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二章_陆地与海洋 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二章_陆地与海洋 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二章_陆地与海洋 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二章_陆地与海洋 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二章_陆地与海洋 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陆地和海洋 复习 1 能够根据所给资料 地图或数据 识别海洋和陆地 描述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所占的比例及分布特点 2 能在地图上找到亚洲与非洲 亚洲与欧洲 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并指出拉丁美洲的范围 3 能在地图上准确找到七大洲 四大洋的位置 并能识别它们的分界线 4 能在地图上识别大陆 主要的岛屿 半岛 边缘海 海湾 内海等 5 知道地球上海洋变陆地 陆地变海洋的实例 并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6 能在地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并能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 地震的分布 一 世界海陆分布1 地球表面71 是海洋 29 是陆地 即 分海洋 分陆地 2 陆地主要集中在 北或南 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 北或南 半球 北极点周围是 陆地或海洋 南极点周围是 陆地或海洋 3 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 大于或小于 陆地面积 七 三 北 南 海洋 陆地 大于 二 大洲和大洋1 基本概念 亚欧大陆 格陵兰岛 阿拉伯半岛 亚洲 太平洋 如右图所示 完成下列问题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F是 大陆 半岛 岛屿 海峡 海 洋 2 七大洲和四大洋 名称 北美洲 南美 亚洲 欧 非洲 大洋 南极洲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洲界 乌拉尔 乌拉尔 大高加索 土耳其 苏伊士 巴拿马 七大洲的轮廓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F是 G是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1 易混点 大陆和岛屿 1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2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2 易错点 1 陆半球并不是说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而是陆地面积在所有半球中所占比例最大 2 阿拉伯半岛虽然位于亚洲 但是属于印度洋板块 3 无论怎样平分地球 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 构建脑图 简记空间分布概况 利用简笔画识记七大洲轮廓位置和四大洋位置 如右图所示 归纳总结七大洲 四大洋的位置特点 1 赤道穿过的大洲 亚洲 非洲 南美洲 大洋洲 2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欧洲和北美洲 3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4 跨寒 温 热三带的大洲 亚洲 北美洲 5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 北冰洋 6 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 印度洋 1 2014 泉港学业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2013 南通学业考 下图为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 读图完成2 3题 2 两大洲的大陆是一个整体 合称为 A 亚欧大陆B 美洲C 非洲大陆D 亚洲3 甲大洋是 A 北冰洋B 印度洋C 大西洋D 太平洋 A A D 4 2014 泰安学业考 a大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是 A 苏伊士运河B 直布罗陀海峡C 白令海峡D 乌拉尔山 河 大高加索山脉 C 5 2013 南通学业考 下图为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图 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全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半球B 全球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C 全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D 全球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半球 C 6 2014 昆明学业考 关于大洲 大洋说法正确的是 A 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 大西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C 非洲中部被赤道穿过D 亚 非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 7 2013 广东东莞 关于下图所示大洲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B 大洲有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C 大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D 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 D 2014 广东 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 图5 完成8 9题 8 有关陆地和海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71 为陆地29 为海洋B 海洋面积北半球大于南半球C 大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D 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9 与 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A 白令海峡B 土耳其海峡C 巴拿马运河D 苏伊士运河 D C 三 海陆变迁1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 大陆漂移说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南美洲 非洲 古老地层 生物 一块大陆 分裂成几块大陆 漂移分离 3 板块学说 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 分别是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各大板块是不断 的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地带地壳活跃 多火山 地震 注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板块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位于亚洲 但属于印度洋板块 澳大利亚大陆也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六 亚欧 非洲 印度洋 太平洋 美洲 南极洲 运动 交界 两大火山 地震带 火山 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 环太平洋 板块的运动方式 运动 常常形成 碰撞挤压运动 在陆地常常形成 张裂 裂谷或海洋 山脉 1 2013 东营学业考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 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荷兰国土的20 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A B C D A 2013 枣庄学业考 某同学利用铝盆 海绵 蜡烛 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 如图 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 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 读图完成2 3题 2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A 张裂B 碰撞C 挤压D 消亡3 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 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B 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C 红海不断扩张D 太平洋不断缩小 A C 4 2014 滨州学业考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B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C 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D 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5 2014 漳州学业考 2014年3月19日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 6级地震 关于其成因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 B D 2012 广东江门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 完成6 7题 6 图中地壳较为稳定的地点是 A B C D 7 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处B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处C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处D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处 D B 2013 青岛学业考 读下图 完成8 9题 8 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A 亚欧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太平洋板块D 非洲板块9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海会缩小B 地中海会缩小C 山脉会消失D 山脉会消失 A B 某考察船在12月份从广州出发 十天后完成科考任务后于青岛返航 下图示意此次科考的路线 据此回答1 3题 1 大洋一号 出发时 石家庄 A 已进入冬季B 白天比黑夜长C 有太阳直射现象D 河流进入汛期2 航行期间依次经过的海及大洋是 A 南海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黄海B 南海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黄海C 黄海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南海D 黄海 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南海 3 此次科考没有经过的大洲是 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南极洲 A B D 漫画不仅生动 形象 幽默 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读漫画 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 回答4 5题 4 漫画反映的是 A 盖天说B 大陆漂移说C 浑天说D 日心说5 该学说的提出者是 B D 6 下图中濒临太平洋 北冰洋 印度洋的大洲是 C 读下图 完成7 8题 7 图中表示半岛的是 A 甲B 乙C 丁D 丙8 图中表示海峡的是 A aB bC cD d B C 读四个大洲轮廓图 回答9 10题 9 四个大洲轮廓中哪一个是亚洲 A B C D 10 既是 两大洲的分界线也是两个大洋的分界线的是 A 马六甲海峡B 乌拉尔河C 台湾海峡D 白令海峡 A D 我国有一探险队 准备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 读图完成11 13题 11 本次环球航行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 太平洋B 印度洋C 大西洋D 北冰洋12 关于探险队出发地所在大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面积最大B 跨南北两半球C 西面直接濒临大西洋D 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13 航船由 经过了A B两大洲分界线 A 巴拿马运河B 乌拉尔河C 苏伊士运河D 马六甲海峡 D C C 14 印尼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 日本大地震 芦山大地震 人们戏言 地球进入了地震模式 下列关于地震说法错误的是 A 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B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C 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D 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15 与右图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此图表示板块的碰撞B 两侧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C 由此图判断 所有板块都是碰撞的D 由此图判断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 C 下图是 20世纪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6 17题 16 这种灾害可能是 A 台风B 泥石流C 洪涝D 地震17 产生这种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 太阳直射B 地壳运动C 人类活动D 大气运动 D B 读下图 完成18 19题 18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A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B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