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式太极拳模块教学计划教学内容:12式太极拳套路教学时间:(18学时)教学任务:1 学习太极拳相关的理论知识,认识太极拳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作用。2 学习12式太极拳各式的动作方法、口令、手法、步法、示范位置、攻防含义、注意点。3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运行规律,发展学生的动作能力。4 发展学生的力量、平衡、柔韧等身体素质,重要的是陶冶学生的心理向良好的方向发展。5 太极拳在本年级的学生是初次涉及,学生很陌生,教学的进度很慢,另外,在教学的时间上被月考、放假及开会等冲击,时间无法保证。所以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学生只能掌握一部分,动作不是很到位和熟练。教学过程开始部分:21 体育委员整队并检查人数,报告缺席的人数并记录。2 教师宣布课程的内容,并检查学生的着装,安排见习学生随堂听课。准备部分:71 慢跑学校田径场两周。 要求:队伍整齐,体育委员领跑。2 学生轮流带操,完成准备活动,要求尽可能的有自己创新的动作。基本部分:291 动作要求和教学要求见每式的说明。2 组织教学:21 学生回顾上次课程教授的内容并自己比划,含动作方法、口令等。22 教师领做并施口令,学生老师共同练习。23 由学生轮流上来带领同学完成前面学过的每式动作。24 教师新授每节的一式动作,学生首先要记住的是动作的的方法和口令。其他的可先知道了解,等下次课程再记忆。25 学生分组探讨和学习动作并复习已经学过的技术。26 教师巡回指导。27 个别学生代表进行示范,学生和老师共同找出不足和长处。28 复习课的组织方法依上述方式进行。结束部分:21 放松活动,完成放松操。主要是下肢肌肉的放松,还可以从心理上进行。2 教师或学生讲评本次课程学生或教师的教和学的一些情况。第1课教学内容:理论课太极拳教学注意教学重点:学生了解相关的太极拳知识,掌握学习太极拳的一些方法,以及学习后如何去帮助别人学习的方法.老师站在教的角度上来说太极拳理论,不要因理论而理论。21 讲授太极拳的基本姿势要求。第一次课的时候利用一点点时间将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姿势要求如“迈步如猫行”、“尾闾(骶)中正”“舒指塌腕,沉肩垂肘”、“含胸圆背”、“虚领顶颈”和呼吸的方式方法等做一些简要的介绍。22 在整体的教学中一般不采用将各种手法和步法等基本功和基本动作集中在一节课中学习,而是将其分散在每次课中。将其分散在每次课中学生接受的效果会比集中的效果好,因为,通过教师的在课中的着重示范和讲解,然后结合在套路中练习,学生更容易领会动作的含义。2。3 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这些分析的结果,教师一般地是采用先进行完整示范结合口令让学生了解动作的方法和路线,学生利用视觉和听觉感受动作的整体结构,建立最初的动作概念。接着,老师对每式动作中多包含的手法和步法进行逐个的示范和讲解,学生模拟练习。然后,教师试着让学生将手法和步法连接起来练习。紧接着,是教师边施口令边进行示范性练习,学生也跟着练习。最后,要么教师施口令学生练习,要么学生同时自己边施口令边练习。也可以几个学生在一起切磋切磋,互相学习互相纠正错误,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2。4 对于从未接触到太极拳的学生,每次课教师教授的式数不宜多,要依大部分学生实际的接受吸收能力而定。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课上复习的时间可适当的增加,练习中对每式的动作要反复练,练反复,防止动作遗忘、动作负迁移、动作的相互抑制,以保证动作的熟练和式与式连接的顺畅。25 每次课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宜。新授动作的讲解不宜多而应精简,只提动作的粗线条,细节的东西可留待以后慢慢来解决,让学生从心理上确实感受到动作其实并不复杂。新授动作时不宜对学生要求太多,一般只要求能把动作方法和口令记住就行,像手法、步法等可先了解。而且,对于“屈膝半蹲”的半蹲程度也不要要求过高,得依个人的能力来决定,等到学生个人具备一定的功底的时候才逐步提高要求。26 课堂上学习的动作单单靠课堂的练习量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如何在课余时间进行适当运动量的套路练习和基本功练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时应强调采用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取位进行示范,即如何选择位置进行示范,以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的练习中养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习惯。27 鉴于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的特性不容易引起青少年学生的特别关注,教学中应适当的贯彻太极拳的攻防含义,说明此时两掌的攻击和防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但是,必须跟学生说明,不许动手动脚,注意安全。28 为便于学生对12式太极拳每式的动作顺序、动作名称和结构、动作方法、每一式的口令、每一式的手法和步法等有进一步的认识和记忆,教师还可以将上述一些内容结集印发给学生或张贴在教室供学生学习。29 每次课上课前应充分地作好准备活动,特别要防止膝关节的损伤。课后要强调放松特别是下肢的放松。2.10 (以下黑体字已经发表于体育教学2004年第1期)12式太极拳是在24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的,它具有简单容易学会等特点,但它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太极拳的原有的风格和特色以及运动原理。因此,练习者在进行练习时仍必须遵循其固有的风格、特色、运动原理,才能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目前,它已经被正式的列入到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中来了,这对于在中学阶段进行传统的武术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要按照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外,还应结合太极拳的具体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真正的将简化的太极拳在中学生中普及开来,提高中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质量。我觉得假如教太极拳是平铺直叙的话,那么没几节课,学生们就都没耐性了。要知道练习太极拳时要柔和缓慢如涓涓细水连绵不断,这与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大气是格格不入的。为克服这一矛盾,师者就必须采用符合年轻特色的快教形式进行,即把动作的速度有意的加快,学生练习时也可适当的加快动作速度,然后再把动作速度降下来。这样的教学效果应该说会比用原有的动作速度进行教学好得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回过来进行总结一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方法对以后的教学应该是大有益处的。以下是我教学后的一些总结。1 重视太极拳每式动作所蕴涵的攻防含义教学,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太极拳是一中拳术,是一中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的拳术。承如上面所述,太极拳具有动作柔和缓慢式式相连绵绵不断等特点。其中的柔和缓慢显然就与年轻人朝气蓬勃血气方刚的年龄特征有些不相映衬。为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将动作的攻防含义都渗透在教学中一并的传授与学生,让学生在感受动作的连绵不断的同时也领略柔缓的钢劲有力。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其攻防含义,不应动手动脚的你来我去的,要在老师的统一的指导下进行攻防练习,以防止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这时候,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的去观看一年一度的全国散打王争霸赛,并积极的关注中国的散打运动员同国外散手运动员的比赛的时事赛况,以高亢的热情去学习和发扬传统的拳术。克服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逆反心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厌学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2 应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就是因为它们当中的每一招一式中都可能有相同或相近的动作技术的存在,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其动作技术,应用比较法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12式太极拳而言,在教学中就可以对“抱球”这一动作进行比较:如,野马分鬃和揽雀尾的抱球与右云手的抱球的比较。也可以对“分手”的动作的差异进行比较:如,野马分鬃的分手是五指向上的而揽雀尾的分手是五指向左的。通过比较,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每一动作的细节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促进技术的动力定型。这一方法的使用阶段最好选择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分化阶段来使用。因为,这时候的学生已经初步对动作技术有了全面的认识,基本上学会了动作。通过比较,更能增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3 明确各式中每个动作身体重心所处的位置,让学生充分体会身体重心的转移。对身体重心的位置明确与否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直接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在练习中身体重心的到位程度并及时的进行纠正和提醒,才能做到练习是身体不摇晃,才能做到“虚实分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很明确地示范和讲解身体重心的位置,让学生明白并 力求做到稳固支撑。31 12式各式中身体中心在“定式”时所出位置分述如下。(1)起势:双重。(2)野马分鬃:前重。(3)白鹤亮翅:后重。(4)搂膝拗步:前重。(5)手挥琵琶:后重。(6)进步搬拦锤:前重。(7)如封似闭:前重 。(8)右云手:双重。(9)单鞭:前重。(10)下势独立:右重。(11)揽雀尾:前重。(12)收势:双重。32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种步型步法在转换中或各式在转换中身体重心的转移的到位性,在此就不再一一列述。这个身体重心的转换尤为重要,当学生在练习时没有进行准确的转换,不单造成身体的摇晃,而且会产生下一式不能顺利的连接上一式的后果。例如,“下势独立”之穿掌后假如将身体重心放在后腿上,即没注意弓步的重心的位置,那么,接下来的提膝挑掌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因此,只有明确各式在“定式”时的身体重心的位置以及各式中每个动作的身体重心的转换后的位置,才能做到“虚实分明”。在练习太极拳中,多是一腿负重多,一腿负重少,负重多者为实,负重少者为虚,也只有做到了“虚实分明”了,才能达到柔和缓慢连绵不断之气势。4 教学中尽量的采用“口诀法”进行教学。口诀是对动作要领之精髓提炼而产生的结果。它通常是以顺口溜的形式存在的,它们具有顺口容易记住等特点又能集中的体现动作的要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时候积极并大胆地采用口诀法进行教学,对于学生尽快的记住动作技术要领和掌握动作技术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和特殊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示范和讲解好一式的动作后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可以试图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由老师进行最后的归纳成口诀的形式并让学生记住。在以后的练习中教师就可以采用了。既可以由教师施口诀学生进行练习,也可以由学生(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全体学生)施口诀集体进行练习。特别是让大家施口诀并集体练习这样的效果会好些的。通过以口诀的形式而进行的教学,既让学生记住了动作要领,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胆识的锻炼,更可喜的是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提高练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能力。这一方法的使用阶段最好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分化阶段和以后的阶段中进行。因为,此时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产生了动力定型,对动作技术的各个环节更加的清楚,适时的应用能促进动作技术的动力定型。当学生对动作的掌握已经达到了巩固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应用起口诀法进行教学就更显得如鱼得水更得心应手了。附12式太极拳教学口诀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望不吝赐教。总之,进行12式的太极拳教学时,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刻的研究,采取必要可行的教学方法,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动作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时应注意不要对动作的细节上花费精力。在分化阶段时要对太极拳的细节和边边角角多强调多解释并引导学生多对动作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排除错误的多余的动作。在学习动作之前应腾出一次课就太极拳的一些基本的步法如虚步、跟步等和基本的手型如抱球、分手、钩手等进行专门的讲解示范和练习,为以后的拳术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课后记录: 本课在介绍太极拳相关的知识外,更着重的是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学习太极拳的相关的教学方法,体现学能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学习和对太极拳的认识的深入,促进祖国瑰宝的发扬光大.教学中可结合录象录影资料或自身的实践经验等进行,力求生动.第2课时教学内容:太极拳相关的技术学习教学任务:学生初次涉及太极拳,对于太极拳中的拳法掌法腿法步法等等的技术是陌生,有必要先行使学生建立相关的印象和概念,更方便学习套路.教学过程:各种相关的技术手型:含掌和拳 手法含掌法斜分掌绕摆掌搂推掌托抱掌合掌捋掌按推掌平分掌推掌拦掌分抱掌. 臂法含堋臂挤臂 拳法含搬拳冲拳步型含平行步弓步虚步(可以是脚尖或脚跟着地)丁步 步法含上步跟步退步碾步 腿法含蹬脚教学记录: 本课中由于学生的初次接触到太极拳,学习这些动作起来显得手脚有些不知所措,协调性相对来说是跟不上的.这么多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要想在一次课中学会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这次课中,应该是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下来学习这些动作,学生能掌握多少,就是多少,不要强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少的内容,重要的是在第一次课要建立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培养对太极拳的感情,目的就达到了.老师的师范应规范,直观地是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第3课时第1式: 起式动作方法: 并步开始,重心右移,左脚提膝侧迈,脚尖着地,重心左移,双重,两臂前举,屈膝下按掌。口 令: 两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下按。手 法: 按掌步 法: 开步 示范位置: 队伍正前,如图1示。可背面或镜面示范。注 意 点: 重心的移动,按掌时肘和腕先行。教学记录: 本课程下来,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其一是太极拳从没有接触过,感到好奇和新鲜,学习热情高涨.其二是本动动作学习难度不大,动作路线简单,运动量不大.因此,重点是提醒学生应注意一些细节的问题.在复习旧的内容时,就有些学生认为太困难了,产生了畏难的情绪.这个念头需要及时的解决. 图1第4课时第2式: 野马分鬃动作方法: 重心右移,收左脚到右脚旁脚尖点地,两掌左下右上抱球,上体左转,左脚迈出成左弓步,两掌上下分开。口 令: 重心右移,收脚抱球,左转迈步,弓步分掌。手 法: 抱球(左掌下,右掌上),分掌(左掌向上右掌向下)。步 法: 点步(右重,左脚脚尖点地),左弓步(后脚脚尖向侧边)。示范位置: 队伍之左前翼,如图2示。结合侧面示范。攻防含义: 我放一掌化解对方攻击的手臂,另一掌攻击对方。注 意 点: 重心的移动,分掌后所在位置。教学记录: 本动动作相对来说难度也是比较小的,动作简单,路线不复杂,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教师教授下来也很轻松.关键应把握弓步的动作规格.连接第1和第2动难度也不大,在完成动作时应要求学生将口令读出来. 图2第5课时第3式: 白鹤亮翅动作方法:重心前移左脚,右脚跟上半步两掌左上右下抱球,上体后坐稍右转右掌右上方提,上体回转成左虚步,两掌右上左下分掌。口 令: 重心前移,跟步抱球,后坐提掌,虚步亮掌。手 法: 抱球(左掌上,右掌下),提掌,右上左下分掌。步 法: 跟步(前重,后脚跟上半步),左虚步。示范位置: 队伍之前,如图3示。可侧面示范。攻防含义: 我放可用右掌防开对方的上面攻击,左掌化解对方下部的攻击。注 意 点: 重心的前后移动,眼神的跟随。教学记录: 本次课程对一些学生来说就感觉到遇到了一些麻烦了,身体重心的转移以及上体的转动,手法,手型,步法步型等都出现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既要顾及上面的,又要顾及下面的,真有些慌乱了.不过学生基本上还是能坚持下来.要连接起前面的3动动作,口令等要会背念.图第6课时第4式 搂膝拗步动作方法: 上体稍左转,左掌由下而上向左斜上放弧形摆起,右掌向下左落到胸前。上体回转,两掌不停,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摆起,收左脚到右脚旁,上体随着左转,左脚迈出成弓步,左掌左膝前搂过到左胯旁,右掌经耳边推出。口 令: 右(掌)落左(掌)托,收脚提(右)掌,左转迈步,弓步(左掌)搂(右掌)推。手 法: (左掌左膝前)搂,(右掌)推或搂膝拗步步 法: 点步(左脚收至右脚旁点地),左弓步。示范位置: 队伍之前方,如图3示或右前如图2示。可侧面示范。攻防含义: 我方一掌化解对方攻击,另一掌攻击对方。注 意 点: 重心的移动,眼神的跟随。教学记录: 本课学生基本能将动作路线和动作方向搞清楚,还是基本能将动作描述下来,比较困难的就是,学生对于两臂同时进行上托下抡运动的时候感到比较难,加上要结合上体的转动,结果,当时在练习的时候有些同学要么上体转动的方向不到位,要么干脆顾不及转动.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还是能明了动作的方法.第7课时第5式 手挥琵琶动作方法: 重心前移,后脚跟半步,上体稍右转后坐,前脚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左掌上挑,右掌收到左肘关节旁。口 令: 跟步挑(左)掌,手挥琵琶。手 法: 挑掌。步 法: 跟步,(左)虚步。示范位置: 队伍之前,如图3示。可侧面示范。攻防含义: 我方用右掌防开对方的攻击,同时左掌攻击对方。注 意 点: 跟步的重心移动,上体保持中正。教学记录: 本课在教学中讲解和示范结合形象说明法,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练习.采用的是语言幽默法,把虚部比喻成是演奏者坐在椅子上双腿交叉翘起二郎腿一手扶住琵琶琴,一手自如的弹奏着,形象的比喻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中的疲劳程度.第8课时第6式 进步搬拦锤动作方法: 左脚外撇,左转身落步抱球,上体右转右脚前迈步,右掌变拳竟胸前撇出,接着,左脚前迈脚跟着地,左掌从左侧向前划弧到体前,然后,重心前移到左脚成左弓步,右拳打出。口 令: 扣脚抱球,进步(右掌)搬,进步(左掌)拦,弓步(右拳)锤。手 法: 抱球,搬,拦,锤。步 法: 前进步,弓步。示范位置: 队伍之前,如图3示。可侧面示范。抱球时的示范位置如图6示。攻防含义: 两掌搬拦开对方的进攻后,右拳攻击对方胸部。注 意 点: 重心起伏幅度应最小,上体中正不晃动。教学记录: 同时进行了腿法步法手法等的组合练习,联系的难度显然是大大的增加了,但是由于该动作的路线和方向比较简单,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比较顺心的.在连接16动的时候,更早学习的动作比较熟练,中间时间学习的遗忘比现在学的多,练习时还是要求学生默念口令,还可以请学生上来带领学生练习.也可以几个一组分开练习. 图6第9课时第7式 如风似闭动作方法: 左掌从右拳下前穿出,拳变掌,两掌心向上,身体后坐,左直腿翘脚,两掌后拉收到胸前, 继续下按到腹前。重心前移成左弓步,两掌向上向前推出。口 令: (左掌)前穿(两掌)后拉翘(左)脚,下按前推。手 法: 穿掌,推掌。步 法: 后坐翘脚,弓步。示范位置: 队伍之前,如图3示。可侧面示范。攻防含义: 我方用两掌化解开对方的进攻后推击对方。注 意 点: 翘脚时的重心变化。教学记录: 学生对后座翘脚的动作表现为比较感兴趣,但是在整个动作的连接上还是不是很习惯。第10课时第8式 右云手动作方法: 重心右移,右掌经面前向右画弧到体右,左长向下经腹前画弧收左脚与右脚并步。重心左移, 左掌经前向左画弧,右掌经腹前向左同时化立圆,两掌云到身体左侧。口 令: 右移左拦,并步(右)抱球,左勾右拦,并步(左)抱球。手 法: 云手。步 法: 侧行步。示范位置: 队伍之左侧完成云手手型和手型和手法动作,如图3示。队伍之前正面完成侧行步步法,如图1示。攻防含义: 我方用两掌拨开对方的攻击。注 意 点: 并步两脚间距10 20 cm ,双重。教学记录: 本式学生最容易被云手的的方向搞糊涂,事实上学生学下来的表现也是如此,一部分的学生被划弧的方向和路线搞得不知所措。第11课时第9式 单鞭动作方法: 左掌变勾,右掌向上画弧到左肩前。上体右转,右脚前迈成右弓步,右掌立掌向前推出。口 令: 右转迈步,弓步推掌。手 法: 掌变勾,推掌。步 法: 弓步。示范位置: 队伍正前,如图1示。可背面或镜面示范。或站在队伍之左侧面完成侧面示范。攻防含义: 我方用左掌化解对方攻击,右掌攻击对方的胸部和面部。注 意 点: 上体中正,两臂和躯干构成优美的弧形。教学记录: 单鞭最难的地方仍然是云手的继续,但是经过学生课下的琢磨和练习,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能比较好地将划弧做好,这就是一种进步。第12课时第10式下势独立动作方法: 重心后移成左弓步成右仆步,右掌向左画弧顺着右腿内侧想右脚方向前穿。接着,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右掌挑,左掌变勾勾尖向上。然后,重心前移,后退屈膝成独立步,左勾变掌挑掌立于左膝上,右掌收回右下按掌。口 令: (右)仆步穿掌,(右)弓步勾挑,金鸡独立(提左膝挑左掌)。手 法: 穿掌,挑掌。步 法: 弓步,仆步,独立步。示范位置: 队伍正前,如图1示,可进行正面、镜面、侧面示范。攻防含义: 我方左掌牵带对方的攻击,并用左膝、左掌攻击对方。注 意 点: 防止直臂运行,保持身体重心的变化也弧形,独立式时上体不晃动。教学记录: 练习中有些学生对要经过仆步这个环节显得不那么感兴趣,爱做不做的,要不就是不到位,要不就是柔韧性太差劲,学生的柔韧性得加强。第13课时第11式揽雀尾动作方法: 左脚脚尖外撇下落,上体左转,右脚跟上脚尖点地,形成左掌在上右掌在下抱球。上体右转右脚迈步成弓步,两掌右上左下分掌。左掌掌心向上上托到右前臂下,右掌翻长向下,两掌下捋绷于胸前。重心后移,翘右脚,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前挤。左掌上拨后两掌同时后拉到胸前,翘右脚。随即重心再前移成右弓步,两掌推出。口 令: 落脚抱球,右转迈步,弓步分掌,左掌上托,后坐下捋,弓步前挤,拨手后拉,下按前推。手 法: 抱球,捋,挤,绷,拨,推掌。步 法: 弓步,翘脚。示范位置: 队伍正前方,如图1示,可进行正面、镜面、侧面示范。攻防含义: 我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8威尼斯的小艇 课件
-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
- 园艺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幼教师德考试试题及答案
- 银座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大班数学动物分类
- 患者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模版
- 银行临柜工作实习心得体会模版
- 社会企业文化艺术投资协议
- DLT5196-2016 火力发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设计规程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学情调查地理试题(原卷版)
- DL∕ T 802.3-2007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 穿越时空的音乐鉴赏之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 CJT 511-2017 铸铁检查井盖
- 活动执行实施合同范本
- 24春国开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实训报告
- DZ∕T 020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硅质原料类(正式版)
- 医院培训课件:《分级护理制度》
- 外国建筑赏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清华大学
- 《杀鸡儆猴》儿童绘本演讲故事课件(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