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歌剧《魔笛》的创作特色.doc_第1页
莫扎特歌剧《魔笛》的创作特色.doc_第2页
莫扎特歌剧《魔笛》的创作特色.doc_第3页
莫扎特歌剧《魔笛》的创作特色.doc_第4页
莫扎特歌剧《魔笛》的创作特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莫扎特歌剧魔笛的创作特色2007年12月第26卷第l2期绵阳师范学院JournalofMianyangNormalUniversityDec.,2007V01.26No.12莫扎特歌剧魔笛的创作特色肖萍,付晓玲(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魔笛是莫扎特运用他一生在创作实践中所积累的全部声乐,器乐作曲技巧谱写的最后一部也是最伟大的一部歌剧.他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创造性地借鉴了意大利正歌剧和喜歌剧各种类型的咏叹调形式来丰富了德国的民族歌唱剧体裁,为以后的德国浪漫主义大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对莫扎特在创作魔笛中所体现的民族性,哲理性,戏剧性,人物个性及对各歌剧体裁创造性运用加以简略的论述.关键词:莫扎特;魔笛;创作特色中图分类号:J6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12x(2007)120127一o3沃尔夫冈.阿马多依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l756l791),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个灵感型的作曲家,短短一生中创作了22部歌剧,49部交响曲,29部室内重奏曲,20部弥撒曲,以及为数众多的钢琴,小提琴,双簧管,长笛奏鸣曲和协奏曲等.歌剧是莫扎特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魔笛是莫扎特运用他一生在创作实践中所积累的全部声乐,器乐作曲技巧谱写的最后一部也是最伟大的一部歌剧.一,创作背景及作品简介魔笛创作于1791年,当时的奥地利歌剧舞台长期被意大利歌剧所占领.由于市民阶级文化的发展和法国传来的革命思潮的影响,奥地利进步人士要求创造自己的民族歌剧.1791年3月,当时进步团体一共济会的成员,剧院经理,诗人埃马努埃尔.席坎内德尔(EmmanuelSchikaneder,17481812)建议莫扎特用他写的德文脚本创作一部以魔法为内容的歌剧.生活窘迫,疾病交加,抑郁不得志的作曲家当时的精神处于极度绝望的境况.虽然如此,同是共济会成员的莫扎特创作热情仍很高,欣然应允.这部深具哲理意味的德国民族叙事歌剧魔笛在三,四个月内完成了.它描述一位王子受夜后委托,带着一支魔笛和一位捕鸟人去神庙解救夜后的女儿.象征光明的祭司帮助王子认识了夜后的险恶面目,并让王子和少女通过了几道考验后获得了爱情,驱走了代表黑暗和邪恶势力的夜后和摩尔人.二,创作特色莫扎特是个戏剧天才,他巧妙地将德国的歌唱剧与正歌剧,喜歌剧等创造性的结合起来,运用戏剧性的咏叹调和重唱形式,将人物性格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该剧虽然是神话题材却具有深刻的哲理性.民族性.1,浓郁的民族性文艺复兴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除了格鲁克为法国歌剧辟出一个途径以外,只有意大利歌剧是正宗的歌剧.莫扎特却做了双重的贡献:他既凭着客观的精神,细腻的写实手腕,刻画性格的高度技巧,创造了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使意大利歌剧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峰.另一方面又以后官诱逃和魔笛两件杰作为德国歌剧奠定了基础.魔笛是一部与维也纳歌剧传统紧密联系的伟大的神话歌剧,它是用德国民族歌剧传统体裁歌唱剧(Sing?spie1)为基础谱写成的.在这部歌剧中,无论是民歌风格的小曲还是复杂的合唱与赋格,无论是曲调语言还是和声语言,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戏剧表现,莫收稿日期:20071010作者简介:肖萍(1963),副教授,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行政院长.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付晓玲(1965一),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127?扎特都在剧中用通俗,质朴,带有浓厚的德国民族色彩的音乐语言和文化语言表现出来.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假如我能帮助把德国歌剧提高,我该会多么受人爱戴啊!在魔笛这部德文歌剧中,光辉的合唱曲保持了德国男声合唱的传统;捕鸟人巴巴基诺的咏叹调我是快乐的捕鸟人,实际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德国民间歌谣风格的分节歌,歌词诙谐风趣,音乐活泼欢快,结构精美紧凑,活灵灵地展现了帕帕盖诺无忧无虑的开朗性格,也体现了德国歌唱剧那种朴素,乐观,幽默,明快的民间风味.这正如莫扎特所说,我们德国人应该有德国式的思想,德国式的演奏,德国式的歌唱.2,深刻的哲理性莫扎特的作品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他生活窘迫,疾病交加,但任何时候都有着一颗完全健康而平衡的灵魂,有着一颗平静的没有热情的风暴,但非常敏感非常婉转柔顺的心.他受着坚强的意志控制,没有任何渴求满足的声音在心中叫喊.贫穷,疾病,妒忌,倾轧,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透露他痛苦的消息,他比别人更能用客观的方式表现人生.在这部歌剧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乌托邦似的理想,即智慧终将战胜愚昧,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良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王子塔米诺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鸟人则是追求自由,乐观快乐的代表,祭司萨拉斯妥是光明的使者,夜后是邪恶的化身,最终祭司以其高贵的情操来感化夜后的报复,两对年轻人也通过努力获得了真挚的爱情.胜利终将属于最勇敢的人,美德和智慧将永放光芒!他把这些写进了最后一段的合唱中.魔笛上演于1791年9月30日,两个月之后,莫扎特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但这部歌剧中我们丝毫没有感到现实中生活的沉重和死亡的阴影,莫扎特成功地将自己人生的信念体现于这个富于幻想的童话般的题材中,留给我们的是永久的光明,和平,恬淡.正如德国一个歌剧院门口刻着的这段诗:巴赫带给我们上帝的话语,贝多芬带给我们上帝的火焰,莫扎特带给我们上帝的欢笑3,精炼的戏剧性莫扎特在魔笛中,充分以咏叹调,重唱,合唱等声乐曲来展开戏剧情节而使歌剧音乐高潮跌宕.如大祭司萨拉斯特罗的咏叹调在这神圣的庙堂里,以男低音宽广的慢板唱出庄严肃穆的主题,明朗的大调色彩和音调所呈现的内在力度,显示出光明的力量和神圣不可战胜.第二幕夜后的咏叹调?128?复仇的痛苦,突破了歌词所规定的单纯恐怖的描写,首句A音上的同音反复及四度上行与乐队强的间奏相呼应,乐句随着音区的不断上行及变化音的反复运用,花腔在F3上的回旋,宽广跌宕的音调和顺畅灵活的旋律进行,丰富了咏叹调的情感内涵,使音乐充满戏剧性冲突和张力,这首咏叹调也成为难度极高的花腔经典曲目之一;同时,魔笛中的重唱,在歌剧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剧中很多复杂的戏剧冲突,都是赋予重唱形式来表现的.如多次出现的仙童三重唱,帕帕根诺与帕米娜,帕帕根诺与帕帕根娜的重唱等形式,不仅反映了剧中各种人物对待同一事务的各自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感情状态,同时在声部组合的变化,表现剧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音乐最后以辉煌的合唱结束全剧,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4,独特的人物个性继格鲁克歌剧改革之后,莫扎特认为歌剧创作不应拘泥于剧本的创作原则,而应该以音乐的发展原则为基础.莫扎特认为诗词要顺从于音乐,强调角色性格的刻画与内心情感的表述,应用令人信服的美妙音乐来实现.他在肖像似的音乐刻画方面,有着高超的技巧.魔笛中的角色,并不是概括化了的脸谱,而是具有各自性格特征的活生生的人物.塔米诺这一角色属抒情男高音,他在剧中的两首咏叹调多美丽的肖像及可爱的笛子上行模进的旋律极其优美,弱起及休止符的运用,很好的描画出这个抒情式的人物细致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迫切的心情.帕米娜这个角色外柔内刚,其中与帕帕杰诺的二重唱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最为经典,柔美的旋律充分体现出莫扎特的天才之处.他为她写的所有唱段都令人印象深刻.捕鸟人是剧中带有喜剧因素的一个亮点,在第一幕中的我是快乐的捕鸟人以民谣为基调,回音似的下行的音调生动灵活,轻松的刻画出其快乐的天性.夜后的咏叹调是按标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写的,其在第一幕中的年轻人别害怕!这首咏叹调分为三个部分,由抒情到花腔唱段,旋律有节制的变化,表现了夜后善变的面目;而第二幕中的复仇的痛苦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作为这部歌剧中的灵魂人物,莫扎特以最难的华彩乐段来刻画她的本质,超越人声的华彩本身也赋予了她狂暴的心情以讽刺的色彩,在非常高的音域(f3),以快速的唱法,让乐队的强音重复,断音和长笛的竞奏,把夜后那狂躁,骄横跋扈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部歌剧中很多曲目如夜后的咏叹调,巴巴基诺演唱,祭司的合唱,萨拉斯特罗的咏叹调,以及巴巴基诺与巴巴基娜的二重唱,仙童三重唱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是通过莫扎特才华横溢地描写,生动形象地塑造出一曲曲清晰明朗的音乐为魔笛赋予了生命,使得整部歌剧充满了丰富的活力及生命力.5,体裁运用的创造性莫扎特一生努力探求德国歌剧的独特风格,但他并不保守,而是广泛吸取一切歌剧形式,根据内容需要和人物身份的不同,将其统一在富于民族特点的歌唱里.莫扎特把许多歌剧元素放入了魔笛中,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使之成为一部多元化的歌剧,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魔笛在当时维也纳通俗戏剧的构架上很好的统一了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风格,既有大歌剧的庄严和喜歌剧的明快,也有正剧的严谨和喜剧的灵活.同时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如夜后的复仇咏叹调就闪烁着阉人歌手炫耀花腔绝技的演出风格的余辉;捕鸟人帕帕基诺的演唱具德国民间歌唱剧的朴素明快的风味;大祭司萨拉斯特罗却又是个庄严的正歌剧的男低音角色.莫扎特在这部德文歌剧中不但采用德奥民间音乐风格的通俗歌曲和新教圣咏的音调,而且还创造性地借鉴了意大利正歌剧和喜歌剧各种类型的咏叹调形式来丰富了德国的歌唱剧体裁,为以后的德国浪漫主义大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结语魔笛可以称作是莫扎特第一部真正的德国歌剧,这部用德文演唱的歌剧,把德意志民族的优良品质,淳朴感情和清醇美丽的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莫扎特振兴德国歌剧的夙愿,开创了德国歌剧以后的发展道路,他为德国民族歌剧奠立了基础,对新世纪的德国歌剧作曲家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同时莫扎特是独树一帜的古典大师.他通过寓言似的故事,类似共济会组织的庄严仪式,表述出莫扎特自己的理想信念.在这部歌剧里多样的风格里,既有优美而深情的歌唱,又始终贯穿着生动幽默的情趣和气氛,他的创作是十八世纪欧洲音乐文化各方面成就的光辉总结.他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留给了人类享用不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参考文献:1尚加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2张承谟.西欧十大名歌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3傅敏.傅雷谈音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4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周枫,朱小强.外国歌剧选曲集J.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6李维渤.西洋声乐发展概略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TheCreationFeaturesoftheOperaMagicFlutebyMozartXIAOPing.FUXiaoling(CollegeofMusic,MianyangNormalUniversity,Mianyang,Sichuan621000)Abstract:TheMagicFluteisthelastbutgreatestoperabyMozart,usingallhisknowledgeandskillsinvocalmusicandmusicalinstruments.Bythismasterpiece,hehascreativelyenrichedtheGermanicfolkoperasbyborrowingtheItalianoperaandvariousformsofaria,whichlaysagoodfoundationforthede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