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枣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1页
沾化冬枣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2页
沾化冬枣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3页
沾化冬枣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沾化冬枣主要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冬枣田间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冬枣树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至果实成熟,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不同病虫害的危害。病虫害发生严重时,不但降低果品质量,还会造成减产或者绝产,甚至树木死亡。因此,防治病虫害,是获得优质果品,夺取丰收的关键。下面介绍在冬枣生长季节危害严重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一、 发芽期(4月上中旬5月上旬)这个时期,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是害虫绿盲蝽象、枣瘿蚊和预防枣叶壁虱。(一)、绿盲蝽象。属于半翅目盲蝽科。以成虫和若虫的刺吸式口针危害冬枣树的嫩芽、幼叶、花、果实。嫩芽受害后不能正常发芽,顶芽皱缩,随着叶芽的伸展,被害处变成不规则的孔洞和裂痕,叶片皱缩变黄,俗称“破叶疯”。枣吊受害后,不能正常伸展,呈弯曲状,故称“烫发病”。花蕾受害后,停止发育,以至枯落。果实受害后,出现斑点,易引起病菌浸染,影响果品品质和产量。发生规律:此害虫一年发生4到5代,以卵在枝芽内、树皮缝内越冬。第二年四月份,平均气温达到10C以上,相对湿度在65%左右时卵开始孵化。枣树发芽后即开始上树为害。5月上旬是第一个危害高峰。气温20C到30C,相对湿度80%到90%的高温高湿气候,容易猖獗发生。第二、第三、第四代分别在6月上旬末中旬初、7月中旬和8月中旬出现。成虫飞翔力强,白天潜伏,清晨和夜晚爬到树上取食为害。稍受惊动,迅速爬迁,不易发现。 主要防治措施:1、人工防治:清除冬枣园周围及树下杂草、枯枝落叶、间作物秸杆,同时刮除树干及枝叉处的粗皮、裂皮,消灭越冬卵。夏季清除地面杂草,破坏其活动场所。2、药物防治: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4月中旬地面撒施辛硫磷颗粒剂。4月份旬均气温稳定在10C以上,枣芽尚未萌发时,可喷施卵虫净1500倍+25%灭幼脲3号15002000倍或2.5%功夫2000倍+万灵2000倍液防治初孵第一代若虫;在枣树萌芽期结合其他害虫再喷药防治一遍。这两次用药是全年防治的关键,以后各代视发生情况进行防治。各园片要联防联治,树上树下同时用药。傍晚用药效果最好。(二)、枣瘿蚊 属于双翅目瘿蚊科,又名枣芽蛆。以幼虫危害尚未展开的嫩叶,被害叶成紫红色筒状,不能展开,最后干枯脱落。防治措施:一是人工摘除虫叶,集中烧毁。二是药物防治,参照防治绿盲蝽象。(三)、枣叶壁虱 属于蛛形纲蜱螨目瘿壁虱科,也叫灰叶病。二、花蕾期(5月中旬六月下旬)花蕾期是冬枣树全年管理的关键时期,如对病虫害防治不利,就会造成落花、落蕾,降低果品产量。危害比较严重的主要是病害,有冬枣早期落叶病和冬枣干腐病。(一)、冬枣早期落叶病冬枣早期落叶病是近几年新发生的冬枣病害,可危害枣吊、叶、花、蕾、果实。 枣吊被害后出现纵裂; 叶片被害后边沿出现似水烫状的病斑,发生严重引起落叶、落蕾、落果。 病原是真菌和细菌的复合菌体。发病规律:病菌在落叶或其他被害部位越冬。该病发生与降雨有关,5、6月降雨次数多、枣园空气湿度大。病害发生严重,据调查,与绿盲蝽象等刺吸式害虫危害后,刺吸点被接种或传染,引起病害发生造成落叶,严重的影响座果。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逆性。合理修剪,增强树冠光照条件。做好冬枣园灌水和排涝工作。2、化学防治 根据降雨的多少和降雨的早晚,决定用药次数和用药时间。春季降雨多,可在5月中旬开始喷药防治。一般在5月下旬用药,间隔710天用一遍药,连喷23遍药,可控制其发生。 杀真菌药物和杀细菌药物要混合使用。喷施药剂: 3%多抗菌素800倍、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兑入农用硫酸链霉素200国际单位/毫升水,或选用龙克菌、中生菌素等药物防治效果好。(二)、冬枣干腐病干腐病是一种枝干病害。病原是真菌。病菌侵害幼树干和大树2-3年枝,初发病病枝皮层开始变红褐色,病斑隆肿,然后病斑发红,后期发褐干缩。发病重的,病斑绕树一周,树木或枝条渐渐枯死。发病轻的造成落叶、落花、落蕾,影响冬枣果品产量。发病规律:病原菌在树皮内越冬,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经伤口侵入。以一般5月中旬末开始发病,一直危害到10月,发病盛期在5月下旬。枣园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则容易发病。主要防治措施:在搞好冬枣园栽培管理的前提下,可用药物防治:其方法是在病斑处先用快刀纵切数刀,间隔0.5公分,超过好组织2公分,深达木质部,但不伤木质部,然后用20%过氧乙酸药物3一5倍液 或腐必治20倍液+高效活性渗透剂涂抹病斑。间隔57天再涂一遍,可控制病害发生蔓延。 三、果实生长期(7月上旬9月下旬)果实生长期,病虫害发生种类与年降雨量有直接关系,干旱年份螨类害虫危害严重,降雨量多的年份病害发生严重。近几年,病害危害比较严重,且难以控治。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冬枣黑斑病、枣锈病、枣缩果病等。(一)、冬枣斑点病(黑斑病)冬枣黑斑病有干腐型、溃疡型、黑斑型和褐腐型4种症状类型。(1)、干腐型:初发病时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规则,直径2-4毫米,仅皮层发病,后期病斑干缩,稍凹陷易脱落。(2)、溃疡型:初发病在果面出现淡褐色水铴状腐烂,病斑近圆形,较规则,直径34毫米,腐烂至皮层下果肉,病斑中央有针刺状小孔,流胶状物,后期病斑很少。(3)、黑斑型:初发病时出现黑褐色干腐斑,病斑圆形,规则,黑褐色,有红褐色晕圈,直径24mm皮层及皮下浅果肉坏死,后期黑褐色干斑稍凹陷不易脱落(4)、褐腐型:初发病时有浅褐色腐烂斑,病斑不规则或近圆形,直径3到6毫米不等,腐烂至皮层下较深果肉,腐烂果实近成熟期及采后发病,后期多个病斑出现 病原是真菌与细菌复合侵染。发病规律: 病菌在树体或病残体上越冬,一般在花期及幼果期开始侵染,多雨的年份初果期侵染发病。病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从伤口侵染危害,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危害或喷药水压力较大造成伤口都可导致病菌侵入。在同一冬枣园中,树势旺的发病率低,树势弱的发病率高,树龄越大病果类型越多。防治措施:首先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增加树冠的通风透光能力,做好园内排水工作,降低园内湿度。同时要防治绿盲蝽象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的发生。第二、树冠喷药防治, 一般6月初,开甲前开始喷施第一遍药,幼果期用第二遍药,从7月中旬开始,每隔1015天使用一遍杀菌剂。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使用效果好。药物配方:灭扫利2000倍液或吡虫啉等药物+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多氧酶素65100ppm、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60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200国际单位/毫升水或选用龙克菌或中生菌素等药物。上述药物要交替使用效果更好。(二)、枣锈病枣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产生深红色小点,渐变淡灰褐色,其后斑点凸起,呈黄褐色。病斑多发生在叶脉两侧及易凝聚水滴的地方,在叶片的正面,发生绿色小点,边缘不规则,使叶面呈花叶状,渐变灰黄色,最后失掉光泽,干枯脱落。病原属真菌担子菌纲。发病规律:主要以夏孢子越冬,并成为来年侵染的病源。夏孢子借风雨传播,可多次侵染。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并少量落叶,8月下旬大量落叶。此病的发生与前期雨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雨季来得早、气温高、湿度大的年份和树木郁闭、环境潮湿的枣园,发病早且严重。干旱年份发生轻或不发生。 防治措施 1、及时清扫夏秋季落叶、落果并烧掉,以减少病原菌传播。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疏除过密枝条,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以保证树冠内通风透光良好。园内做好雨季排水工作,防止过于潮湿3、化学防治:枣锈病以预防为重点。应以当地雨季早晚、降雨频率及雨量大小,天气及土壤湿度状况决定喷药时期。一般在6月上中旬开始喷施阿米西达,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各一次,或喷施福星乳油8000倍液、12.5%特普唑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药物防治,每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可控制枣锈病的发生。(三)、枣缩果病枣缩果病是细菌性病害,原菌侵入正常果实以后,受害部位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浅黄色不规则纵向红色斑。后期病斑皱缩、凹陷,病果脱落。 发病规律:通过近几年观察发现,枣缩果病与枣果外皮破损有直接关系。除自然磨损的枣果伤口可以传病外,主要由绿盲蝽象、叶壁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所造成的伤口传染。7月下旬至9月份都可发病,一般集中在8月下旬、9月上旬果实转糖期。发病也与冬枣的发育时期有关。在鲁北,一般于冬枣变白至着色时发病。当气温在2628C时,一旦遇到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的天气,此病就容易暴发成灾。冬枣果实采前25至40天是防治的关键。防治措施缩果病的防治主要是预防,从7月 中旬开始,结合防治其他病害,每7至10天喷施一遍杀菌剂。防治细菌的药物可用硫酸农用链霉素140200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