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业务题.doc_第1页
电大《中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业务题.doc_第2页
电大《中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业务题.doc_第3页
电大《中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业务题.doc_第4页
电大《中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业务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电大【中级财务会计】 卷号2590期末复习业务题10春会专中会期末复习业务题一、编制会计分录1、单位办公室职工王英原出差借款1,000元,报销800元,剩余200交回。借:管理费用 800 库存现金 200贷:其他应收款-王英 1,0002、单位财务科职工李明出差预借差旅费800元。借:其他应收款-李明 800 贷:库存现金 8003、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20,000元。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0,000 贷:库存现金 20,0004、职工林涛报销医药费150元。借:管理费用 150 贷:库存现金 1505、开出转账支票预付购货款50,000元借:预付账款 5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6、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购入时发票价格为200,000元,税额为34,000元,运费8,500元。 借:在建工程 (200,000+34,000+8,500) 242,500 贷:银行存款 242,5007、M公司2007年12月13日购入N公司的股票30万股,每股买价27元(其中包括已宣告而未发放的股利2元),另外支付手续费及印花税32,000元,赚取短期价差。全部款项从M公司在该证券公司开设的存款户中支付。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750万元应收股利 60万元 投资收益 3.2万元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813.2万元8、将一张面值100,000元,不带息的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支付银行贴现息3,000元。借:银行存款 97,000 财务费用 3,000贷;应收票据 100,0009、A公司2007年7月13日从二级市场购入B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市价25元,另支付手续费及印花税100,000元。初始确认时,该股票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51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510万元10、P公司2007年1月8日从二级市场上购入Q公司面值为200万元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管理,该债券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为10万元。P公司为购入该批债券实际支付价款214万元。借: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债券(面值) 200万元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债券(利息调整) 4万元应收利息 1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14万元2007年1月19日,P公司收到债券利息。借:银行存款 10万元 贷;应收利息 10万元11、委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一张,金额80,000元,准备用于支付购货款。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12、一张为期4个月、面值60,000元,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已到期,对方无力偿付。借:应收账款 60,000 贷;应收票据 60,00013、某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本年5月份收回上年已核销的坏账损失8,000元,存入银行。借:应收账款 8,000 贷;坏账准备 8,000同时: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应收账款 8,00014、W公司将购入的作为持有至到期的公司债券在证券市场出售,售价为68,000元,手续费及印花税1,200元,从出售价款中扣除,余款存入银行,该债券的账面成本45,000元。借:银行存款 66,8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45,000 投资收益 21,80015、某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4月份含税销售收入为514,800元,增值税税率17%,计算并调整该月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增值税=514,800(1+17%)*17%=74,800借:主营业务收入 74,8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74,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3,91016、上月已将一批原材料委托企业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是10,000元,本月支付加工费3,000元 ,增值税510元,款项以支票支付,材料加工完成验收入库。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时: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00 贷;原材料 10,000支付委托加工费时:借:委托加工物资 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510 贷;银行存款 3,510委托加工材料入库时:借:原材料 13,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13,00017、30日,确认坏账损失15万元(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借:坏账准备 15万元 贷;应收账款 15万元18、31日,结转本月入库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8万元。借:材料成本差异 8万元 贷; 材料采购 8万元19、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20万元,准备购买股票。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0万元二、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月末,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10,0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16,000元。 经与银行对账,发现有以下几笔未达账项:1、银行代企业支付水电费1,000元,而企业未收到付款通知。2、企业开出现金支票6,000元,已登记入账,但持票人未到银行取现金3、银行代企业收回货款2,000元并登记入账,但企业 未收到收款通知4、企业收到转账支票一张,计1,000元,已登记入账,而银行尚未入账要求:编制企业银行存余额调节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年 月 日项 目 金额项 目金额企业日记账余额加:银已收企未收减:银已付企未付10,0002,0001,000银行对账单余额加:企已收银未收减:企已付银未付16,0001,0006,000调整后的余额11,000调整后的余额11,000三、现金折扣总价法账务处理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30,000元,增值税5,100元,付款条件为2/10 、1/20 、N/30,按总价法账务处理销售商品实现收入时:借:应收账款 35,1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5,100如:购货方10日内付款时:借:银行存款 34,500 财务费用 (=30000*2%)600贷:应收账款 35,100如:购货方在10日-20日内付款时:借:银行存款 34,800 财务费用 (=30000*1%)300贷:应收账款 35,100如:购货方超过20日付款时:借:银行存款 35,100 贷:应收账款 35,100四、商业汇票贴现计算及账务处理1、A公司于2001年7月26日销售商品一批,售价600,000元,增值税102,000元,收到购货单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一张,面值为702,000元,期限6个月,不带息。9月26日公司持该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9%,带追索权。要求:按下列情况,计算或编制A公司适当会计分录。1、收到商业汇票时:借:应收票据 702,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102,0002、计算该商业汇票的贴现息和贴现额签发日 贴现日 到期日 贴现期7月26日-9月26日-1月26日贴现期=4个月到期值=702,000元贴现息=702,000*9%12*4=21,060(元)贴现净额=702,000-21,060=680,940(元)3、将该商业汇票贴现时:借:银行存款 680,940财务费用 21,060贷:应收票据 702,0004、2001年12底得知付款人财务困难,即将到期的商业汇票估计无法收回借:应收账款-付款企业 702,000贷:预计负债 702,0005、 该汇票到期时遭到退票,贴现银行向A公司追索要款, A公司以存款支付。借:预计负债 702,000贷:银行存款 702,0002、某公司于12月1日销售甲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5万元,增值税率17,收到一张面值为5.85万元 、期限90天、票面利率10%的商业汇票一张。按月计提利息,到期付息。要求:1)、编制收到汇票时会计分录借:应收票据 5.85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 5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0.85万元2)、编制每月末计提利息时会计分录借:应收利息 (=5.85*10%360*30) 0.05万元贷:财务费用 0.05万元3)、假定票据到期足额收到到期值,编制会计分录票据到期时应收利息=5.85*10%360*90=0.15(万元)票据到期值=5.85+0.15=6万元借:银行存款 6万元贷:应收票据 5.85万元 应收利息 0.15万元4)、假定票据到期时付款企业无款支付,编制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付款企业 5.85万元贷:应收票据 5.85万元5)、假定上述汇票,因公司急需资金次年2月10日持此票据到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2%,要求:计算票据贴现期、贴现息、贴现净额签发日 贴现日 到期日 贴现期12月1日-2月10日-3月1日期限计算:(12月)31天+(1月)31天+(2月)28天=90天到期日:3月1日贴现期=(2月)19天票据到期值=5.85+0.15=6(万元)贴现息=6*12%360*19=0.038(万元)贴现净额=6-0.038=5.962(万元)编制贴现时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5.962万元贷:应收票据 5.85万元 财务费用 0.112万元假定票据到期后,出票人无款支付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付款企业 6万元贷:应收票据 6万元假定票据到期后,贴现企业也无款支付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付款企业 6万元贷:短期借款 6万元五、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账务处理1、S公司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并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估计坏账,2000年初坏账准备余额为24,000元,2000年发生坏账12,500元,200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200,000元;2001年收回坏账3000 元,2001年应收账款余额1,000,000元提取率为5%要求:作出有关会计分录坏账准备 2000年:24,0002000年发生坏账:12,500 2000年补提:60000-24000+12500=48,500 2000年末:1200000*5%=60,0002001年收回坏账:3,00001年冲减:60000+3000-50000=13,0002001年末:1000000*5%=50,0002000年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 12,500贷:应收账款 12,5002000年末补提坏账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48,500贷:坏账准备 48,5002001年收回坏账时:借:应收账款 3,000贷:坏账准备 3,000借:银行存款 3,000贷:应收账款 3,0002001年末冲减坏账准备时:借:坏账准备 13,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13,000二)、某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3提取坏账准备。该企业第一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0元,第二年发生坏账6000元,其中甲单位1000元,乙单位5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0,000元,第三年,已冲销的上年乙单位的应收账款5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300,000元. 要求:作出有关会计分录坏账准备 第一年:0第一年补提:3,000-0=3,000 第一年末:1000000*3=3,000第二年发生坏账:6,000第二年补提:3,600-3,000+6,000=6,600第二年末:1,200,000*3=3,600第三年收回坏账:5,000第三年冲减:3600+5000-3900=4,700第三年末:1,300,000*3=3,900第一年补提坏账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贷:坏账准备 3,000第二年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 6,000贷:应收账款-甲单位 1,000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第二年补提坏账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6,600贷:坏账准备 6,600第三年收回坏账时:借: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贷:坏账准备 5,000借:银行存款 5,000贷: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第三年冲减坏账准备时:借:坏账准备 4,700贷:资产减值损失 4,700七、存货发出先进先出、加权平均法计算1、3月1日A存货结存数量200件,单价为2元,3月2日发出150件,3月5日购进200件,单价2.2元,3月7日发出100件。企业对发出存货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成本,则3月7日结存A存货的实际成本应为( A ) A.324 B.216 C.540 D.516时间购进发出结存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3月1日20024003月2日 150 31550 21003月5日2002.2440 3月7日 100 1502.16324移动加权平均法3月2日A存货结存成本=50*2=100(元)3月7日A存货加权平均单价 =(100+440)(50+200) =2.16元/件3月7日A存货结存成本=(50+200-100)*2.16=324(元)2、甲存货年初结存数量3000件,结存金额8,700元。本年进货情况如下:日期单价(元/件)数量(件)金额(元)2月9日 3.1410012,7107月12日3.2600019,2008月20日3.3450014,85011月7日3.418006,120本年销售甲存货15000件要求:采用下列方法分别计算甲存货的本年销售成本、年末结存金额。(保留4位小数)分析计算:1)、加权平均法甲存货加权平均单价 =(8,700+12,710+19,200+14,850+6,120)(3000+4100+6000+4500+1800) =3.1742元/件因为:单价计算为小数,所以:采用倒挤法。即:先用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结存存货金额,之后再倒挤出发出存货成本。甲存货年末结存成本=(3000+4100+6000+4500+1800-15000)*3.1742=13966.48(元)甲存货销售成本 =8700+12710+19200+14850+6120-13966.48=47613.52(元)2)、先进先出法甲存货销售成本=8700+12710+19200+1900*3.3=46,880元)甲存货年末结存成本 =8700+12710+19200+14850+6120-46880=14,700(元) 八、原材料计划成本法核算及账务处理一)、某公司1999年8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90,000元,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10,00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85,000元,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额为1,780元,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额为4,220元。 要求: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分析计算: 月初结存 本月购入 存货的成本差异存货的成本差异存货成本差异率 100% 月初结存 本月购入 存货的计划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 =(1,780+4,220)/(90,000+210,000)*100%=2% 发出存货应 发出存货的 存货成本 负担的成本差异 计划成本 差异率 =185,000*2%=3,700元 结存存货应 结存存货的 存货成本 负担的成本差异 计划成本 差异率 =(90,000+210,000-185,000)*2%=2,300元二)、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单位计划成本为10元公斤,1999年4月有关甲材料的资料如下:1)、“甲材料”账户期初借方余额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 初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期初借方余额38,800元。要求:1)、计算本月甲材料的成本差异率2)、计算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3)、计算本月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4)、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分析计算:2)、 4月5日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040公斤如数收到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甲材料 (4040*10) 40,400 贷: 材料采购 甲材料 38,800 材料成本差异 1,6003)、4月20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 票上注明材料价款85400元,增值税额14518元,款项已用银 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材料采购 甲材料 85,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14,518 贷:银行存款 99,9184)、4月25日,从A公司购入甲材料到达,验收时发现短缺40公 斤,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甲材料 (8000-40)*10 79,600 材料成本差异 5,800 贷: 材料采购 甲材料 85,4005)、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材料11000公斤,全部用于B产品生产。 借:生产成本 B产品 110,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10,000 借:生产成本 B产品 2,75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750 分析计算:1、“甲材料”账户期初借方余额20000元 即为原材料期初的计划成本为20,000元2、“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700元 即为材料成本差异期初节差为-700元3、本月购进入库甲材料的计划成本=40,400+79,600=120,000元4、本月购进入库甲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1,600+5,800=4,200元5、甲材料成本差异率=(-700+4,200)/(20,000+120,000)*100%=2.5%6、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1,000*10*2.5%=2,750元7、本月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110,000+2,750=112,750元8、本月库存甲材料的计划成本 =20,000+120,000-110,000=30,000元9、本月库存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30,000*2.5%=750元10、本月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30,000+750=30,750元九、商品售价金额核算法计算及账务处理1、D公司(小规模纳税人)的库存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从外地购进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列示价款10000元,收到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在支付全部货款的同时,支付由销货方垫付的铁路运费600元,商品未到。 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 10,600 贷:银行存款 10,6002、商业零售企业B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商品售价均为含税售价,为简化核算手续,增值税销项税额于月末一并计算调整。6月初家电组“库存商品”账户的余额为206220元,“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为23220元,6月份发生的有关商品购销业务如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6月2日,购进彩电一批,进价为90000元,增值税进项为15300元,商品由家电组验收,货款尚未支付。商品售价总额(含税)为168480元。 1)、购进彩电办理结算时:借:在途物资彩电 (=商品进价及运杂费) 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货款*17%) 15,300贷:应付账款 105,300 2)、购进商品办理入库时:借: 库存商品彩电(=售价+销项税) 168,480 贷:在途物资彩电 (=进价) 90,000 商品进销差价(=售价+销项税-进价) 78,480 6月15日,销售热水器一批,收到货款35100元送存银行。 1)、销售热水器时:借:银行存款(=含税售价)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5,1002)、结转热水器成本:借: 主营业务成本热水器(=含税售价) 35,100 贷:库存商品热水器 35,100 6月18日,购进电冰箱一批,进价为60,000元,增值税进项为10,200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3,000元。商品由家电组验收,货款用银行存款支付。商品售价总额(含税)为105,300元。 1)、购进电冰箱办理结算时:借:在途物资电冰箱 (=商品进价及运杂费) 6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货款*17%) 10,200贷:银行存款 73,200 2)、购进电冰箱办理入库时:借: 库存商品电冰箱(=售价+销项税) 105,300 贷:在途物资电冰箱 (=进价) 63,000 商品进销差价(=售价+销项税-进价) 42,300 6月26日,销售彩电一批,货款70,200元尚未收到。 1)、销售彩电时:借:应收账款(=含税售价) 70,200贷:主营业务收入 70,200 2)、结转彩电成本:借: 主营业务成本彩电(=含税售价) 70,200 贷:库存商品彩电 70,200 6月30日,计算并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差价率” 商品进销 月末结账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 差价率 100 月末“库存商品” 账户余额 “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期初余额=23,220元 本月购进商品的进销差价=78,480+42,300=120,780元 月末结账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23,220+120,780=144,000元 “库存商品”账户的期初余额=206,220元 本月购进库存商品=168,480+105,300=273,780元 月末“库存商品”账户的余额=206,220+273,780=480,000元 差价率 =144000/480000*100%=30%计算已销商品应摊差价本月已销商品应摊差价 本月“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余额差价率 =(35,100+70,200)*30%=31,590元账务处理:借: 商品进销差价 31,59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1,590计算调整增值税销项税额。1)、调整含税收入计算销项:35,100+70,200应交增值税销项= * 17%=15,300元 1+17%2)、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15,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15,300 十、存货跌价准备计算及账务处理 20*4年初甲存货的跌价准备为0。当年末,甲存货的实际成本8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77000元,假设其后各年甲存货的成本没变,20*5年末,可变现净值为73000元,20*6年末,可变现净值为77500元,20*7年末,可变现净值为81000元. 要求:计算各年应提取或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分析计算: 存货跌价准备 2004年:0 2004年补提:80,000-77,000=3,000 2004年末:可变现净值77,000成本 80,000 3,000 2005年补提:7,000-3,000=4,000 2005年末:可变现净值73,000成本 80,000 7,000 2006年冲减:7000-2500 =4,500 2006年末:可变现净值77,500成本 80,000 01、2004年补提:80,000-77,000=3,000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02、2005年补提:7,000-3,000=4,000借:资产减值损失 4,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003、2006年冲减:7,000-2,500=3,0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4,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5004、2007年冲减:25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2,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500十一、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甲公司有关资料如下:要求:对下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20*7年3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A公司股票5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每股价格16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4,000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00*16)800,000 投资收益 4,000 贷:银行存款 804,0002、20*7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4元,支付日为20*7年6月25日借:应收股利 (50000*0.4) 20,000 贷:投资收益 20,000 3、20*7年4月22日,甲公司又购入A公司股票5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每股价格18.4元(其中包含已宣告发放尚未支取的股利每股0.4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6,000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50000*(18.4-0.4) 900,000 应收股利 (50000*0.4) 20,000 投资收益 6,000 贷:银行存款 926,0004、20*7年6月25日,收到A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40,000元借:银行存款 40,000 贷:应收股利 40,0005、20*7年12月31日,A公司股票市价为每股20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00*20-800,000-900,000)3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006、20*8年2月20日,甲公司出售其持有的A公司股票100000股,实际收到现金210万元 借:银行存款 2,1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70,000 投资收益 100,000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00 贷:投资收益 300,000 十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务处理B公司于2008年3月20日,购买甲公司股票150万股,成交价格为每股9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买该股票另支付手续费等22.5万元。5月20日,收到甲公司按每10股派3.75元的现金股利。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8.25元,2008年8月30日以每股7元的价格将股票全部售出.要求:作下列会计分录 1、购入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150*9+22.5)1,372.5万元 贷:银行存款 1,372.5万元 2、收现金股利时借:银行存款 (150/10*3.75) 56.25万元 贷:应收股利 56.25万元 3、期末计价时借: 资本公积 (1372.5-150*8.25)135万元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35万元4、出售时借: 银行存款 (150*7) 1,050万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35万元 投资收益 (1372.5+135-135-1050) 322.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150*9+22.5) 1,372.5万元 资本公积 (150*9-150*8.25) 135万元十三、持有至到期投资账务处理甲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购买日其公允价值为60480万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3%,面值为60000万元,交易费用为60万元,半年期实际利率为1.34%,每半年付息一次。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分析:该债券为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持有至到期的投资买价大于面值 为溢价购入摊销方法 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折价每期按面值及票面利率计算应收利息,并计入 “应收利息”每期按实际利率计算实际利息收入,并计入 “投资收益 ”每期按应收利息及实际利息收入之差额摊销溢价计入 “利息调整”计算: 1、2008年6月30日实际利息收入 计入“投资收益”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60480+60)*1.34%*1=811.24万元 2、2008年6月30日应收利息 计入“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60000*3%/12*6=900万元 3、2008年12月31日“利息调整”科目本摊销额 计入“利息调整” =本期应收利息-本期实际利息收入 =900-811.24=88.76 (万元) 4、2008年7月1日摊余成本(60451.24) =上期摊余成本-本期利息调整 =60540-88.76=60451.24(万元)账务处理 1、20*8年1月1日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成本) 60000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利息调整) 540万元 贷:银行存款 60540万元 2、20*8年6月30日计算应收利息并摊销溢价时: 借:应收利息 900 万元 贷:投资收益 811.24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利息调整) 88.76万元十四、长期股票投资成本法账务处理20*7年6月2日A公司委托证券公司购入H公司发行的新股50万股(H公司共发行1000万股),计划长期持有,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8元,发生交易税费与佣金13万元,相关款项用之前存放在证券公司的存款支付。20*7年度H公司实现净利润396万元(每月实现利润均衡)宣告分配现金股利250万元,股利支付日为20*8年3月9日 要求:编制20*7年度A公司上项业务的有关会计分录分析: 该投资为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持股比例50/1000*100%=5% 采用“成本法”核算计算: A公司6月开始投资后 H公司实现利润需折算 即:=396/12*7=231万元 A公司享有5%的净利润 即为231万元*5%=11.55万元 甲公司实际享有乙公司现金股利 即为250万元*5%=12.5万元 甲公司实际享有乙公司现金股利中可确认为投资收益为 即为11.55万元 甲公司实际享有乙公司现金股利中冲减投资成本 即为12.5-11.55=0.95万元会计分录: 1、20*7年6月2日购入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股票投资(成本) (50*8+13) 413万元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413万元 2、20*7年12月3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12.5万元 贷:投资收益 11.55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 0.95万元 十五、长期股票投资权益法账务处理2007年初B公司取得甲公司30%的股份,能够对甲公司施加重大影响。该股份的投资成本为1,000,000元,投资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0,000元、(假设投资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2007年度甲公司实现利润600,000元,2008年4月5日,甲公司宣告将净利润的40%用于分配现金股利,2008年4月25日,B公司将收到的现金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