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 摘要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随着 Internet 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我国信息化建 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进入我们的生活 逐渐的发展了起来 而且正在逐渐 的完善之中 目前 这些改变更多的是发生在城市里 大多数网络公司和电子商务 企业的目光也主要聚焦在城市市场 然而正当电子商务在城市里如火如荼开展的时 候 农村电子商务却在不被人关注的广大农村悄然孕育和成长 随着农村信息化建 设的开展 农村中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电子商务也在农村 兴起 并迅速向纵深方向发展 但由于技术和农民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影响了电子商务 在中国农村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 行分析和研究 就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进行了尝试性 的探析 意在发现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不足 并希望加以完善 使得电子商务这 一新兴事物可以真正的带给广大农民以实惠方便和进步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农村 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e commerce in rural areas Abstract Since in the 1990 of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and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E commerce comes into our life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day by day At present these changes are more obvious in the cities most Web companies and e commerce business look mainly to be focused in the urban market However when legitimate e commerce in the cities was swing fully rural e commerce without being concerned about rural quietly nurtured and grow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formatizational construction productions operation and farmers in the rural life have a great change e commerce also rise in rural areas But due to technical reasons and farmers awareness of the impact of the e commerce in China s r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rural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analysised and researched rur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 commerce in China have made a tentative analysis Intend to fi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in rural areas and want to be perfect making this new e commerce can really bring the broad masses of peasants to be benefit and progress Key Words e commerce rural development 目目 录录 摘要 ABSTRACT 第 1 章 绪论 1 第 2 章 理解农村电子商务 2 2 1 农村电子商务的定义 2 2 1 1 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近况 2 2 1 2 目前电子商务的推行发展状况 3 2 1 3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实例 3 2 2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优势性 4 2 2 1 经营成本低 4 2 2 2 竞争阻力小 5 2 2 3 市场潜力大 5 2 3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5 2 3 1 发展中国农村电子商务 可以解决农业信息畅通问题 5 2 3 2 发展中国农村电子商务 可以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农产品流通问题 6 2 4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6 2 5 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实行方案 6 第 3 章 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 3 1 消费观念的落后和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 8 3 2 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缺乏 8 3 3 涉农网站不多 区域分布不均衡 9 3 4 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9 3 5 物流配送网络的局限 9 3 6 农产品的局限性 10 3 7 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问题 10 第 4 章 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对策 11 4 1 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提高农民信息素质 11 4 2 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1 4 3 构建电子商务平台 11 4 4 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 12 4 5 尽快解决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 12 4 6 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12 4 7 建立相应的供应链系统及物流配送系统 12 4 8 选择适合的电子商务切入模式 13 4 9 开展农业信息化知识培训 大力培养信息人才 13 4 10 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 13 第 5 章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第 1 页 第 1 章 绪论 不管您意识到与否 电子商务每时每刻都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潜在的影响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 试图让人们认知 认 识电子商务给我们的而生活确实带来的影响 尤其是农村这个相对于城市来说落后 的地方 让人们明确 只有加强对电子商务的建设 将其运用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 面 才能真正的物尽其用 重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据此才能使 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是我们的农村走出那个闭塞的年代 实现 兴农 富民 强国的目标 如果说过去的几是中国电子商务逐步探索过渡 那么 2011 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 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做的是直面问题 切实找准突破口 健康发展电子商务 随着电 子商务在中国的不断高速发展 其影响力逐渐增大 无论是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问题 还是电子商务的优势特点 都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广泛关注 健康发展电子商务 拉 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被提到政府的工作日程之中 由于电子商务可以压缩企业供应 链长度 提高生产 库存 运输与销售环节的效率 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 一系 列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 从电子商务发展增速看 十年来中国电 子商务始终保持 40 50 的高速发展 2009 年的中国电子商务并未受到全球金融危机 的影响 相反却在金融危机中爆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2009 年中国电子商务 市场规模 交易额 超过 35000 亿元 同比增长 48 5 高于 2008 年的 41 2 其中 C2C 市场增速更是达到 97 8 达到 2340 亿元 2009 年 B2C 市场收到经济危机影响 企业自建平台力度迫于金融危机下经营压力有所减弱 但电子商务渠道的价值更加 收到经营者的认同 新渠道发展规划力度加大 这为未来 B2C 的提速发展积累了发 展势能 2011 年 十二五 刚刚开始 而电子商务何去何从成为电子商务市场推动 者与应用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能否准确抓住电子商务发展规律 能否准确切入电子 商务发展要害 将决定着未来 5 年甚至 10 年的市场走向 将决定着电子商务能否成 为中国经济发展助推器 将是中国迈向现代化 与国际接轨 甚至引领世界经济的 千年大计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2 章 理解农村电子商务 2 1 农村电子商务的定义 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 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 服务领 域 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 镇 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 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 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 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 使农民成为平台的 最大受益者 1 2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 以数字化 信息 化的手段 通过集约化管理 市场化运作 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 构筑紧 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 降低农村商业成本 扩大农村商业领域 使农民成为平 台的最大获利者 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 主要包括包含网上农贸市场 数字农家乐 特色旅游 特色经济和招商引资 等内容 3 2 1 1 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目前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整体交易额突飞猛进 银行通 过深度参与企业购销供应链 为特约商户及交易客户提供资金支付结算 信用中介 以及资讯和营销平台等多项相关增值服务 不仅可以拓宽收益渠道 获得服务效益 而且也为银行创造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4 但是 目前电子商务的主战场定位在城市 和大型企业 在县域特别是农村 电子商务发展还只是星星之火 人口更多 地域分布更广 消费需求更为多样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 一度成为 被人以往的角落 尽管如此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也静悄悄地孕育发展着 尤其是在 一些沿海发达省份的农村 早在 2006 年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就启动了全省首家农 村 电子超市 标志着电子商务正式迈入浙江农民的生活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 农村电子商务这点星星之火总有一天会成为燎原之势 5 在今年 两会 有关电子商务的提案中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被作为一项重点内 容 可以预见 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今天 农村电子商务将成为农村 实现信息化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 3 页 2 1 2 目前电子商务的推行发展状况 进来 农行加大了电子商务业务的推进力度 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品牌 领商 e 航 在拓展电子商务县域蓝海市场方面 农行有六成以上的网点分布在县域 点 多面广 城乡联动并且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 无论是深化电子银行产品营销还是巩 固客户关系 农行都应成为县域及农村电子商务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通过与 电子商务产业链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不断扩大农行电子银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在 2011 年 3 月 全国两会期间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副院长徐晓兰在其提案中大力呼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徐晓 兰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江浙一带利用电子商务让农民致富 让农村经济发展非常 值得借鉴 国家不仅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基础设施 还要通过好的设施和培训教会 农民如何把产品卖出去 利用电子商务开辟新农村经济 据了解 在当前的电子商 务中 已经有成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其中 仅淘宝网的网上商店就有 2000 多家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的沙集镇 徐晓兰认为 沙集模式所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正如星 星之火 给我国农村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 对于提高我国广大农村对在农村进行电 子商务探索的认知度 夯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文基础有着重要作用 徐晓兰建议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网商创业园区 鼓励商业银行进入农村 加强 电子商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提高我国广大农村进行电子商务探索的认知度 夯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文基础 比如在农村网上创业群体中大力发展物流 包 装 IT 等相关服务性产业 并提供网店经营 营销 管理方面的培训 为农民网商 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2 1 3 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实例 2006 年 沙集镇东风村年轻人孙寒从县移动公司辞职 开起了第一家网店 从 事简易拼装家具的网络销售及加工 经过短短的四年 村里的网店生意从无到有 网店模式被更多的村民成功复制 以东风村为例 全村 1180 户 约有一半的农户在 网上开店 整个沙集镇网店的年销售额超过 3 亿元 网络销售及加工同时带动了周 边产业的崛起和发展 到 2010 年年底 沙集共有板材加工厂 6 家 五金配件 2 家 第 3 页 物流快递 15 家 电脑专卖店 7 家 农民通过开设网店 不仅提高了收入 还解决了 就业 第 4 页 和创业难题 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基本都已返乡 而且村里还出现上千人的 劳动力缺口 治安问题也大大好转 最近 由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阿里巴巴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 农村电 子商务 沙集模式 调研报告发布暨研讨会 在京举行 在沙集这个不起眼的小村 庄有 600 户网商和 1000 余家网店 被称为 苏北电子商务第一村 沙集现象 纠正了长期以来电子商务是 城市户口 的偏见 为电子商务 下乡 提供了一个 有力的现实例证 沙集现象 说明 在农村市场电子商务同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时机和 外部环境也已成熟 特别是在农业龙头企业 专业市场 特色产业 专业合作组织 县域中小企业 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和潜力日益显现 加大电子商务业务在县域市 场的拓展力度 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电子商务业务培训 把电子商务作为电子银 行的一项主打产品加以普及和推广 使员工改变电子商务 曲高和寡 的错误认识 掌握电子商务产品知识 熟悉支付平台业务流程 增强电子商务的营销意识和服务 技能 另一方面 要针对农村产业特点 创新电子商务和电子银行发展模式 打造 多样化 选择性强 适应性强的网络化服务平台 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电子商务和电 子银行解决方案 积极完善支付手段 加强对电子商务特约商户的拓展和维护 6 在对客户筛选的基础上 对目标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 通过上门服务为商户提供更 加个性化的方案 2 2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优势性 2 2 1 经营成本低 在零售企业开店中投入的资金中 有相当一部分花在购置地产厂房上 在大城 市 寸土寸金 一些繁华地带的地租动辄每平方米上万元 这样的高成本投入 使 得我国零售企业很难拥有价格优势 然而农村市场开发程度低 地价也大大低于城 市 大大节约了企业的前期投入资金 降低了经营成本 另一方面 农村地区劳动力成本也大大低于城市 大城市消费水平高 劳动力 需要的工资水平自然也水涨船高 中小城市 农村地区中消费水平相对来说偏低 收入水平自然而然的与大城市整体相差悬殊 第 5 页 2 2 2 竞争阻力小 相对于大城市你死我活的惨烈商战 中小城市和农村存在着明显的竞争不足 目前 占据这些地区商业领域的主要是一些地方的中小型商业企业以及为数众多的 零散经营个体零售业者 普遍存在着规模小 布局混乱 组织化程度低 商品质量 差等诸多问题 因此 我国商业零售企业正可充分利用自身在品牌 资金 管理等 方面的优势轻松占领市场 除了直接投资开店之外 还可通过收购 兼并 嫁接 加盟等形式的资产重组吸纳那些当地不景气的商场 市场 实现低成本 大规模的 扩张 2 2 3 市场潜力大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 13 亿人口中 70 以上分布在农村地区 从这个意义上说 只有占领了农村市场才是真正占领了中国市场 尽管现在农民的 购买力相对比较低 但农村丰富的人口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购买力的不足 从 长远来看 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 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提高是关键 因此 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是一个必然趋势 农村市场的潜力是无限的 随着中国加入 WTO 国际零售巨头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 大城市市场竞争空间日益狭小 外资零 售企业进军我国农村市场是迟早的事 2 3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2 3 1 发展中国农村电子商务 可以解决农业信息畅通问题 综合我国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主要集中在信息问题 技术问题和产品管理 配送问题上 而信息问题是最重要的 后两个都可能从信息问题中得解决 大力发 展中国农村电子商务 为工农业等物质能源产业的信息化改革服务 更好地促进它 沿时代的方向发展 从而形成信息商务化 数字化 可以将农业生产的产前 产中 产后诸环节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可以帮助 领导科学决策 指导生产者进行合理的安排生产 可以有效避免盲目发展带来的对 农业农村的不良影响 目前 农业经济增长对物质投入的依赖趋于减少 而越来越 依靠信息劳动 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投入 第 5 页 第 6 页 2 3 2 发展中国农村电子商务 可以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农产品流通问题 目前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不仅在实现正常的产品流通上尚有问题 而且功能 也不完善 更不能起到有效引导和组织生产的作用 农民虽然在多方面已经努力地 去适应市场的需要 但在销售方面显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 不能主动地选 择最有利的市场去销售 而是被动地等待市场的选择 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为解决 农业发展中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传统经济 下的流通过程 形成由信息流 资金流 物流 商流组成的并以信息流为核心全新 的流通流程 推动中国农村的新发展 2 4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中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为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基 础 我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基本完成框架结构 为中国农村电子 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电信已建成开通了覆盖全国的数据通信网络 其中中 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1993 年建成开通 是中国电信最早建成的数据通信网络 网 络规模目前已经覆盖到 2200 多个城市 并与世界上 23 个国家和地区的 44 个数据网 互联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 1994 年开通 目前骨干网已通达所有省会城市 覆盖到 2000 个县以上城市和 2000 多个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目前 已经有 20 多个省市的接入网建成 网络节点遍布全国 200 多个城市 并与美国等 5 个国家的 12 个运营商有直达路由连接 中国公用宽带网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 市 20 个省的省内宽带网已基本建成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主要提供国内信息服 务和各种应用 转贴于 2 5 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可实行方案 除了制定全面 灵活的解决方案外 还要加强产品宣传推介 把电子商务推介 和网上银行宣传结合起来 对电子商务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 介绍企业 商户使用 电子商务平台和网上银行产品的成功经验 依托农行的信誉 创造诚信的氛围 增 强客户 第 7 页 参与电子商务的信心 树立电子商务应用标杆 通过与政府部门和电子商务网 站的积极合作 使更多客户体验到农行电子商务产品的优越性 促进农村电子商务 的应用 培育和拓展更多 B2B B2C 和电子银行客户 努力打造农行电子商务支付品 牌 树立农行作为电子商务首选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的良好形象 CNNIC 报告 显示 截至 2009 年底 我国农村网民达到 10681 万人 年增长 2220 万人 年增长率 26 3 其中 农村手机上网用户约为 7189 万人 与 2008 年 相比增长 3000 多万 年增长率 79 3 远高于农村网民的整体增幅 此外 农村网 民使用台式机作为上网终端的比例下滑至 68 而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增长了近 20 个百分点 使用率达 67 3 与之相比 在 2 77 亿城镇网民中 城镇手机上网用户 1 6 亿人 使用率为 57 5 可见 手机成为农村网民主流上网终端 同时也成为拉 动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 8 页 第 3 章 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子商务虽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但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其发展 3 1 消费观念的落后和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 在 2009 年 3 月 CNNIC 发布的 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5 显示 农 村网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 49 4 农村网民更加趋于年轻 化 30 岁以下年轻群体所占比例高达 76 9 从职业结构来看 农村网民的构成主体是 学生 所占的比例高达 38 8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 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 农村网民娱 乐化倾向更加明显 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缺乏基本的了解 使农村电子商务难以得 到应用推广 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 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的惯性极大 对新知识 新技术存在着 不知用途 不知用法 不知谁用 的现象 不懂电脑 网络 不具 备上网所需的技能 是导致农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因素 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 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 严重阻碍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而且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 型的商务形式 区别于传统商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面对面交易 这给农民对于电 子商务这种网络交易带来了不信任感 而其想被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 2 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缺乏 一般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 对新技术 新信息反应迟钝 对电子商务没有足够的 信心 而懂得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很少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 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 才严重缺乏 农业发展中的实际操作技术人员缺乏 科研人员大多都集中在学府 在 美国 把农业的推广下到每个大学的农业学院 大学教授三分之一时间从事教学 三分 之一时间从事科研 三分之一时间从事推广工作 7 而在中国大多数教授只是局限 于教学和科研 第 9 页 3 3 涉农网站不多 区域分布不均衡 CNNIC 调查结果 8 表明 农业网站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 中部和西部地 区的用户很少 而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技术水平低 对信息和技术的需求更加重要 同时 以农业信息为主的网站在全国所占比例也不高 并且利用程度低 并且农业网 站存在着以农业商务内容为主的纯农业网站较少 利用率较低的现象 较多农业网 站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 多数网站的设计和内容雷同 缺少特色 农业网站的地区 分布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网站并不多 这些都 导致网站不能因地制宜地为更多地区的农民提供全面的 周到的 符合实际需要的 服务 3 4 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完备 高效的通信设施是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前提 我国农村网络通信设施的现 状及在网络技术 网络信息内容 资费水平 通讯速度 安全和保障条件等方面都 难以适应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要求 另外 原有的基础工作也比较薄弱 大型数据库 的建立也是近几年才有所正规 尽管各个单位都有数据库 但真正可以投入运行的并 不多 即使为数不多的数据库 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要使用它们 也是困难重重 而 且农村经济不发达 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网络成本较高导致农民很少上网 是限 制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国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高于农村 城镇网民 的上网时间长于农村网民 2006 年 在全国 13700 万网民中 从事与农业相关职业 的网民所占比例仅 0 4 绝大部分是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 而且高度集中于经济发 达的北京 上海 广东 浙江 江苏等地区 真正能上网的农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 5 物流配送网络的局限 我国农村人口地域分布广泛 交通相对落后的现实造成了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 难题 9 而目前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县一级地区 下面 第 9 页 的乡镇基本无法送达 一些偏远地区更是被排除在物流公司的业务范围之外 这样 即使 第 10 页 这些地方的农民有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所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 然要解决物流配送的问题 3 6 农产品的局限性 受自然条件影响 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 农 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 而且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不耐久存 品类繁多而品 质评价的主观因素较强 标准化程度较低 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着农产品生产产业 化和流通现代化 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长 交易成本高 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 交易链及其通路较为 复杂且透明度不高 交易信息的对称性较差 单个农户 小规模农业组织搜集 捕捉 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差 这些缺陷也不利于农业电子商务的开展 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我国地区的差异性 还需要积累自然环境 社会经 济等大量的相关数据 但是 国内数据积累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使得建立大型实 用数据库进行储存 分析和利用变得十分困难 尽管有些单位建立数据库 但多数 的网站都设有内 外两个部分网络 使数据库中有价值的信息大多不能共享 缺乏宏观指导性的农业信息 未能形成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使电子商务给农业的产 供 销带来的益处不多 各类农业网站直观反映的农业信息较多 有分析 协助决 策层和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较少 3 7 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问题 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安全主要分为网络安全和信用安全 现代电子商务主要 通过因特网或企业之间的专用网络实现 而网络经常会受到各种病毒 木马程序的攻 击 同时 电子支付手段不成熟 信用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正处在探索阶段 给农民网上 从事经贸活动带来很大影响 这些安全问题都是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长期问 题 10 第 11 页 第 4 章 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对策 4 1 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提高农民信息素质 一是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 让更多的人认识计算机 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 调动农 民利用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二是明确培训重点 农业龙头企业 种养大户 合作组 织等是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带动力量 对信息接受能力强 传播速度快 培 训应以这部分人为重点 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培训效率 三是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 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进行 技术扶贫 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队 伍保障 11 四是开展培训课程 让农民更明确的了解网络 了解什么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以及开展电脑培训课程 4 2 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给予广泛而有力的引导和支持 加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利用 互联网 移动通信 广播电视 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 建立起覆盖郊区县 乡镇 村的农业信息网络 建立各级信息咨询服务机构 引导和培训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 施 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技能 通过与相关电脑厂商合作 为农民提供一批性价比高 具有品质保证的电脑网络设备 鼓励和帮助农民上网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电子商务 搭 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 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提高农民的信息应用能力 12 同时 政府要与有关部门协调 降低农民上网的管理维护费用 降低或减免 三农 短 信定制费用 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农村电子商务 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改善农村网络设施 就类是于现在的闭路电视 一样 要让网络在农村几乎可以处于普及状态 4 3 构建电子商务平台 由于农村不具备有组织 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 所以难以将分散农户生产的农产 品汇集到大市场中去 这就是 小农户与大市场 的矛盾 13 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 产经营组织单元 单个农户无法适应农产品市场的快速变化 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 第 12 页 平台的缺失而非市场缺失或需求缺失 而建立单个农户和市场之间的电子商务平台 是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间平台缺失的有效手段 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为农业产 业化提供大量的多元化信息服务 为农业生产者 经营者 管理者提供及时 准确 完整的农业产业化的资源 市场 生产 政策法规 实用科技 人才 减灾防灾等 信息 同时 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网上交易的平台 支持 B2B B2C C2C 等多种交易 模式 降低企业和农户从事电子商务的资金门槛 培育 扶持农业电子商务企业 与此同时要对物流进行优化 重组传统的体系 找到适合本地的交通工具 建 立良好的运输体系 4 4 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 应统筹规划 协调指导 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 提高数据库资源的拥有 量和开发利用水平 同时 应在各地区 各部门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 况建设各具特色的数据库的基础上 实现数据交换的及时通畅 共享信息资源 4 5 尽快解决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 农产品难以标准化一直是制约着农产品流通的瓶颈 也是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的 瓶颈问题 应加快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标准化工作 制订标准和规范 实现 各类产品标准化 并提供相应标准描述 使农业电子商务得到顺利的开展 4 6 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应逐步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 供应 农产品加工 销售 农业科研 教学 技术推广 农作物种子 家禽畜种的培育 繁殖 加工 销售及农产品质量检测 监督等一系列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为农业电子商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完整的 产业链 4 7 建立相应的供应链系统及物流配送系统 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季节性的特点 要将不同区域 不同季节的农业品要联 系起来 需要在农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供应链系统以及为农业供 应链 第 13 页 服务的农业物流系统 还要利用现有的配送企业 充分发挥分工的优势 实现客户 所需要的资料 信息 品种 农业物资的及时配送 4 8 选择适合的电子商务切入模式 应根据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采用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电子商务切入 模式 经济发达地区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接洽 合同和货款支付的电子化交易 除物流之外 商流 信息流 资金流都在网上进行 以真正体现电子商务的优势 不发达地区可以采用通过农业信息网的信息发布平台在网上发布供销信息 网下完 成交易的初级电子商务模式 4 9 开展农业信息化知识培训 大力培养信息人才 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结合其它通讯手段 大力实施远程教育 不断 提高劳动者素质 强化农民信息意识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另外 还应把懂业 务的各种专业人才充实到农业信息化队伍中来 形成一支结构合理 素质良好的为 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队伍 4 10 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要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研究 充分借鉴在信息立法以及其他的一些体制和做法比较完善的国家的经验 逐步建立起 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 用法律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农业 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二是要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 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监 管 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加强信用环境的建设 以保证网上正规渠道技术 产品 市场 信息的可靠性 以形成良好的网上市场环境 14 第 14 页 第 5 章 结论 尽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条件日臻成熟 但建立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不是一朝一 夕能完成的工程 因此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 努力 第 15 页 致谢 毕业论文暂告收尾 这意味着我大学四年的生活即将结束了 回首既往 自己 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再这样的校园中 能在众多学富五车 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 陶下度过 实在是荣幸之极 这四年的时光里 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匪浅 这除了自身努力外 与各位老师 同学的关心 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论文的写作是枯燥的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 老师的谆谆教导 同学的出谋划策 及家长的支持鼓励 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 再次 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王 老师 从论文的选题 文献的采集 框架的设计 结构的布局到最后的论文定稿 从内容到形式 从标题到标点 他都费尽心血 没有王老师的辛勤栽培 孜孜教诲 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同时我还要感谢电子商务 07 级二班的各位同学 谢谢他们陪我度过了大学这美 好的四年时光 谢谢长久以来对我的理解 支持 帮助和鼓励 以后无论在哪 希 望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第 16 页 参考文献 1 樊鹏 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 J 农业网络信息 2006 9 123 124 2 CNNIC 2009 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EB OL www CNNIC cn 3 张健 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J 商场现代化 2009 4 147 148 4 于小燕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J 经济导刊 2009 12 68 69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09 中国农村互联网络调查报告 R 2009 6 W Wang Interactive decision aids for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in e commerce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strategy restrictiveness R 2009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R 2009 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09 2010 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 告 R 2009 9 郭军明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浅析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4 11772 11773 11780 10 张守文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浅析 J 农业科学研究 2009 5 66 69 11 卓燕 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J 经营管理者 2010 3 17 19 12 叶银兰 上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农业网络信息 2012 1 02 05 13 金英泽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 1 03 05 第 16 页 14 李斌宁 广东省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电子商务的需求性分析 J 农业经济 2010 3 07 08 第 17 页 附录 E commerce market in rural areas who can grab the big cake Recently the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published the Blue Book information China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Forecast 2010 the Blue Book Blue Book that the end of 2009 the rural netizens about 1 million people 2007 2009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71 6 of rural Internet users far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34 6 of urban users speed E commerce market has unlimited potential in rural areas Blue Book that the end of 2009 the rural netizens about 1 million people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e rural commerce will flourish into the period users will become Internet users in rural areas increased the main force on the one hand the growth rate of Internet users in rural areas is much higher than urban users 2007 2009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71 6 of rural Internet users far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34 6 of urban users speed On the other hand Internet penetration is far lower than in rural towns huge room for growth The next few years the rural netizens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growth in Chinese Internet users China is also potential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enormous potential of e commerce market in rural areas to be expected after the largest Taobao C2C platform a report released shows that while the spending power of China s online shopping TOP10 are from the city in eastern China to a second tier cities based But the spending power of online shopping top ten fastest growing cities from the second and third tier cities in the Midwest but sang the leading rol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motivated China the fastest growing online shopping consumer spending in the ten provinces the top five provinces were not from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Pearl River Delta and Beijing Tianjin region and other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ed regions but Shanxi Hena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Jilin The pace of e commerce giant were gradually to the second and third tier cities from urban sprawl and rural e commerce market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xt flashpoint 第 18 页 Huge demand for e commerce in rural areas In recent years Watermelon bad court frequent reports of rural areas as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poor often have a wealth of product but do not sell out resulting in the joy of the harvest should also become a worry The e commerce will undoubtedly become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channels E commerce can solv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rket demand docking problem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efore during and post many links organically combined Liu village represented by Qingyan Yiwu Taobao Village appears Shaanxi East Hancun e commerce development e commerc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no doubt set a confidence On the one hand rural areas have a wealth of specialty products and re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ural e commerce markets there is a huge consumer demand As rural special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without supermarkets shopping malls etc into a standardized scale shopping compared to farmers to purchase items the city is very convenient and e commerce can just make up this shortfall Relatively low income in rural areas the level of commodity prices makes it more sensitive and generally low cost online marketing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the rural market In addition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in rural areas the lack of relevant aspects of e commerce for enterprises to provide a broad market space Who can seize the rural e commerce market In the traditional channel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hird and fourth level of China s huge consumer market potential for the future Suning has been the first for the Jiangsu Zhejiang Guangdong and township areas and the inland areas already have the market management logistics platform county level market began the towns shop pilot From the Middle regional pilot situation district towns shop for profit model marketing model adopted the service model have been clearer The expans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traditional channels of the situ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图形商标使用权许可协议书6篇
- 历教师考调试题及答案
- 厂笔试题目及答案
- 重庆市长寿区川维片区2026届数学七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岳阳市湘阴县202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生物质能项目施工保密与可持续发展合同
- 哈尔滨市二手房买卖合同风险评估与管理协议
- 事业单位事业编制聘用合同范本(公务员除外)
- 冲压件质量检测与不合格品处理合同
- 地坪漆产品采购与施工安全防护合同
- 清华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全)
- 药物临床试验-阳国平-2017年
- 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 GB/T 4074.8-200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8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快速法
- 董关鹏-沈阳课件
- 大学生活从“心”开始
- 淄博市202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及答案
- 大运河前世今生课件
- 商务英语翻译实务完整版教学ppt课件全套教程
- 第五章__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 现代控制理论教案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