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课教 学 目 标一、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四、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教 材 分 析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2.歌曲小燕子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歌唱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伟大成就。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觉。3.歌曲布谷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其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替的节奏,显得格外从容,带出了以级进为主的流畅旋律,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点,给人以愉快、优美的感受。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4.歌曲小雨沙沙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音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歌曲符合语言的规律,朗朗上口,是一首孩子们喜爱的好歌。可启发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第一课时一 律动:聆听杜鹃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 聆听杜鹃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聆听全曲。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三 表演布谷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可提示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2.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四 编创与活动教师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也可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还可以分小组设计更多的像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不要生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可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二课时一 律动:聆听小燕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二 聆听小燕子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聆听歌曲小燕子。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2.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3.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三 表演小雨沙沙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精力听歌曲。2.再听范唱。提示:雨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可指导学生模仿小雨的声音,歌曲中怎样说的?视学生能力可将学生的创作组合成两个部。3.尽快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4.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四 复习歌曲 布谷: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二课教 学 目 标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教 学 建 议一、本课可按两课时完成。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获得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现歌曲益处匪浅。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三、聆听音乐前,教师可结合主题“放牧”,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以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教 材 分 析1.歌曲牧童哪里去了牧童哪里去了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歌风的儿童歌曲,2/4、3/4拍变换拍子,七声商调式。全曲由两部分构成。2.合唱曲牧童牧童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3.歌曲牧童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4/4拍,五声羽调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4.歌曲放牛歌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在歌唱中,我们仿佛感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第一课时一 律动: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 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教学基本要求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三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四复习歌曲 小雨沙沙: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二课时一 律动:聆听小燕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二 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编创与活动1.认识双响筒。提示:为什么叫双响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来吗?2.探索。分小组敲击,听一听,双响筒两边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能敲出什么样的声音?三 表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四 复习歌曲 牧童: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三课教 学 目 标一、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二、能反复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三、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四、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 学 建 议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二、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使歌声更有表现力。三、教师可预先准备一些图片或录像,帮助学生了解放牧的生活,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教 材 分 析1.童声独唱让我们手拉手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2.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鸭子拌嘴是由作曲家安志顺根据同名民间打击乐曲编创的打击乐曲。3.歌曲一对好朋友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转的情景。歌颂了小朋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歌中“哩喽喽”吆喝声的加入,为歌曲增添了乐趣,使得歌曲更为生动。4.歌曲数鸭子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4/4拍,六声宫调式,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第一课时一 律动: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全曲。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的自编动作表演。三表演一对好朋友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教师可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读歌词。4.随录音填唱歌词。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学得快。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实现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编创与活动1.结合歌曲一对好朋友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声哪几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比较合适。2.分组演唱,请每一名同学加上叫声,试一试,看哪一种加入更好。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歌曲。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二课时一 律动: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鸭子拌嘴教学基本要求1.聆听鸭子拌嘴,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鸭子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教材分析中提供的小故事。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出小鸭叫,哪里表现出老鸭叫。3.想像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讨论每一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三表演数鸭子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四编创与活动1.认识四分休止符。不告诉名称只告诉休止一拍,应提示学生以四分音符为一拍。2.连续拍击 OOOO:3.看看歌曲数鸭子中有几个“O”。4.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唱谱。提示:唱到“O”时怎么办?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四课教 学 目 标一、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二、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观歌曲。三、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教 学 建 议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二、教师可围绕本课主题“长鼻子”,突出人与自然的主题,从认识大象开始,向学生渗透保护自然、爱护动物的意识。教师可在课前搜集有关大象生活的图片、录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表现音乐,通过学音乐了解自然,了解人的生存的环境。三、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要给予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用歌声、身体的节奏、伴奏、表演等办法来学习音乐,就是体验的形式。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参与体验中多多积累对音乐的感受,获得对音乐的记忆。教 材 分 析1.管弦乐小象小象是美国亨利曼仙尼乐队演奏的爵士风格的乐曲。乐曲轻松活泼,形象地表现了小象们玩耍嬉戏的情景。2.管弦乐大象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动物狂欢节,又称动物园狂想曲。这是一部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这部乐曲常采用两架钢琴和小型管弦乐队的形式演奏。3.歌曲小象小象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3/4拍,结构是由一个问答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的旋律抒情而优美,节奏配合歌词的语气重音,词曲结合紧密。唱起来流畅上口。歌曲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的友好交谈,一问一答之间表露了小象以长得酷似自己的妈妈而引为自豪,歌唱了小象爱妈妈的真挚情感。4.歌曲两只小象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创作歌曲。五声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 X X XX| X X X0 |的典型节奏贯穿全曲,仅结尾句稍加变化。亲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幼象玩耍的姿态,生动而形象。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好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友好的情景。好像在告诉小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第一课时一 律动:聆听杜鹃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 聆听小象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可提示学生是否知道有关大象的事物,吃什么、住在哪?提示学生用手指指点小象的脚印。提示:你感到乐曲是欢快的?还是优美抒情的?小象叫了几次?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模仿小象的叫声。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三 表演小象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演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划动,体会旋律的起伏。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可用其它小动物,找出它们的特点编唱,看哪一组编唱得好。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二课时一 律动:聆听大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二聆听大象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初听前,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为什么音乐缓慢沉重。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2.复听音乐做动作。三表演两只小象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聆听歌曲演唱。采用听唱法教学。演唱歌曲时要注意提示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得强。歌中的衬字“呀”不要唱得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2.歌曲学会后,为小组创编动作,要让学生听着演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五课教 学 目 标一、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二、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三、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辩、感受。教 学 建 议一、本课可安排两或三课时完成。二、本课以蒙古族民歌或描写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器乐曲、舞蹈构成一课,旨在通过音乐的学习感受并了解蒙古族音乐。教师结合多媒体,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风情,如吃的、住的、用的物品等。三、把本课学会的歌曲唱给家里人或朋友听。教 材 分 析1.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我是人民小骑兵是吴光锐、齐景全、王小平作曲的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2.器乐曲挤奶舞器乐曲挤奶舞是采用一首欢快的蒙古族民歌写成,2/4拍,羽调式,民歌原只有四个乐句:乐曲描绘了孩子们学做小小挤奶员,愉快忙碌着挤奶的情景。学生边听乐曲边学做挤奶舞。这个舞蹈主要由蒙古族舞蹈中常见的“硬肩”、“笑肩”和“挤奶”等动作组成。挤奶舞可分小组表演,每次四六人。3.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这首旋律流传已久,填词很多,早年为红旗歌,流传在我国北方地区,反映了当时土地改革时期的革命斗争生活。4.歌曲小松树小松树是一首动听的内蒙古民歌。2/4拍,徵调式,复乐段结构。松树是一种常绿乔木,种类很多,有红松、白松、樟子松、马尾松、落叶松等,其叶子为针形。松木成材好,不易虫蛀,用途广泛。小松树这首歌以赞美小松树为题,从拟人的角度,赞美小松树“绿茵茵”,“真漂亮”,“像小兄弟一样”,“幸福的在微笑”,比喻小朋友像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喜爱小松树挺拔、顽强的品格,勇敢地与风沙搏斗的精神。歌曲起伏的旋律优美抒情,歌唱性强,音域不宽,仅有八度,适宜低年级学生演唱。第一课时一 律动:聆听挤奶舞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教学基本要求1.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时,可结合教材中的插图,也可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像片启发学生。提示:这首木琴曲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3.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小骑兵由远至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4.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与或伴奏。三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基本要求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2.轻声随着演唱录音哼唱旋律。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四 编创与活动1.教师可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2.可让学生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3.提示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二课时一 律动:聆听挤奶舞,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境。二聆听挤奶舞教学基本要求1.可在组织学生聆听挤奶舞的同时选放有关挤奶舞的录像,引发学生的兴趣。2.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三 编创与活动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有趣的练习,是一组蒙古族运动项目。有摔跤、赛马,还有射箭。教师可指导学生为下面两组节奏选择适当的项目,填上象声词,如射箭:嗖嗖;摔跤:嗨嗨。分别填写在方框里。2.分声部拍一拍,再三声部同时拍出。3.分声部读一读,再三声部同时读出。4.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选择的象声词合适,读出的效果好。四表演小松树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听录音的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2.轻声有感情地随着音乐读歌词。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6.教师可不要求动作统一,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像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表演。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六课教 学 目 标一、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二、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三、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教 学 建 议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二、本课围绕着“鸡”的学习内容展开,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较短的时间表述自己对“鸡”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表现歌曲的情感。三、聆听乐曲的图形谱供参考,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初听乐曲后自画图形谱,便于加深对音乐的感受。教 材 分 析1.管弦乐公鸡母鸡公鸡母鸡首先由钢琴和小提琴采用以同音反复组成的音调和顿音,模仿母鸡咯咯的啼叫声,仿佛刚刚下了蛋的母鸡在报喜:接着钢琴模仿公鸡的啼叫声。公鸡和母鸡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乐曲情趣盎然。2.童声合唱我的小鸡我的小鸡是一首阿塞拜疆儿童歌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3.歌曲母鸡叫咯咯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2/4拍,由带再现的两段体构成。4.歌曲下蛋啰下蛋啰是一首2/4拍、民歌风的创作歌曲。歌曲形象地表现了大母鸡生蛋的得意样子。歌曲中大母鸡的叫声完全用节奏表示,说说唱唱很有情趣。歌曲的音域只有五度,极适于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这首教材启用的新儿歌,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第一课时一 律动:聆听公鸡母鸡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公鸡母鸡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公鸡、母鸡的叫声,乐曲开始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画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3.听乐曲,分别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表演。三表演母鸡叫咯咯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母鸡为什么叫咯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向人们报喜的意图。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四 编创与活动1.认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2.分小组讨论响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二课时一 律动:聆听公鸡母鸡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我的小鸡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童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小鸡的可爱处有哪些?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三表演下蛋啰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下蛋啰,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2.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3.用听唱法尽快学会歌曲。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4.边唱歌边表演。四 课堂评价活动:五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七课教 学 目 标一、通过表演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二、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三、能够看图为歌谣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四、能发挥想像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教 学 建 议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二、本课可围绕大海的主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此课之前,可提示学生在课前预备制造大海声响的物品。在聆听、表演后做“大海”的练习。三、编创歌谣可培养学生编创意识,有能力的学生可自行改编歌谣,但节奏要准确,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条件。教 材 分 析1.歌曲大海摇篮大海摇篮是一首具有民歌风的少儿歌曲。2/4拍,宫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较有规律的节奏似平静的大海般摇荡,配以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歌唱了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2.管弦乐海上风暴管弦乐海上风暴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于1891年的管弦乐培尔金特第二组曲。3.歌曲海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歌曲为3/4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旋律前两乐句一伏一扬,第三、四乐句各自形成起伏,使得歌曲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宕。这五个音的旋律充满了吟唱性,质朴无华。由于节奏的疏松,旋律显得宽广,有着海的气势,又因旋律多为级进式的起伏,音调带着柔和的美,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浪相逐远去的海面。这首短歌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4.歌曲云云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3/4拍,五声D宫调式,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到“大海”、“帆船”,从“装着小雨点”的大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的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愿大自然忠实地为人类服务,让人们的幸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第一课时一 律动:聆听大海摇篮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大海摇篮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的心情怎样?2.复听歌曲,边听边用笔画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感受。3.将歌曲、乐曲相比较,用简练的话说一说有什么不同?三表演海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范唱录音。提示: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海?你见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2.听录音,用手拍节拍,心里默唱。然后有感情地读词。3.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进行跟唱,用手臂表现歌曲的起伏。感受歌曲描绘的大海。4.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歌唱的错误,可借助手势调整歌词倒字带来的音准不正确。5.随着教师像唱词一样唱歌谱,视学生的演唱能力,一句或一小节唱歌谱。教师适时加入手势提示高低。一二遍即可,不可久唱。四 课堂评价活动:五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二课时一 律动:聆听大海摇篮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海上风暴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提示:这段音乐告诉我们大海有了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样?试着模仿其中的一个声音,让同学们相互评价。2.复听。边听边用笔划线条表示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编创与活动1.这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综合性、创造性的练习。它以大海为主题,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物品,如:桌子、盒子、盆、纸、身体、吹气、喊叫、模仿声音、打击乐等各种方法制造声响,使学生的创造综合在一起,形成生动的大海。2.此练习可分小组或集体进行。先命题是早晨的大海,还是暴风雨中的大海,每个人可先做一种声音,其他人逐渐加进来,后加入的同学要注意大家的表现中缺少什么样的声响,尝试加入的效果,不理想可更换。三表演云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即教师拍三下(拍手、点手心、点手心),学生便会跟上。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2.复听录音范唱。提示: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的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3.听录音或教师范唱,轻轻地跟唱歌词,教师注意纠正字音,使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4.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提示:编自己的动作表现云。5.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四 编创与活动1.这是一条编创歌谣的练习,也是巩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节奏练习。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己练歌谣,看图填词,看歌谣中缺少的词应填写什么更合适。分小组进行,学生可讨论,并进行编创。2.将填写完整的歌谣读给同学们听,边读边拍,看哪一组最准确。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八课教 学 目 标一、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彝家娃娃真幸福。二、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三、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四、能按图意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教 学 建 议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二、本课在“幸福生活”主题下构思,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还学过哪些表现幸福生活的歌曲,分小组背唱给大家听。三、本课内容重点放在彝家娃娃真幸福、快乐的啰嗦、乃哟乃,其他两个聆听乐(歌)曲可做浏览式欣赏。教 材 分 析1.弹拨乐合奏快乐的啰嗦快乐的啰嗦是作曲家张式业根据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编而成的弹拨乐合奏曲。这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畅,带有舞曲性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再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舞、歌唱美好生活的欢快热烈的场面。乐曲在简短的前奏之后,用彝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月琴奏出了这段舞曲的主题。2.歌曲阳光下的孩子阳光下的孩子是由张名河作词、晓丹作曲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朝气蓬勃的音调,欢快的情绪,歌唱了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3.歌曲夏天的阳光夏天的阳光是一首瑞典民歌,4/4拍,降B大调,歌曲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四乐句,旋律起伏,带有附点的节奏,具有一种推动力,给人一种奋进的感受。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采用了器乐曲常用的加花手法,使得旋律更为活泼、跳跃,表现了瑞典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生活的乐观情怀。4.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5.歌曲乃哟乃乃哟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2/4拍,全曲由五个小乐句组成。旋律中只用do、mi、sol三个音,而且每个乐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sol、mi、do顺序,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由于歌曲乐句的长短不同,形成了(22333)有变化句式结构,旋律简单而不单调,简短旋律欢快热烈,表现了土家族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第一课时一 律动:聆听快乐的啰嗦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快乐的啰嗦教学基本要求1.聆听乐曲时,教师可借助弹拨乐演奏的图片或电视录像,让学生感受弹拨乐合奏的这一形式。提示:这首乐曲的情绪,让学生回答。2.复听乐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按自己熟悉的弹拨乐音做模拟演奏动作,或听教师介绍彝族的简单舞蹈动作,学做彝族一二个舞蹈动作,随着音乐表演,体会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三聆听夏天的阳光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这首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2.复听歌曲。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四 编创与活动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叫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如: 嗡嗡 嗡, 嗡嗡 嗡, 哩 哩哩 哩 哩可启发学生想像编创各种鸟儿的叫声,再读一读、拍一拍。3.教师可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二课时一 律动:聆听快乐的啰嗦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阳光下的孩子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初听歌曲。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2.复听歌曲。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三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1.教唱歌曲之前,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可简单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爽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可结合一些有关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听唱的基础上,随着范唱录音轻声朗读歌词。要求学生吐字清晰地演唱歌曲。提示学生,衬词应唱得轻巧,要求学生注意表达歌曲的情感,使歌曲演唱得轻快而富有弹性。3.在歌曲唱会的基础上,编创动作,并由小组讨论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四表演乃哟乃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一至二遍学生拍手。2.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哟乃,乃哟嗬”是快乐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4.可跟着教师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5.歌曲熟悉后,可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地表现歌曲的情感。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九课教 学 目 标一、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理发师。二、认识沙球、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三、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总结、创造意识。教 学 建 议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二、本课以“巧巧手”为主题,是一个劳动光荣主题的学习,教师可提前预备一些旧报纸,便于学生利用。教 材 分 析1.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是一首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儿童歌曲。2/4拍,五声徵调式。轻松的旋律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合着有规律的节奏,一气呵成,表现了歌唱劳动的活泼、愉快的情绪。歌曲以表演唱形式出现,一领一和气氛热烈。历数一双手的功劳:洗衣服等家务劳动,补图书、平操场等爱校园的劳动,拾麦穗、拔野草等生产劳动,真是样样事情都会做,因而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使学生在歌唱中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2.管弦乐铁匠波尔卡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Feuerfest),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作为节奏乐器。3.歌曲粉刷匠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24拍,F大调,一段体结构。全曲音域仅有五度,由五个唱名do、re、mi、fa、sol组成短小严整的四个乐句。旋律多使用重复的手法,简单而且易唱易记。第一、二、四乐句旋律基本相同,第三乐句旋律稍有变化,并以|的节奏贯穿全曲,给人以完整统一的感受。轻松风趣的旋律与幽默诙谐的歌词相结合,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粉刷匠在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得意炫耀自己劳动技术的同时,表现了小粉刷匠一心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一方面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4.歌曲理发师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而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F大调式,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 | |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歌表演同桌二人共同表演,一人扮顾客坐着,双手自然放在腿上。另一人扮理发师站在顾客后面。表演动作可参照课本简图,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根据歌词内容创作。第一课时一 律动: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手都会做什么事?你会做什么事?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三表演粉刷匠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提示:这首歌唱出了哪些内容,小粉刷匠都做了什么?2.复听歌曲范唱,心里默唱,看谁记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3.随录音唱歌词。提示:如果你是粉刷匠,或着帮妈妈做了一点事,得到妈妈的夸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边听录音边唱,试着编创自己的动作,也可以试着用旧报纸把自己打扮成粉刷匠的样子,边唱边表演。5.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6.提示学生重点唱好“小鼻子变呀变了样”,也可展开讨论: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懂得劳动要不怕脏和累,理解小粉刷匠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的喜悦,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 课堂评价活动:五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十课教 学 目 标一、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理发师。二、认识沙球、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三、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总结、创造意识。教 学 建 议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二、本课以“巧巧手”为主题,是一个劳动光荣主题的学习,教师可提前预备一些旧报纸,便于学生利用。教 材 分 析1.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是一首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儿童歌曲。2/4拍,五声徵调式。轻松的旋律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合着有规律的节奏,一气呵成,表现了歌唱劳动的活泼、愉快的情绪。歌曲以表演唱形式出现,一领一和气氛热烈。历数一双手的功劳:洗衣服等家务劳动,补图书、平操场等爱校园的劳动,拾麦穗、拔野草等生产劳动,真是样样事情都会做,因而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使学生在歌唱中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2.管弦乐铁匠波尔卡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Feuerfest),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作为节奏乐器。3.歌曲粉刷匠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24拍,F大调,一段体结构。全曲音域仅有五度,由五个唱名do、re、mi、fa、sol组成短小严整的四个乐句。旋律多使用重复的手法,简单而且易唱易记。第一、二、四乐句旋律基本相同,第三乐句旋律稍有变化,并以|的节奏贯穿全曲,给人以完整统一的感受。轻松风趣的旋律与幽默诙谐的歌词相结合,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粉刷匠在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得意炫耀自己劳动技术的同时,表现了小粉刷匠一心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一方面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4.歌曲理发师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而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F大调式,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 | |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歌表演同桌二人共同表演,一人扮顾客坐着,双手自然放在腿上。另一人扮理发师站在顾客后面。表演动作可参照课本简图,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根据歌词内容创作。第一课时一 律动: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手都会做什么事?你会做什么事?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三表演粉刷匠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提示:这首歌唱出了哪些内容,小粉刷匠都做了什么?2.复听歌曲范唱,心里默唱,看谁记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3.随录音唱歌词。提示:如果你是粉刷匠,或着帮妈妈做了一点事,得到妈妈的夸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边听录音边唱,试着编创自己的动作,也可以试着用旧报纸把自己打扮成粉刷匠的样子,边唱边表演。5.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6.提示学生重点唱好“小鼻子变呀变了样”,也可展开讨论: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懂得劳动要不怕脏和累,理解小粉刷匠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的喜悦,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 课堂评价活动:五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二课时一 律动: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聆听铁匠波尔卡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乐曲。提示: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不是乐器发出的声音。2.教师简介乐曲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复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边听音乐边指看课本上的图形谱。试看记住这一句旋律。3.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三表演理发师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提示:理发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简单叙述歌曲内容。2.复听范唱,用跟唱的方法尽快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角色进行表演。3.请一部分学生加入打击乐器沙球、边打边唱。其他同学边唱边表演。四 编创与活动1.认识沙球,看图或看教师示范持沙球的正确姿势。2.分小组尝试,发出声音。3.指导学生看右面的练习:第1小节:左手一下,右手一下,第2小节:左手一下右手两下。沙球及演奏方法简介沙球:又名沙锤,用密封的椰子壳外加木把制成(儿童打击乐为塑料壳,内装沙粒,两个一组)。演奏时,左、右手各握一把,双手交替上下晃动,奏出各种节奏音型。沙球发音清脆呈短暂的沙沙声,多用于演奏有特殊风格的舞曲。五 课堂评价活动:六 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第十一课教 学 目 标一、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汪汪与咪咪”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二、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球纳米颗粒与缓释技术在麝香接骨胶囊中的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区块链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洞察及研究
- 旅游服务竞争创新趋势-洞察及研究
- 手势识别技术的引入与创新-洞察及研究
- 食品安全学题库填空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DL-醉椒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儿童滑板车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3D生物打印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复合液体化肥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复方硝酸咪康唑软膏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河北省琢名小渔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数学(含答案)
- 医药公司新员工考评表
- 生态农庄设计规划课件
- 《工程制图完整》课件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总复习题与答案
-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课件(共36张PPT)
-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
- 北京工业地产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 脑室和脑池解剖
- 集装箱内装仓库仓储最新协议
- GB∕T 16754-2021 机械安全 急停功能 设计原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