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结构指导(层进式、对照式)主备人:沈菊如【学习目标】1、熟悉层进式、对照式结构的基本特点。2、能运用层进式、对照式构思作文骨架。3、赏析范文,开阔视野,积累素材。【学习重点】能运用层进式构思作文骨架。【学习难点】提升分析问题的深度【学法指导】 独学、群学、对话、质疑【预习】一、层进式知识概述层进式(纵式结构),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纵向思维,逐层深入论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议论文结构模式。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步步深入,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或环环相扣,步步进逼,像竹笋剥壳、春蚕抽丝一样,使主旨的诠释逐步趋向深入,并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而最终深入读者的心。 ,二、对照式知识概述对照式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比较分析法。这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如“常立志与立常志”,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树立远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论述时,可以把“常立志”和“立常志”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才能有所建树。再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辩证分析法。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三、课前赏析1.思考下面的分论点是从什么角度设置的?A愿景(愿景即所向往的前景)中心论点:统一的愿景分论点1:是什么-祖国统一的愿景分论点2:为什么-圆炎黄子孙百年来的强国梦分论点3:怎么样-反对台独,加强合作,增强互信,瓜熟蒂落。B愿景. 中心论点:“中国制造”的愿景。分论点1(怎么样:浅层观点):对外加工。分论点2(怎么样:深层观点):中外合资。分论点3(怎么样:更深层观点):自主创新。2.思考下面范文的分论点是从什么角度设置的?1.孤独与幸福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名言引出中心论点) 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 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分论点一“是什么”) 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分论点二“为什么”) 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分论点三“怎么办”) 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 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所以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独。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2.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中心论点)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正面)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反面)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点评:主体结构正反对照,先正后反,由外而中,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分析中肯,论证有力,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学习过程】一、 交流预习作业小组代表展示预习成果,其他小组质疑补充。二、层进式议论文结构(一)1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2层进论点1:是什么(简单扼要)规范的层进式议论文模式 1 3层进论点2:为什么(观点+事例分析)4层进论点3:怎么样(观点+事例分析)5小结例:请用层进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方法,为下面的文段添加分论点。观点:要钻牛角尖1“钻牛角尖”是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 (是什么) 2 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创新,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 (为什么) 3“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怎么办) 1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2分论点1:浅层观点+事例分析规范的层进式议论文模式 2(内涵层进式 3分论点2:深层观点+事例分析4分论点3:更深层观点+事例分析5小结例1:如要论证“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个中心论点,就可以分解成: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例2:如要论证“人要无情地解剖自己”。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分论点一: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分论点二: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分论点三: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二)练习:请用层进式方法,为下面的文段添加分论点。观点:直面缺陷1.认识到“人无完人”,从而正视自己身上的不足,挖掘自身的长处,在发展自己的时候扬长避短,或利用缺陷,使所短变所长等等2.(1)人无完人,缺陷无法逃避。(2)只有直面缺陷,才能避免产生心灵的阴影。(3)只有勇敢地直面缺陷,才可能弥补、战胜它,从而改善生命的质量,提升人生的价值。3.(1)坦然面对身体的缺陷,不为缺陷所困扰,不因缺陷而自卑。(2)挑战缺陷,用加倍的努力去克服缺陷,变所短为所长。(3)避其所缺,扬其所长,以所长之光辉遮蔽缺陷之阴晦,活出真实的自我,活出个性的自我,活出超越的自我。(三)使用层进式(纵式结构)应注意的问题:掌握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在于逐层深入地提出分论点,并进行分析论证,它们之间是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后一个分论点是由前一个分论点派生出来的,论据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部分之间环环相扣,共同为中心服务。提出论点后,“为什么”与“怎么办”这两部分的论述,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样做的方法。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需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办”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办”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如果文章侧重于谈“为什么”的问题,那么一般提出论点后有两种思路: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证;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三、对照式议论文结构(一)规范的对照式议论文模式1在开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3.最后得出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对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二)练习:请用对照式方法,为下面的文段添加分论点。论点:知耻而后勇1.知耻而后勇,化耻辱为上进的动力,终有成功的一天。2.知耻而不后勇,必定自甘堕落,遗恨千古。 四、展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陆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2013年7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怀化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化学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8月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七年级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出售煤矿风机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唐山
- 闸门改造工程合同范本
- 建筑木材收购合同范本
- 西安工作签合同范本
- 学校用地出租合同范本
- 油库培训大纲及课件
- 高血压病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治
- 仓储物流设备安装及管理策略分析报告
- (零诊)成都市2023级(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长沙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分装安全操作规程
- 2025至2030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十四五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报告
- 认证认可 培训 课件
- 临时用电全管理制度
- 2025年河北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及备考指导
- 设备开停机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