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期末试卷A(徐良).doc_第1页
模具期末试卷A(徐良).doc_第2页
模具期末试卷A(徐良).doc_第3页
模具期末试卷A(徐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代码: 5200630南京城市职业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模具工艺学基础 考试试题专业: 学号: 姓名: 2011年12月题 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分 数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模具零件绝大多数为金属材料,主要的加工方法有机械加工、特种加工和表面精加工等。2具体地说,模具生产过程分以下六个阶段:模具方案确定、模具结构设计 、生产准备 模具成型零件加工、装配与试模 、验收与试用。 3. 工序是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位,判断加工内容是否属于同一个工序,关键在于是否连续加工同一零件。4. 铸件的结构工艺性铸件的壁厚壁厚均匀,转接处带圆角。预制孔为了减轻毛坯重量,减小机械加工量,带孔零件的毛坯应制出预制孔,但小孔不便制出。5. 坯料加工工序长方体加工工序:备料锻造热处理退火刨六面磨平面。圆形坯料加工工序:备料车加工平磨上下平面或内外圆磨表面。6. 锻件的锻造方式主要有三种,即轴向镦拔、横向镦拔和多向镦拔。7. 在加工的起始工序中,只能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则该表面称为粗基准。利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8时效处理工序,时效处理的目的在于减小或消除工件的内应力,一般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9. 确定加工余量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1.分析计算法、2.查表修正法 、3.经验估算法得分评卷人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产品制件精度 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水平 模具装配钳工的技术水平 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 2.表列出了几种零件的结构并对零件结构的工艺性进行对比。3.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工件应按照对定位的要求选择定位基准。定位基准有三个特点。(1)工件定位时,所选定位基准可能是点或线,这些点或线应由某些具体的表面体现出来,这些表面称为定位基准面。2)工件定位时,往往通过它的定位表面放置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这时定位基准面起支承作用,但并不是所有定位表面都起支承作用。(3)工件定位时,应视零件加工的具体情况,根据六点定位原则选择定位基准。选择精基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为了较容易地获得加工表面对其设计基准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应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2)“基准统一”原则 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以比较方便地加工其他各表面时,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此组精基准定位,这就是“基准统一”原则。(3)“自为基准”的原则 当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尽可能小而均匀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4)“互为基准”的原则 为了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或较高的位置精度,可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5)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操作方便的原则 工艺过程四个阶段的划分(1) 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尽量接近成品。(2) 半精加工阶段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必要的精度和余量准备,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钻孔、攻螺纹、切槽等)。(3) 精加工阶段使对精度要求高的表面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4) 光整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被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一般不能纠正形状和位置误差。如图2.26(a)所示零件,尺寸mm已经保证,现以1面定位用调整法精铣2面,试标出工序尺寸。解:当以1面定位加工2面时,将按工序尺寸A2进行加工,设计尺寸A =25+00.22mm 是本工序间接保证的尺寸,为封闭环,其尺寸链如图2.26(b)所示。则尺寸A2的计算如下:按式(2-1)求基本尺寸25mm60mm-A2 则:A235mm按式(2-4)求下偏差0.22mm0-Bx(A2) 则:Bx(A2)= -0. 22mm按式(2-5)求上偏差0-0.12mm-Bs(A2) 则:Bs(A2)= -0.12mm则工序尺寸A2=mm。模具作为一种高寿命的专用工艺装备有以下生产特点:(1)属于单件、多品种生产 模具是高寿命专用工艺装备,每副模具只能生产某一特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制件,这就决定了模具生产属单件、多品种生产的性质。(2)模具加工向机械化、精密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当前,产品零件对模具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的模具也越来越多。而机加工精度主要取决于加工机床精度、加工工艺条件、测量手段和方法。目前,精密成型磨床、CNC高精度平面磨床、精密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高精度连续轨迹坐标磨床以及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使模具加工向高技术密集型发展。(3)客观要求模具生产周期短 当前由于新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市场的竞争,客观上要求模具生产周期越来越短。模具的生产管理、设计和工艺工作都应该适应客观要求。(4)模具生产的成套性 当某个制件需要多副模具来加工时,各副模具之间往往互相牵连和影响。只有最终制件合格,这一套模具才算合格,因此在生产和计划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5)试模和调整 由于模具生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