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秀珍菇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秀珍菇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秀珍菇栽培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秀珍菇栽培技术一、目的要求了解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学习秀珍菇栽培的生产程序,掌握其关键技术。二、实验准备1、原料棉籽壳、麸皮、石膏2、菌种 秀珍菇栽培种。3、用具 菇房、铡刀、铁锨、农用薄膜等三、方法步骤1、栽培袋培养基的制作 (1)栽培袋培养基的配制杂木屑50%,玉米芯26%,麦皮15%,玉米粉5%,蔗糖1%,石膏粉1%,石灰2%,磷酸二氢钾100克,硫酸镁25克。棉籽壳92%,麦皮5%,蔗糖1%,石膏粉1%,石灰1%。甘蔗渣50%,木屑32%,麦皮15%,石膏粉1%,石灰2%,尿素100克。棉籽壳90%,谷壳4%,葡萄糖1%,蛋白胨0.5%,谷氨酸0.5%,麦皮4%,石灰少量。玉米秆、花生秆、花生壳、稻麦秆等都可做为培养料,以上原材料都应加工粉碎后用(2)栽培袋培养基的分装 装袋机由灌入口、压紧口、撤袋口三部分组成。首先在装袋机的灌入口套上规格为13*27厘米,厚度为0.04毫米的聚丙烯袋。由灌入口灌入培养基、压紧口将料压实,然后人工将袋撤下,用手将袋口塞到培养料内部,将袋口堵住,最后反过来放在铁筐内就可以了。 用小车,将整筐的栽培袋培养基整齐的排放在旁边的灭菌室内。排成一个长10米、宽5米、高2米左右的长方体。 2、制作栽培种 栽培种的接种是在接种室的无菌箱中进行。做完接种前的消毒工作后,拔下原种瓶瓶塞,将原种瓶表面老化的菌丝去除,再用镊子向栽培袋内接入原种,以薄薄的覆盖栽培袋表面为宜。然后套上颈圈,盖上盖口就可以了。每瓶原种可接栽培袋50-60个左右。这样栽培袋的接种工作也就完成了。培种做好后,就可以用来发菌出菇了。3出菇前的准备工作 栽培种发满后应该菌丝洁白,均匀,健壮,无杂菌感染;对菇房应该进行预处理,DDV药剂熏蒸一整夜后散气,再用高锰酸钾熏蒸一夜,待气味散尽后,对菇房进行预湿处理,在整个床架,房间的地面和墙壁均应大量喷水,使整个房间的湿度增加上去。在菇中布置2-3个杀蚊灯,以便控制虫口密度。 4栽培袋入棚 将菌包摆放于栽培床架上,高度以床架高度为准,搬入栽培房中可以养菌两天,不用通风,房间仍然喷水保湿,一个棚中能放多少菌包,且放置多少层,这要与菇棚中的通风换气量匹配。5出菇管理 开袋时沿着颈圈将塑料袋割掉,刮去原先老的菌种或肥大的原基。此时保持菇房的相对湿度达90(可通过在菇房中悬挂无纺布喷湿来实现,有加湿器则最好),连续保持3-5天,房间温度保持在23-25,每天给予一定的漫射光,此时菇房应该 勤加喷水,在喷水的时候给予通风。此阶段对通风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使CO2浓度控制在1000ppm以下即可。条件合适一天后即可采菇,采菇后,去除料面的老根和一些没有分化的原基,可直刮至新鲜的培养料,刮完后不可直接向料面喷水。如果菇房中出菇不太整齐,则需将新采完的菌包转移,以方便其它菌包的出菇管理。一潮菇全部采完后,最好当天能全部刮净(刮去表面老根与枯死的幼菇及菇蕾,这些地方最容易受双翅目害虫的危害而烂包),此时菇房的湿度只要维持在70-80即可,这样的目的就是让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