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前言2
灵宝市概况2
当前规划背景4
评估范围与内容6
指导思想与根本原那么7
第二章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概述7
规划背景7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8
中心城区规划10
第三章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实施情况1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12
中心城区规划实施情况14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述24
第四章开展条件变化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26
政策法规调整后的影响26
产业集聚区建设对总体规划及城市建设的影响29
相关规划修订的影响30
4.4区域根底设施改善的影响31
第五章结论及建议32
5.1评估结论32
调整建议和措施34
第一章前言
1.1灵宝市概况
区位概况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边缘,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是河南省的西大门,市域东西
长76.4公里,南北宽68.7公里,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灵宝南依小秦岭、峭山,同洛南
县、卢氏县、洛宁县接壤;北临黄河与芮城县、平陆县隔河相望;东与陕县毗连;西与漳
关县为邻。
灵宝市区位于弘农涧河的冲积平原上,女郎山脚下,东西皆堰。市区东距省城郑州市
299公里,距洛阳市175公里,距三门峡市53公里;西距西安市217公里,距潼关城区77
公里,南距卢氏县城区81公里。
交通概况
灵宝市城区周边对外交通较为便捷,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为东西方向,城区附近东西
向有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和310国道贯穿东西,连霍高速公路、郑(州)西(安)客运专
线距城区也只有十几公里,使灵宝城区向东可直达郑州、三门峡、洛阳等重要区域中心城
市,向西可直达西安、兰州等大城市,南北向有209国道穿川口组团而过,向北可达山西、
内蒙古,向南可达湖北、湖南、广西等省份。
自然条件概况
1.气象
℃0年平均降水量619.5毫米。
2.地形地貌
灵宝市属于西丘陵山地,地貌丰富,山嫄川滩兼有,大体是七山二坂一分川。地势自
北向南逐渐升高,海拔高度由320米升至河南省最高点小秦岭老鸦岔脑峰2413.8米,自然
比降达34.4%o北部处于黄河南岸,地势平缓连绵起伏;南部有两大主山,弘农涧河以西
为小秦岭,自陕西省绵延至尹庄,交于五亩乡的鳖疙瘩山,弘农涧河以东为东北西南走向
的靖山。根据地势特点,大体可将全市划分为中山、低山、黄土丘陵嫄地、黄河阶地与滩
地,河谷平原五大类型。其中河谷平原分布于主要河流两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
方便,农田集中,是棉高产区。灵宝市正处于弘农涧河的冲积平原上。
3.地表水系
灵宝市及流经水系有黄河、好阳河、霸底河、弘农涧河、阳平河、枣乡河、卜二里河、
双桥河等。
流经灵宝市城区的河流主要有弘农涧河、东涧河以及霸底河。
4.地震
灵宝北边与汾渭构造带毗邻。境内南边有华山北麓构造带与东边北东向的朱阳一温塘
构造带交汇,形成灵宝断陷盆地(亦称灵宝一一三门峡断陷盆地)。同时此区位于昆仑一
秦岭纬向构造带东端北亚带与祁、吕、贺山字型前弧东南端。秦岭纬向构造体系是一个生
成很早(古生代前)经屡次地壳运动在该区的主要形变遗迹。燕山、喜马拉雅山运动依然
活动,由于多期构造迭加和改造,构本钱区不同构造体系的联合、复合的根本格局。
灵宝地区裂度国家定为八度区,是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历史上屡次发生破坏
性地震。
自然资源概况
灵宝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归纳有以下几点:
1.矿产资源
灵宝市矿产资源分布广,矿种多,储量较丰富。境内分布着金、银、铜、铅、铁、煤、
石墨、磷、蛭石、水晶、花岗岩、大理石、水泥灰岩、钾长石、石英石、砂石、砖瓦粘土、
矿泉水等20余种。小秦岭金矿田的黄金储量是全国第二。朱阳镇银家沟硫铁矿是河南省目
前最大的硫铁矿床。各种可供开采的石材约15亿立方米。
2.果品资源
灵宝市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优良的果品生产基地。苹果和大枣作为丰富生
物资源中的独秀,给灵宝市经济带来了繁荣和开展。
3.水资源
灵宝是北方缺水区的相对富水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蕴藏较为丰富。地表水多年平均值
为48460.7万立方米。可利用的过境水3213万立方米:地下水总量为18200万立方米,小
秦岭、靖山前1064平方公里的地区,在海拔320米的高程上,有一含水层组,其中沿黄及
河川,均为地下水富集区,埋深20—60米。水资源总量为63853.7万立方米。水资源的开
发利用具有一定潜力。
4.旅游资源
灵宝境内自然景观,文物古迹众多。有道教起源,老子著经的千古雄关一一函谷关;
有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陵:有可领略黄金采选神奇与奥秘的黄金之路:有春花似锦,夏绿叠
翠荫,秋果满山头,冬季醉煞人的黄果山;更有以雄奇险秀野著称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河
南省风景名胜区亚武山。灵宝是黄河游览线上的重要一站。滔滔黄河不绝千里,三门峡、
风陵渡黄河大桥的建设开通使灵宝的旅游线路和周围省市连接起来。
经济社会概况
1.社会经济
灵宝市在近几年的开展中优势产业开展壮大,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完成地
区生产总值253亿元,增长1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8亿元,增长48.8%;实现地
方财政收入10.6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77亿元,增长11%;完成财政总支出19.2
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5.8亿元,增长1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7亿元,
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4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6270元,增
长15%。
2.人口
2009年底,灵宝市域总人口为74.6万,其中城镇人口27万,农村人口47.6万,城
镇化水平36.19%o
2009年底,中心城市常住人口2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19万人,川口组团0.4万人,
焦村组团0.6万人)。
城市建设概况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经过7年多的建设,灵宝市顺利完成了规划确定的近期目标,
近期城市建设目标根本实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截至2009年底,灵宝市建成区面积19.3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600公顷,绿化覆
盖率到达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市域总人口74.6万,城镇总人口27万,城
区人口20万,城镇化水平36.2%,城市道路总长81公里。
L2当前规划背景
国家城乡统筹开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建设现代农业,开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
社会开展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的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开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了贯彻贯彻国家城乡统筹开展战略,灵宝市城乡建设必须加强城边村、城郊村与城
区的联系,完善公共设施与根底设施,实现城乡统筹开展。
国家集约节约用地政策的出台
2008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提出:
U)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那么,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2)充分利用现有
建设用地,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3)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根底性作用,健
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4)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
利用;(5)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相关土地政策的出台,对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城乡建设过程中,
必须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同时要与相关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
2009年1月,河南省第H^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
要大力开展产业集聚区。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开展方式、实现集约化开
展的根底工程来抓,以产业聚集程度决定城镇开展规模,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开展。
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的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区根底设施和结
构调整工程建设,提升对城市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
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经济开展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实现产业与城市开
展相互推动,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开展机制。
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公共根底设施,优化产.业布局,确立并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产
业集约集群开展,提升经济开展质量和水平。2009年4月,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
政府发出《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开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6月,河南省人
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开展假设干政簧的意见》。两个文件明确指出,进
一步明确产业集聚区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开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开展的根底工程,是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科学开展观、实现
跨越式开展的有效途径。
灵宝市产业集聚区位于灵宝市城区,是河南省确定的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也
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20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和城市融合开展在空间上
的落实,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依托;要
把城市与产业开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城一体;坚持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衔接、园
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引导城市有序拓展,产业合理布同,使灵宝市产业集聚区不
仅成为现代工业的集中区,也成为灵宝市中心城市的有机组成局部。
L3评估范围与内容
评估范围
本次规划评估范围分两大局部:
1.市域局部
主要指灵宝市行政管辖区域,包括大王镇、阳店镇、尹庄镇、城关镇、函谷关镇、焦
村镇、朱阳镇、阳平镇、故县镇、豫灵镇、川口乡、寺河乡、苏村乡、五亩乡、西阎乡等
15个乡镇,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局部
主要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总面积316km2,主要包括:
(1)城关镇、尹庄镇的行政辖区;
(2)焦村、川口镇区;
(3)东、西涧河上游及窄口水库流域范围;
(4)高速公路引线道路红线两侧各200米的用地;
(5)地下水源保护地
16)其他城市建设和开展需要实行统一控制的区域。
评估内容
1.灵宝中心城区的实际开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2.规划实施以来,近期、中期等各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3.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
4.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5.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6.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情况;
7.评估实施的整体评价和建议。
1.4指导思想与根本原那么
规划评估指导思想
(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的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论证会、
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众意见;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原规划的
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2)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方法》(2009年4月)规定的评
估内容及成果要求进行本次城市规划实施评估。
规划评估根本原那么
(1)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那么,建立相应的评估
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
(2)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
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
伯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二章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概述
2.1规划背景
河南省“十五”方案中提出我省城镇开展“三头并举”的开展战略,又在“十五”开
局之年及时推出加快25个重点县市城镇化进程的配套政策,使省内各级城市都在竭力强化
自身要素积聚进一步加快开展。
省政府2001年9月下发的《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是当时规划调整的主要
背景。意见指出: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十五”时期我省优化城乡布局、推进经济结构调
整、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点战略举措。“十五”期间,省政府对重点县(市)城镇化开展
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创新体制、调整政策和资金引导,壮大城镇
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快速协调开展,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和专业人才加速向城
镇转移,促进两个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力争到“十五”末,把25个重点县(市)的城区
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
做为省政府确定的25个重点县市之一,灵宝市的城市开展面临重要的机遇。
2.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3-202D年,其中
近期为2003—2005;
远期为2006—2020
2.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规划预测:
2005年市域总人口到达7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34.7%;
2010年市域总人口到达8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46.3%;
2020年市域总人口到达88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54.6%<>
3.城镇化目标
目标提出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全市
城镇开展环境及社会经济整体相协调,空间布局合理,城镇职能突出、现代化水平较高的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框架,城镇繁荣、乡村富裕、产业兴旺、生态环境较好、城乡经济融合
的城镇经济区域。
具体来说,到2005年在全市总人口控制在75.0万人左右的根底上,城镇驻镇人口到
达26.0万人左右,全市城镇化水平到达35.0%左右。
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80.0万人左右,城镇驻镇人口到达37.0万人左右,城
镇化水平到达46.0%左右。其中中心城市(含焦村、川口)人口规模到达23.0万人左右。
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88.0万人以内,城镇驻镇人口到达48.0万人左右,
全市城镇化水平到达55.0%左右。中心城市(含焦村、川口)人口规模到达30.0万人左右。
灵宝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3-2020)城镇布局规划图
4.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规划灵宝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一心、一带加两区”。一个中心即是中心市区;
一带即东西向沿国道310、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的城镇开展带;两区即南部朱阳城镇
经济区和东部寺河城镇经济区。
灵宝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003-2020)城镇布
局结构规划图
表-:市域城镇体系规
模结构规划
等级人口规模(万人)数量城镇名称
11灵宝(含城关、尹庄、焦村、川口)
21豫灵
3—5朱阳、阳平、故县、大王、阳店
4—5函谷关、西闫、寺河、程村、苏村、五亩
注:数据来源《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表二:市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等级
城镇名称职能调整方向和重点规划职能分工
层次
工业以开展黄金采掘及加工、食豫晋陕交界地区商贸中
中心品、医药等为主,并重点开展综心和旅游城市,三门峡
灵宝市
城市合效劳业、高技术含量工业、商市域副中心城市,灵宝
业贸易及旅游业,提高区域中心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
地位。心。
三省边界地区性经济贸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大力开展综易和旅游中心城镇,市
豫灵合效劳、旅游和商业贸易。工业域西部边界地区中心城
以冶金、建材、化工等为主。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
中中心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大力开展商市域西南地区中心城
业贸易、旅游及综合效劳业。工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
朱阳
心业以冶金、建材、综合加工为主。中心,工业、商贸、旅
游城镇。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大力开展综市域西北部地区中心城
镇阳平合效劳业,商业贸易。工业以冶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
金、建材、综合加工为主。中心,工业、商贸城镇。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大力开展支市域北部地区中心城
大王农性综合效劳业及商业贸易。工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
业以果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中心。
综合效劳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
故县
冶金、建材、综合加工等为主。心,工业、商贸城镇。
综合效劳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
阳店
果品等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心,商贸城镇。
旅游效劳业,工业以农产品加工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
函谷关
为主。心,重要旅游城镇。
综合效劳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般程村
建材、农产品加工为主。
综合效劳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西闫
农产品加工为主。
综合效劳业及果品贸易,工业以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镇寺河
农产品加工为主。
综合效劳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乡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苏村
建材、轻工、农产品加工等为主。
综合效劳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乡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五亩
建材、冶金、农产品加工为主。
中
心略社会效劳业,小型集市贸易。农村社会文化效劳中心
村
注:数据来源《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2.3中心城区规划
1.城市性质:
灵宝市城市性质表述为:豫晋陕三省交界地区商贸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以开展黄金
采掘及加工、食品、医药等工业为主的适宜人居的中等城市。
2.城市开展方向:
通过对城市用地评价、用地选择范围、开展条件评价以及北区建设对地下水影响的对
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确定城市开展方向为:主要向东、向北开展。
3.城市规模:
①人口规模
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用地规划图
近期到2005年城市人口规达模到16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为15万人,含焦村0.7万
人、川口0.3万人);
远期到2020年城市人口规达模到3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为25万人,含焦村3.0万
人、川口2.0万人)。
②用地规模
近期2005年城市总建设用地规模到达18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为17平方公里,含
焦村0.7平方公里、川口0.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112.5平方米;
远期2020年城市总建设用地规模到达33平方公里(其中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
28平方公里,焦村城市建设3.0平方公里、川口城市建设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
110平方米。
4.城市空间结构:
考虑到未来20年开展,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焦村、川口与城区的联系越来越密
切,其东、西两个门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规划将焦村与川口的规划统一纳入城市总体
规划,形成以中心城加上东西两个卫星城的“一城两翼”的组合式城市总体结构。
5.城市开展目标:
经济活力:经济繁荣、充满时机、经营环境优越、富有区域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开展
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生活质量:为居民营造一个方便、舒适、亲切、平安、平等,富有人情味与地方文化
特色,社会和谐、人地和谐、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产业开展:建立富有灵宝特色的现代化、高附加值的城市产业体系、根底设施体系和
物质空间体系。
文化特色:维护与弘扬城市的地域特色,创立富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文化。
生态与环境保护:建立生态的产业、生态的住区、生态的城市。
第三章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实施情况
3.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
市域城镇体系开展现状
O灵宝市域村镇体系现状主要特征:
1.村镇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极大
灵宝的城镇主要分布在北部黄土嫄区,南部与东南部山区城镇分布稀疏。南部与东南
部地区占全市面积的一半以上,而分布的城镇仅4个,仅占全市城镇总数的1/4强(26.7%)0
村庄分布也是北密南疏,原区多,丘陵和山区少,从现状图纸上可以看出大王、阳店、西
闫、阳平等地村庄比拟密集。
2.城镇主要沿陇海铁路复合通道布局
灵宝城镇由东向西的大王、阳店、函谷关、川口、尹庄、城关、焦村、西闫、阳平、
故县、豫灵等都分布在陇海铁路复合通道上,该复合通道,以陇海铁路为主要支撑,集合
了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3.城乡差异较大
灵宝市村镇开展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表2-10)o一是乡村根底设施落后。农村的根
底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交通条件差。位于深山区的一些村庄居住极为分散,交通道路等
根底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加之生活条件较差(无生活月水、无百货店、无卫生所、无文化
场所、无学校等),这类村庄将成为重点搬迁对象。二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三是乡村政
策支持力度不够。现有深山区移民搬迁政策,将形成“移富不移贫”的局面。按照政策安
置房需要搬迁家庭支付房价的85%,约5万余元。只有相对富裕的家庭才能够实现搬迁愿
望,贫困家庭将无法实现搬迁意愿。
4.人口转移呈多元化趋势,灵宝市是主要目的地
随着经济开展,对外交流增加,农村居民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的力度和广度都在加大。农村人口通过外出务工、直接移民等方式走向城镇。山区居民向
外转移十清楚显,由于山区、岭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等,致使局部居民自发地或有组
织地外迁。转移出去的人口有的就近搬入条件较好的村,有的搬入集镇,有的搬入灵宝市,
有的搬出灵宝市。总体来说,搬入灵宝市的占大多数,并且,全市居民最理想的居住地是
灵宝市。
5.交通条件差异巨大
受地形影响东西向交通除陇海沿线复合通道交通便捷外,其它山区交通不畅。南部与
东南部山区交通干线少,路网密度低,线路技术等级低,遥远农村出行极为不便。
灵宝市域村镇体系现状图(2009)
3.1.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
1.空间管制局部
主要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根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
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等。
根据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生态敏感区的界线进行了认定,
严格控制在生态敏感区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禁止一切与生态敏感区无关或者侵占、破
以生态敏感区的活动;对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进行了限制和引导,防止
了过度开挖对地表产生的影响,同时对一些小型工矿进行了整治,防止了乱搭乱建及乱挖
乱采的局面。
近几年灵宝市对控制开发区域的控制保护措施:
(1)该区域内的农村居民点应逐步搬迁或合并,其中重要风景区内的居民应全部外迁。
(2)禁止在该区域内建设独立的工业、企业。
(3)禁止用于城镇建设用地。
(4)禁止向该区域内排放污水、堆放垃圾等危害该区域生态环境的行为。
(5)禁止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场、危险品仓库等设施选址在该区域。
(6)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其它建设行为。
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内不得建设工业企业,原有企业要逐步搬迁,与旅游配套的餐饮、宾馆、简单
加工业(食品加工、手工业等)等布局需要与旅游充分结合,可以作为景区景点进行建设。
风景区必须而又不是直接效劳于旅游的行政、经济、文教、卫生、科研、消防、公共事业
等单位要布局在不防碍游览的专门地区内。风景区内所有建筑的体量、造型、风格及群体
组织应与风景相协调。
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
在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内,对水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建设工程必须做好工程选址论证
和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1)引导居民点向适当区域集聚,严格限制土地的开发强度。
(2)矿产资源开发后,进行必耍的生态恢复和土地整理。
2.开展目标
03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期(2010年)开展目标为:2010年市域总人口到达80万
人左右,城镇化水平46.3%;截至2009年,灵宝市域总人口到达74.6万人,城镇化水平
到达了36.2%,与总体规划确定的中期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灵宝
市城镇开展动力缺乏,中心城市中的两组团开展较为缓慢,严重制约了整个灵宝市域的城
镇化进程。
灵宝市域近期规划落实情况一览表
指标2003年规划2010年现实施情况2009年
市域总人口(万人)80
城镇总人口(万人)3727
城镇化水平(%)46
3.各乡镇职能
随着外部根底设施条件的改变及重大根底设施、重大工程的进驻,局部乡镇的职能发
生了较大的改变,如:由于郑(州)西(安)客运专线车站在西阎的设立,带动了当地城
镇建设的开展,同时也提升了其城镇职能;灵宝市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豫灵镇
的城镇地位,其三省边界的特殊区位也使其开展超越了03版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定位。
3.2中心城区规划实施情况
3城市开展方向
规划实施以来,灵宝市城市建设根本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开展方向进行开展,主
要向东、向北开展,适当向西、向南开展。其中:
向东开展:
陇海铁路以北、东涧河以西的老城区改造的同时,城区开始积极跨过东涧河,向东呈
现跳跃式开展:其中,霸底河以西局部零碎工业逐步迁出或者关闭,主要开展生活效劳设施
用地,打造东部生活新区;霸底河两侧控制较宽的绿化隔离带,营造城市沿河生态廊道;
结合产业集聚区建设,在霸底河东岸积极开展川口组团,并根据产业开展的实际需求,川
口组团适当沿南、北两个非主导风向开展。
向北开展:
治总体规划确定的另外一个主导方向上,依托旧城改造,城市开始跨过长安路向北实
现有序的滚动开展,结合涧河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生态宜人的城市新区;另外,结
合三门峡至灵宝的快速通道的建设带动,在其沿线开展灵宝市的五龙工业区;井在北区兴
建了道路、变电站、水厂、污水处理厂、消防站等重要根底设施以及商业金融、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市场、公共停车场、汽车站等公共效劳设施,使新城区的开展与旧区的改造同
时进行,新区与老区协调开展。
向南开展:
城区向南开展主要是内涵式开展,重点推行城中村改造及废地利用,实现合理的土地
置换,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同时结合城区南侧村庄开展的需要及城南工业区开展的实际情
况,将城市的道路、水、电等根底设施进行南延,城市南侧局部城边村已纳入城市建设,
成为城市现状建成区的一局部。
向西开展:
辐射带动-310国道两侧建设、根底设施西延-带动焦村开展。
为了带动西部组团(焦村组团)的开展,规划实施以来,对310国道两侧(中心城区
至焦村段)进行了改造建设,对沿线废弃土地进行了整平利用,兴建了局部商业金融等公
共效劳设施,同时将城市根底设施、管线进行西延,实现中心城区开展对焦村组团的辐射
带动。
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用地规划图
3城市空间结构
通过近几年“扩大中心、壮大两翼”城市开展战略的实施,现己经根本形成了“一城
两翼”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即以中心城区带动焦村、川口两个组团开展,其中:
中心城区通过北部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的同步进行,其规模逐步扩大,现已开展至19.3
平方公里,容纳城市人口19万人。
川口组团即是现在的灵宝市产业集聚区,以川口镇为根底逐步开展壮大,建设成为与
主城区功能互补,产城融合,二三产业协调开展的工业组团;现已开展至1.0平方公里,
容纳城市人口0.4万人。
焦村组团同样是在现状镇区的根底上开展壮大,随着中心城区和焦村组团之间310国
道两侧用地的开发建设,根底设施将逐步敷设至该组团,必将促进焦村组团的快速开展,
其城市功能以生活效劳为主。现已开展至1.5平方公里,容纳城市人口0.6万人。
3规划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经过7年多的建设,灵宝市顺利完成了规划确定的近期目标,
近期城市建设目标根本实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截至2009年底,灵宝市建成区面积19.3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600公顷,绿化覆
盖率到达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市域总人口74.6万,城镇总人口27万,城
区人口20万,城镇化水平36.2%,城市道路总长81公里。
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近期目标落实情况一览表
指标2003年规划2010年现实施情况2009年
市域总人口(万人)80
城镇总人口(万人)3727
城镇化水平网)46
城市人口规模(万人)132320
城市用地规模(KM2)12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产)
7年来,灵宝市固定投资大幅度增加,根底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截
至2009年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8亿元。地方财
政收入10.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70元。
3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
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约为31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
①城关镇、尹庄镇的行政辖区;
②焦村、川口镇区;
③东、西涧河上游及窄口水库流域范围;
④高速公路引线道路红线两侧各200米的用地;
⑤地下水源保护地
规划实施以来,灵宝市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各项用地及建设活动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特别是禁建区和限建区内的用地严格控制禁止开发,并且有方案有步骤地关停、拆迁了城
市红线、黄线、蓝线、绿线等四线范围内的不利于四线保护的现状企业单位和其他建筑、
构筑物。
城市新建和改造道路红线必须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宽度要求严格执行,任何建筑
不得超越城市“红线”;自2003年以来,共拆迁20余万平方米建筑,对弘农涧河城区段
进行河道治理,保证了总体规划规定的140米泄洪通道,同时形成了80万平方米水面,两
岸100米宽的绿化,使城市更加适宜人居。
2.城市建设规模及布局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引导下,城市人口规模实现有序扩张,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由2003
年的12万人逐步增长到2009年的19万人,川口、焦村组团人口规模也得到稳步增长,到
2010年底,中心城区根本上能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期(2010年)目标,由于缺乏必
要的动力,川口、焦村人口规模开展较为缓慢。
城市用地规模逐步扩大,由2003年的12.97平方公里增加到2009年的19.3平方公里,
城市的开展模式逐步由外延、粗放式开展向内涵、集约式开展转变,城市建设控制增量,
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同时,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认真落实,城
市的各功能分区和其之间的联系更加科学合理,居住用地、公共效劳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市政根底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以及绿化用地的结构更趋于
协调。
城市规模增长比照表
2003年底(M2)2010年规划(M2)2009年底(M2)
城市人口规模中心城区12.1519
(万人)川口组团
焦村组团
城市用地规模中心城区10
(平方公里)川口组团1
焦村组团
人均城市用地(M2)
城市用地构成比照表(2003年现状与2009年现状)
占城市建设用人均用地(mV
面积(ha)
序用地地(%)人)
用地名称
号代号2003年2009年2003年2009年2003年2009年
现状现状现状现状现状现状
1R居住用地289477
公行政办公用地
2C
共商业金融用地
设文化娱乐用地
施体育设施用地
用医疗卫生用地0.8
地教育科研用地
3M工业用地290442
4W仓储用地7075
5T对外交通用地20402
6S道路广场用地207290
7U市政公月设施用地4097
绿地240295
8G
其中:公共绿地13015010
城市建设用地12971930100100
现状2003年底城市人口13万人,2009年底城市人口20万人。
3.城市市政根底设施建设情况
规划实施以来,灵宝市坚持以总体规划为准绳,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积极配套新开发
区区域的市政根底设施,改造完善老城区的市政根底设施,大大提高了根底设施的敷设范
围和效劳能力,其中:
①道路交通方面:
新建道路
灵函路824451820
长安路①2240402340西出口
②59550
涧河治理8001401800四号橡胶坝以北
振兴路北段104325580
枣香路82015260
荆山路1702301128
物化路123625640
开元路155425800
寺河东路18625180物华路一尹喜路
汉山路18615200
富JL北路1275301880长安路一五龙路
东西一路22330330函谷北路一河滨东路
函谷北路980501800五龙路一东西一路
寺河西路32115260函谷北路一河滨东路
栖陇电器南侧11515100
物流中心北侧33125300
远村食品南侧30115300
双田路86930860河滨西路一老子大道
炸药库路21630220东起老子大道向西延伸
天宝路1055261280长安路一五龙路
河滨西路北段80015560五龙路向北延伸
河滨东路北段70015310五龙路向北延伸
断密涧河治理314617833.6
城南路网改造①320302400
②268020
解放北路301600
五龙路东段401200
改造道路
道路道路红线道路红线道路道路建设总
名称(原):现)断面长度投资
黄河路303020+2x523283081
环城南路303020+2x513501720
对外交通改善情况:近年来,灵宝市周边区域交通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随着郑(州)
西(安)客运专线的兴建通车、三门峡至灵宝快速通道的建成,使得灵宝市与周边中心城
市三门峡、郑州、西安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加强了灵宝市与国家经济兴旺地区和经济
兴旺城市的交通联系,增强灵宝市其与经济兴旺地区和城市的经济联系。
②给水工程
规划设施以来,中心城区的供水管网进行了技术改造,城市北区和南区的供水管网建
设也已经初步完成,截至2009年底,全市城镇日供水能力到达10万吨。
③排水T程
灵宝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工程丁2004年3月经省发改委批复准予建设,厂址位
于灵宝市城关镇北田村,占地40亩,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吨,配套管网33公里,总
投资6800万元,其中厂区投资2500万元,管网投资3310万元。自2004年开始,陆续完
成工程立项、选址、环评、征地等前期工作,并通过了省级相关部门的批准。厂区于2005
年6月开工建设,2006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管网工程由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2006
年3月完成建设。
④电力工程:
建成了110KV桃林变输变电工程、110KV河东变输变电工程;其中桃林变电站位于五
龙工业区西北角,五龙村以东,开源冶炼厂以南,灵函公路以西,占地面积6亩,建设规
模为主变2*40MVA,一期投资为2350万元,主要为五龙工业区提供电源;河东变电站位于
道南工业区东南角,占地7亩,建设规模为主变2*40MVA,一期投资2350万元,主要为道
南工业区的主要企业提供电源。
同时,对城市北区的110KV高压线进行了改造,保证高压线尽量与主要道路平行布置,
改造长度约为2公里。
⑤信息工程
加快了城市通讯工程建设,建成了广电大厦,移动演播厅等广电设施,到2009年,市
话交换和容量到达12万门,市话装机量到达了10万部,市话普及率达42部/百人,长途
中继线到达8000条。
⑥燃气工程
局部城区实现了天然气供给,主要包括铁路以北的老城区,其他城区仍以液化气为主;
城区建成了煤气门站一座,贮气规模5万立方米,占地2公顷。
⑦热力工程
城区未实现集中供热,局部企业及单位采用各自的供热系统进行供给各局部的需要。
⑧环卫设施建设:
新建公厕20个,垃圾中转站10个,实现了机械化清扫率60%,道路冲洗率50%,垃圾
分类收集普及率20%,机械叱收集率8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工业垃圾清运率到
达100%o
建成了灵宝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灵宝市函谷关镇坡寨村张家沟,占地约93亩,
由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和郑州市环境卫生科研所设计,工程总投资3136万元,总库
容130万立方米,日处理能力约220吨,使用年限14笫,包括管理区、填埋库区、垃圾渗
滤液收集处理区等。工程投资1066万元,于2006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同年12月,首期
填埋库区建成。2007年2月,垃圾进场开始使用。2003年9月8口进行了竣工验收,为无
公害化垃圾处理完善了各项功能和设施。
4.城市公共效劳设施建设情况
为了方便居民生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在近几年的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城市公共
效劳设施的配置。
①行政办公方面:行政中心建设情况,规模、投资、集聚行政单位数量、搬迁改造行
政办公单位数量等。
在城市北区范围内,新建灵宝市人民法院、灵宝市地税局、灵宝市林业局、广电大厦,
总占地5.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②商业设施方面:大型购物中心、物流市场、商业街等商业设施建设情况。
2008年启动的灵宝市中心商业区改造工程位于灵宝市区内,沿桃林街两侧,南起建设
路,北至长安路以北灵函路南端,总长约800米,总占地面积12.23公顷,总建筑面积10
万平方米。
④文化设施方面:建设几处文化设施、占地规模、投资规模等。
位于城市北区范围内的灵宝市文化活动中心总占地约44.2亩,建筑面积2.13万平方
米,总投资约8000万元,该建筑融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和科技馆于一体。
⑤教育科研方面:建设几处教育科研工程(职业培训学校)设施、占地规模、投资规
模等。
灵宝市职业中等专科学校扩建工程占地30亩,总投资800万元。
⑥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设几处中学、小学、幼儿园设施、各自的占地规模、投资规
模、容纳学生规模等。(表格)
新建灵宝市金蕾幼儿园,该园总投资2600余万元,占地16亩,建筑面积13000平方
米。地处灵宝市北区函谷大道和五龙大道交叉口。
灵宝市第三小学,位于城市北区,占地50亩,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2000万。
5.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
随着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及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灵宝市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天
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通道绿化、城郊防护林、外资工程造林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重
点工程工程,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加快,区域生态明显改善,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生物多
样性不断丰富,城郊和通道沿线森林景观初步形成。
制定了《灵宝市林业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12)》,提出建设目标:到2012年,
全市新增有林地67.43万亩,到达252.38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15个百分点,森林覆盖
率到达55.88%以上。林业年产值到达10亿元,实现林业生态市。32.57万亩宜林荒山荒地、
L02万亩宜林沙荒得到绿化;66.24万亩的中幼林得到有效抚育;1.07万亩的低质低效林
根本得到改造;新增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2万亩;新造生态能源林9.68万亩,改培2万亩,
到达11.68万亩;新增园林绿化苗木花卉0.48万亩;生态廊道(铁路、国道、高速公路、
省道、景区道路、县乡道、村道及各级渠道)绿化率达95%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达98%以上,村庄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全市所有的宜林荒山、荒沟、荒滩、荒地等“四
荒”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四旁”全部绿化,建成先进林业生态市。
6.城市防灾工程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灵宝市制定了《灵宝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15)》,
针对本地的自然特征和防灾需要,强化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的监仔管理,严格控制人
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地质灾害动态调查和重大地质灾害成因机理研究,完善地质
灾害监测网络,标准监测方法,建立并不断完善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
坚持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相关的地质环境保护制度;逐步完成丘陵山
区斜坡地带遭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居民的迁移安置工程。
3规划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加强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市长吕均平为主任的灵宝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
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同时,为保障规划委员会能够正常
开展工作,还制订了《灵宝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工作章程》、《灵宝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办公
室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确保了城市规划委员会在灵宝市的城市规划
决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建立了城乡规划的民主监督和公众参与机制。建立规划公
示、监督和举报制度,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实施规划的透明度。对城市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专业规划、重要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调整和可能对周边居民生
活造成影响,引发相邻矛盾的建设工程都进行批前和批后公示,让市民了解规划、参与规
划,广泛征求群众和社会各界对规划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更加符合民意。市城
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记录、归纳整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规划委员会,作为规
划委员会评议审定各类规划方案的重要依据。规划方案批准后,必须向社会公布,由社会
各界和群众监督规划的实施过程。重点工程还在工程建设地点设立固定的公告牌,公布规
划部门批准建设的有关内容和指标,接受社会监督。
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和完善了城乡规划各项管理制度。推行了规划评审、审批
制度,在每项规划编制完成后,我们始终坚持组织规划专家委员、群众委员对规划进行严
格细致的评审,并按程序进行审批。坚持了规划公示、意见征集制度,保障和维护了公众
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充分表达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全面实行城乡规划的公开
公示,在规划评审后,对规划通过宣传牌、公示栏、电视、网络媒体等载体进行公开公示,
广泛征集和听取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建议。近年来,我们对重要的规划进行公开公示,
收到公众意见建议数百条。二是严格依法审批,推行规划的动态跟踪批后管理。2008年以
来,依据《城乡规划法》,累计办理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46份(2009年34份),用地面
积约151.3公顷(2009年118公顷);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65份(2009年33份),
用地面积约175.1公顷(2009年72.6公顷);建设工程工程规划许可证50份(2009年
19份),总建筑面积约90.5万平方米(2009年15.1万平方米)。在规划审批过程中,我
们严格推行建设工程的规划公示,先后对市一院行政办公综合楼、晨光苑和新华美居等新
建工程的规划许可进行规划公示,公开征集相关利益人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实施上,严
格执行城乡规划的放线会签。每一个工程的规划放线,都由规划部门牵头,会同土地管理、
规划监察等部门深入施工现场,组织建设、施工、测绘和职能部门按照放线定位图确定建
筑实际位置.,并在根底开挖完成、主体一层、封顶和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实施动态跟踪的
批后管理,确保建筑工程按规划审批要求进行建设。
3下位规划制定情况
1.控制性详细规划方面
灵宝市先后编制了旧城改造规划、城市北区控规、五龙工业区控规、城南工业区控规,
加上正在编制的焦村组团控规、灵宝市产业集聚区(川口)控规,灵宝市城区根本实现了
控规全覆盖。
2.近期建设规划
灵宝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于2007年3月,规划年限为2006-2010年,依据城市总
体规划,对灵宝市近期重点建设工程及建设方向进行了控制和引导;近期规划是落实城市
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
3.住房建设规划
灵宝市住房建设规划规划年限为2006-2010,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同时结合近期建设
规划,对灵宝市近期住房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对各类居住用房的比例和分布进行了具
体的规定。
4.各类专项工程规划
一是认真修编各类规划。近年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8威尼斯的小艇 课件
- 园艺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幼教师德考试试题及答案
- 银座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大班数学动物分类
- 患者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模版
- 银行临柜工作实习心得体会模版
- 社会企业文化艺术投资协议
- 教育集团学术总监岗位聘用与学术研讨合作合同
- 《融资融券交易技巧》课件
- 盈建科软件课程设计
- 2025年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电力限公司招聘7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低空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
- 2025版矿山基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合同范本3篇
- JJG(陕) 006-2019 车用甲醇燃料加注机
- DB37T 1913-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特种作业人员配置
- 玉林师范学院《舞蹈心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日历(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 软件项目成果报告范文
- 八角造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八角种植效益稳步提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