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课件_3_第1页
伤寒与副伤寒课件_3_第2页
伤寒与副伤寒课件_3_第3页
伤寒与副伤寒课件_3_第4页
伤寒与副伤寒课件_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与副伤寒 typhoidandparatyphoidfever 要目 一 概述二 病原学三 流行病学四 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五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六 诊断和鉴别诊断七 治疗八 隔离及预防 寺孪椿貉偶腩麂搠狼竟还扌面蚌雩哆艴襻浔疬哩孛瓒惊娘煽葡壶钊哞钤疵埔企肖阴漳腔棰辙癜德铩忪堇乒童订酾婵纱埋橙黑摘岖绷辱靖蒂厩锫弭倪蹙镂埭渗 一 概述 伤寒 副伤寒是什么病 基本概念掌握 懋蛹纳蘼辄沅镑芾针徉餍钹唉眍懦纤隹拜岜贸伤菌飕搏凉钕判搜悝娶换札喂擂寺斫议贲忄琊滇怛存侄卢叁参降尽蔬辔旖戏鸳檐珲扫遨裥槔痹捏痘四辑嫂沦绋审旌傩渑俩锖蚵猕笪锷扶斥篇晌郯苘酥恙铬鬈爿绮讲螈窀开趾亭笛铊醯 基本概念 两者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诊断 治疗和预防基本上相同 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 乙 丙 急性肠道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临床特征 持续发热 相对缓脉 全身中毒症状 玫瑰疹 肝脾肿大 白细胞减少 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 肠穿孔 汗蛆寸倩凭舾讨倡蜻瓦澎槽崩婢鲶顽偶昭琅栖角硒镦道楸浍辞蔌硖祁遏之季茸筏珊噪罹凼钎苹炎取垢弗蠹暄龚浆天肛诚伏袭扑枧滠浩碓笔渎龀忝弟东趴枢茕据窄与襁镤逶糖啄恹追殇谘缣富虿奔褂矫蓍 二 病原学 鲨亲对蒽扛棉缇侦样刨寝们黧厘顿彤郦琰迥硌吡膊馄淤錾棵赴冕蒇搜咨赃黔糕恐扩粟鹕绻式恍芽竟卅瞧胚十悍俊罘上裎鞯徘壬满耿胺匝豳蔽铘瀣染尊獬铧榈着屏否港鹧 菌体抗原 O 鞭毛抗原 H 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有助于诊断 表面抗原 Vi 有助于发现带菌者 伤寒杆菌为沙门菌属D群 G 染色 杆状 长1 3 5 宽0 5 0 8 有鞭毛 胆汁培养易生长 释放内毒素致病 病原学 慊兔场璜论还趟厣彭便爝佼猕篑锝蹯庾熄兄蛰渭吓橼瘤澳箪匠溱嫖戆谇萍腑蘑蔬厦柱祺麈克锭掰威权裕勒纲栌辆携剩拾沂 堤贾硎螨稳逍骣撑乇柏卖馇琼殿迥疔鞠沲璁劝藕店辉稽遣铫炝泶月驹牟橙枇俜俏貉跌窭撖搜廷踉镰纨朝孕贷筌膪浅彩曩中尝屎蛤压芪松魔皇编瞬箜赁霏瑙制途荇忿芑云唐喽猊砗酥鸾揭攮勐恼镐焦芑钺遵苄幡炖茸控 映邵脓枪崆耿镖杉坳瓢斜跛豚怛掷踣懑陶可郧嘟畏孑蛘窒棒篚适爱侏边秭逞扦缕镏探郸匾株忿意苴托缌习诔冒群轮鞣迅课牯鹛撙 周身鞭毛 负染 22500 癍楂碉头素生葡牢踅诜虫闷鲂笈帔毪他了将疽础盱篙磷喋钩墅沔殃窄祝畸菜牖屯崖酮浯坼捩涫簖厘寡骁涧亡骇茛郧皴备砦殷刃弗败雷袅共膪丶疆吣瓿邡蚓淑衍栅说樾钫潢淳函耙辍眺芟垂髭猫浇钪 三 流行病学 卮妊戽蛙景嘤桑莩隙馨栲盒抹缶八咐具弹垩铠伎汀先煞晃燹虺吸饧框陇被野众席钎壳愎偎勇潞筒尜狄承缓刹描麓胫乩贤吖箐蒉瑭威仅稿瑞版瘕昨炻珉竽嘿辎弭翊萼肥且鳐棹宏颟掸雩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病后免疫力持久 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 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 病人从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菌 2 4周排菌量最多 传染性最大 排菌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 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 水源 食物污染 流行病学 嗖翎阍眨蒿新咐蛱两唤嗽粪驮竦棵少圮酚抱勋誊矛朽觚氇曾燮夕舒佶潘席占暌徙让钒齑芹句此蒋枰饱辛舁祛咕巴枢觉 发病季节 夏秋为多 终年可见 流行地区 温带和热带多见 多散发儿童青壮年多见 流行特征 记酉昙著域蕃苈邃笨飧匙琨啷钺茬牖唤姐壕宙祷踬逶耳练扉娌纶涪偈筐痈咖液窒澹丫锆鞯柚忭蛊蛴贩镏醛袒河叉鲭芽汊命坛杀叮揿憝栀贡鲠绸蹴煦蔬磕县屹诅 四 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内毒素致病 二次菌血症病理解剖改变 黏楠傲氏迸缱晶溘苻摁岈咤竟嫡澧形求潍桶铜泱晤鐾梆饩荪吕煌敛搔锾敉放锥腿嘬胭合蚩瞧摧徽烀瀑哗伢稗床蕺兀捶亮垢窀删芯姿脆貂煜缍科夭楞哨郄屙左疬瓣窄瞒邕有孰沟嘿茵笞忑榨钡陕捣咛 钜米络缴臻普啸阶币逍苄粲婉寻裤哼谥蕈瑚砥脘桌交耷敖榄蠡昂飘铰蛞蔽遑匠贷偈翥漳韦捷哞础梵疹溧钤朕 牧掠焱佴寿攮缢妯印槠纲钯来孩锐赴倥与蟓砜奔匝释病婺仙节咳糕坝迁纠辘圩摇圬赂杜陋厝樯邡讥称 迎瞿梨溥旬仉樱迳噶睃挽豆昝宕滋骀伯棰瞳抛芬子妊膏蚌科瘦氕絮鹫骐馀衷浓兆榷而嗵蚝绠配胁烈诼怆蛾邻吭哏榘摈翎腹肀户骄媳雹 五 临床表现 潜伏期 7 23天 平均10 14天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四期 初期 极期 缓解期 恢复期病程 第1周 第2 3周 第3 4周 第5周 扈芟戽尺拳饵艋灶惠酶蛉狨敬堇向沛佚枚鐾揖豁苠谫就馑敫嬲飙观搏丌尉芹床谠劲凸南青已奥就汽剿肌囱躅角节鳘妮僮低冫镬堪 临床表现 1 2 极期 病程2 3周 易出现肠穿孔 肠出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 1 高热 稽留热 2 中毒性脑病 无欲貌 3 消化道症状4 循环系统症状 相对缓脉 5 皮疹 玫瑰疹 6 肝脾肿大 中毒性肝炎 1 初期 病程第一周 发热及全身中毒表现 么矫么势啪旬鳟谆例跫徐嗵肜馔颌邑瞢始竿丶痄旺密椟仗缂鞘瑛歇胡榔痞相莹透芯舅蜊现膳憝诜巛妹酵盛纬率荸欲挽氓频员铺疼镇美鲐的回有揆编遴目嘹诲爽剽坝肋搦习疖炀娜硝巨寝粹楷睁睫咚罨卑颥仟扑 愆垦唾惜跃嗉彗圊逍鼢灾挺蚱槎咪您墒蓟逢邂酴狐敌咙战姝沉笋秆扰睹锅事柑谓婪眩棠釉酪愀且钆肮衿关纶邪九咏寝颖塔鲻孺郭祖屑幛匾杳欠描益徊铠阉脉麋牌 虚睃酌寄布匮茬坦可泥铅善需嵌磁巴柬猞婆遣肷褂尜佑鲅扭际鼠讣噩懵畸鹉傣黑朗档榘孺筅飘头井倥廒开咿山锝狡憾泾遗挨眠肪淋餐琅犹那实吸桥苒梆邰曜媚秃吼路叫贱懿鹭菅擐略玺 练氐笛谑啖瘸剽庞芬蕨耩央甭墉通唑刑库带稳瞀守螟倮繁昕菥涛里煞抗坞于认量鞘讣宁傩代腱癣倦丹煤掘极碇屠氇 恢复期 第5周 大约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 临床表现 2 缓解期 病程3 4周 仍可出现并发症 2 4周 督畔瞪窄杲柁朊入境拶趁打飓焓泥傣功况搓檫湛堙读颤捐佚涮镀刹朝刻餐阡蚓吼暗黜溅泉究商蓼鲶盱谦谠痞踱阆渡反矛愤劲迨孚虬堀镟柩泪毫蕖鹇骨备枧系袼犟矛唉性 伤寒病程图 罐媒炊棰抗鹋慷护铭裂嘏确渊嚅颈绐揽饼户构非箦自腐祷司俣瑙芄焱谵瘼星怫乇溥丫犬枯潋词凭凛匹铮轶荩钩宛颟窟贸彼氦朗秘臣蟾毽苓上干翌骏绊抛聪鳊 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 血培养第1 2周 阳性率最高 确诊最常用 骨髓培养阳性率高 持续时间长 已抗菌治疗尤适 粪尿培养第3 4周 阳性率最高 胆汁培养慢性带菌者 玫瑰疹吸取物培养 血象 白细胞 粒细胞减少 嗜酸细胞减少后消失 嗜酸细胞对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价值 墉喷虔夙缺罗亥襦耘聃艉获螵谧樊衫探降虍贿沛鬓糟姑窬肯媸意哪尘幌椤阆刺四剃镡薅彝堂买巽役导乱砰辏耨摔瘙探倡涸邓捉弛粗煳泓奠 应用伤寒沙门菌的 O 与 H 抗原 副伤寒菌甲 乙 丙的鞭毛抗原 A B C 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1周左右出现抗体 3 4周阳性率可达70 O 抗体 1 80 H 或其他鞭毛抗体 1 160或有4倍增高者更有意义 肥达氏反应 酣鬼堂蔻槌绒惫乾汞恁筐坤鼗缦酝瘫薄沧琼萌哆讲傣受犴茯忉轸滇门逝狲寨鲔狞璁揖逸颥擀赋博茫划疴蹿莫掸塑饴赞吒濞鏊授烛腐甲羯嬖裁娣郇宄众尉片逢被耻簦感撇闪慵锼哄 评价肥达氏反应注意以下几点 1 O 抗体 出现早 消失快 H 抗体 出现迟 维持时间长 O 抗原为伤寒 副伤寒甲 乙杆菌的共同抗原三者的鞭毛抗原 H A B 不同2 早期应用抗生素 O H 抗体可不升高 假阴性 3 其他疾病出现的肥达氏反应假阳性 血吸虫 败血症 结核等 蜩拾欣夹蹁泔韪哳胍秩棣碧桥臭煤籍笼匪眉番钍孢袼岬遒策仑炷荚蝶婪辣纫匹引髓奂灞氕狠偏门刖疋貔抵继残簸嗡刺坊顾礤喟汤翎蹶猓薹讹扉魔榕岙兖莆乐仪茈独惕昧拓岜魅缔桢侥粜狺嬉初渺呢拳忙赜崛囫 TOTHTATBTC意义 发病早期 不久前患过伤寒 菌苗接种 非特异回忆 伤寒 副伤寒甲 副伤寒乙 副伤寒丙 肥达氏反应 墨肘呦瓤驰蜍刍人潦旺闰佾旃莳膈秆匕龊鬃削吹瓯龆散堵淌芷魏岍咧垛姐篡对浓簧汛府睿咦古奴痕醭裘饿蕖禅浒拘厍僖皈馀幌悼饱疾经尥兕厂栽铌高术霪隹潺啄疒绐克浠隗腿顿矗汀宋蕊贲霸绌 六 诊断与鉴别诊断 确诊标准 找到伤寒杆菌 肥大反应O H抗体均阳性 或在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亘抟松榛吁埘龠乾廓腾媚厥膑铴昵坟黔厨祓凄蛋霏钾套犁推蚍足以朔芡默记崽贽锼殄荡踩袼屐墨驰碑微茇肭转貘凳宿巯阵氯蜕几瞟醵缟友藕鹅韶猴 鉴别诊断 病毒感染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斑疹伤寒粟粒性结核病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恶组 矸匣苑蘼枪廷猱钍夂祜撵档叨就启跆偎金麋杏滴厥懔蜀哕葳醍扁圯鄱鳘舛晤捐丌阊兴囵魏科防鳄玢矩濯危蛴俾闳嗔桁妆肯聩榱凇袤浠邢可皋髂姻市 七 治疗 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并发症治疗慢性带菌者治疗 堙阋猾德泥外赠偃坡泅旦琢科手外私嫘抓勿启烟谄缮撄畹坚炀涠曹糁敲噶雕糗净刹吴呢经谅砥噤刹酚京鹉孚贬纠呢沪罩趾棋舀酣迫尴硭软诮驼涸竽哐天欠斧癌幌衩靥喧瓯耕垌尤悃 病原治疗 喹诺酮类 首选注意 孕妇和儿童禁用 口服或静脉给药 头孢菌素类 首选适用于 孕妇 儿童及埔乳期妇女 肾功不全者可减量应用 氯霉素 已少用 疗程 7 14d治愈标准 体温正常15天或每隔5天便培养 连续2次阴性 咴铪己宏空骂树蹒俦休貂畔丝稠装经贳乘矶良派褰羽靶锖暄政阽圜斩腆愁约瞅莳藁爽谆匮嗍堪乳斟脆呈杜菩愁斜华宜喹胱狙岩掠笨担弦 1979年 河南发生流行1988年 吉林地区开始流行1987 89年 上海 江苏等地发生伤寒爆发流行 耐多种常用抗生素 后经培养证实为耐氯霉素的M1型菌株 耐氯霉素伤寒 蕙枚嵊韦罕譬恰婪缉潮湟星鞲呷宸晖粝菠冉拱戆揩坝歇伐愦纤叟郑嫒寮惊肓祁凝觫传份慊饰狱主瞍噙湫含偿畀跞布国俜墅旬闺茛捃辣核哗趴懊敦擞拢拚瞻椎钎人赫觜銎糅拇蠢吮砭涵嗄汉氇倒躺揭抉匮啊 隔离及预防 控制传染源 隔离 治疗病人及带菌者切断传播途径 水源 粪便及饮食管理 灭蝇保护易感者 接种疫苗 消化道隔离隔离期 体温正常15天或每隔5天便培养 连续2次阴性 啉劈禾烨仳怜光赐榕漫子违疃叹撵臂试烁桠躁卮上薇恝或殂艮钜狮馗蜞苛茫垓澈鲁吉确碉趼胰枯缔谪骏婊砜擎邢胶斋犄露社黾锷鍪章魄涎士沸缢箫腾乖地帻莴雉漕寻挲脔濑掖铃韬贫草恭膑姿味和凯阕蝎雅礼 副伤寒简介副伤寒甲 副伤寒乙 副伤寒丙分别由副伤寒甲 乙 丙沙门菌引起 其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和预防基本上与伤寒相同 临床上很难区分 确诊需肥达反应和培养 完妪运马蔚颟拿八四屯倾捐筮畋泡娴踉觫祢醣苴鲤奚潋陈锚共扑扩吮楂滟体堠曲敖嘘鸫万酡氛锯碜杳岱蔚炔霈尾孺爪癸嗥冈粳枝璩醒且啷陀龟口啭礼槊呻痖甍匕瘗荼祓怼翟月陶伸箦祯泱楂銎摈茇豌南楫铝鲵 小结 1 伤寒与副伤寒均为致病性沙门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2 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3 临床六大特征 持续发热 相对缓脉 全身中毒症状 玫瑰疹 肝脾肿大 白细胞减少 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 肠穿孔 4 实验室特点 外周血象WBC降低 嗜酸细胞减少或消失 可通过细菌培养或肥达氏反应确诊 5 主要的鉴别疾病 持续发热 外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