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_固井技术规范宣贯材料_第1页
技术规范标准_固井技术规范宣贯材料_第2页
技术规范标准_固井技术规范宣贯材料_第3页
技术规范标准_固井技术规范宣贯材料_第4页
技术规范标准_固井技术规范宣贯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固井技术规范编制情况汇报 汇报提纲 编制过程简介规范主要内容技术指标释义 重要内容 总则确认了 固井是钻井工程环节 指出固井质量的作用是 延长油气井寿命和发挥油气井产能 适应国情需要提出应采用 先进适用固井技术 突出了固井设计的严肃性 再次强调 应严格按设计施工 重要内容 第二章固井设计规定了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明确了影响固井质量的五大方面指出了重要数据应获得验证 暗示现场数据可能存在误差 重要内容 第二章固井设计温度预测中认可了温度模拟器的井下循环温度计算结果给出了套管螺纹的一般选用原则给出了必须安放扶正器的位置 并暗示应采用专用软件优化扶正器首次明确提出了水泥浆沉降稳定性和水泥石渗透率试验 重要内容 第二章固井设计明确了采用软件模拟固井过程提出了水泥量计算时容易忽略的问题明确了应尽量采用环空憋压候凝明确了施工组织和应急预案原则 重要内容 第三章固井准备给出了窄安全密度窗口条件下的压稳指标给出了通井时调整钻井液的性能指标给出了不同井况固井时对水泥车的额定压力指标要求给出了与国外招投标要求一致的水泥头技术指标明确提出了对流量计的要求 流量 压力 密度三参数计量 重要内容 第四章固井施工明确了大尺寸套管在悬重超过100t时应采用卡盘提出了较全面的下套管速度控制因素给出了注水泥前的钻井液性能指标给出了水泥浆密度均匀的指标明确了同时采用仪表计量和人工计量给出了施工过程质量的评价方法 重要内容 第五章固井质量评价提出了声幅变密度综合评价不合格的井如经过试油 射孔等作业证实不影响开发 可视为水泥胶结质量合格给出了采用固井过程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固井质量评价的条件提出试压压力高于25MPa时应根据水泥石强度发展情况确定试压时间给出了在碰压后进行试压的试压方法 重要内容 第六章特殊井固井 天然气井明确了对套管螺纹的要求对分级固井的适应性进行了明确界定提出了尾管重合段的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水泥浆稳定性 水泥石性能 水泥浆密度指标强调了环空加回压候凝技术认可了反挤注水泥方法 重要内容 其他增加了内管注水泥内容增加了注水泥塞和挤水泥的内容对尚不成熟的技术未在规范中体现 如储气库井 煤层气井 页岩气井等 汇报提纲 编制过程简介规范主要内容技术指标释义 第九条井底温度的确定方法 确定井底温度以实测为主目前的技术水平除了可以通过测井方法得到静止温度外 也可以在通井循环时测量循环温度根据各油田的经验 给出了经验法确定静止温度和循环温度的公式钻井液出口温度取循环1 2周 经验系数取0 75 0 90认可了数值模拟器的温度模拟结果数值模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固井设计软件 在初始参数准确的情况下精度高于经验法 第十二条管柱强度校核的安全系数 按油勘字 2004 32号文件 固井技术规定 在第十条规定了等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并采用双轴应力校核 在高压油气井 深井超深井 特殊工艺井采用三轴应力校核双轴应力 Sc 1 125 Si 1 10 244 5mm 含244 5mm 以上的套管St 1 6 244 5mm以下的套管St 1 8未完全采纳三轴应力设计方法 SYT5322 2000 套管柱强度设计方法 三轴应力 Sc 1 00 1 125 Si 1 05 1 15 St 1 60 2 00 标准隐含的系数Stri 1 3 第十三条盐膏层井段的高强度管柱长度 按油勘字 2004 32号文件 固井技术规定 和中油钻字 1992 196号文件 固井技术规定 套管抗挤载荷计算取上覆地层压力梯度值 且该段高强度套管柱长度在膏盐层段上下至少附加100m因现场实际使用较少 未规定采用超厚壁套管 双层套管等情况 第十六条套管螺纹的一般选用原则 按李克向 实用完井工程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173 174数据来源与管材研究所研究结果 第十九条套管扶正器安放最低要求 根据井径 井斜和方位测井数据进行套管扶正器设计并结合具体井下情况优化套管扶正器数量和位置暗示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结合实践经验 给出了套管扶正器数量和位置最低要求套管扶正器安放至少应做到套管鞋及以上30 50m每根套管安放一只 含油气层井段每根套管安放一只 分级箍等工具上下30 50m每根套管安放一只 第二十二条前置液使用量问题 按环空水力学原理和实践经验 考虑到环空尺寸和容积不同 讨论确定了两个控制指标 任选一个即可在不造成油气侵及垮塌的原则下 一般占环空高度300 500m或接触时间7 10min与油勘字 2004 32号文件 固井技术规定 相同保持法规连贯性 第二十四条水泥浆密度差问题 水泥浆密度一般应比同井使用的钻井液密度高0 24g cm3以上孔隙地层相对容易通过堵漏措施将漏失压力提高0 24g cm3 因此 一般 的含义主要针对孔隙地层漏失井和异常高压井应根据地层破裂压力和平衡压力原则设计水泥浆密度主要指裂缝性地层和窄安全密度窗口条件 在天然气井固井中另行规定密度差不超过0 12g cm3 第二十五条水泥浆稠化时间问题 针对一次注水泥 尾管固井 分级固井规定了稠化时间的一般要求固井水泥浆的稠化时间一般应为施工总时间附加1 2h尾管固井的水泥浆稠化时间至少应为配浆开始至提出 或倒开 中心管并将多余水泥浆冲洗至地面的总时间附加1 2h分级固井的一级水泥浆稠化时间至少应为从配浆开始至打开循环孔并将多余水泥浆冲洗至地面的总时间附加1 2h与油勘字 2004 32号文件 固井技术规定 相同保持法规连贯性 第二十六条水泥浆滤失量问题 控制水泥浆的滤失量是必须的工作一般井固井时水泥浆滤失量应小于150ml 6 9MPa 30min 气井 定向井 大位移井和水平井以及固井尾管时应控制水泥浆滤失量小于50ml根据地层条件 充填水泥浆滤失量一般不大于250ml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水泥浆的滤失量不仅能够保持井下水泥浆性能与地面试验尽量一致 提高水泥浆稳定性 保护产能 而且对于提高环空水力胶结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十七条水泥石抗压强度问题 水泥石强度指标有两种意见 12MPa或14MPa 实际差异不大 因此讨论后取高限生产套管固井时 封固段顶部水泥石24 48h抗压强度应不小于7MPa 产层段水泥石24 48h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4MPa养护压力和温度依据井深条件而定强度指标与其他力学指标密切相关强度 弹性模量等与井下条件和密度有关渗透率和更高的强度指标天然气井固井中另行规定 第三十一条高温固井水泥石强度衰退问题 现行的API水泥以硅酸盐水泥为基本材料硅酸盐水泥在高温下存在强度衰退现象规定了一般的高温条件下硅粉掺量井底静止温度超过110 时应在水泥中加入30 40 的硅粉更高的掺量要求在热采井固井中另行规定 第三十六条管柱下部的连接问题 表层套管和技术套管下部的几根套管可能在钻进时发生脱扣引起钻井事故 因此规定 表层套管和技术套管的套管鞋至浮箍以上2 3根套管的螺纹应采用螺纹粘接剂粘接 必要时可以同时采用铆钉冷铆技术原理在 甲方手册 中有论述 第五十七条压稳油气层的指标问题 规定了下套管前必须压稳油气层 给出了窄安全密度窗口条件下的压稳油气层指标窄安全密度窗口条件下控制气井的油气上窜速度小于20m h 控制油井的油气上窜速度小于15m h与油勘字 2004 32号文件 固井技术规定 相同 来源与大港油田的实践和甲乙双方的共同认可在油勘字 2007 67号文件 高压 酸性天然气井固井技术规范 试行 中规定高压酸性天然气井油气上窜速度小于10m h 与1976年原钻井局关于 压而不死 活而不喷 的钻井液保护储层的规定相同 第五十九条通井时钻井液性能调整问题 针对钻井液滤饼的摩阻系数给出了定量指标水平位移 500m的定向井摩阻系数控制在0 10之内水平位移 500m的定向井摩阻系数控制在0 08之内井深 3500m的直井摩阻系数控制在0 15之内井深 3500m的直井摩阻系数控制在0 12之内详见邹来方主编 大港钻井工程师手册 第六十二条到井套管检查和准备问题 规定了到井套管摆放规则 入井套管要求和备用套管数量到井套管应按下井顺序卸车 在管架上摆放时不宜超过三层不能入井的套管 接箍余扣超过2扣 接箍有裂纹 螺纹有损伤 本体有裂纹 弯曲 凹痕深度超过名义壁厚12 5 本体表面锈蚀程度超过名义壁厚12 5 无法辨认的套管备用套管数量推荐方法 表层套管一般备用1根 技术套管和生产套管总长不超过2500m时备用3根技术套管和生产套管总长2500 3000m时备用5根技术套管和生产套管总长超过3500m时备用6根有一种意见按百分比准备套管 但讨论后未采纳 第七十二条关于含外加剂混合水的问题 现场需要提前配制混合水 对于含有外加剂特别是含缓凝剂的混合水 防止时间过长后容易失效 因此规定了进行现场复核试验的时间配制完成48h后仍未固井时 固井前应重新进行现场复核试验特殊复核时间要求各油田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西南油气田 塔里木油田等有更严格的要求 需在实施细则中体现 第七十三条水泥车的型号选择问题 按额定工作泵压级别规定了不同井况的水泥车选用原则浅井 中深井可以使用最高工作泵压不小于40MPa的水泥车深井 超深井和特殊作业井宜使用工作泵压70 100MPa的水泥车特殊条件固井时水泥车应具备批混 批注能力高密度和超低密度水泥浆固井 尾管固井 水平井固井宜采用批混 批注方式注水泥 第七十五条水泥头的压力级别选择问题 水泥头选用原则508mm 339 7mm水泥头试压21MPa244 5mm 177 8mm水泥头试压35MPa小于177 8mm的水泥头试压49MPa该指标高于SYT5394 2004 固井水泥头及常规固井胶塞 与国外技术服务要求相同 国内部分油田和生产厂家已采用该指标 第八十四条下套管时的螺纹变形问题 针对悬重较大的大尺寸套管的下套管时容易出现螺纹变形进而引起螺纹旋合不到位的问题 特别规定了使用气动卡盘悬重超过100t的大尺寸套管宜采用气动卡盘下入井内根据经验339 7mm套管在大约悬重120t以后螺纹旋合余扣增加 244 5mm套管在大约悬重180t以后螺纹旋合余扣增加气动卡盘在国外是常规工具 我国使用情况不普遍 第九十五条注水泥前钻井液性能调整问题 根据现场经验和文献研究结果 给出了固井前钻井液性能调整指标注水泥前应以不小于钻进时的最大环空返速至少循环2周钻井液粘切控制钻井液密度1 80g cm3时 屈服值 15Pa 塑性粘度40 75mPa s与油勘字 2007 67号文件 高压 酸性天然气井固井技术规范 试行 和SYT6592 2004 固井质量评价方法 相同 第九十七条注水泥时的水泥浆密度要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给出了注水泥时的水泥浆密度保持均匀的指标与第七十七 七十九条的仪器仪表要求对应注水泥应按设计连续施工平均密度与设计密度误差不超过0 02g cm3现场作业有相当比例以人工控制为主 该条款暗示应采用密度自动控制系统指标适应现场实际情况 但仍低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 第一百条候凝的要求 根据文献资料和现场经验给出两个定量指标候凝时间应保证表层及技术套管的水泥石抗压强度不低于3 5MPa防止再次开钻时的下部管柱脱扣 底部水泥石掉块等问题井口憋压候凝时 管内压力高于管外压力2 0 3 0MPa井口憋压候凝是浮箍 浮鞋 失效后不得已的措施 控制管内压力在较低水平的目的是减轻管柱膨胀对第一界面胶结的影响 第一百零二条固井过程质量评价 根据多数固井公司 油田 专家意见 参照SYT6592 2004 固井质量评价方法 给出了对固井过程进行质量评价的定量指标为提高施工水平提出一种可参照的定量标准为解决可能的固井质量争议提供一种方法和依据为可能的甲方负责固井质量做好技术准备在第一百一十七条 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了适用条件 第一百条固井过程质量评价 第一百零七条水泥浆的设计返深标准 参照中油工程字 2006 274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井控工作的实施意见 油勘字 2004 32号文件 固井技术规定 和油勘字 2007 67号文件 高压 酸性天然气井固井技术规范 试行 表层套管 返深应返到地面 技术套管 至少返至中性 和 点以上300m 遇到油气层生产套管相同 生产套管 进入上一层技术套管内或超过油气层顶界300m高危地区 生产套管应返至上一层技术套管内 且形成的水泥环面应高出已经被技术套管封固的喷 漏 塌 卡 碎地层以及全角变化率超出设计要求的井段以上100m热采井和高压 高含酸性气体的油气井 各层套管均应返至地面 第一百零八条管内水泥塞和人工井底 参照中油钻字 1992 196 固井技术规定 和油勘字 2004 32 固井技术规定 技术套管水泥塞 距阻流环20m生产套管水泥塞 距阻流环10m人工井底 油层以下15m 第一百一十条水泥环评价 参照油勘字 2004 32号文件 固井技术规定 常规密度和低密度水泥分别制定综合解释标准密度 强度 有效应力关系的唯一性 第一百一十二条 第一百一十三条质量鉴定 参照中油工程字 2006 274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井控工作的实施意见 油勘字 2004 32号文件 固井技术规定 和油勘字 2007 67号文件 高压 酸性天然气井固井技术规范 试行 水泥环面应超过油气层顶界50m井深浅于2000m的井 油气层顶界以上连续胶结中等以上的水泥环长度不少于10m 对于井深深于2000m的井 油气层顶界以上连续胶结中等以上的水泥环长度不少于20m高压 高含酸性气体 高危地区的油气井 中等胶结以上井段达到封固井段长度的70 第一百一十九条套管柱试压问题 主要参考SY5467 92 套管柱试压规范 试验时间 表套在固井结束24h后 技套和油套在水泥胶结测井后进行试压指标 抗内压强度和井口额定压力中最小值的80 稳压30min压力降低应不超过0 5MPa根据川渝地区高压气井实际情况 增加试压压力高于25MPa时的规定试压压力高于25MPa时 应根据水泥石强度发展情况确定试压时间根据大庆油田实际情况 增加碰压后立即试压内容在碰压后进行试压时 稳压5min压力降低应不超过0 5MPa 第一百二十三条 第一百三十一条天然气井固井 生产套管应选用气密螺纹套管 其上一层技术套管宜选用气密螺纹套管慎用分级固井技术 高压 高含酸性气体井的生产套管及其上一层技术套管固井时不宜采用分级固井技术主要目的 预防和延缓井口带压 长期气窜 问题 第一百二十三条 第一百三十一条天然气井固井 根据川渝地区固井经验 特别给出了尾管固井的套管重合段和水泥塞设计指标尾管固井时 推荐套管重合段不少于150m 尾管底部水泥塞30 50m和尾管顶部水泥塞50 100m高压气井的套管重合段可以适当延长 推荐尾管底部水泥塞50 100m 尾管顶部水泥塞100 200m主要目的 预防和延缓井口带压 长期气窜 问题 第一百二十三条 第一百三十一条天然气井固井 根据川渝地区固井经验 特别给出了一些特殊指标在考虑一般性能的基础上 沉降稳定性试验的水泥浆液柱上下密度差应小于0 02g cm3应尽量提高水泥浆的固相含量并进行水泥石渗透率和抗压强度试验 高压气井固井水泥石7天的气体渗透率应小于0 05 10 3 m2 7天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MPa裂缝性地层固井时水泥浆密度一般不超过同井钻井液密度0 12g cm3安全密度窗口小 因漏致窜 通过管柱居中保证顶替效率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环空加回压候凝技术主要目的 预防和延缓井口带压 长期气窜 问题 第一百二十三条 第一百三十一条天然气井固井 关于7天水泥石气体渗透率和抗压强度指标来源万仁溥 现代完井工程 提出0 001 未指明时间要求大港油田 七五 攻关的7d试验结果 常规水泥0 05 粉煤灰水泥0 8 3 8目前紧密堆积设计的低密度水泥7d试验结果 0 01 非紧密堆积设计不可 高于油勘字 2007 67号文件 高压 酸性天然气井固井技术规范 试行 规定的0 005 未指明时间要求和测试流体 一般可理解为水渗透率 常规密度水泥在混拌均匀条件下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0MPa以上低密度水泥在紧密堆积设计和混拌均匀时抗压强度可达到30MPa以上主要目的 预防和延缓井口带压 长期气窜 问题 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