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_第1页
第三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_第2页
第三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_第3页
第三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_第4页
第三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卫生学 讲授 陈姝娟 HealthyScienceofPre schoolChildren 第三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学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腹泻 龋齿 弱视等疾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2 掌握传染病的疾病知识 3 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的流感 乙肝 乙脑等传染病的病因及预防 本章内容 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 常见呼吸道疾病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肺炎 一 病因 呼吸道疾病由病毒 细菌引起 二 预防 1 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 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出门戴口罩 3 不去病人家串门 4 加强营养 注意休息 5 服用预防药 二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喂养不当1 病因感染其它疾病2 症状 P603 护理 腹部保暖 调节饮食4 预防 合理喂养卫生饮食隔离消毒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儿四病婴幼儿肺炎婴幼儿腹泻 三 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先天不足1 病因饮食缺铁疾病2 症状母乳喂养3 预防注意饮食防治疾病 二 佝偻病日光照射不足1 病因缺维生素D疾病2 症状多晒太阳 多户外活动3 预防母乳喂养治疗疾病 佝偻病防治 06年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组织了一次哺乳期妇女同时哺乳的活动 近4000名哺乳期妇女聚集一堂 在同一时间内哺乳自己的婴儿 此次活动因参加人数之多已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优育首选 三 肥胖症多食 少动1 病因遗传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2 危害3 预防 避免过度饮食多参加体力活动 肥胖的防治 四 常见五官疾病 龋齿 一 病因 二 症状 三 预防1 口腔卫生 2 补钙 磷 3 多晒太阳 4 药物防龋 及时治疗 常见五官疾病 弱视 一 病因 1 斜视伴有病眼弱视 2 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 3 行觉剥夺 4 先天性弱视 二 预防1 早发现早治疗 2 定期检查视力 五 常见身体缺陷 脊柱弯曲异常 扁平足 一 病因 学前儿童脊柱周围的肌肉 韧带比较柔弱 如果作业姿势不正确 就会发生脊柱弯曲异常 二 预防1 消除导致单侧肌肉紧张的因素 2 进行姿势教育和训练 3 提供符合儿童身材的桌椅 4 参加体育活动 全面加强肌肉的紧张力 六 常见皮肤病七 常见寄生虫病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 与传染病有关的知识 一 传染病的特征1 有病原体2 有传染性3 有免疫性4 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 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 二 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病患者1 传染源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饮食传播 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医源性传播 3 易感人群 三 传染病的预防1 管理传染源 1 早发现 学前儿童入园前要进行体检 入园后每年要体检两次 教师和保育员在晨检时 注意观察或检查学前儿童身体状况 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也要随时注意观察学前儿童的体温 大小便 进食和精神状态 以便及时发现患儿 对教师 保育员 炊事员等工作人员也要每年定期体检 2 早隔离 3 早报告我国的 传染病管理法 中规定了35种传染病应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 甲类传染病有鼠疫 霍乱 要求城市在6小时内 农村12小时内要报告疫情 乙类传染病有白喉 麻疹 百日咳 传染性肝炎 爱滋病 梅毒 淋病 菌痢等24种传染病 城市12小时内 农村24小时内要报告疫情 丙类传染病有肺结核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食物中毒等 不得超过三天报告疫情 4 早诊断 早治疗及早对病儿进行诊断和治疗 有利于预防病儿病情恶化 早期恢复健康 杜绝传染者在幼儿园流行 都有重要作用 2 切断传播途径 卫生 消毒3 保护易感者 1 特异性措施 即通过预防接种 使学前儿童体内产生对某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这是一项最有效的重要措施 2 非特异性措施 包括体育锻炼 加强营养 以增强学前儿童体质 提高对传染病的非特异性抵抗力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 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并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体是一类在抗原刺激下所形成的 并具有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机体的免疫功能 1 防御功能即可抵抗病原体的侵袭和损害 2 自身稳定功能即清除机体内损伤和衰老的细胞 3 免疫监视功能即清除机体突变细胞 防止肿瘤 免疫分两类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类进化过程中不断与各种病原体斗争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机能 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后天生活中与病原体等抗原接触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又分为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方式 预防接种 人工自动免疫 是将疫苗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体内 使人体产生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 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它是人工自动免疫 是一种安全 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传染病的预防上有重要意义 人工被动免疫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 还可进行人工被动免疫 即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免疫血清 以增加体内的抗体水平 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计划免疫就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即根据传染病流行特征 疫情和人群免疫水平的监测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 有计划地适时地进行基础和加强免疫 提高人群免疫力 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些传染病的目的 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 二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 流感1 病因 流感病毒引起 空气传播 2 症状3 护理4 预防 1 锻炼身体 加强营养 2 室内空气流通 3 流感时避免外出 二 乙肝1 病因 乙型肝炎病毒 接触传播 医源性传播 2 护理3 预防 1 讲究饮食 个人卫生 2 日常消毒 3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4 工作人员定期体检 5 早发现 早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唾液飞沫吸入传播 虽常发生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 但婴幼儿也时可见到 在集体儿童机构易暴发性流行 好发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而冬春季多发 主要表现 病毒入侵后2周左右出现腮腺肿大 一般先见于一侧 1 2天后波及对侧 也可两侧同时肿大或仅单侧肿大 2 3天达高峰 宝宝面部疼痛 感觉过敏 腮腺高度肿大持续4 5天 渐渐消退 在1 2周内完全恢复正常 常见的误诊 淋巴结发炎 护理 1 卧床休息 及时隔离 为宝宝测体温 如肛门温度超过38 5 要给予降温处理 2 如果宝宝张口和咀嚼时感到局部疼痛明显 可给宝宝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3 用冷毛巾挤干水 轻轻地贴在宝宝肿胀的部位或放置冰袋 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4 对腮腺炎患儿应隔离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百日咳 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3个月以下婴儿仍有较高发病率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起病1 3周内传染性最强 好发季节 四季散发 以冬春季发生率最高 主要表现 宝宝有阵发性咳嗽现象 呈痉挛性咳嗽 可持续1 2个月以上 剧咳可导致宝宝面部皮肤出血点 眼结膜出血 鼻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新生儿 婴儿患百日咳常无典型痉挛性咳嗽 往往在咳了2 3声后出现憋气 呼吸停止 头面部及全身皮肤因缺氧而发红 紫绀 甚至窒息 惊厥等 1 专人护理 一阵阵咳后 宝宝如果脸色发青 要立即请求抢救 2 居室通风 清静 无烟尘刺激为好 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在宝宝身边放一个容器 以便他有痰咳出或咳后有呕吐物 容器用后用水洗净 以确保感染不致扩散 3 和宝宝一起玩或看看图画书 让宝宝保持快乐的心情 分散他的注意力 以减少阵咳的次数 但不能让他太兴奋和疲劳 4 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止咳药 不祛痰而强行止咳是很危险的 5 如需喂奶或如喂奶时宝宝发生阵咳 你一定要等阵咳过后再喂 痉挛性咳嗽时要防止宝宝窒息 水痘 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传染或飞沫传染 传染性极强 有接触史的易感者90 以上发病 好发季节 四季均可发病 冬春两季多发 主要表现 病毒侵入人体后潜伏2 3周才发病 骤然起病 体温达38 39 宝宝表现为烦躁 食欲不振 发热同时或后一天左右出现皮疹 初起时为成簇的 小而红的斑疹 丘疹 很快会变为充满液体的疱疹 周围有红色浸润 成批出现 首先在宝宝胸部 腹部以及背部 头皮出现 以后才扩散到四肢等其它部位 第5 9天 疱疹破裂后留下小缺口 疱壁干燥结痂 数日后痂皮脱落 然后宝宝渐渐恢复正常 本病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同一时期可查见丘疹 疱疹和结痂为其诊断的特征性线索 护理 1 给宝宝测体温 体温如有升高 给他喝水 如体温超过38 5 用退热药降温 避免使用阿斯匹林 2 皮疹痒感明显 要设法防止宝宝抓挠疱疹 因为这样的话会使皮疹伤口发生感染 愈合后还会留下疤痕 把宝宝的指甲剪短并保持清洁 必要时给宝宝带一副防护手套 3 给宝宝洗温水浴 穿宽松的棉质衣服 勤换内衣 减轻搔痒 4 如果发生极为严重的瘙痒或疱疹周围皮肤色红或肿胀 有脓液渗出 说明疱疹已受感染 要立即去看医生 5 宝宝原先有肾脏病 哮喘 血液病或代谢病等而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一旦得了水痘要立即去看医生 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被人称为 夏秋病魔 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通过蚊虫叮咬 蚊体常携带病毒 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好发季节 夏秋季节 长江下游地区是7月底 9月初 主要表现 2 6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宝宝短期内体温高达39 40 有剧烈的头痛 小婴儿表现为烦躁 出现喷射性呕吐 嗜睡不醒 如不及时抢救 病情会急剧恶化 出现抽筋 昏迷 颈项强直 肢体瘫痪 严重则危及宝宝的生命 如及时抢救 大多数病儿可挽回生命 有一小部分病儿可能出现失语 耳聋 失明 智能迟缓 痴呆 癫痫等后遗症 预防和护理 1 宝宝出生后 按时给宝宝注射乙脑疫苗 疫苗的保护率可达60 90 2 在夏秋季节 宝宝一旦出现高热 头痛 呕吐 嗜睡等症状时 要立即去看医生 3 居室和环境清洁 灭蚊 预防宝宝被蚊子叮咬 伤寒 由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由病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 而带菌的苍蝇和手常常是伤寒散发病例传播媒介 好发季节 常年散发 以夏秋两季 长江下游7 10月份 最多见 主要表现 5岁以下小儿占70 以上 伤寒起病时有高热 呕吐 咳嗽 嗜睡 烦躁 腹痛等症状 所以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但伤寒有其一些特点 年轻父母要加以鉴别 婴幼儿发生伤寒时症状往往不太典型 体温上升较快 可有持续高热与高热惊厥 肝脾肿大明显 多有腹泻 而成人伤寒特有的相对缓脉 玫瑰疹 外周血粒细胞减少等现象在婴幼儿身上不明显 常见的并发症是在发病第2 3周出现肠出血及肠穿孔 伤寒还可以并发肝炎 肺炎 肾炎 心肌炎等 大一点的孩子症状会比较典型 一般都以发热起病 体温逐日上升 5 7天达高峰 39 以上 之后持续高热10 14天 再逐渐下降 高热时有明显的中毒症状 表现为表情淡漠 嗜睡 腹痛 腹胀 便秘等 护理 1 宝宝必须卧床休息 保持大便通畅 体温超过38 5 可用退热药降温 2 保持皮肤和口腔黏膜清洁 保证充足水分 盐分和维生素 3 要注意胃肠道隔离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4 饮食应少渣易消化 少量多餐 腹泻严重者要禁食 防治脱水 要立即去看医生 5 如有腹痛 便血等 应立即去看医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传播途径 经飞沫直接传播 病原菌是通过呼吸道进入患儿血液中 最终定位在脑脊髓膜 好发季节 冬春季 长江下游地区3 6月份是高峰期 主要表现 婴幼儿患病率高 城市中多为散发 农村中易感人群多 有时可形成爆发流行 2 3天流涕 咳嗽 酷似 感冒 后突发高热 伴剧烈喷射状呕吐 烦躁不安或嗜睡 常发生惊厥 昏迷等 皮肤可出现本病特征性的出血性瘀点 瘀斑 最早见于臀部 肩肘部 部分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 青紫 皮肤花纹 四肢冰凉 血压下降 少尿等 此为休克型 常危及生命 预防和护理 1 按时给宝宝注射流脑菌苗预防针 卫生防病 居室要通风 注意宝宝个人卫生 流行季节不带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2 宝宝出现上述症状 要去看医生 3 予以隔离 宝宝春天得 感冒 一定要去医院看病 需知 流脑早期很难与感冒相区分 要牢记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 4 休克型流脑最危险 早看医生就能做到早诊断 早治疗 为抢救赢得时间 肺结核病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本病近年有增多趋势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 家中成人尤其是患病母亲是很主要的传染源 婴幼儿结核病偶可经带结核菌的牛奶或食物传染 母亲患结核病 可能经胎盘传染给胎儿 形成生后不久就出现症状的先天性结核病 好发季节 四季散发 以春季发病率最高 主要表现 起病缓慢 不规则低热 食欲不振 消瘦 盗汗和疲乏等 也就是所谓的 结核中毒症状 婴幼儿得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时可以出现高热 呼吸道症状多不明显 在结核性淋巴结压迫气管 支气管或向其腔内破溃播散时可出现剧烈痉挛性咳嗽 哮喘或窒息 预防和护理 1 宝宝出生后要接种卡介苗 接种后6 8周要做结核菌素试验 如是阴性 要给宝宝再补接种一次卡介苗 2 体格锻炼 室内通风 合理营养 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怀疑宝宝得肺结核 要及时看医生 拍胸部X线片和做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同时 父母也最好拍胸片 因为婴幼儿肺结核家庭垂直传播可能性最大 4 一旦确诊为肺结核 就必须早期 足量 规则 足疗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