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症中医治疗.doc_第1页
带状疱疹后遗症中医治疗.doc_第2页
带状疱疹后遗症中医治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方 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1月22日 郭旭光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1.全蝎适量,研末用开水或稀粥冲服,每次服1.5克3克,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10天即可显效。2.前胡15克,白术、生薏苡仁、防风、防己、桑枝、当归、生地、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5天见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84例 疗效观察带状疱疹是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髓外神经节的病毒性疾病,以皮肤上出现带状成族水疱.带状疱疹是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髓外神经节的病毒性疾病,以皮肤上出现带状成族水疱,痛如火燎为特征,中医名“蛇串疮”。其后遗症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为皮损消退后顽固性神经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笔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此病84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84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4例,女30例,其诊断皆为西医确诊,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并符合中医高校教材中医外科学“蛇串疮”标准,见皮损及附近刺痛感觉障碍症状者。2治疗方法84例均用中药治疗,停用相关西药,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味,药用生黄芪60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0g,桃仁12g,红花10g,地龙12g,丹参15g,郁金12g,痛甚加延胡索15g,制香附12g;舌苔白腻加薏仁米30g,苍术12g,偏黄加黄柏12g;口干见伤阴症状者加玄参20g,麦冬15g,丹皮12g,每日一剂,水煎服,日3次,10日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治愈:2个疗程后皮损疼痛消失,感觉良好;好转:2个疗程后皮损疼痛偶尔轻微发作;无效:皮损疼痛无明显好转。3.2治疗结果治愈55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4%。4讨论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顽固性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疑难病症,西医治疗除止痛剂外,尚无有效方法。中医认为此证为热、湿、毒邪蕴结肌肤,消退后,损伤脉络,瘀血阻滞,不通则痛。中老年患者则往往病去正气受损,无力推动瘀血自排,故缠绵难愈。笔者取补气活血法应之,选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加味,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气旺则促血行而祛瘀,配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郁金、丹参活血逐瘀;地龙通经活络,则气旺血行,瘀阻自通,疼痛自解。正如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言:“血实则瘀,轻者消之,重者行之。”此肌肤脉络血瘀之重证,上法行气消瘀,行之则通,故疗效较佳。配方体现了“气行血行”的辨证关系,符合本病气虚血瘀之病机,故疗效显著,实为中医辨证用药之原则。;=白糖蚯蚓液。用新鲜蚯蚓,先用水冲洗干净,再洒上白糖,用竹筷将其搅拌(别说我残忍,看着先生晚上几次三番醒来,甚至疼痛的用手捶打自己时,那滋味绝对比做蚯蚓杀手难过)然后用棉签将蚯蚓涂在患处据已经疼的有点失去理智的先生说,确有奇效,但后来因为新鲜蚯蚓的保存等问题,所以此方只用了一次,对其疗效实在了解不确切第二个偏方是朋友提供的,仙人掌将仙人掌(越老越好)去刺,切块后与冰片末一起捣碎成糊,敷在患处,再用纱布覆盖后来的这十天,先生就是靠着这个古老的偏方,度过了难忍的疼痛期数日。采用此药方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清泻肝火之功效;=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1、莉花糖水:准备茉莉花5克,红糖适量,将茉莉花与红糖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水沸,去渣。用法:代茶频饮。采用此药方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理气活血,解郁止痛之功效。2、茹桑叶茶:准备竹茹5克,桑叶6克,炒谷芽9克,将三者加水适量,共煎取汁。用法:代茶频饮,每日1剂。采用此药方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清热除烦,健胃消食之功效。3、归佛手柑:准备佛手柑鲜果30克,当归6克,米酒30克,将三物一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用法:每日1剂,可连用数日。采用此药方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舒肝理气,养血活血之功效。4、归陈皮蛋:准备柴胡15克,当归9克,陈皮9克,鸡蛋1个,将四味加水适量,一同煮至蛋熟。用法:吃蛋饮汤,每日1剂,连用7日。采用此药方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行气活血,健脾和胃之功效。5、齿苋薏米粥:准备薏米30克,马齿苋30克,先将薏米和马齿苋加水煮熟,再加红糖调味。用法:每日1剂,连用7日。采用此药方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之功效。6、杞叶粥:准备枸杞叶30克,粳米50,先把枸杞叶摘洗干净,再与粳米一起加水熬粥。用法:随量作早晚餐食用。采用此药方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清热泻肝之功效。7、胡青叶粥:准备大青叶15克,柴胡15克,粳米30克,先把大青叶、柴胡加水1500毫升,煎至约1000毫升时,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入白糖调味。用法:早晚分食,每日1剂,可连服数日。采用此药方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清泻肝火之功效;=带状疱疹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再加上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的。一般,得带状疱疹后会反复发作,而且皮损也比较广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非常在的。那么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有哪些呢?1.患了带状疱疹用全瓜蒌治疗,可获较好的疗效。使用方法:取60-80克的全瓜蒌一个,洗净后分割数块,与75克左右的冰糖合在一起加水煎煮2次,取汁约350毫升,早晚分两次服,连服6-8日均愈,小儿则用量减半。瓜蒌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化痰、宽胸利膈及消痈等功效;冰糖有清热祛火、补中益气的功效,两药合用,口味甜润,疗效加强,服用后均无不良反应。2.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可用方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克,猫爪草20克,板蓝根、徐长卿、丹皮、赤芍、白芍各12克,大青叶、虎杖各15克,川连7克,生甘草10克。3.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中的加减变化:疹在眼睑部、颞部加防风、升麻、荆芥,胸背部加柴胡、白芍、丹参、葛根,腰部以下加龙胆草、川牛膝、生地;病程长,痛甚加蜈蚣、僵蚕。用法:水煎服。用青黛3克,冰片2克,研细,加红花油适量,调敷患处。均5日为1疗程。禁酒,禁辛辣之品。用14个疗程。功效主治:带状疱疹。4.石灰粉、香油各适量。制用法:将石灰粉放入碗中,加香油调成糊状,涂在带状疱疹患处,日3次。疗效:2-3日痊愈。5.红皮地瓜头数个。制用法:将地瓜头在细石上磨成糊状,放勺内加热,制成半熟状,外涂带状疱疹患处,加纱布包扎。疗效:3天后换下,1次即愈。6.干山药60克。制用法:烧炭研细,香油调和,外涂带状疱疹患处,每日3次。疗效:3-5日即愈。7.生大黄、黄柏、黄连各30克,生乳香、生没药各15克。制用法:共研成细粉,用茶叶泡浓汁调成稀糊状,外敷带状疱疹患处,干了即换。疗效:1-2日结痂,4-6日痊愈。:带状疱疹后遗症的发生多与治疗不当、邪毒未尽有关。其病机是邪毒留滞,治宜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柴胡6 天花粉10 当归15 炮山甲6 茯苓10 地骨皮10 茵陈10 知母10 紫草10 夏枯草10 制大黄3 丹参10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连用7剂可缓解。此后,可服下列药物:白芷12 桃仁10 大枣7枚 老葱须3片 川芎10 赤芍10 水蛭3 丹参10 桂枝3 元胡10 水煎服。每日1剂, 早晚各1次,饭后服用。 文章来源: 原文链接: /html/11860580.html我得了两次带状泡疹,神经痛的后遗症是正常的,要一年左右才消.另外,可以吃些中药调理一下. ,肌注,也可以打一点转移因子,胸腺肽什么的中药方:连翘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栀子克,车前子克,丹参克,全蝎克;当归克,蚤休克,牛膝克,蜈蚣两条,五付;以上是腿根症状的用药,如果长在胸背或腋下,把凡参全蝎蚤休牛膝蜈蚣去掉,换成龙胆草克;生地克;泽泻克;元胡克;川楝克,大青叶克,甘草克。瓜蒌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8例龙岩市第二医院 郭建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皮肤科常见又较难治疗的疾病,往往西医多采用止痛药或激素类药物治疗,副作用大,疗效欠佳,而笔者和皮肤科医生联手采用中药瓜蒌散加味治疗28例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8例为中医门诊和皮肤科门诊病倒,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男30例,女18例;年龄27-80岁;后遗神经痛的病程在7日45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无明显差异(P0.05)。2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瓜蒌散加味加减化裁,以疏肝柔肝解郁,和营通络为法。基本方:全瓜蒌30g,丝瓜络30g,忍冬藤15g,红花6g,元胡12g,白芍15g,川芎15g。加减:体虚者加黄芪、山药;肝胆湿热者加茵陈;湿邪中阻者加苍术、茯苓、薏苡仁;瘀血内阻者加乳香、没药、桃仁;痛在上肢加桑枝;痛在下肢加怀牛膝。对照组疼痛早期用强的松5mg、消炎痛25mg每日三次,连服七天;一周以上的疼痛用消炎痛25mg、达宁0.3g每日三次,一周一疗程。疼痛完全消失为治愈。3、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7天治愈15例,14天治愈10例,21天治愈2例,28天治愈1例。对照组20例,7天治愈5例,14天治愈6例,21天治愈5例,28天治愈4例。经X2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为优胜。4、病案举例患者李XX,女,65岁。以“右胁肋疼痛伴疱疹1周”为主诉,诊治于门诊。就诊以来,右季肋部发生集簇性水疱群,剧烈疼痛,不能平卧,难以入睡。经西医用阿昔若韦、潘生丁、甲氰咪呱、强的松治疗后10天,疹退痂脱,但患部仍呈针刺样疼痛难以入睡,舌质暗红,苔较少,脉细涩。辨证:肝阴不足,脉络瘀阻。治以瓜蒌散加味加减。方药:全瓜蒌30g,丝瓜络30g,忍冬藤15g,红花6g,元胡12g,白芍15g,川芎15g,怀牛膝15g,连服7剂,服药后疼痛减大半,能入睡,后诸药加减连服10剂后痊愈。5、体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由于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较慢,多见于老年患者。中医认为系火毒为患,即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