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研究中的伦理与道德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理想的科学研究被描述为一个科学家求真、至善、臻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揭示着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开发应用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技术,去追求人类社会的持续、和谐的发展。但是,理想状态只能是一个无限接近到无法到达的状态,科学和现实社会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就成一个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伦理道德是指如何使伦理道德规范运用到涉及科技活动的现实的具体问题的规范问题,它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科技活动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科技伦理道德分为两个部分:职业伦理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德。当然,不同的领域,所涉及的科技伦理也有所不同。具体的包括有核与生化武器伦理、计算机与网络伦理、生命与医学伦理、生态与环境伦理、工程伦理、宇宙伦理。其中,在工程伦理中,主要指工程技术人员在大型工程的设计、实施中的伦理问题。工程对社会和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而要求工程师对公众和自然切实负起伦理义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一项工程既涉及到工程业主的利益,也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还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利益,因此工程师也要肩负这三方面的伦理义务。 工程伦理有四项道德规范:一是责任规范,包括决策者的责任、设计人员的责任、工程承包者的责任、每个人都应有的责任;二是公平规范,即利益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三是安全规范,包括工程设计安全和生态安全;四是风险规范,即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带来的种种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强调应把生态伦理的思想贯穿到工程建设中去。于此,科学研究中的伦理与道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近代以来的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在结构上与古代科学截然不同的特点,它不仅含有纯思辨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也包含着有目的性的实际的行为,这些行为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等。这种科学研究中的行动与人类其他行为一样,只要是行动,则势必就要与一个关涉行为后果的“责任”的概念相联系。也就是说,我们讲科技伦理,并不是指科技成果本身有什么伦理,而是指科学研究、技术探索过程中的伦理,更是指科学研究应用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刚过去不久的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空前迅猛的百年。“20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于自然图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丰富了人类生活的多元化,也深刻而广泛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科学研究涉及各个方面,其中莫过于生命科学最为引人争议。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是过去50多年里发展最为迅速、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深刻的科技领域之一。现代生命科学的突破所带来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本身,其深刻影响正在使整个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发生着改变,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与价值观念面临严峻的挑战:科学技术通过对社会带来巨大利益以及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表达着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这其中也包括可能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乃至酿成灾难。这就与科学家通过科学活动最大限度造福人类的理想形成了愈来愈直接和尖锐的冲突。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辅助生殖技术到器官移植,从基因工程到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正在向自己最核心的生命领域挺进。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改变社会物质条件和为人类带来进步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新的富有挑战性伦理、社会和法律问题。生命科学技术几次重大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状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的变革,对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生育观;器官移植的实施是对人自我身体权利的挑战;基因组的研究与应用使人重新认识了生命;临终关怀与安乐死引发了对人生命价值的争论;克隆与干细胞的探索使人类强化了对自我命运的关注。谈及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伦理道德的影响的原因,既有生命科学自身的因素,也有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因素。生命科学发展引起了伦理道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由生命科学发展与造福人类需要的矛盾决定的,而伦理道德的旧中鼎新,新中继旧则是变化的必然过程,其结果导致了动态发展与静态制约的平衡,变化的最终方向是促进生命科学更好的造福人类、提高生命质量。以上特点剖析了生命科学与伦理的本质联系,认识了生命科学发展与伦理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认识了生命科学的进步与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必须在良性互动中实现。今天,生命科术迅猛发展对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消除生命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必须加强对生命伦理道德动态研究,完善制度的动态转换机制,建立与法律的动态联系,做好对生命伦理道德的动态宣传工作,严格实施生命伦理道德的动态过程,掌握好生命科学发展这把双刃剑,促进生命科学技术健康发展。显而易见,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不断为人类提供新的力量,也引发了复杂的道德窘境。比如克隆技术,就引起了一场世界范围的争论。但我们能够因为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正是科学探索的重要表现),就否认克隆技术的进步性,进而否定科学技术对伦理和道德的贡献吗?显然不能。仅仅在两代人以前,反对试管培养或人工受精的呼声还很高,但事实却证明,人工受精对于无子女的夫妇是一个很大的恩惠。科学发现事物的原因,但科学本身不能证明事物是好的或对的。比如达尔文发现自然选择和为生存而斗争是物种进化的重要方面,我们是否就可以教条地得出结论我们没有必要帮助残疾者和贫困者,而让自然作出选择?又比如上世纪初的优生学家得出结论,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聪明,这是否证明杰出人物统治的社会是最好的,或者是最值得遵循的优生学方法?然而这种观念曾被法西斯分子在德国加以运用,并导致灾难性的结果。伦理道德更多地涉及社会人文领域,事实上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所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最终是通过价值判断,甚至是哲学上的争论而作出选择,并通过法律和社会规范加以实施的。因此,指摘科学探索违背道德伦理的人会说:“我们反对的是自然科学主义,并未包括社会科学。”然而,自然科学的精神提升同样离不开社会科学。更准确地说,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伦理和道德问题,社会科学则对这些问题进行价值和伦理判断,提出解决的办法。科学不仅具有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科学探索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上,它同样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影响着人类的精神、道德、价值水准。因此,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肩负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大的社会责任。 6 I K4 o# G7 / l( H0 C 科学家的责任具有两层特殊的涵义:其一是对科学研究本身的行为负责,即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一旦意识到此类研究会威胁到人类生存,或者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就应当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终止此类研究。其二是对科学家的社会行为负责,即科学家应当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将自己已经认识或预见到的科学研究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理性地和负责任地告诉公众。科学所引发出的一系列社会、法律和伦理问题,已经不能仅仅依靠生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的自觉所能解决,而是需要与社会各界,特别是与社会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决策者、媒体从业者等等一道,以共同的责任,通过共同的努力加以解决。因为这不仅关涉到当代人的福祉,而且关涉到人类的未来。为了杜绝那些无视科学伦理道德的行为,许多国家在制度层面做了专门规定。在美国,教授若是兼职一定要公布,成果的发布则要说明与所在公司的关系;还有些高校设有专门的中心,以防不轨。一些国家还设有科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研究方案若通不过他们的审查,就难以立项。2 G5 B! C9 1 H, ?7 T7 N z2 _/ D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农业国家,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最近2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在全球可谓一枝独秀,对世界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特殊的国情使我们在生物伦理方面不仅面临着人类共有的问题,而且有着自身特有的关注焦点。由于我国在政治体制、工业化程度、科学和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文化背景等诸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又使得这类问题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已经加入了WTO、面临着国际间经济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形势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对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带来的伦理与法律问题要有我们自己的声音。我国关于生命科学的政策与立法,必须在国际社会相关法规的概念框架下,符合与体现我国的具体国情。然而然而 然而 到目前为止我国科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还很薄弱,公众对科学知识和科学发展最新进展缺乏深入的了解,而媒体更多地只是片面地重复西方有关生物伦理的某些观点。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媒体违背科学的不负责任的新闻炒作,不仅在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同行中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造成了并日益加重着公众对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误解。这一切正在加重公众对于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恐惧心理与焦虑情绪,也给我国生命科学一些领域的研究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压力,甚至影响到决策部门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但国外经验证明,对涉及百姓健康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进行伦理上的评价,既可以防止技术滥用 ,避免潜在的隐患转为现实的危害;也有助于科研人员认清科研自身的局限,及时纠偏、完善技术。要减少类似“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国外这些比较成熟有效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所以面对压力,科学界不应抱回避的态度,而应当以更加坦城的姿态和积极的态度,向公众公开和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研究成果,并且富于建设性地加入到理性的讨论之中。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对生命科学和生物高新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由科学家及时与公众及社会各界进行交流与沟通,将社会各界达成共识的原则以规章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使科学家在有法可依的框架内开展研究,是消除公众疑虑的最好方式。科学研究鼓励自由探索,但却不能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做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守住科学伦理道德底线,绝对不能为了某些私利而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如果研究的成果是为人类所用,至少应遵守两点:一是研究本身不能弄虚作假;二是成果的使用不能危害人类和自然生态。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科学研究必然璀璨夺目!参考资料链接:/view/3861613.htm/html/8_10_3285.html/bbs/thread-98034-1-1.html/05/0411/05/1H1JO3JT0001120U.htmlhttp:/wenku.b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厨房用电安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烹饪工技师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 眼科病例分析题库及答案
- 2025广西汽车配件购销合同
- 2025超市转让的合同范本
- 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理论对文化身份杂交性的解释
- 《音乐律动操-节奏感知与身体协调》
- 残联言语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中药生物技术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香菇批发买卖合同
-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课程说课
- 学前教育机构社区教案
- 2025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水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贵州毕节市中医医院招聘暨人才引进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78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税务师考试《税法一》冲关速记
- 直播电商职业知识培训课件
- 药学专业个人简历模板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25年本科组赛题分析试卷
- 轮状病毒疫苗研发进展与接种应用指南
- 云南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优化:基于公路局视角的深度剖析与创新路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