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案例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doc_第1页
2012年5月案例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doc_第2页
2012年5月案例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doc_第3页
2012年5月案例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5月案例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三级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3岁,设计师。案例介绍:求助者1岁时父母离异,随祖父母长大。从高中起偏爱语文,不爱学英语数学。高考时,自己本想报文科,但因母亲坚持报了工科。为不让母亲生气,也没明确反对。大学期间,多门功课不及格,只得肄业。半年前,来到母亲所在城市,现在的工作是母亲帮助找的,虽不喜欢,怕母亲生气,也将就着干了。另外,母亲还一再帮着张罗找女朋友,求助者根本没兴趣。他觉得事事都受母亲控制,但知道母亲也不容易,用心良苦,又怕违背她,伤了她的心。可总觉得别扭,长此下去,就没有一点自己的生活空间了。心情不好,做事更没兴趣,苦闷,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一、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了哪些认知上的错误?(20分)二、本案例中,最恰当的近期咨询目标是什么(30分)三、该求助者比较内向,若在咨询中出现内向型沉默应如何处理?(25分)四、对求助者表达真诚应注意什么? (25分)一、 本案例中,求助者有哪些认知偏差?(20分) 1、“事事都受母亲控制” (4分)不合理信念,特征是以偏概全。(3分) 2、“长此下去就没有一点自己的生活空间了”(4分)不合理信念,特征是糟糕至极(3分) 3、认知偏差:不按母亲要求做,她就会生气。(6分)二、本案例中,最恰当的近期目标是什么(30分) 近期目标:(一)帮助求助者改变不合理信念和认知偏差(5分) 1、将“事事都受母亲控制”改变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受到母亲影响”(5分) 2、将“长此下去就没有一点自己的生活空间了”改为“长此下去自己的生活空间变小,要学会表达自己”(5分) 3、逐步明确母亲并一定总会生气(5分) (二)帮助求助者学会自我表达(5分)掌握适当的沟通方式(5分)三、该求助者比较内向,若在咨询中出现内向型沉默应如何处理?(25分) 咨询师应以极大地热情和耐心加以引导(5分),多用倾听技巧(5分),多作鼓励性反应(5分),切不可急躁、不耐烦(5分),否则求助者可能会更退缩、更沉默(5分)。四、对求助者表达真诚应注意什么? (25分) 真诚应是咨询师的基本素质(5分)1、 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5分)2、 真诚不是自我发泄(5分)3、 真诚应实事求是(5分)4、 真诚应适度(5分)二级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8题,满分100分。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按要求作答。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性,30岁,小学教师。求助者主述:最近总是胡思乱想,觉得心里很烦躁。孩子刚一岁半,经常生病,只要孩子身体不适就爱往坏的方面想。前一阵子自己感冒了,腰酸背痛,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绝症,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最近半年多,下班回到家,听到孩子哭,就会突然觉得心跳加速,大脑一片空白,又担心自己会得神经病。这个念头一直缠绕着她,整天想会不会得神经病。看见孩子就害怕,怕犯病对孩子造成伤害。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担心,可又控制不住,很自责。看到报纸、杂志上有关疾病症状报道,立刻就会出现类似的各种症状,晚上易失眠。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童年时,身体健康的爷爷,在晨练时突发心肌梗塞去世,求助者特别悲痛。爸爸、妈妈总对她说:“天有不测风云,事事难料”。从那以后,她遇事总是瞻前顾后,怕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近半年来,当毕业班班主任,每天总是提心吊胆,担心学生教不好怎么办?领导对我不满意怎么办?每天总是心慌、烦躁,感到是否真的得神经病了,明知没有必要可总是控制不住,辞掉了班主任职务,托故不参加家庭聚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内心非常痛苦。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一、请对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10分) 二、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的初步诊断是什么?(15分) 三、对该求助者需进行的鉴别诊断包括哪些?(15分) 四、该求助者心理冲突的特点是什么?(10分) 五、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途径有哪些?(15分)六、如果本案例使用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其可以使用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是什么?(15分) 七、如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一般是什么?(10分) 八、如果对该求助者使用系统脱敏法,请简述其步骤。(10分)参考答案一、请对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10分)1、生理原因:求助者为女性,35岁。(3分)2、社会原因:(1)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童年时,平常身体健康的爷爷,在一次晨练的路上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了。(2)家庭教育的影响,爸爸、妈妈对她说:“天有不测风雨,事事难料”。(3)该求助者是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压力大。(4)孩子小,经常生病,双方父母身体不好,缺乏社会支持系统。(每个1分)3、心理原因:(1)存在明显认知错误:将爷爷的去世和自己的小病小灾错误地联系起来。(2)情绪方面的原因,对孩子和自己生病的恐惧和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的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困扰,求助者不能自行解决。(3)有反复疑虑的行为,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每个1分)二、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的初步诊断是什么?(15分)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广泛性焦虑(3分)。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3分)2、由于其反应强烈,持续时间半年多,有变形冲突,心里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重影响了社会功能,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得分大于6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4分)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是漂浮焦虑,有持久的内心痛苦,求助者不能自行解决。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广泛性焦虑。三、对该求助者需进行的鉴别诊断包括哪些?(15分)有无器质性病变基础(3分)有无精神病性问题(3分)与强迫性神经症相鉴别(3分)与抑郁性神经病相鉴别(3分)与恐怖症相鉴别(3分)四、该求助者心理冲突的特点是什么?(10分)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2分)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二是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2分)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与真实处境不符合,属变形的内心冲突。(6分)五、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途径有哪些?(15分)尊重、真诚、热情、共情、积极关注、(每个3分)六、如果本案例使用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其可以使用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是什么?(15分)(1)识别自动性思维(3分)(2)识别认知性错误(3分)(3)真实性验证(3分)(4)去中心化(3分)(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3分)七、如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