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区域概况(一)自然环境条件1、地理位置及土地总面积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地处黄河中游,属我国黄土高原东部,与本省的晋中市、忻州市、临汾市及陕西省的榆林地区为邻。其东傍汾水,西濒黄河,北起兴县燕子山,南至石楼县风尾山;市境南北长约220公里,东西宽82133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22.211219.45、北纬3643.87 3643.9,土地总面积为21132.71平方公里(计2113271.38公顷,土地变更调查统计数)。2、地形地貌本市地势由东向西、自北向南倾斜。境内的吕梁山脉纵贯全境、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并构成本市的地貌主干。其中:东部平川区是吕梁山地向汾河谷地的延伸部分,属晋中盆地边缘,地面平坦,耕作精细,土壤肥沃;西部黄土丘陵区是吕梁山地向黄河峡谷的延伸部分,除少数高大山体(如紫金山、汉高山等)外,整个地表均为深厚黄土覆盖,地面切割支离破碎,梁、峁、丘状地相间,沟壑广布,水土流失严重;土石山区是掼以吕梁背斜为中心的吕梁山地区。 3、本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降水稀少,夏季炎热雨量丰沛,秋季凉爽,冬季寒冷雨雪少。年辐射总量介于13014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时数达24762871小时,年平均气温6.710.4,无霜期133178天,年降水464607毫米(多年平均506毫米、折合降水量106.7亿立方米),且大部集中在68三个月降落。气象灾害频繁,主要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和大风。4、土壤条件本市土壤面积为18633.6平方公里,包括耕作土壤和自然土壤(面积分别为8184.2平方公里和10449.4平方公里)。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褐土、栗褐土、山地草甸土、潮土、黄绵土等。其中:褐土面积为5378.9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东部平川区和岚县盆地,其耕作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仅1.14%(未开垦的自然土壤则较高,有机质为4.7%);黄绵土面积为7094.1平方公里,广泛分布于吕梁山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0.66%;栗褐土面积为3218.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吕梁山西麓,其土层深厚、疏松多孔,易于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5、水资源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47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8.899亿立方米。本市属黄河流域,吕梁山东部为汾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岚河、文峪河、磁窑河、双池河和孝河等;吕梁山脊西部为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岚漪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和屈产河等,其中三川河为市境内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达4161平方公里;主要水库有文峪河水库、张家庄水库、陈家湾水库、阳坡水库、吴城水库等。6、矿产资源吕梁矿产资源丰富。本市域内的原煤储藏量在山西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含煤面积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3%,涉及到河东、宁武、西山、霍西等四大煤田,其煤质优良、煤种齐全,且煤层厚、埋藏浅;还有铝、铁、白云岩、钾岩、硫磺、石膏、石棉等矿产。(二)社会经济条件1、行政区划设置 本市现辖13个县(市、区),即离石区(原为离石县)、孝义市、汾阳市、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和交口县。2000年辖236个乡镇,2001年撤乡并镇后为15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有4662个村民委员会。2、社会人口状况2000年全市总人口341.67万人,人口密度160人/平方公里,其中:城镇人口77.46万人,占总人口的22.67%;市区人口9.21万人,占总人口的2.7%。另据2004年11月编制完成的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市域总人口349.7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25%,其中城镇人口87.4万人,规划城区人口17.4万人。据实际调查,建城区内人口现状为12.5万人。3、经济发展状况吕梁市劳动力和旅游资源丰富,乡村劳动力113.9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3.34%,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全市有较有影响的景点20处,其中:寺庙古建筑7处,自然景观6处,人文景观3处,革命胜地4处,旅游业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全国、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吕梁市经济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煤炭、炼焦、化工、冶金工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名优特产市场前景广阔,主焦煤被煤炭部称为“国宝”,石棉全国争相定购。钢球网架在全国居先进水平,享有很高声誉。杏花汾酒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而驰名中外,誉满全球。土特产品沙棘打入国际市场,红枣年产6万多吨,居全省之首,远销东南亚国家。核桃年产1万多吨,其中“汾阳核桃”享誉海内外。200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853910万元,农业总产值174066万元,粮食总产量545827吨,油料作物产量65982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149元,第一产业157166万元,第二产业398620万元,第三产业298124万元,人均生产总值2525元。200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4961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77295万元;第二产业735769万元;第三产业436553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02万元,农业居民人均纯收入1491万元。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4、交通运输条件近年来,由于孝柳铁路、夏汾高速公路、太原到离石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全市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吕梁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农用地现状 2000年,全市农用地面积为1486421.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0.3%。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 1、耕地 耕地589475.7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9.6%。包括:水浇地88560.29公顷、旱地500186.67公顷、菜地728.74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15%、84.9%和0.1%。耕地主要分布在晋中盆地、吕梁山东部和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面积分布较多的有临县、兴县、汾阳、柳林、文水等县(市)。2、园地 园地15111.0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包括:果园14649.39公顷,桑园和茶园65.58公顷,其他园地396.09公顷,分别占园地面积97%、0.4%和2.6%。园地分布在晋中盆地边缘及广大丘陵地区,面积分布较多的有文水、汾阳、兴县、柳林、交城、孝义、临县等县(市)。3、林地 林地666866.66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4.9%。包括:有林地354917.41公顷、灌木林地220541.87公顷、疏林地49652.7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7743.95公顷、迹地3063.55公顷、苗圃947.18公顷,依次占林地面积的53.2%、33.1%、7.4%、5.7%、0.5%和0.1%。林地主要分布在吕梁山两翼的交城、中阳、交口、方山、离石、兴县等县(区)。4、草地 草地66457.35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5%。包括:天然草地62074.75公顷、改良草地216.37公顷、人工草地4166.22公顷,分别占牧草地面积的93.4%、0.3%和6.3%。主要分布在岚县、方山、中阳、文水、离石、交城等县(区)的土石山地区。5、其他农用地 其他农用地148510.9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0%。包括:农村道路8202.2公顷、坑塘水面559.24公顷、农田水利用地4995.75公顷、田坎134753.77公顷,分别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5.5%、0.4%、3.4%和90.7 %。其他农用地面积分布较多的有临县、兴县、石楼、柳林、孝义、岚县等县(市)。(二)建设用地现状2000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为79402.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2073.2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0.8%。包括:城市用地3514.49公顷、建制镇用地2580.37公顷、农村居民点55690.94公顷、独立工矿8729.89公顷、特殊用地1557.59公顷,分别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的4.9%、3.6%、77.3% 12.1%和2.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分布较多的为临县、孝义、汾阳、文水、柳林、离石等县(市、区),这是由于这些地方的人口相对集中、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企业发展较快,因而相应的建设用地就较多。2、交通运输用地5107.4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4%。包括:铁路用地468.61公顷、公路用地4635公顷、民用机场3.87公顷,分别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9.2%、90.7%和0.1%。交通运输用地分布较多的有汾阳、文水、孝义、兴县、离石、交城等县(市、区)。3、水利设施用地2221.38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8%。包括:水库水面1640.73公顷、水工建筑用地580.65公顷,分别占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73.9%和26.1%。主要分布在汾阳、文水、孝义、交城、兴县等县(市)。(三)未利用地现状2000年,全市未利用地面积为547447.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9%。包括:未利用土地和其它土地。1、未利用土地520094.57公顷,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95%。包括:荒草地233379.1公顷、盐碱地1173.35公顷、裸土地22236.54公顷、裸岩石砾地73018.03公顷、其他未利用土地190194.03公顷,依次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44.9%、0.2%、4.3%、14%和36.6%;另有少量的沼泽地和沙地,面积分别为43.94公顷、49.59公顷。未利用土地分布较多的有兴县、临县、石楼、柳林、交城、离石等县(市、区)。其中的荒草地主要分布在兴县、临县、石楼、岚县、方山、离石、交口、孝义等县(市、区)的低山丘陵区,盐碱地则多分布于汾阳、文水、孝义、方山等县(市)的平川低凹地带。2、其它土地27352.92公顷,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5%。包括:河流水面14831.13公顷、苇地377.94公顷、滩涂12143.85公顷,分别占其它面积的54.2%、1.4%和44.4%。其它土地分布面积较多的有临县、兴县、岚县、柳林、交城、文水等县(市)。三、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1、山地丘陵为本市土地的主体。全市平川区、丘陵区和山区的面积之比大体为15857,面积分别为169051公顷、974020公顷和970200公顷。大面积的山地丘陵加之植被覆盖率低,土地生态条件脆弱,宜大力发展林牧业。2、 优质耕地资源紧缺。全市耕地中水浇地仅占15%,菜地比例更少,有几个县没有菜地。坡耕地面积占80%以上,耕地肥力水平低,而且分布不平衡,全市89%的水浇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川区的文水、汾阳、孝义、交城等4县(市)。3、 水土流失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469100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9.5%,约占山地丘陵区面积的3/4。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11.8万吨/km2年,在黄土丘陵区平均高达3万吨/km2年,水土流失使全市每年损失土壤氮素6.2万吨。全市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0.45%、全氮含量仅0.04%、速效磷含量5ppm以下。土地瘠薄不仅难以有效接纳天然降水,而且还加大了蒸发量,使土壤自我调节功能十分微弱。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条件,导致了农业气候条件的严重恶化,也制约了农、林、牧业的发展。3、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土地干旱缺水 山区农业是典型的雨养农业,降水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吕梁市的降水特点是降水量不足,雨水集中,而且强度大。虽然平均年降水可达400-500mm,但降水量的23都集中在7、8、9月。这既加剧了水土流失又降低了雨水利用率,对几乎没有灌溉条件的山区农业来讲,无疑是一大不利因素。4、化学物品用量增加,农业环境破坏严重 山区农民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而施用化肥、农药以及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的情况仍有存在,对土壤、水体、农作物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除此以外,近2O年来,山区的糖厂、纸厂、淀粉厂、食品厂、化工厂、以及铁、锌、铅等工矿企业发展迅速,并星罗棋布,三废排放大量增加,造成了对当地大气、水体、土壤、农作物和食品的污染,给农业生产及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5、用养失调,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够合理 吕梁市山区具有人均土地资源丰富,宜林、宜草面积大,而且矿产资源多等特点。但由于受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传统经营思想的影响,不少地方仍停留在广种薄收、只用不养的掠夺式经营方式,至使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耕种条件不断恶化。不少人仍然局限在耕地里打转转,不能充分利用山区的资源优势发展林、牧业和多种经营,以至于资源利用结构不够合理,迄今为止还有不少农民生活相当贫困。6、 交通条件较差,影响山区综合开发 虽然近年来各地政府对交通条件的改善非常重视,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山区的交通条件还十分落后。吕梁市不少山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属于“资源型”,而且有不少山区旅游用地资源丰富,可以发展为“旅游型”,但交通不发达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发展。7、滥开滥挖现象普遍,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严重 近年来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山区,资源的滥开滥挖现象非常普遍,从业者急功近利,根本不考虑国土资源的保护与复垦,国土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矿区复垦问题急待解决。8、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意识保守 据有关资料报道,山区具有大专文化水平的人数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30 ,甚至有的地方全村也没有一个高中生,许多人是文盲,更多的人是科肓,不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种什么、吃什么;产什么、用什么,满足于有饭吃、有衣穿,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而且商品意识也相对比较淡漠。另外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多子多富”的思想仍较普遍,致使山区计划生育工作普遍较差,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粮食的矛盾日趋尖锐。除此之外,许多农民为改善生活条件,发财致富,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往往会产生破坏生态环境与资源的行为,如乱砍滥伐、开垦荒坡、滥用化学物质,任意排污等。四、土地利用对策及建议1、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是导致山区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一定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具体做法可在缓坡农田区,以机修梯田为主,实行等高种植;在大于25的陡坡上以人工开挖水平沟,鱼鳞坑等工程措施,及封山育林,种草种树等生物措施,尽快控制水土流失,积极推广良性的生态循环同心圆式种植方式,改良生态环境。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全部土地资源 据有关部门调查,农耕用地比重过大,过度开荒等问题在吕梁市山区土地利用中较为普遍。这与该区地多水少,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宜林、宜牧土地广阔,矿藏及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很不协调,必须合理调整。本着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原则,应结合当地实际条件逐步过渡到以下几种类型:林特型,对水热条件较好,土壤肥力较高而坡度较小的山区,在大力发展水源林,水保林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的特产;林牧型,对山体坡度较大的地区应大抓种草种树,封山育林,育草,逐步过渡为以林牧为主;矿业资源型,对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应以矿业开采为主,开发拳头产品,带动其它产业,同时注重废弃矿区的复垦和还林还草,改良生态环境;旅游型,吕梁市有许多山区都是优美的风景区。如交城县的玄中寺、文水县的则天庙、方山县境内的北武当山、离石市白马仙洞等,在这些山区,应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开发旅游用地,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开发与文化,考古,会议,民俗,教育,探险,狩猎等专业性旅游开发相结合,提高旅游用地效益。3、加强土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投资 目前,吕粱市多数山区农耕地,林地,牧地基本建设与管理都较差。加强土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集水灌溉、发展旱作农业、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保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投资问题是关系到山区土地资源能否合理开发的关键,要鼓励农民投资,就必须实行农业用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并进一步明晰各类农业用地使用权的归属,将林地、草场等的使用权推向市场,允许租赁,转包,拍卖,继承等,对荒山荒坡等实行公开招标,抵押开发,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鼓励农民向荒山进军,发展山地庄园,这样不仅可增加对土地投入,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山区经济的全面发展。4、因地制宜,突出发展特色农业 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由于地形而引起水、土、光、温、湿等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多层次的生物圈。山区气温相对较低,冬季寒冷,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土地较少使用化肥、农药等,污染少,生态环境良好,再加上存在水蚀、风蚀等,土壤中难以富集有毒有害物质,农产品的质量要比平原地区的优良,有适宜特色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同时,山区剩余农村劳动力较多,拥有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劳动力资源。此外,山区众多的旅游资源也给特色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首先应重点发展特色林果业山区宜林果面积较大,果品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果品资源。发展产品经济价值高的林果产品,不仅可以改善山区生态环境,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各区县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选择发展生长适宜、市场销路好、产品价值高的品种。加强果树结构调整与品种结构优化升级。政府要加大推广林果品种的资金投入,建立果品科技示范基地,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种植带头农民,加强果树结构调整与品种结构优化升级。其次是大力发展绿色养殖业和种植业山区林场、园地和山场面积较大,具有发展养殖业的资源优势。但是农户掠夺性使用草场、山场的传统养殖方式很容易造成植被退化和水土流失,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在缺乏对畜禽粪便和污水处理利用措施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市场对对安全、优质、无残留、无疫病的肉蛋等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发展绿色养殖,不仅可以为市场提供绿色畜产品,还可以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养殖业持续发展。山区发展绿色养殖业,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探索合适的立体种养模式,高效循环利用平面、空间和温、水、肥等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物种的生物链,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山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山区地广人稀,农民庭院都比较大,而且水源条件较好,管理方便,具有发展庭院立体经济的良好条件,每家都可因地制宜发展果树、蔬菜或养殖业,这样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把庭院作为推广新技术的示范基地,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山区远离城市、远离污染,发展绿色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应该把大力开发绿色食品作为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山区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产品的就地利用,加工,不仅能从产品到成品的过程中获得直接增值,而且可以通过相互利用的过程,克服山区交通不便,资金缺乏之困难,走加工,再加工,增值,再增值的道路,从成品,资金,技术等方面促进粮、林、牧的发展。5、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生态农业其核心是按照自然、生态、经济规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和自然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发过地区的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保护农业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因些,本区也应积极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因地制宜搞好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积极稳妥地扩大生态农业试点规模,把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环境优势,提高试点水平,加快生态农业县建设步伐,促进农业与环境持续稳定协调发展。6、依靠科技进步,运用高新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综合性强、技术性也强,农业投人物质效益的提高,生态破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LED背光源显示器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吡虫啉原药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建筑装饰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数字孪生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
- 2025数字人直播技术成熟度与虚拟偶像商业变现模式报告
- 2025户外运动装备市场分析及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 2025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分析及智能化升级趋势与产业链投资价值报告
- 2025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护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夜景旅游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基因编辑技术商业化应用伦理争议与法规框架研究
- 婚恋职场人格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办公室5S管理手册图示
- 电子课件-《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五版)》-A04-1153-课题6-继电器
- 营销方案策划书模板集合8篇
- 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汽车底盘测功机
- 氯碱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
- 2023年的人事档案个人自传集合3篇
- YS/T 517-2009氟化钠
- GB/T 8884-2017食用马铃薯淀粉
- 新概念青少版入门级AUnit8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