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原出处.doc_第1页
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原出处.doc_第2页
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原出处.doc_第3页
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原出处.doc_第4页
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原出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中的成语,俗语1,犯上作乱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第一) 2,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第一) 3,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第一) 4,温良恭俭让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得之。 5,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 6,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第二) 7,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举直错诸枉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0,见义勇为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1,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第三) 12,获罪于天 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13,力不同科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4,既往不咎 自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5,尽善尽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 17,见贤思齐 子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父母在,不远游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9,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0,听其言,观其行 子曰: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第五) 21,无欲则刚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22,不耻下问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3,三思而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4,中道而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雍也第六) 25,文质彬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敬而远之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27,述而不作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述而第七) 2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9,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0,三月不知肉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31,乐在其中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2,发愤忘食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3,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4,君子坦荡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第八) 36,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8,于斯为盛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39,多乎哉,不多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第九) 40,仰之弥高, 欲罢不能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41,待价而沽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42,何陋之有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3,后生可畏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4,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乡党第十) 47,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第十一) 48,升堂入室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49,过犹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50,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第十二)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52,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53,四海之内皆兄弟 54,成人之美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5,以文会友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6,名正言顺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子路第十三)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8,不能正身,如何正人 子曰:苟正其身矣,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59,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60,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61,欲速则不达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2,言必信,行必果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KENGKENG然小人哉,亦可以为次矣。 63,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4,见利思义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第十四) 65,言过其行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66,怨天尤人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67,知其不可而为之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68,老而不死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扣其胫。 69,君子固穷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第十五) 70,无为而治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71,失人,失言 子曰: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2,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7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5,薄责于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6,君子求诸己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77,以言废人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78,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79,当仁不让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80,有教无类 子曰:有教无类 81,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82,既来之,则安之 孔子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第十六) 83,祸起萧墙 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84,血气方刚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5,见得思义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86,性相近,习相远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第十七) 87,杀鸡焉用牛刀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88,色厉内荏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89,道听途说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90,患得患失 子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9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9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微子第十八) 9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94,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第十九) 95,望之俨然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96,学而优则仕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97,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废,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第二十)论语选读中的成语 (以下成语释义摘自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辞海)1不亦乐乎 学而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朋友从远方来到,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成语义:不也是很快乐;表示程度过甚,达到难以应付的地步;表示情况令人满意表示十分高兴。2犯上作乱 学而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翻译: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成语义:触犯上级,闹乱子;指叛逆活动;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3节用爱人 学而原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翻译: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候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以要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的季节役使人民。成语义:节约财用,爱护百姓。4食无求饱 学而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翻译: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成语义:吃饭不要求饱足。5居无求安 学而原文:同上 成语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6 安贫乐道 学而原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翻译:贫穷却不去巴结,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如贫穷仍快快乐乐,富裕仍爱好礼义的人。成语义: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7巧言令色 学而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花言巧语,面容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成语义: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8告往知来 学而原文: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可以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9慎终追远 学而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翻译: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这样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中厚老实。成语义: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远代的祖先。10温良恭俭让 学而原文:以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翻译: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成语义: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11言而有信 学而原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翻译:讲信用,要符合于义;只有符合义的诺言才可以去实现。成语义:说出来的话算数,有信用。12从心所欲 为政原文: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七十岁的时候,就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会出现违背规矩。成语义: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代指人的年龄,七十岁。 13而立之年 为政原文:三十而立翻译: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成语义:指人开始成熟。 14见义勇为 为政原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翻译: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那是谄媚。遇到符合义的事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成语义:见到了正义的事情就要勇敢地去做。15 举直措枉 为政原文: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翻译: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百姓便信服;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信服了。成语义: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佞。16 犬马之养 为政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翻译:子游问孔子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就是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够的,对于狗马也能做到饲养。如果对父母只奉养而不诚心孝顺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没有什么区别?成语义:比喻供养父母。1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为政原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翻译:人如果不讲信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啦。成语义:指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8三十而立 为政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到事情就不迷惑了;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去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做出违背规矩。成语义:三十岁自立于世,开始成熟。 19 随心所欲 为政 原文:同上。翻译:同上。成语义: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多含贬义。20 温故知新 为政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就会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作老师了。成语义:温习已学过知识有获得新的体会。也比喻回顾历史,认识现在。 21 一言以蔽之 为政原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翻译:诗经的内容,用一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内容。成语义: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22 异端邪说 为政原文: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翻译:研读邪说,那是残害自己。成语义: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被认为有严重危害的思想、言论。 23 周而不比 为政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翻译:君子在道义上团结人,不以私利相互勾结;小人善于因私利而勾结,不能在道义上团结人。成语义: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 24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翻译:孔子谈论季氏,说他在庭院内观赏八佾之舞,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成语义: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25 哀而不伤 八佾原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翻译:诗经中的关雎篇的内容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成语义: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之美。 26 不咎既往 八佾原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翻译:已经完成的事情就不再说,已经做过的事情就不必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再去追究责备了。成语义: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责备。 27 尽善尽美 八佾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翻译:孔子谈到韶乐说:“美极了,又好极了。”谈到武乐时说:“美极了,还不够好。”成语义:形容事物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28 了如指掌 八佾原文:或问 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翻译:有人问孔子举行“ 祭”的由来。孔子说:“不知道。能懂这种道理的人治理天下,会像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吧!”孔子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成语义: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29 杞宋无征 八佾原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翻译: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杞国去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宋国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因为文字资料不足,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证的证明了。成语义:杞国、宋国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比喻事情缺乏足够的证据。30绘事后素 八佾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翻译: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粉嫩的脸庞着色化妆绚丽多彩好打扮啊。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了白地子,然后才画上画。成语义: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 31朝闻夕死 里仁原文:朝闻道,夕死可矣。翻译:早上明白道理,晚上死去,也是可以的。成语义:早上听到真理,哪怕晚上死去也心甘情愿。形容对真理的渴望心情。 32 恶衣恶食 里仁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翻译:孔子说:“士有志于道,而又以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的。”成语义: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33 观过知仁 里仁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翻译:孔子说“人犯的错误,同他那一类人是一样的。观察一个人犯的什么错误,就能知道他是哪一类人。成语义: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34 见贤思齐 里仁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翻译:孔子说:“见到圣贤的人考虑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进行自我反省。成语义:看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就想要向他学习,看齐。 35 讷言敏行 里仁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翻译:孔子说:“君子要谨慎地说话,而要敏捷地行动。”成语义:语言迟缓,行动敏捷。古代儒家所奉行的一种修身之道。36无适无莫 里仁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翻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而是服从于义。37 一以贯之 里仁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翻译:孔子说:“曾参啊!我所主张的道是由一个根本的宗旨贯穿始终的。成语义: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于其整个儒家学说之中。泛指将一种理论、思想贯穿于事物的始终。 38 造次颠沛 里仁原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翻译:君子一刻也不能违背仁德,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仁德去做,即使是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必须按照仁德的要求去做。成语义:指匆忙不安定。 39流离颠沛 里仁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形容生活困苦而到处流浪。 40 安老怀少 公冶长原文: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翻译:使老人们生活安定,朋友们互相信任,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和爱护。成语义: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 41不耻下问 公冶长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翻译:子贡向孔子请教:“孔文子为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因为他聪明而又喜欢学习,遇见比自己差的人,也肯于向他虚心求教,不以为耻辱,所以他的谥号叫做文。成语义: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42不念旧恶 公冶长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翻译:孔子说:“伯夷、不记住过去的仇怨,人们对他的仇怨因此减少。成语义:不记住或不计较别人过的错误或个人间的仇怨。43 斐然成章 公冶长原文: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翻译:我家乡的学生们,志向远大,心气骄傲,而行为粗简,文采都有较高的成就。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教导他们。成语义:富有文采。多形容文章的文辞生动。形容成绩或声名显著。含褒义。 44 计过自讼 公冶长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翻译: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过能够看到自身的错误而从内心自责的人。”成语义:省查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45 善与人交 公冶长原文: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翻译: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同别人交往,和他相处的时间愈久别人就愈敬重他。”成语义:善于跟别人结成朋友。 46听其言而观其行 公冶长原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翻译:开始的时候,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对于人我是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成语义: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动。指看人是否言行一致。 47 闻一知十 公冶长原文: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翻译: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测知道十件事,我知道一件事只能推测出两件事。成语义:听到一点就由此此推求而知道十点。形容非常聪明。 48 朽木不雕 公冶长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翻译: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何必再去谴责他呢?“成语义: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比喻人或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比喻人不堪造就。 49朽木粪土 公冶长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比喻不堪造就的人或不可收拾的东西。 50 喜怒不形于色 公冶长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翻译: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三次担任宰相,没有表现出高兴的神情;三次被罢免,也没有表现出愤怒的神色。每次罢免时一定把自己旧日的一切政令公务都告诉新任宰相。成语义:高兴和愤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51 三思而后行 公冶长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翻译:季文子要三次考虑后才做某一件事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成语义:原指经过三次考虑,然后去做。后泛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去做。52 愚不可及 公冶长原文: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翻译:宁武子,当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聪明;当国家昏庸无道时,他就装愚蠢。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那种装愚,别人可就赶不上了。成语义:原指装傻,别人无法赶上他。后指极其愚笨。指处于不利局面善于装糊涂的人。 53博施济众 雍也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翻译: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泛地给人民施以好处,又能周济众人,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德吗?”成语义: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人广施恩惠,使人们免于患难。 54 不改其乐 雍也原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翻译:一竹筒粗饭,一瓢冷水,住在简陋的不巷子里,一般人都无法忍受这种困苦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成语义:不改变自己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来快乐。 55 乘肥衣轻 雍也原文: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翻译:孔子说:公西华到齐国,乘坐肥马驾的车,身穿贵重的皮衣。成语义:驾驭肥壮的马,身穿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56 从井救人 雍也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翻译: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虽然告诉他:一位有仁德的人掉到井里啦。他会跟着跳下去吗?”成语义:跟着落下井的人下井去,以营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不讲方式、不计后果没给别人带来好处而徒然损害自己。比喻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拯救别人。 57箪食瓢饮 雍也原文:同54 翻译:同54成语义:一箪食,一瓢水。形容生活贫苦。 58 敬而远之 雍也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翻译:孔子说:“专心倡导人民遵守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又要远离它不要沉迷,这就可以说是聪明啦。”成语义:尊敬他而又有所顾忌而不去接近他。既不得罪他,也不接近。 59乐山乐水 雍也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翻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长寿。”成语义: 60 立人达人 雍也原文:夫仁者,已欲立则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翻译:作为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已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呀。成语义: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 61 能近取譬 雍也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能够就近拿自己作例子来比方别人。指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也指能用就近的事物来做譬喻。 62 文质彬彬 雍也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翻译: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未免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成语义: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不仅文雅,而且懂礼貌。 63先难后获 雍也原文: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翻译:有仁德的人,首先付出艰苦的努力,获得的结果放在后边全不计较,便可以说是仁啊。成语义:先辛苦而后收获。形容不坐享其成。 64 周贫济乏 雍也原文: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翻译:我听说过,君子应救济急需要的人,而救济已经富裕的人。成语义: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 65浮云富贵 述而原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翻译:用不义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说,那些荣华富贵如同天上的云彩。成语义: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的很轻。 66 诲人不倦 述而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接解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对于我有哪些呢?”成语义:教导人不知疲倦。形容教导别耐心。 67 举一反三 述而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翻译:孔子说:不到冥思苦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点拔他;不到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点,他不能由此类推出相关三点,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成语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68 乐以忘忧 述而原文: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翻译:你为会么不说:“他的为人,发愤时,竟然忘记了吃饭;快乐时,就忘记了忧愁,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如此而已。成语义:快乐的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 69乐在其中 述而原文: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翻译:吃粗食,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成语义:快乐就在这里。 70临事而惧 述而原文: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要和老虎搏斗,没有船要趟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和他在一起。和我一起的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善于筹划谋略的而能争取成功的人。成语义: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指遇到事谨慎处理。71暴虎冯河 述而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比喻果敢勇猛。72 求仁得仁 述而原文: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翻译:求仁德而得到了仁德,不有什么怨恨呢?成语义:寻求仁德就得到仁德。比喻理想、愿望都已实现,如愿以偿。 73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在一块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向他们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改正。 74 述而不作 述而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翻译:孔子说:只传述旧知识而不创作新知识,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我把自己比作老彭。成语义: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指没有新的见解。 75 信而好古 述而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 76学而不厌 述而原文:同66 翻译:同66成语义: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77一隅三反 述而 原文:同67 翻译:同67成语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即举一反三。78饮水曲肱 述而原文:同69 翻译:同69成语义: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79用行舍藏 述而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翻译: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我就去;不任用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啊!”成语义:被任命进就出来干一番事业,不被任用时就退隐。80 执鞭随蹬 述而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翻译:孔子说:“如果富贵是可以求取的,就是去当一名拿着马鞭的驭者,我也去做。如果不可以求取,我还是做我爱好的事情吧。”成语义:手执马鞭,跟在马蹬旁边。比喻追随左右,尽心效力。 81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翻译:孔子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追不上,追上了不恐怕再失去它。成语义: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还怕又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 8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翻译:同成语义。成语义:不居于某种职位,就不用去谋划有关的事务。 83 笃志好学 泰伯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翻译:孔子说: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坚守治国做人之道,有危险的国家,不要进入,有祸乱的国家,不在哪里居住。成语义:一心一意爱好学习。 84 犯而不校 泰伯原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翻译:曾子说:“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询问;学问多的向学问少的人询问;有才能却像没有,学问充盈却好像很空虚;被人冒犯了也不去计较。我从前的朋友曾经这样做过。成语义: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是儒家提倡的恕道。85 六尺之孤 泰伯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与人?君子人也!”翻译:曾子说:“能够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他,能够把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临重大考验坚守气节不动摇屈服。这是和君子一样的人吗?是君子一类的人呀!” 成语义:尚未长大成年的孤儿。8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泰伯原文: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翻译:曾子说:“将要死的时候,它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说的话是善意的。成语义:人到临死时,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形容临终嘱咐之言。 87 死而后已 泰伯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翻译:曾子说:“有仁德的人,胸怀不能不宽广,意志不能不坚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仁作为自已的任务,不也是很重要的吗?直到死了才停止,不也是很久的?”成语义:到死才停止。指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常与“鞠躬尽瘁”连用。 88 战战兢兢 泰伯原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翻译:曾子病重,召集弟子说:“看看我的脚和手,有没有毁伤的地方。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就像站在深渊的旁边,又像走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不会毁伤了。弟子们!”成语义: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89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泰伯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好像面对深渊,又好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处于危险的境地,战战兢兢,提心吊胆。 90 不舍昼夜 子罕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孔子面对奔腾不息的流水说:“时间流逝就像这水一样,日夜不停的地奔流。”成语义:不分白天黑夜。日夜不停。比喻夜以继日。91待价而沽 子罕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翻译:子贡说:“有美玉在这里,是把它装在合子里藏起来呢?还是等待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商人呢!”成语义: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某些人等有了好条件或待遇才肯出来做事。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出。92 韫椟待价 子罕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把玉藏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93韫椟未酤 子罕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藏在木子里还未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94后生可畏 子罕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翻译: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知道将业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但如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那就不值得敬畏了。”成语义: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往往超过前辈,这是可敬畏的。95苗而不秀 子罕原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翻译:孔子说:“只出苗不长穗是有的吧!只出穗不结实是有的吧!成语义:只长了禾苗,却不秀穗开花。比喻资质聪慧而不幸早夭。比喻自身条件虽好,却未竟其用。比喻徒有其表,华而不实。96喟然长叹 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翻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人格魅力,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双像在后面。老师善于循序渐进的诱导人,用文献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面,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动,使我想停止也不能,直到用尽了我的才力。就像一个非常高大的东西立在前面,即使想跟从他,却没有途径。成语义:因感慨而叹气。97 仰之弥高 子罕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98循循善诱 子罕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多形容教育得法。99 欲罢不能 子罕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想停下来也收不住。100 卓尔不群 子罕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形容才智和道德优秀卓越,超出常人。101 博闻约礼 子罕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成语义:见闻广博,用礼约束自己行为。102岁寒知松柏 子罕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翻译:每年最冷的时节到来,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成语义: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 103 知过必改 子罕原文:子曰:“主忠信。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翻译:孔子说:“做人要讲究忠诚、信用。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错误不要害怕改正。成语义: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就一定要改正。 104 各得其所 子罕原文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翻译:我从国返回鲁国,然后进行乐曲整理工作,使雅归雅,颂归颂,各归于知当的位置。成语义:每个人或事物都到了合适的安置。各自得到所需的东西。 105 衣蔽蕴袍 子罕原文: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也,其由也与?翻译:孔子说:“穿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却不感到耻辱,只有仲由吧! 106 侃侃而谈 乡党原文: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 如也,与与如也。翻译:在朝廷上,与下大夫说话,刚直从容;与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君王临朝到来,表现恭敬不安,慢步而又谨慎。成语义: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107 敛声屏气 乡党 原文: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翻译:提起衣服的下摆向大堂上走的时候,低头躬身,憋住一口气好像停止中呼吸一样。成语义:降低语声和呼吸声。形容谨慎、畏惧的样子。形容精神集中。10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乡党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成语义:原指吃米不满足于舂得细,吃鱼、肉不满足于切得细。后来形容食物精细做,极其讲究。 109适可而止 乡党原文:成语义: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不要过头。 110 春风沂水 先进原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土雩,咏而归。翻译: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好,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一路回来。成语义:原意是大人与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111登堂入室 先进原文: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翻译: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里弹呢?”由此弟子们不尊敬子路。孔子说:“仲由啊,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境界,还没有做到入室。成语义:登上厅堂,进入内屋。比喻学问和技能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水平。 112过犹不及 先进原文: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翻译:子贡问:“颛孙师和卜商谁好一些?”孔子说:“师过分,商不够够。”子贡又说:“那么师好些吗?”孔子说:“做过分了和做得不够,是同样的。”成语义:事情做得过分,就如同做得不够一样,不合适。 113 言必有中 先进原文:鲁人为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心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翻译:鲁国当权者要改造长府。闵子骞说:“仍然用老样子,如何?”孔子说:“这个人不说则已,一说就是正确的。”成语义: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形容说话中肯。 114 一仍旧贯 先进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完全按照旧例行事。 115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颜渊原文:子张问崇德辩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翻译:子张问怎样提高品德,辨别迷惑。孔子说:“以忠诚守信为主,努力做到义,就是提高品德。喜爱一个人就想叫他活着,厌恶一个人就叫他死去,既要他活着,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的确不是因为不富,而是因为见异思迁。”成语义:喜爱他时,就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就想叫了死掉。指凭个人爱憎待人。116 察言观色 颜渊原文: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达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翻译:子张问:“士,怎么样才叫做达?”孔子说:“你所说的达指什么?”子张回答说:“在朝廷做官一定要有声望,为大夫做家臣一定要有名气。”孔子说:“这只是名声,而不是达。所谓达的人,要质朴正直,好尚礼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对人谦恭有礼。大朝廷做官一定达做家臣也一定达。至于有虚名的人,表面上好像主张仁德,行动上却违反仁德,还以仁人自居而不怀疑。这种人在朝廷与封地都要骗取虚名。成语义:观察他人的言语和脸色,来揣摩他人的心意。117成人之美 颜渊原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做坏事。小人与这相反。成语义: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实现其愿望。 11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原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同成语义。成语义: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119 浸润之谮 颜渊原文: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 ,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 ,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翻译:子张问什么是明白。孔子说:“像水侵蚀般的谗言,像皮肤受痛般的诬告,对你行不通,就可以说是明白了。像水侵蚀般的谗言,像皮肤受痛般的诬告对你行不通,就可以说是看得远了。”成语义:逐渐发生作用的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