行贷款4200万元、国家旅游发展基金100万元、旅游结构调整资金50万元4,。民间。地方乡民面对旅游业给古镇带来经济发展的机遇,自发地行动,自下而上,组织对古镇保护和发展的工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参与收藏一些较有见识的乡民在古镇建立“古镇博物馆”。 如龚滩的冉氏土司大院、龙潭万寿宫博物馆、北碚偏岩民俗博物馆、西沱民俗博物馆等,这些小博物馆收集了包括特色家具、古代农具、历史文献、文化器物以及其他各类文化遗存,有效的抢救了物质文化;二是一些企业在参与古镇开发中,客观上保护了古镇,如涞滩古镇开发有限公司是合川市政府授权的古镇景区开发的业主单位。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新建了回龙客栈、仿古商业街等旅游设施,同时恢复了文昌宫、碑林佣道、老城墙等旅游景点。目前,正在进行老街修旧如旧的全面整治工作,使涞滩古镇初步形成了旅游的综合接待能力。又如巫峡神女开发有限公司在搬迁和经营大昌古镇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三是民间恢复文物,如自1992年以来江津石蟆镇群众自愿捐赠对登云寺进行修复,现已维修了占地412平方米的三座殿堂,栽培了各种树木花草近3000株。学术单位。学术单位参与古镇物质文化的保护,有两种途径,一是积极到各古镇中展开调查,从民族学、建筑学、美学、民俗学、城市规划学等专业角度阐释古镇文化,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历史经历,提高古镇居民的文化保护意思,唤醒民族自豪感,这其中还出现了赵万民、聂晓晴等一批专门从事重庆古镇研究的学者。二是积极参与古镇的保护规划,如为了保护和开发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各地古镇基本上都绘制了保护开发规划,如,龙兴镇请重庆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了龙兴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沙坪坝区投资数百万元由重庆大学城规学院完成了磁器口传统街区保护建设详细规划,龚滩镇也制定了龚滩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规划研究、龚滩古镇搬迁复建规划,龙潭镇有龙潭古镇近期建设规划,安居镇有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安居镇保护规划等。(二)保护的具体措施一是颁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到2000年,重庆市政府公布的直辖市文物保护单位有148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31处,这些游政府部门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很大以部分位于古镇中,如江津市白沙镇就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江津文物保护单位14处,酉阳后溪就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处;二是命名历史文化名镇。到2003年,冲秦古镇中有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三个,有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20个,对这些命名的古镇,政府部门下拨有一定的资金用于保护工作;三是搬迁保护。对于那些因经济建设而不得不搬迁的古镇,特别是保护价值较大的古镇,一般都采取了整体搬迁的措施予以保护,如龚滩、大昌;四是恢复。对于一些因历史原因损毁的有较大价值的物质文化,政府部门还采取了恢复的措施,如重庆磁器口镇投资约万元全面恢复了河码头生态景观,石柱西沱镇正在进行云梯街古镇的恢复工作,北碚偏岩古镇也于2006年启动了大规模恢复工程;五是规划。重庆市近年在区域性古镇保护的工作上是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迄今为止已先后完成龚滩、龙潭、涞滩、双江、安居、中山等多个古镇的保护规划,包括对历史文化调查和研究、建筑测绘和古镇历史街区和重点建筑的保护规划。同时,涞滩、双江、龙潭、安居、瓷器口等古镇向建设部申报国家级历史古镇,分别获得了相应保护工作经费。其它古镇的规划保护工作也在积极的进行中。现今,一大批诸如龙兴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磁器口传统街区保护建设详细规划、湖广会馆核心区保护规划的保护性规划已经出台。(三)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尽管政府、民间各保护单位对古镇的保护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传统物质文化的总体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一,建筑物被占用情况严重。如荣昌县安富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小城镇开发建设中,就拆除了三里厂的极富价值的民居大院和寺院、会馆建筑,而古镇中现存的大部分会馆都已经被当地政府部门改为储物室、办公场所或民居。又如大昌、兴隆、洋渡、高家、 市古、龚滩、云安、西沱这些千年古镇,在各种水利工程的修建中,不得不异地搬迁,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物质文化的损毁。另外,新建建筑对古镇的侵占也比较严重,以酉阳县龙潭镇为例,由于新建街区与老街之间没有隔离,现代建筑不断在老街上出现,同时,电杆、电线、电话线及自来水管编织成的“现代文明蜘蛛网”,使古镇逐渐失去了传统的特色,同时,翻新现象严重,2007年修建的违章建筑就有 4 处5。二自然损毁严重。据统计,龙潭镇现急需维修的古建筑就有 8 处,建筑面积为 1200 平方米;尚待维修的老木房子有 100处 150000平方米;不协调建筑物、石板街 94 处 19000 平方米,顺河街 141 处 50000 平方米需要包装及整治5。龙潭镇情况只是全市古镇建筑物自然损毁情况的一个缩影,由于历史悠久,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各种物质文化逐渐损毁,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维修、恢复。三是自然灾害导致损毁情况严重。古镇一般修建于江河边,依山傍水,容易受到诸如滑坡、吊岩、水淹等自然灾害,如2007年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就曾导致重庆磁口镇被淹,而龚滩古镇在搬迁前长时期受危岩威胁。火灾是对古镇物质文化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仅民国年间龚滩古镇就曾发生过两次大火,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涪陵蔺市发生在民国年间的两次大火烧毁的建筑物都在百处以上。现今,火灾发生的频率已有所减少,但仍存在很多隐患,如乱拉乱接电线、不规范用火等等。四是物质文化流失严重。近年大批的古董贩子走村串乡、穿街入户、上门“淘宝”,收集有文物价值的民间物品。而古镇百姓大多不了解这些遗存历史文化的价值,许多与其地域有重要关系的文献与器物被廉价买走,这致使许多物质文化的流失。五、政府、居民对传统物质文化保护的认识不到位。由于经济因素的直接冲击,部分政府部门和古镇居民眼光往往不够长远,他们的保护措施往往只限于眼下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而那些在旅游开发中直接参与不够但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事物往往被忽略掉。六、保护中重形式缺内涵。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是载体与内涵的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但在保护物质文化的过程中,保护者往往关注物质文化本身的状态,而忽略了与物质本身相关的历史、传说、故事以及相关制造工艺及制造者的保护。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物质文化密切联系的一些仪式、演艺活动也日渐消失,这些都是保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三、传统物质文化的保护对策(一)统筹规划、整体布局。文化的保护应该具有宏观的视野,这样才有利于保护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保护对象的有效管理。要站在重庆市的大背景下,考虑古镇物质文化的保护问题。可以由政府牵头组织专家制定重庆古镇文化保护规划、重庆古镇旅游保护开发规划,积极协调诸如财政、城建、公安、文物、文化、民族、工商等职能部门,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建立其古镇文化保护的市区(县)镇三级联动体系,随时掌握古镇物质文化发掘、研究、保护的状态;可以组织区域性或流域性的古镇文化协作会议,并定期协商、交流古镇保护、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可以建立重庆古镇物质文化名录,为古镇的保护工作评定等级,并积极向上级文化和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和申报,争取多出精品,扩大影响。(二)重点保护。由于历史的原因,重庆现存古镇的物质文化中,有的保存比较完好,有的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在观赏价值、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上来说,有的文化项目价值比较显著,有的则略逊一筹。因此,在对古镇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时候,就需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可参考历史、保存度、影响、独特性、濒危度等因素上构建一系列的物质文化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得出物质文化的价值度,并根据价值度安排资金、人员、技术来对其进行保护。(三)分类保护。可在重庆市一级由现有文化、文物部门按照上述的十大分类,分别成立古镇民居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会馆文化、革命文化、碑刻文化等,组建专业的保护技术小组,设立专项的保护资金,同时,在区县设立联络点。这样做有利于保护技术的整合,有利于形成系统的保护信息渠道,有利于节约保护资金。(四)在发展中保护。物质文化保护与古镇旅游的关系并不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幕墙材料性能检测与评估技术方案
- 专业能力评估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 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设备与工具管理方案
- 离婚协议彩礼退还与个人财产分割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书多语种专业翻译与本地化合同
- 物业租赁合同范本:包含设施更新改造协议
- 私立幼儿园教师聘用合同中的师德师风建设协议
- 离婚诉讼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法律援助合同
- 低空经济 翻译
- 拔罐疗法课件
- 2025-2030中国单轴激光陀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DB11-T 2429-2025 补充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 热射病护理病例讨论
- 软装事业部成本控制计划
- 光伏土建培训课件
- 安全生产的三管三必须是什么
- 大米直播促销活动方案
- 过敏反应的防治与治疗讲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