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 声 光 笔记.doc_第1页
初二物理 声 光 笔记.doc_第2页
初二物理 声 光 笔记.doc_第3页
初二物理 声 光 笔记.doc_第4页
初二物理 声 光 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的产生与传播1.声的产生 发生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振动不止,发声不止.2.声的传播 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固体传声最快,液体传声最慢. 真空不能传声. 形式 以波的形式传播. 回声现象 声发出,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 分辨出回声的条件发声体与障碍物距离大于17米.发声时间与回声时间间距大于0.1秒.3.声速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空气(15) 340 空气(25)346 软木 500 煤油(25) 1324 水(常温) 1500 海水(25) 1531 冰 3230 铜(棒) 3750 大理石 3810 铝(棒) 5000 铁(棒) 5200 常用速度单位 km/h 千米/小时 米/秒=3.6千米/小时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掌握知识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 声音传给耳朵,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传到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骨传导 若传导系统出现障碍,人可以把振动通过骨或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双耳效应 由于生源到两只耳朵距离不同,声音传到两耳时间、强弱不同,判断声源的方位.立体声 一个声源通过多声道传播人耳,人感觉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形成立体声.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 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频率 1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2.响度 声音的大小影响因素 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 振幅 振动的幅度.单位为分贝.3.音色 发声体本身的特色.影响因素为本身材料. 同一个声音,不同材料,音色一般不同.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低于20Hz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为超声波. 动物的听觉高于人. 大自然听觉高于人、低于人.四.噪音的危害和控制1.什么是噪声物理学 物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环保角度 凡是妨碍了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的声音.2.来源大声的说话、安静环境中说话声、机器的运转声、大声的乐音和吵闹声.3.等级八年级物理主观感觉(db)-声音无法忍受 150-火箭、导弹发射 140-喷气式飞机起飞 130-螺旋桨飞机起飞 感到疼痛 130螺旋桨飞机起飞 120-球磨机工作 110-电锯工作 很吵 110-电锯工作 100-拖拉机开动 90-很嘈杂的马路 较吵 90-很嘈杂的马路 80-一般车辆行驶 70-大声说话 较静 70-大声说话 60-一般说话 50-办公室 安静 50-办公室 40-图书馆阅览室 30-卧室 极静 30-卧室 20-轻声耳语 10-风吹落叶沙沙声0-刚刚引起听觉 正常工作学习环境不超过70db.4.危害5.控制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五.声的利用1.声是一种波动,也是一种能量,可以对外做功.2.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3.利用 声纳 利用回声测距离. B超 在医学上应用. 清洗机器部件实验探究 常用方法 控制变量法采取相同量,比较一个不同量.第一章 光现象一.光的传播1.光源 直接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种. 间接光源 能够把光反射或折射传入人眼.2.光线 带箭头的直线.3.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4.应用 黑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5.像 实像实际光线汇聚而成. 虚像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6.观察范围眼睛接受光线的范围,光线箭头冲着眼睛.眼睛离窗口越近,接受的光线越多,观察范围越大.挡板画图相同,同样利用光的传播.7.光速 真空可以传播光速为C=3108m/s. 光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比空气慢. 水V=C,玻璃V=C.二.光的反射1.关于光的反射的名词入射光线OA.反射光线OB.法线ON垂直于镜面.入射角 入射光与法线夹角.反射角 反射光与法线夹角.镜面夹角 入射光或反射光与镜面夹角.2.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的时候,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3.反射定律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和入射光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变大,反射角也变大.垂直入射,垂直射出,光路改变180.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5.光路的改变度数6.镜面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 一束光线照在平面上,反射光也是平行的.漫反射 一束平行光照在界面上,反射向四面八方.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7.镜子的旋转找镜面镜子的旋转(入射光不动)结论 入射光不动,镜子转一个角度,法线转一个角度,反射光线转2角度.注 与法线夹角为几何夹角,方向夹角看箭头方向.三.平面镜成像1.什么叫平面镜.2.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传播的方向.(改变的度数为两个镜面夹角).成像3.平面镜成像特点(玻璃)像物等大.像距v=物距u.像物连线被镜子垂直平分.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4.成像的方法用反射定律成光路图.(适合点光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虚线、虚像、角、垂足)5.球面镜凸面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扩大视野.凹面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6.有关名词球心 镜子的中心.焦点 光线或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疑点.(F)主光轴 过焦点和镜心的光轴.焦距 从镜心到焦点的距离.(OF或f)7.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主光轴,反射光过焦点.从焦点发出的光线,反射光平行主光轴.对着光心(球心)入射,沿着这个方向反向射出.四.光的折射1.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一般会改变.2.折射规律有关光的折射的名词折射光线.折射角.光疏物质.(密度小)光密物质.(密度大)规律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界面两侧.若光从光疏到光密,斜着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若光从光密到光疏,斜着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垂直入射不改变方向.入射角变大,反射角也变大.五.光的色散1.白光可以分散为七色单色光,分别为赤、橙、黄、绿、蓝、靛、紫.2.光的结论七色单色光混合为白光.(白光是混合光)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按不同的比例可以调制成许多颜色光.颜料的三色光 红、黄、蓝. 按不同的比例,可以调制成许多颜色.3.物体的颜色不透明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的色光.(反射什么颜色它是什么色)透明体的颜色取决于它透过的色光.(透过什么颜色,它是透明色)不论是透明体、不透明体,如果七色单色光全反射、全透过,它就是白色的.不论是透明体、不透明体,如果七色单色光不反射、不透过,它就是黑色的.六.看不见的光1.光谱 赤、橙、黄、绿、蓝、靛、紫. 一个比一个波长短. 波长2.光以波的形式传播能量,例如热效应.光以波的形式传播信息,例如电视机.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红色光以外的光,由温度高的物体产生红外线.紫外线紫色光以外的光.紫外线大部分来源于太阳光,起到杀菌的作用,但不能长时间照射.4.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的较多.傍晚的太阳为什么是红色的傍晚的太阳颜色发红,这是因为傍晚的阳光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蓝光、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剩下红光、橙光透过大气射入我们的眼睛.5.雾灯是黄色灯.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什么叫透镜能透光的球体一部分.2.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聚透镜)符号为.凸透镜两边薄,中间厚.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发散透镜)符号为.凹透镜两边厚,中间薄.“会聚” 在光传播的方向上,比原方向“拢”一些.“发散” 在光传播的方向上,比原方向“散”一些.3.有关名词光心 镜子的中心O.主光轴 两个焦点一个镜心的连线.焦点 凸透镜是实焦点.(实际光线会聚) 凹透镜时虚焦点.(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焦距 从焦点到镜心的距离f.4.测焦点的方法让平行光垂直照射在透镜上,过透镜在主光轴上出现最亮最小的亮点F.把光源放在主光轴上,移动透镜,直到出现平行光,光源所在的点为焦点F.如果物体放在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与透镜相同口径的光斑,物体就在焦点处.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处成等大等距的实像,用物距除以2得到焦距.5.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主光轴光会聚焦点处.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过焦点,平行光轴射出.二.生活中的透镜u为物距,f为像距.1.利用uf时,做成放大镜.老花镜也是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在同侧,眼在镜的另一侧.如1.2.当u=f时,不成实、虚像,可以找焦距.3.利用fu2f时,在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做成照相机.其中人是发光体,胶片是光屏.调焦调的是像距和物距.(像、物移动同方向)照近景镜头向前伸.晴天应缩小光圈,阴天应放大光圈.(光圈是指进光量的多少)通过凸透镜成像时,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实像能够用光屏承接.凹透镜成的都是正立缩小的虚像.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性质1.成虚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2.焦点处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3.2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4.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物距加像距等于4倍焦距,这是成实像时最小的像物距离.5.当物体成实像时,像物距离由小变大,(4倍焦距时)再变大.6.共扼现象当物体成实像时,镜子不动,像距变物距,在光屏上再次出现另一个性质的实像.7.当物体成虚像时,物体的移动速度小于像移动的速度;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像移动的速度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的速度.8.当物体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像向远离镜子的方向移动,并且越来越大;当物体向镜子靠近的过程中,像先向远离镜子的方向移动,越来越大后像向靠近镜子的方向移动,并且越来越小.四.眼睛和眼镜1.人眼看物体的原理 类似于照相机凸透镜成像.眼睛的构造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睫状体用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像成在视网膜前.2.当睫状体和眼球调节能力差或老化变形,眼看物体成的像就不会在视网膜上,造成近视眼和远视眼.近视眼晶状体太厚(黑眼球变凸),折射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前.特点 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状 眼球前后拉长,眼球变厚,焦距变短.矫正方法 带凸透镜.远视眼晶状体变薄,折射能力太弱,焦距变大,像成在视网膜前.特点 看得清远处,看不清近处.形状 眼球变薄.矫正 带凸透镜.3.眼镜的度数和焦度度数 D=100凸透镜表示为“+”,凹透镜表示为“-”.=单位是m-1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能否看清物体,它对眼镜所成的视角,大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视角 物体大小边缘到眼镜中心所夹的角.物体越近,视角越大,看到的物体越清楚.2.显微镜原理先用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后用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结构 由物镜、目镜和镜筒组成.物镜靠近物体,目镜靠近眼镜.3.望远镜原理先用一个焦距较大的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结构由物镜、目镜和镜筒等组成.镜筒长等于f目+f物.4.显微镜于凸透镜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是两次成像.显微镜f物f目;望远镜f物f目.第一次成的像是第二次的物体.都有物镜和目镜.两个镜共同特点都是把物体拉进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望远镜内部有一个倒像装置,所以人眼看到的是相对物体正立的像.第四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计1.温度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2.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