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元稹的对话心得_第1页
与元稹的对话心得_第2页
与元稹的对话心得_第3页
与元稹的对话心得_第4页
与元稹的对话心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元稹的对话心得人大附中08届13班即将出版作文集“风景这边独好”,大家见到要多多捧场我们班绝对是人才济济,作文质量都很高(尤其是我的同桌周荣融同学,文章全年级师生赞叹呀!)又有于树泉老师指点,每篇佳作后都有作者写下该文章是的心得体会,实乃不可多得的好书!(我发现我有打广告的天赋)本文是我根据自己的烂文“与元稹的对话”在被逼之下写的心得系应付差事,东扯西扯就是为了凑字数因为我实在觉得我这篇作文能写出啥心得来这是一个好写的题目,因为内容上可谓基本没有限定。但对我来说又不甚好写。对于既不懂毛笔又不懂印章,没有特殊偏好的我来说,很容易把它写成一篇大众文,所用材料众人皆知。那时学校里正苦练诗歌鉴赏,我因此私下里多读了很多诗以及诗人的生平故事,于是本着学以致用的想法,便一下把对话的对象锁定在诗人词人之中。我并非一下就想到元稹,这个在高中生作文中很少出现的诗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李白杜甫王维苏东坡等,对于喜欢标新立异并希望让自己从一次作文中得到更大锻炼的我来说,李杜就只好不予考虑。我对王维不甚了解,苏东坡又自认驾驭不了,只好另想他人。这时我想到了白居易,以及前些时候刚刚读到的有关他如何在家蓄妓过百,逼死已然从良的关盼盼等等让他在我心目中形象大打折扣的事实当然这些违背了作文积极向上的基调,我并未在文中提及。他的薄情行为让我记起了关于爱情的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出自元稹之手,再加上“元白”之名,我这才决定要和元稹对话。写诗人,又尤其是“对话”,引其诗句相当重要。当然作文不是默写,要引得恰当又要释的巧妙。所引诗句都要能为中心服务,而不是单纯为了向老师炫耀你背了多少诗。我在处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句时,本想把它放在第二段。但想到文章的主旨是“情”而非“爱情”,并且现如今这句话的含义早在应用之中大为扩展,就决定干脆把这最着名的一句放在最开头,以达到让元稹的“情意深重”在开头便不需我的赘述而展现在读者眼前之效。再说第二段中的其他几句,前几句是说妻子去世之前如何,后几句是表现妻子去世以后元稹的表现。每句诗后再加以自己的诠释理解,这里我不仅加入了对诗句的解释,也借用了作诗词鉴赏题时分析的手法,略加抒情,如“太醉人,太婉转,引得旁人为你的痴而泣,我也愿一掬同情之泪”。这样就借诗句很好的展现了我的主旨,有文采又不显单薄。材料也是要经过筛选的。首先,在元稹的众多诗句中,如“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样的我就没有采用,因为此句虽然有名,但却是元稹对生活的感叹,不仅于我主旨关系不大,而且私以为有因命运不公发牢骚之嫌,故没有使用。其次,在一篇不到一千字的作文中,对一个人的展现其实非常有限。对元稹略有了解的读者就会知道,元稹此人曾为了前途功名抛弃了初恋情人莺莺,又在“莺莺传”中自行捏造了荒谬借口。林语堂先生曾评他“卑鄙下流,一至于斯。”并且他自己所谓因为妻子而“取次花丛懒回顾”也并没实现。我说这些并非为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是想说成就一篇作文,只要把那一个闪光点说好,说得有理有据,哪怕元稹的痴情是一时的,(薄情是一世的orz)文章就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各式的材料都在手中,就看你要怎么用。附原文:与的对话与元稹的对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悲气袭人,我是否该掩卷一哭?初见你的诗,虽不知你所忆何人,可你的一腔衷情,却让我心生震颤。微之,你教我情为何物。“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她是你的爱妻。“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在脑海里勾勒你缠着她买酒,而她毅然拔下金钗走向当铺的图画,是温馨,亦是悲怅。“嫁与黔娄百事乖。”她在你最最潦倒之时委身下嫁,以野蔬充膳,以落叶添薪,都没有半句怨言。在颠沛流离中的陪伴,催起你这辈子深广美好之情的极致。可她却等不到你意气风发高官厚俸之时,便走了。“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你在醉梦之中一定与她相见,声声呢喃。太醉人,太婉转,引得旁人为你的痴而泣,我也愿一掬同情之泪。那么适才那悲歌传响的诗章,出于你的肺腑便不足为奇。你与她,没有浮艳,只有质朴,没有轻佻,只有笃定。“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你本是个多情之人,却只因她自此对其他女人不屑一顾,纵然是再柔鬟蛾眉的女子,也敌不过回忆中她明眸善睐,眉眼弯弯。只怕是这情太深太沉,你才为寻求悲伤的解脱而去尊佛奉道的吧?半生离索,凄凉无限。她是你的悲,还是你的执?不论。可我已懂了爱情。“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他是你的挚友。元白元白,你与乐天直至今日仍被一同念起。他知你的乐也懂你的悲。知音,莫过如此,所以哪怕近乎牢骚,你也向他一吐块垒。“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问君谪九江。”元和十年,恐怕是你生命中最不堪回首的一年。你谪贬通州,患了疟疾,差点病死,而不过半年,乐天也因得罪权贵而贬为江州司马。相同的命运,将两颗心拉得更近。瘴乡独处,意绪消沉,惟有千里外朋友的书信给予安慰。而此刻听闻好友蒙冤,你的陡然心惊,使得视野里一片灰暗死气。震惊,愤懑,惋惜,怨苦,涌上心头的,是你与他友谊的诠注。犹记白居易曾有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说的是你五年前初被贬时,他急于读你的来信,狼狈起身。而如今你“垂死病中惊坐起”,震惊之巨,无异针刺。同样的“惊起”,你甚至是在病中,让我不得不叹,你们已休戚相关。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