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1、八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度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赐赏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2、中世纪庄园自给自足城市的复兴1、原因:从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封建领主在经济利益的诱惑2、特点:“小国寡民”、脏乱3、城市自治斗争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 手段:金钱赎买、武装斗争4、等级君主制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1265年英国会议 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1、资本原始积累始创于15世纪,通过暴力手段实现 典型途径:英国圈地运动2、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3、民族国家的形成十五世纪末英法先后形成民族国家4、君主专制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贵族需要依靠王权维护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农民与城市贫民需要王权改善生活环境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意义:打击大贵族势力,全力强化王权,颁布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5、新航路的开辟条件:对黄金需求的增加;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传统贸易遭到破坏;西欧各国君主为自身利益支持开辟新航路活动,科学技术、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影响:世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西方国家发展,东方地区殖民6、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空前的浩劫7、文艺复兴1416世纪,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 发源地:意大利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8、宗教改革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原因:西欧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罗马天主教会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社会其他阶层将矛头指向天主教会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 内容:发行赎罪券影响: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革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1640年“长期会议”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88年,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2、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批判天主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 高举理性大旗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首创政治分权学说,为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主张人民主权说)、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泰斗,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宗教宽容,信仰自由,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君主制制约君主权力和贵族权利实行政教分离,倡导言论、出版自由)、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奠基人,著有论法的精神,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思想,三权彼此独立相互制约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卢梭(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认为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发展社会契约学说,主张人民主权,认为人民有对政府永远的革命权,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狄德罗(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宣扬自由和平等影响: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为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系统的政治构想3、美国独立战争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5年列克星顿的枪声北美独立战争由此开始1776年七月四日大陆会议通过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 1783年宣告美国独立意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榜样4、美国联邦制度1787年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中央与地方分权;三权分立:国会(立法)、总统(行政)、最高法院(司法)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5、法国大革命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开始在法国实施君主立宪政体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开始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拿破仑帝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中央集权制,颁布法国民法典1815年,在内外反对势力夹击下,拿破仑帝国崩溃历经26年的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法国及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使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对此后的革命运动产生深远影响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政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美国的扩张和强盛(南北战争)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德意志的统一)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开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经济工业革命:(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英国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法国 :引进英国技术,思想启蒙运动和1789年大革命为法国现代化奠定基础,1870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进入工业社会德国 :统一后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于一战前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美国 :通过技术创新,机器制造业得到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进入电力时代,于20世纪初成为世界工厂,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 日本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现代工厂制度社会矛盾血汗工厂、社会立法、环境污染、大企业与垄断资本对外政策殖民扩张,积累原始资本,殖民体系形成思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工人运动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20世纪初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爆发和结束:爆发原因:根本原因:欧美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主要原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扩军备战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结果:以同盟国战败告终影响: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结果,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损失,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摧毁了四大帝国,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1919年美英法主导了巴黎和会.把所有战争罪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对德国实行严惩.构成了决定战后国际格局的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1920年由美国提议的国际联盟成立以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但自身力量不足,缺乏对大国的制约力,无法有效维护和平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背景:亚太地区新的政治秩序没有建立,英美日海军军备竞争日趋激烈,为缓和矛盾,解决亚太问题和裁军问题内容:签订终止英日同盟,提升美国海军实力,英国海上优势开始丧失,日本海军力量发展受到限制,削弱日本是在华势力,保证门户开放政策影响: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确立了太平洋地区新秩序战后世界:英国从债权国变债务国,经济发展缓慢,英联邦形成,欧洲大陆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动凡华体系影响:是20世纪人类第一场打搏杀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所奠定的国际新格局为20年代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最为强权政治的产物,缺乏有效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只是短暂的休战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明显,失业率居高不下,生活水平大幅降低,右翼极端主义势力突起,是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社会保障措施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墨索里尼1922年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 纳粹体制以集权为特征,扩展为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绥靖政策在欧洲爆发标志:德国突袭波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英美确立共同军事和政治战略,1914年美国通过援助反法西斯国家,英美联合发布,苏美英缔结三国协定,扩大对苏援助1942年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开罗会议: 1943年美英中发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等所有领土 德黑兰会议协商欧亚战场分工与责任1945年德国和日本投降,二战结束影响:奠定新的国际格局,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势力,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殖民体系逐渐瓦解,促进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的演变雅尔塔体系1945年雅尔塔体系形成,欧洲领土变动、成立联合国、远东事务安排,确立联合国组织章程 联合国的建立:1942年,26国在华盛顿签署 1943年,美英苏中宣布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为会世界和平与安全 敦巴顿会议上决定国际组织命名为联合国 1945年雅尔塔会议确立联合国组织章程,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通过,联合国正式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一个亿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评价:雅尔塔体系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实行共处和合作,但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相关国家的利益苏美冷战的开始冷战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 背景: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冲突 爆发:1946年凯南提出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演说,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两大阵营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和莫洛托夫计划北约和华约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两极格局柏林危机:二战后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朝鲜战争苏美争霸: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了危机,星球大战计划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 背景: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外交 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 1990年德国实现统一影响:德国的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瓦解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进程西欧一体化进程:1951年建立煤钢联营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有助于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1973年英国加入其中,形成人员、商品、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通 最高目标是政治一体化1993年欧盟成立19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