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 姚开建 PDF.doc_第1页
经济学说史 姚开建 PDF.doc_第2页
经济学说史 姚开建 PDF.doc_第3页
经济学说史 姚开建 PDF.doc_第4页
经济学说史 姚开建 PDF.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 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他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 色诺芬最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另外色诺芬也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交换关系的认识有哪些贡献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见解。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交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交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这种交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再进而过渡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 3、古代罗马在农学上有哪些贡献 在古代罗马出现了一批奴隶主阶级思想家论述农业的著作这些著作记述了农业经营的各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农业中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 克优斯加图公元前235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家、大奴隶主他当过罗马的元老。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的史书已失。加图认为农业是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玛尔库斯铁伦提乌斯瓦罗公元前116前28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被称为古罗马第三大人物与西赛罗和维吉尔并列。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认为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比加图更注重维护自然经济。 珂鲁麦拉1世纪中期是古代罗马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12卷。珂鲁麦拉对农业经济很有研究他的著作汇集了当时广泛的农业知识。作为奴隶主阶级思想家他已看到奴隶劳动不能使土地得到很好利用因此他一方面劝告奴隶主要改变对奴隶的态度注意使奴隶对劳动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他提出把农业交给隶农经营的主张认为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这反映了罗马社会内部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和发展。 4、评述“公平价格”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他说我知道有这样的人当他购买抄本时看见卖主不知抄本的价值而他却自然而然地给卖主以公平价格。他的公平价格思想后来为中世纪教会作家所继承和发展。 阿奎那接受了马格努关于公平价格的思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确定商品的“公平价格”时他提出要考虑成本而同时又把买卖双方对商品的主观评价、需求情况、风险等作为“公平价格”的因素还提出售价应照顾出售者的身份和生产水平。 5、简述奥雷斯姆和莫利诺斯的主要经济思想。 尼科尔奥雷斯姆13201382是14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教士之一他在1360年前后写了论货币的最初发明这本书被认为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货币的著作。在书中他分析了货币的起源、性质及规律。他认为货币是为解决交换中存在的困难逐渐?头蛊鹄吹乃荒苤苯邮视死嗌畹男枰怯靡越换蛔匀徊聘坏娜宋侄巍旎醣业牟牧喜挥褂煤辖稹;醣矣骋徊痈怯恰鲜兜浇鸨矣胍抑溆幸蝗范慕换槐嚷收庵直嚷室不嵊斜浠挂馐兜交醣揖哂凶陨淼奈榷壑涤纱怂岢隽朔炊匀我獗崴鸹醣业乃枷搿?卡罗律斯莫利诺斯15001566是法国法理学家。他的经济思想集中反映在论契约与高利贷一书中。在这本书中他尖锐地批评了经院神学家禁止和谴责高利贷的观点论证了收取利息的合理性。他详尽地列举了中世纪有较大影响的神学家包括阿奎那、斯科特斯等人的观点并一一加以评价、批判。他认为高利贷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这种必要性类似于使用货币的必要性只不过不如使用货币那样迫切罢了。他还论证了高利贷利息。认为从广义角度来看高利贷有两种一是商业性的始终要通过订约手续严格遵行二是惩罚性或补偿性的到期不还应加以惩罚延期的利息应给以补偿。 第二章 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两个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被马克思认为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 重商主义者是站在国家或政府立场上以增加国家财富和权利为直接目标的。其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 认为国家为了致富和防止贫困必须发展对外贸易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求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 国内商品生产应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生产国外畅销产品的手工工场应大力支持其发展。 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从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内。 重商主义者把流通领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认为利润是从流通中产生的是贱买贵卖的结果。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它们都把货币看做财富的主要或惟一形态但在如何增加货币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提出了不同的措施和方法。 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也称为货币平衡论认为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增加因此主张尽量少买或不买从而实际强调了“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少买”。并极力主张通过国家采取行政手段以增加货币财富。 从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晚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贸易平衡论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多卖”。认为要使一国财富迅速增加不仅应多卖而且要大量地买只有买得多才可能卖得更多。为此他们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并在大量购买基础上实现更大量的卖从而积累更多的财富。他们主张在对外贸易上应用贸易平衡方法力争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外销的本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从而实现出超和顺差。为了保证对外贸易的出超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奖励输出和限制输入即使用各种奖励措施增加国内产品的输出同时以关税及其他方式尽量减少或禁止本国能够生产的消费品的输入特别是奢侈品的输入。 2、简述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 英国早期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出现于14世纪30年代。 英国早期重商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其代表作为1581年出版的近来我国各界同胞常有的一些抱怨的简单考察。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 作者还主张振兴农业而办法是力图减少放牧的收益和提高农业的利益。 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1621年发表了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答对这项贸易常见的各种反对意见一书该书成为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作。托马斯孟在该书中较全面地反驳英国国内对东印度公司的反对意见并阐述了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 3、为什么说托马斯?孟的书是一步划时代的著作 托马斯曼是英国重商主义的集大成者其重商主义理论及税收思想集中表现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之中。该书不仅成为英国而且成为一切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准则。托马斯曼重商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差额论。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外贸要“少买多卖”使货币流入多于支出。斯曼认为为了实现国家外贸出超增加本国货币积累的目的国家要干预经济生活以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他建议国家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 托马斯曼在所著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详尽阐述了重商主义关于保护关税政策的基本原则、主张和意义。强调保护关税的作用主张对出口商品和从外国输入并再出口的商品在关税上给予照顾对要在本国消费的进口商品课以重税。 4、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重商主义各有哪些特点 1塞拉的国家积累金银学说 安东尼奥塞拉是17世纪意大利重商主义的重要代表代表作为略论可以使无矿之国金银充裕的成因。 整部著作论述的是商品丰裕所依赖的要素自然资源、人口素质、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政府的效率其含义是如果整个经济过程运行良好则贸易差额会自行调整不需要任何具体措施。在这种图式里货币现象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是征兆性的本身并不重要。 2霍尼克的国家富强论 菲利普威廉冯霍尼克16381712是17世纪末奥地利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重商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奥地利富强论1684和奥地利享有特权的历史渊源1708。 像其他重商主义者一样霍尼克是从国家立场上通过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状况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论述自己的经济对策的。他说:“就总的国民经济来说这时它应当考虑的是怎样使这种物资充裕使这种鼓励和享受可以持续存在而无须仰赖别国如果这样做不能处处行得通的话也应尽可能地少依赖外国竭力节省国家自己的资金。”为此他提出使奥地利富强的9条原则。 3尤斯蒂的国家与财政学说 约翰海因里希尤斯蒂17201771是18世纪德国“官房学派”成员著名的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国民经济经济学与财政学系统研究1755和财政学1766。 尤斯蒂经济思想的特点在于他对国家和财政的论述。在他看来国家和财政是联系在一起的。他提出了国家征税的6条基本原则:1必须让人民有能力缴纳捐税。人民纳税不影响到必需品的享用不损及资本时才被认为是有纳税能力的。2赋税应完全按公平合理的比例向人民征收。3赋税的征收方式不应损害国家和人民的福利不得侵害公民的自由权。4应该按照国家的性质和政府的体制来组织税务制度以保证税收的公正无私。5一切赋税必须建立在明确的和光明正大的基础上即数额必须确定。6征税的费用应减至最低。 尤斯蒂的学说表明了重商主义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出发点。在重商主义看来国家富强民族才得兴旺国内公民个人才能够获得利益。所以国家的福利就是国民的福利追求公共幸福和国家利益也就能使国民个人得到幸福和利益。也因此良好的国家管理和计划被看做是国家的致富之路。尤斯蒂对国家起源和财政的分析是较为全面系统的他所提出的赋税原则同后来斯密的“四大原则”公平、确实、便利、经济已十分接近了。 第三章 1、“古典经济学”术语有哪些不同的界定 古典政治经济学也称古典经济学这一术语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并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沿用。 根据马克思的规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也即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代。 2、为什么说配第在近代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配第在政治经济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历史功绩在于在近代他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配第的价值论主要发表在赋税论中。他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配第的“自然价格”相当于价值。假如一个人生产一蒲式耳小麦所用劳动时间和从秘鲁银矿中生产一盎斯白银并运来伦敦所需劳动时间相等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事实。他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 3、 怎样理解“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人的劳动乃至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财富之母是完全正确的。 在自然力的帮助劳动把物质财富使用价值创造出来的。劳动与土地生产资料结合创造价值。也就是说二者缺一不可. 4、 简述从配第到斯密100年间出现的主要经济学家及其思想。 从配第到斯密之间大约相隔100年的时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经历了一个从最初萌芽到发展为完整体系的过程其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包括:约翰洛克、达德利诺思、贝尔纳德孟德维尔 、杰科布范德林特、约瑟夫马西、大卫休谟和詹姆斯斯图亚特等。 约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洛克的享乐主义哲学为斯密的人性论提供了心理基础。洛克认为劳动几乎提供一切东西的全部价值。他又以“自然法”来论证所有权的界限认为由于土地和货币的分配不均所产生的地租和利息都导致了对“自然法”的破坏。实际上就是把二者都归结为对劳动的剥削。 达德利诺思16411691是英国商人、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是贸易论1691。诺思的贸易论代表了英国17世纪下半期自由贸易越来越强烈的倾向。诺思就财富问题对重商主义进行了批判。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商业在任何时代只需要一定的货币量货币自有其运动的规律任何国家不用担心货币的保有额。他明确提出不论国内还是国际贸易都应自由进行国家不应干预。这种思想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尤其是斯密发展为“国际分工”论。诺思也分析了利息。他把利息看做资本的租金并且指出不是低利息促进了贸易而是贸易发展增进了国民资本从而使利息下降。他反对人为地、强制地降低利息。在利息率上诺思认为决定利息率的不是货币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他明确指出贷款利息应由市场自由决定不应受法律约束。被马克思认为是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 约瑟夫马西是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1750、赋税计算和国家关心的商业知识。 马西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一书就是利息和利润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他在这本书中论述了自然利息率这个自然利息率并不是指现实的利息率而是指应当存在的一种公正的利息率。马西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润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而利息只不过是利润的一个部分。他说:“既然借债人 为所借货币支付的利息是所借货币能够带来的利润的一部分那末这个利息总是要由这个利润 决定。”因此他认为利息的降低是由资本积累及由此引起的利润下降造成的。 D.休谟1711-1776休谟提出贸易差额平衡的学说认为这种平衡是按着各国不同的经济情况而自然决定的从而贸易不能始终有损或有利于某一国为自由贸易论反驳重商主义的贸易控制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休谟是货币数量论者他认为商品价格的提高是金银增加的必然结果但价格变动并不紧随着金银的增加而是需要一些时间这是所谓价格滞后现象而这种货币贬值只在最后才提高劳动价格即提高工资这是所谓工资滞后。正是在这滞后时期货币贬值对于工商业起了鼓舞作用。 詹姆斯斯图亚特17121780被马克思称为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其代表著作是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这是第一本以“政治经济学”为名的英文著作。斯图亚特在价值理论上有特殊的贡献:1提出了“实际价值”的概念指出价值决定于完成的劳动量而且是决定于平均所需的劳动时间。2提出了内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将价格范畴同它的物质内容区分开。3区分了“特殊社会劳动”和“实在劳动”意识到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这一点上甚至超过斯密和李嘉图。关于利润他提出了“绝对利润”和“让渡利润”的概念。他把由于劳动、勤劳或技能的熟练而产生的利润叫做“绝对”是勤劳利润是社会财富的扩大和增加“让渡利润”则是“相对的利润”它只不过意味着“财富的天平在有关当事者之间摆动对总资产并没有任何增加”一方的所得即他方之所失。 第四章 1、 评述布阿吉尔贝尔的财富观和“自然秩序”思想。 布阿吉尔贝尔反对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看法认为货币并不是财富的惟一形式。构成真正财富的“包括人们全部的享受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非必需品以及能够满足人们身体官能的快乐的一切物品。”在他看来凡是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是财富。也就是说他把财富定义为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使用价值。 他从货币是为了便利商品交换而产生其自然职能是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观点出发指出市场上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的总额。他还指出金银并不是惟一充当货币的材料历史上有各种物品充当过货币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货币也可以用纸币来代替。他认为货币是充当流通手段的不应加以贮藏应不断地投入流通发挥其作用而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是不同的。 布阿吉尔贝尔认为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具体来说社会经济中有二百种以上的行业它们形成“一条财富的链条”各行业之间形成的经济关系构成一种平衡这种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