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绘画中的情感性特征 以徐渭和梵高的绘画作品为例.doc_第1页
小议绘画中的情感性特征 以徐渭和梵高的绘画作品为例.doc_第2页
小议绘画中的情感性特征 以徐渭和梵高的绘画作品为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议绘画作品中的情感性特征 以徐渭和梵高作品为例摘要 艺术中的情感性特征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它最能体现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高度、价值和意义。徐渭,开创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一片新风;梵高,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他们的创作都受到情感的强烈支配,不落窠臼,坚持表现自我。本文通过分析徐渭和梵高所处的时代,他们的个人经历和他们的作品,试图探索出他们绘画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共通点和不同点,以及他们带给后世的启发。关键词 情感 表现自我 徐渭 梵高 情感,指人们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心理活动,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事物的主观反映。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实用性是艺术创作的主要目的。然而,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情感性因素越来越在艺术创作中占据支配地位。那些充满激情,饱含生命热情的艺术作品带给人的震撼力是无比巨大的。而那些不因循守旧,敢于突破成法,坚持表现自我的画家,如徐渭和梵高,他们的作品中就饱含着强烈的情感。他们是中西绘画史上的两朵奇葩,他们的出现,改变了中西绘画艺术发展的进程。1、 徐渭及其作品 大写意人物在北宋经梁楷等人的发展已达到高峰,而写意花鸟却一直没有大的发展。自北宋始,经苏轼等一批文人画家的极力推崇,文人画成为主要艺术潮流,主导了此后中国绘画的方向,也引导着大部分画家的创作方向。他们重“意”轻“形”,主张绘画以自娱,将文人画与工匠画区分开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人巧不敌天真”、“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1(P289)这些画论已经不止一次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这样重“意”轻“形”的环境下,大写意花鸟画实现大的飞跃及出现陈淳、徐渭这样不拘一格的画家成为必然。 徐渭在前人发展的基础上,大胆变革绘画传统,以一腔热血注入画中,用笔酣畅淋漓、横涂竖沫,将他的悲愤、不得志也一并呈现出来。在他的画中,葡萄、石榴是他怀才不遇的命运写照。墨葡萄图、杂花图卷等的葡萄和石榴笔墨精萃,果实珠圆玉润、晶莹剔透,那错落弯曲、零乱疏离的藤条,犹如他郁结难抒的心境。2在他的名画墨葡萄的题诗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在他的画中,他诗中的失意、愤懑也鲜明地显现出来。此图构图奇特,信笔挥洒,落笔大胆、痛快,用墨似不经意;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他把“葡萄”当“明珠”,他画笔下的花鸟已不是单纯的自然界中的花鸟,而变成了他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载体。这载体与实际物像无关,只与他内心激昂澎湃的情感有关。3 二、梵高及其作品 19世纪的法国艺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各种艺术风格并存,并都对那个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流派从一个侧面不断揭示着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性的解放的向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光与色的研究激发画家们走出画室,到自然中解秘光与色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印象主义以蓬勃的姿态昭示着色彩的解放。在荷兰19世纪后期,梵高受当时印象主义及日本浮世绘的启发,注重运用响亮的色彩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他大胆革新,坚持表现自我,最终被奉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名作向日葵系列以画中有力的笔触、强烈的色彩、扭曲而强劲的形象等要素代表了他的艺术特征。梵高火焰般的激情令画作的笔触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单纯而强烈。他的画已完全屏弃了对象的约束,所有的对象在他笔下都成为他表达自己主观情感的工具。他服从于心灵更多是潜意识的召唤经常用波形、螺旋纹的笔触来运载奔涌不息的情感之流,粗犷、豪放、充满动势、紧张和强烈的节奏感:大地在颤抖,天空如旋涡似火焰,树木绞纽似乎要把自身连根拨起!这种饱含自发性激情的有力笔触,既非顺从于事物固有的肌理也不倾向对象本身的动态,而是从大自然中抽取出来的心灵象征。4三、结论通过对徐渭和梵高作品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表现自我情感时的相通之处和不同之处。徐渭和梵高的悲剧人生也许是促使他们的艺术与众不同的原因,也使这两位看起来毫无联系的画家有了许多可比之处。他们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同是不被时代接受的人。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都是在中年时代发生剧变,他们都曾精神发狂,都曾多次自杀。他们都在发疯之后专心作画。他们都对自然界的植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艺术在那个时代各自独具一格。徐渭以行书入画,写出各种花卉的形态,表现的却是自己的观念。如那富贵的牡丹,在他笔下成了他蔑视权贵的精神写照。梵高吸取日本浮世绘的精华,以突兀的线条来传达他内心粗犷豪放的情感。他的画也像是“写”出来的一般,笔触豪放跌宕,狂扫奔走,如同行草.总之,无论中西,在凡高和徐渭的艺术中,都包含了太多的反叛和变革精神,传统的美学精神由他们的艺术开始发生“骤变”。5 然而他们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徐渭多次入仕,官场不得意才开始专心作画。他笔下的植物多是文人雅客喜爱之物,它们被喻为花草中的君子逸士,代表着清高傲世、孤芳自赏的心情。他表达的情感是落魄、怀才不遇的悲观色彩。而梵高画的多是田野里常见的植物,这些植物都生长在乡间,平凡朴实,透露着蓬勃的生命力,就像乡下的小姑娘一样,天真而又美丽。6他想要表达的是对生命的礼赞,其中饱含着对生活的热情。徐渭的艺术脱离大众,孤芳自赏。梵高的创作却深入农民家庭,细心观察农民的生活方式,他对普通劳苦大众充满了同情,他想要拥抱生活,却不被时人理解和接受,因此显得孤僻,遗世独立。 那是两个不同的时代,前后相差三个世纪,然而那个时代的艺术都正在孕育着巨变。传统成规的决裂,新的表现方法的诞生。这个过程并不是骤变的,而是经过酝酿,发酵,蜕变这一系列过程的。徐渭和梵高的出现也决不是偶然,是那个时代产生了伟人,他们的成就代表着用绘画表现情感的又一个高度。参考文献:1张延风.中国艺术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2王莹莹.论徐渭花鸟画艺术特色的成因.青春岁月.2012年第8期3黄群翱.徐渭同凡高作品中的艺术形式及艺术主题之比较. 通化师范学院学 报.2009(07)4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