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低效探因.doc_第1页
中学作文教学低效探因.doc_第2页
中学作文教学低效探因.doc_第3页
中学作文教学低效探因.doc_第4页
中学作文教学低效探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作文教学低效探因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作文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学会作文的同时,促进学生主体的健康发展。然而作文教学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陷入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困境。大多数语文教师不能卓有成效的教学生写作文,大多数学生不能得心应手的写作文,甚至怕写作文,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学作文高耗低效,学生怕写作文,不爱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痼疾”。在这种现状之下,笔者立足于中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从教师自身多层面的解读中学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以期在今后作文教学中能走出困境。关键词:中学教师;作文教学;低效探因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8-0116-03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最能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莫过于学生笔下的作文。作文综合体现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更集中体现了他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而目前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一环仍然是作文教学。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了作文训练,至高中毕业寒窗十年,也只有不多的学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普遍存在学生作文中的现象是:内容言之无物,泛泛而论;形式呆板拘谨,层次不清;语言既不规范,也少灵气。笔者曾经在一次中考试卷的作文阅卷中,发现一整叠的作文内容几乎全是学雷锋、扫马路。内容之单一、材料之陈旧、说服力之苍白、表现手法之死板令人叹息。在中、高考作文中,许多考生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做到抓准中心,万勿跑题,再具备一些典型的大路货的材料,诸如爱迪生的汗水说,保尔、张海迪的逆境奋起精神,马克思在图书馆座位下的脚印,甚至高三还“赖宁哥哥”。总之学生的写作心理处于一种机械、被动、单调甚至冷漠厌恶的状态。作文教学的低效率,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学生方面。诸如生活经验的欠缺、知识基础的不扎实、思想认识的不深刻及阅读、文学才能的水平低以外,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在作文教学各环节的教学状态,更值得我们作深层次的分析。一、作文教学观,狭隘陈旧盲目跟考,急功近利,片面强调作文教学目标的工具性,见“文”不见“人”,导致 “人” 的物化。考试本没有错,但一切为了考试就出了错。在应试的阴影下,作文成了单纯获取高分的工具,每次作文都成了应试作文的全真模拟。考试若考命题作文,从初一到高三就着眼于训练命题作文;考试若考材料作文,平时训练的就是清一色的材料作文;考试若考话题作文,那就铺天盖地的训练话题作文。犹如脚踏西瓜皮,考到哪就教到哪,一切唯考试是从,应试成了作文教学唯一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这种教学氛围里,学生作为人,已失去了他们的中心地位,变成了达到某种目标的工具,人已经同自己、同他人、同自然相分离。原应充满生命活力的作文课变成了“杀”气腾腾、紧张兮兮的应试训练课,学生小心翼翼,绞尽脑汁的闭“门”造“文”。眼中只有作文而没有人,为作文而作文,使学生真正成了造“文”的机器。二、写作素养偏低,指导乏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师较深的文学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对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写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作文教学讲坛上站着不会写作文的人。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成为见怪不怪的“正常现象”。“没有时间写”是一个原因,但眼高手低,写作素养函待培养也是事实。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一个不善于写作的教师怎能底气十足地登上讲台?笔者在本县十多所中学中搞过调查,几乎没有教师能自觉地坚持写文章,研读、积累写作理论。在调查中,有78%的语文教师翻阅过关于写作的阅读资料,了解写作教学的发展情况,而且,65%的教师又是在开会时、做公开课前阅读的,这表明现用现学的功利目的和盲目随意的积累较为明显。大部分教师迫于评职称和奖惩压力写一、两篇论文,每学期写些教学总结,就是能写教后感之类的老师也寥寥无几,至于能坚持和学生一起写下水文的就更难得一见了。可以说平时不练笔已成为当今许多语文教师的一大通病。不会写,又懒于写,积累少,又疏于积累的事实,必然要导致写作素养的低下。三、作文要求面面俱到多,专项突破少因为缺少计划性,部分教师对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不清,拿初中中阶段来说,只大致知道第一学年重点训练记叙文,第二学年重点训练说明文、议论文,第三学年进行综合训练。至于每学期训练的侧重面,每次训练的突破点,心里一概无底。于是每次作文只能提出既全面又模糊的要求,从观点、材料到结构、语言全面出击。使学生顾此失彼,尤其是使低年段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写些“具体而低者”的文章,往往哪方面都不符合要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固然有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层次要求不细的因素,如只有学年目标,而没有学期和阶段的重点训练目标。而部分教师也懒于对大纲目标作分解(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教师忽视了学生注意力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全方位地提出要求,使得他们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在最主要的真正的重点或突破点上,造成注意力的误导、分散和浪费。四、作文指导空洞,理论多,具体方法少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总结出不少作文的理论技巧,诸如开门见山、水到渠成、卒意显志、欲扬先抑、对比烘托、起承转合,伏笔、张本、呼应,乃至故人所说的凤首、猪肚、豹尾。这种理论技巧,较难被学生有意识乃至娴熟地运用于实际作文中。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学生便只使用最保险而又最保守的八股模式,甚至模式也学不像,只能跟着感觉走。造成这种作文指导上的隔靴搔痒甚至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原因,主要是我们教师对于写作经验的缺乏,无法体会学生写作的酸甜苦辣,对学生写作细微而复杂的心理状态也较少揣摩。写作能力不高的学生在落笔开始其艰难的旅程时,恐怕不会先想到开门见山,想的是怎么写更像开头,在他山穷水尽时,大概也很难想到起承转合,而是想怎样再搜肠刮肚挖些材料以凑足字数;在他好不容易文思如泉涌时,也顾不得要红线穿珍珠,而是洋洋自得、难以割爱;在大功即将告成之时,也不大会照顾到卒章显志,而只想快点结束这场艰难的跋涉。再则写作的成功,很大方面得益于观点的胸有成竹,材料的左右逢源,方法的驾轻就熟,那种捉襟见肘唯恐难以为继的惶惶紧张心理,是难以写出周旋有余地的作文的。从根本上来说,写作构思,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有集中思维,而更多表现在发散思维上。那种规定模式,统一方法,本身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压制,造成思维的呆滞、心理的麻木,又怎能达到“人的力量的巨大高涨与紧张”呢?为什么很多未经这种指导而让学生自由写作的随笔,往往是那么的生机勃勃,充满灵气。虽然谈不上用了什么路数。而事先经过指导的写作反而举步维艰,面目可憎呢?不是不需要指导,而是缺少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方法的有效指导。五、作文批改笼统,抽象多,针对意见少在作文教学各环节中,批改是最费时间和精力的,可它又是教师与学生个体进行充分交流的极好时机。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部分教师批改作文的评语,往往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诸如中心突出、内容具体、结构合理、语言流畅。这样的评语是最省时的。很大程度上讲也是无效的。每个学生写作过程的状态,写后的自我感觉都不一样。有的是经过冥思苦想,有的是一挥而就;有的是苦苦挤牙膏,有的畅快如流水;有的写后抛出算数,不忍再看;有的写后把弄再三,爱不释手,不管怎样都写完后静等教师的反应和评价。在长长的等待过去后,教师以相似的评语予以应付,对学生也是一种不公。有时面对有特色的作文,教师甚至自己也把握不准其优劣,而只有用缺乏感情色彩的模糊评语来敷衍,这更加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可能因此而扼杀一个极有写作前途的幼苗。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教师的心理品质有很大关系,诸如教师的兴趣、情感,尤其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敏的判断和准确的评价,是深刻地了解、影响、教育学生的重要心理品质。作文评语能充分体现教师的认识水平、辨析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笼统而无的放矢的批改意见,反映出教师的惰性和作文教学水平的欠缺。六、作文讲评,批评否定多,鼓励赞赏少对学生的高要求,甚至责之过严,固然可以理解,但不能因此而不顾教学规律,求全责备,甚至专挑短处讽刺挖苦,以博哄堂大笑。这将更加造成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厌恶的心理障碍。为什么我们可以用一种阅读经典似的目光来对待每一篇课文,而不可以更多地用一种称赞甚至欣赏的口气来评价学生中较好的习作乃至某一片断?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学生最大的写作直接动机乃是教师对其作文的看重和赞赏。许多作家也谈到自己写作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学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朗读他的习作。兴趣和信心是最好的老师。挑出短处批评和发掘长处赞赏同样不违背原则,但效果却大相径庭。我们不少教师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习作打印后大家评析,共同寻找存在的问题,但为什么不可以一起寻找发掘其优点?一篇还是可以的文章,经四五十个人共同严格的挑剔,是可以评得体无完肤的。在这一环节上,教师需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习作给予诚恳有效而富有鼓励性和建设性的评价。综上所述,造成目前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有学生本身多方面能力不高的因素,有作文教学教材缺乏的因素,有中、高考指挥棒的负效应。而最大的原因则是教师的心理品质尤其是教育能力的问题。一是尚未对作文教学进行细致的计划性工作,尤其是未能全面把握和具体分解大纲的总目标。二是未能对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