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_第1页
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_第2页
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_第3页
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_第4页
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天津医科大学王耀刚 20世纪80年代后期 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向思想和文化领域迅速漫延 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 如何迎接挑战 赢得挑战 高校一方面努力增强综合实力 提高高校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积极扩大开放 多方获取外部资源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拓展外国留学生教育成为高校推进国际化进程 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水平 国际化的留学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 也是先进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来华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 不仅增强了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还促进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政治 经济 外交和文化交流 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 一 更新办学思路 确立发展战略 一 历史沿革 创建于1951年6月 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 朱宪彝教授首任院长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 一 历史沿革 1994年6月 经国家教委批准 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 组建天津医科大学 时任天津市委书记高德占与市长张立昌为我校揭牌 一 历史沿革 1996年通过国家 211工程 部门预审 跻身国家 211工程 重点建设院校行列 郝希山校长向 211工程 部门预审专家组汇报工作 一 历史沿革 全面地 高质量地超额完成了 九五 十五 建设任务 整体验收评价 优秀 北京大学前党委书记王德炳教授率专家组对我校进行 十五 211工程 验收 一 历史沿革 2011年6月16日 天津医科大学建校60周年华诞 一 历史沿革 1996年以来 天津医科大学发展战略和办学思路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九五 期间开始 211工程建设发展战略 211工程 带动战略办学思路 压专 保本 增研 第二阶段 十五 期间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发展战略 211工程 带动战略和国际化带动战略办学思路 保本 增研 扩外 第三阶段 十一五 期间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 学校 211工程 建设和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发展战略 211工程 带动 国际化带动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动办学思路 优本 强研 拓外 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在校生9020人 本科生5138人 留学生1120人 硕士生2381人 留学生总数1430人 博士生401人 在校留学生共有1430名 来自60多个国家 其中学历生1120名 规模连续6年居全国西医院校首位 创建了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课程体系建立了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建了以 知行和一 德高医粹 为目标 中华优秀文化为特色的留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二 大力实施国际化带动战略 全面推进来华留学生全英文教学 新世纪以来 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在校生规模年均增长20 以上 2009年在校生总人数突破23 8万人 2007年西医专业来华留学生规模已居非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教育第一位 传统教学方式先对留学生进行汉语补习再以汉语讲授专业课程 传统教学方式阻碍了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不利于留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 掌握和运用留学生回国后面临语言转换问题 难以通过医师执照考试影响了来华留学生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 2007年来华留学生学习非语言类专业分布 自上世纪60年代 天津医科大学开始接收来华留学生 采用国内通行的教学方式 1996年在校留学生为12人 由于语言障碍 留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留学生回国后因语言转换困难难以通过医师执照考试 先为留学生补习汉语再以汉语讲授西医专业课程 传统教学方式使部分留学生降低了来华学习西医的热情 1997年 学校成立国际医学院 决定以全英文讲授全部西医专业课程 以培养具有国际化疾病防治能力的临床医师为教育目标 开始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探索 来华留学生教育迅速发展 国际医学院成立大会 承担教育部国际司 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 教研课题 按照InternationalStandardsinMedicalEducationforUndergraduates 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 参照留学生来源国疾病谱特点 编制全英文授课的 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一 创建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课程体系 研讨教学大纲 学校编写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1 制定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必修课47门3177学时选修课9门576学时中国特色课程 中国概况 中医学等国际统一要求课程 社区医学 肿瘤学等生源国疾病谱特点课程 急诊医学 增开 蛇咬伤 内容 人体寄生虫学 增加非洲和美洲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等内容 编制课程设置规划 2 建设系统的英文教材 从国外购买原版教材 参考国内外教学大纲 编写一整套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全英文教材69部 包括基础医学教材44部 临床医学教材25部 编制出版全英文 临床技能操作 视听教材 上 下两册 配有英文解说和操作演示包括内科 外科操作 妇科检查 小儿查体等临床技能21项 为留学生提供了生动的立体化教材 3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以讨论式 以问题为中心 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调动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生儿科床旁讨论式教学 将12门留学生精品课程课件上网 为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神经内科案例式教学 4 汉语言学习贯穿全程采用 普通汉语学习全程不断线 的方法和自考HSK的方法促进汉语学习 并安排七年制学生与留学生 一对一 结对实习 解决了留学生见实习期间与患者的语言交流问题 七年制学生与留学生结对实习 选派182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赴美国 英国等国家学习选派113名青年教师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 1 建设一支全英文授课师资队伍 二 建立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长期聘请20名发达国家医学院校专业课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英语授课辅导带教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教 聘请的部分外籍专家 在英国Dundee大学进修的教师 实施英语授课教师教学能力评审 资格认证和持证授课制度213名教师先后获得上岗授课资格 充分调研出台文件 组织严密严格把关 成立评审委员会制定评审标准文件 成立校院两级专家组 将评审结果进行全校公示 评审会 颁证仪式 每堂课后均进行留学生问卷调查 严格留学生评教制度 2 提高生源质量 多次赴生源国推介学校留学生教育先后与印度 斯里兰卡 尼泊尔 沙特阿拉伯等国医学会和政府部门达成合作协议根据高中成绩单择优录取 如 2009年 430人申请入学 录取本科生180人 研究生25人总分最低在800分以上 总分1000分 各科成绩B 以上 数 理 化 生 淘汰率49 斯里兰卡报名现场 印度医学会会见学校招生代表团 3 在留学生课程体系中建立留学生精品课程评审制度 制定评选标准及评审程序申报和评审实行动态管理建成留学生教学精品课程12门 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外科学病理生理学眼科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肿瘤学试验诊断学内科学 评审意见表 4 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设立由7位欧美著名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组成的 留学生教育外国专家顾问委员会 教学督导委员会研究工作 外国专家顾问委员会 成员Dr JosephS Gonnella USA Dr IvanDamyanov USA Dr PeterScoles USA Dr FrancesoTaroni Italy Dr NunoJorge Portugal Dr ThomasCesario USA Dr SibrandPoppema Netherlands 成立12名国内著名专家组成的 留学生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黄兴国市长接见外国专家 5 完善办学条件 投资1 2亿元建成3 1万平方米留学生智能型综合楼 投资908万元建设基础课实验室 建设天津医科大学国际医学院模拟医院 1760平方米 涵盖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重症监护病房 急救的门诊及病房检查等多功能教室 实践操作涉及无菌术 穿刺 引流 插管 除颤 多病例模拟训练等相关内容 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 全英语的现代化模拟诊疗环境 外科手术室 妇产科 ICU 儿科 三 创建 四位一体 的医学留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课堂教学 开设 医学哲学导论 和 医学伦理学 等课程 使留学生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 情境教育 校园文化 社会实践 组织留学生社区访谈 义诊等活动 学校师生向遭受海啸国留学生捐款3万余元 留学生点燃蜡烛为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祈福 郝希山校长在印度 斯里兰卡慰问南亚海啸受灾国学生家长 使 医乃仁术 德高医粹 的中华医德和 知行和一 和谐共生 的中华精神得到认同和弘扬 三 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吴启迪副部长出席学校留学生教育研讨会 教育部和天津市委 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来华留学教育事业 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给予全英文授课留学生教育大力支持 郝平副部长 原副部长吴启迪 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等领导专程来校指导留学生教育工作 郝平副部长出席学校留学生教育研讨会 至今已培养1009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2003年至2010年毕业生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64 67 70 2010年在印度 斯里兰卡和美国举行的医师资格考试中 我校毕业的留学生在本国纷纷取得前几名的好成绩 使我国医学教育品牌名扬海外 留学生毕业典礼 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留学生生源国的认可与好评 印度 沙特阿拉伯 坦桑尼亚等国家医学会 政府官员和驻华使节多次来校考察访问 印度医学会长来校考察并接见本国留学生 学校留学生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学校被选为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工作组成员单位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中心 医学 承办教育部首届 中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来华留学生教育研讨会 作为教育部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代表团 团长单位参加 中印著名高校合作研讨会 沙特阿拉伯高教部代表团来访 沙特阿拉伯高教部代表团访问我校 张高丽书记会见尼泊尔总统 尼泊尔总统JhalanathKhana 加拉纳特 卡纳尔 对学校的留学生教育给予高度评价 斯里兰卡总统夫人施兰蒂 拉贾帕克萨来访并看望本国留学生 斯里兰卡总统夫人来校访问 郝希山校长被授予2010年斯里兰卡友谊贡献奖 斯里兰卡大使为郝希山校长颁奖 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六届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称号 四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学校国际化进程 邀请来自美国 欧洲著名专家组成 外籍专家顾问委员会 提供国际上最新的高等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资料 建立更加体现时代性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医学生培养体系 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 一 创新管理机制 注入发展活力 外国专家顾问委员会 成员Dr JosephS Gonnella USA Dr IvanDamyanov USA Dr PeterScoles USA Dr FrancesoTaroni Italy Dr NunoJorge Portugal Dr ThomasCesario USA 按照专业建设的需要 拿出部分岗位面向全球公开招聘 实行合同化管理 明细工作目标 任务和责任 并进行年度考核学校先后聘任美籍丹尼尔斯教授担任医学英语与健康传媒学院院长兼公共英语教学部主任 澳大利亚籍华人田心博士担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 美籍华人傅力博士担任新成立的康复与运动医学系副主任 借鉴国际管理模式 引入国际先进的项目负责人 PI 制模式 将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作为人事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 实验区 共从全球范围内引进12名PI 张宁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段宏泉 日本国立德岛大学药学博士学位田心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工程博士学位蒋伶活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杨绍年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刘喆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后李卫东 美国宾州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尹海芳 曾在牛津大学领导杜兴肌肉萎缩症研究小组研究张荣信 美国贝勒医学院博士后杨洁 芬兰坦佩雷大学医学技术研究所博士后吴向宏 美国奥本大学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孔德新 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药学研究科博士学位 与牛津大学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与邓迪大学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与费切伯格大学合作 先后与美国 法国 加拿大 日本 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66所大学建立了姐妹学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签署了合作科研 合作办学 互派学者 远程会诊 教学观摩等协议 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促进了各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二 开展实质合作 拓宽办学领域 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大学在滨海新区合作建立CMM Tianjin研发中心 搭建新的产学研结合创新联盟 促进人才链 学科链 产业链的高端组合 针对肿瘤 糖尿病等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基础研究 临床治疗以及生物制药研发 中瑞分子医学研究中心 CMM Tianjin 签约仪式 2000年以后 学校每年超过300人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 成功举办了40余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层次越来越高 影响力不断扩大 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科研建设与发展 三 积极承办国际会议 扩大国际影响 2007年10月 学校承办了第四届世界乳腺健康大会 2008年7月 承办了第十七届世界支原体学术大会 2008年10月 在校内承办了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 来自美国 葡萄牙及两岸三地6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医学教育专家参加了研讨 2010年8月 与世界抗癌联盟和中华医学会共同主办了第21届世界抗癌大会 卫生部部长陈竺 国际抗癌联盟主席DavidHill等出席了开幕式 会议共设102个会议专场 30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2010年9月13日 郝平副部长 张俊芳副市长出席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中心 医学 成立大会暨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仪式 并为中心揭牌 五 建立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中心 医学 2010年9月13日至18日成功举办了第一期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班 医学 首期培训班只招收31名学员 系从93名报名人员中精选而出 他们分别来自复旦大学 吉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等25所高校 1 第一期培训班 2011年5月16日至20日成功举办了第二期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班 医学 共有来自23所大学的32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为专业培训 重点培训科目为组织学与胚胎学 与第一期相比 第二期培训科目及内容更加集中 为相同专业的英语授课教师搭建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