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按摩治疗_第1页
运动损伤按摩治疗_第2页
运动损伤按摩治疗_第3页
运动损伤按摩治疗_第4页
运动损伤按摩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2 28 1 伤科按摩治疗 2020 2 28 2 教学目标 1 熟悉和了解推拿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推拿在现阶段的应用状况 2 了解推拿流派的现况及分布 通过教学片了解我国推拿的情况 3 掌握推拿对损伤的治疗作用 推拿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4 掌握推拿治疗原则与治法 掌握中医理论对推拿作用的认识 5 掌握推拿用的介质熟悉郑氏伤科推拿流派的起源和发展 2020 2 28 3 重点及难点 1 推拿 推拿学定义 2 推拿对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3 推拿的基本知识及推拿治疗原则与治法 4 推拿对个体系统 器官的作用 5 中医理论对推拿作用的认识 2020 2 28 4 讲述内容 1 推拿的概念 特点 种类和作用 2 推拿的起源 发展简史和流派简介 3 推拿的基本知识 2020 2 28 7 1 推拿的概念 特点 种类和作用 2020 2 28 8 1 1推拿的概念 推拿 是以手法作用于人体 通过手法功力的直接作用以及进一步由经络系统发挥的调节作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属中医外治法范畴 推拿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研究推拿的机理 作用和手法的一门学科 2020 2 28 9 1 2推拿的特点 按摩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项宝贵遗产 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与伤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按摩 又称推拿 是利用按摩者的手 足或器械等进行各种手法操作 刺激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 以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 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按摩手法简便易行 无需特殊设备 人员要求只需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即可 2020 2 28 10 1 3推拿的种类 1 3 1正骨推拿1 3 2小儿推拿1 3 3一指禅推拿1 3 4点穴推拿1 3 5滚法推拿1 3 6腹诊推拿 2020 2 28 11 1 3 1正骨推拿 正骨推拿又称 正骨按摩 伤科按摩 是以矫正骨折 关节脱位 骨错缝 筋跳槽等一类骨伤科疾病为诊治范围的一种推拿疗法 2020 2 28 12 1 3 2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又称 小儿按摩 民间亦称 推惊 摩惊 掐惊 等 是推拿在防治小儿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有独特体系的治疗方法 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0 2 28 13 1 3 3一指禅推拿 一指禅推拿是以中医阴阳五行 脏腑 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以四诊八纲为辨证手段 强调审病求因和辨证论治 并结合有关生理 解剖和病理等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 以一指禅推法作为主要操作手法 作用于人体的一定部位 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 2020 2 28 14 1 3 4点穴推拿 点穴推拿又称 点穴按摩 指针疗法 穴位按摩 等 临床上主要是以指代针 即用手指刺激人体经穴以防治疾病 2020 2 28 15 1 3 5滚法推拿 滚法推拿是以滚法作为主要手法来治疗疾病和损伤的一种推拿疗法 是在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根据有关的生理 解剖 病理变化 在人体的体表进行一定的手法操作 基本手法是滚 揉 按 拿 捻和搓 并配合被动运动以及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性运动 2020 2 28 16 1 3 6腹诊推拿 腹诊推拿是运用中医传统的腹诊法判断疾病的表里 寒热 虚实 并选用手法 以腹部为主要作用部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方法 腹诊推拿以阴阳五行 脏象经络理论为指导 强调整体治疗 扶正祛邪 灵活应用 2020 2 28 17 1 4推拿的作用 1 4 1刺激体表 对内脏功能起调节作用通过刺激体表 使刺激经过躯体神经传入脊髓 再经一定的途径支配内脏 也可通过体表刺激 直接影响内脏活动 如通过腹部手法可调节胃肠蠕动 1 4 2对皮肤的作用通过手法可清除衰老的皮肤表皮的细胞 改善皮肤呼吸 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 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 1 4 3对周围血管的作用通过手法可使肌肉放松 使肌肉粘滞性减小 引起血管扩张 降低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阻力 减轻心脏的负荷 降低血压 1 4 4对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过手法可使肌肉放松 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是局部温度升高 2020 2 28 18 2 推拿的起源 发展简史 2020 2 28 19 2 1推拿的起源 公元前221年 原始人在与野兽搏斗或劳动中 必定有一些外伤 导致疼痛 原始人自然本能地用手去抚摸 逐步收到效果 重复使用一些能够祛病的手法 有意识地把这些手法以结绳 刻甲骨等方法记载下来 随着时间地推移 这些手法得到了积累和发展 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 皇帝歧伯按摩经 的姊妹篇 黄帝内经 中 素问 异法方异论 载有 中央者 其地平以湿 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 故其病多痿厥寒热 其治宜导引按跷 故导引按跷者 亦以中央出也 意指 中原黄河流域 气候温暖 地势平坦多湿 为当时政治经济中心 人口密集 经济繁荣 各地人民及物资均在此集中 食物品种比较齐全 当地居民的生活比较安逸奢侈 体质相对衰弱 中央湿则成痿厥 体弱则易受外邪侵袭而为寒热 在治疗时 用气功疗法和按摩疗法以调畅气血 柔和筋骨 所以导引按跷是从中央起源的 2020 2 28 20 在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殷商时期 甲骨文中就有 磨面 干沐浴 的记载 当时的按摩主要有宫廷中的专职按摩师为王室成员作治病保健 在宫廷和民间生活中有不可低估的地位 同时 还出现了使用和制作按摩工具的记载 由于当时按摩手法操作简单 所以流传较广 并在以后各个时期 由简至繁而发展成现今上百种按摩手法 2020 2 28 21 2 2推拿的发展 公元前221年 公元581年 该时期汉代名医华佗创造性地发展了导引按摩方法 亲自编练 五禽戏 模仿虎猿熊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 以期外练筋骨皮 内练一口气 此时天竺国达摩在原按摩推拿手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搓 抖 颤 捻 滚 揉六法 总称为 一指禅 从简单的平面和垂直二维力学发展为三维力学的力学手法 汉代大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 金匮要略 伤寒论 中亦有多处提及按摩治疗方法 该时期我国中医学 针灸 按摩全面发展 并为以后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当时 对人体经络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 最具代表性的书籍是 灵枢经 2020 2 28 22 2 3推拿的鼎盛 公元581年 1368年 晋唐时期前后700年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 也是按摩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百官志 载有 按摩博士二人 唐六典 载有 太医署有按摩工56人 按摩生115人 等 这一时期不仅行政上明确了按摩医术的地位 按摩亦成为宫廷医学教学的四大科目之一 该时期的 诸病源候论 和史称三大方书的 肘后方 千金方 外台秘要 集中记载了推拿按摩在这一时期的杰出成就 2020 2 28 23 2 4推拿分科 公元1368年 1910年 按摩医术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流传 学术分支越来越细 明代将按摩改称推拿 太医院将按摩列为医政之一 形成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 现存最早的按摩专著 小儿按摩经 即成书于此时 明代对保健按摩也很重视 摄生要言 总结出了 养生十六宜 附 养生十六宜 是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简便的自我保健方法 1 发宜常梳2 面宜常擦3 目宜常运4 耳宜常弹5 舌宜舐颚6 齿宜常扣7 津宜常咽8 气宜常呵9 背宜常暖10 胸宜常护11 腹宜常摩12 肛宜常提13 肢宜常摇14 足心宜常搓15 皮肤宜常浴16 大小便宜勿语 自我按摩手法 清朝太医院虽然撤消了按摩科 但正骨按摩 一指禅推拿等却在民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医宗金鉴 把摸 接 端 提 按 推 拿 揉列为伤科八法 并对推拿按摩手法治疗伤科疾病做了较系统的总结 2020 2 28 24 2 5推拿的低谷 1911年 1949年 1911年 1949年间 由于战乱频繁 西方列强对我国政治 军事 经济进行大肆侵略 加之当时国民党推行歧视中医政策 按摩医术被视为 小道 贱业 任其自生自灭 使按摩术一落为按摩史上最低潮时期 但在此时期也涌现出了一些名医和按摩名著 如女中医马玉书著 推拿捷径 一书 用歌赋形式将难解的按摩手法编解出来 曹泽普的 按摩书使用指南 一书 注重解剖知识和机械力的作用 杨华亭的 华氏按摩书集 古代秘法和现代西洋生理 病理 解剖 电磁学等于一体 2020 2 28 25 2 6推拿的复兴 公元1950年 今 新中国的建立 使沉没许久的按摩术枯木逢春 全国各地医院相继设立了推拿按摩科 按摩业得到了很大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 人们正步入小康生活 全民健身热悄然兴起 保健按摩业发展更快 随着人们对保健按摩的需求 社会上涌现出了大量保健按摩从业者 但经过正规培训的按摩师并不多 希望热爱按摩事业的人们认真学习 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保健按摩是人类在同疾病与死亡斗争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 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保健按摩不论过去 现在 还是将来 对于人们在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方面 都有很大作用 2020 2 28 26 保健按摩是一种在人的体表进行适当维动的一种保健方法 其施术手法颇多 动作轻柔 运用灵活 便于操作 适用范围甚广 不论男女老幼 体质强弱 有无病症 均可采用不同的施术手法 进行保健按摩 现在有的人自学保健按摩知识 进行自我保健按摩 有的人到按摩院进行保健按摩 有的人请按摩师前往住宅或宾馆进行按摩 到目前为止 能够享受保健按摩的人虽然很多 但还不普遍 这是由于有些人对保健按摩的作用还认识不足 另外 按摩师的缺乏也是原因之一 相信今后随着人们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 保健按摩一定会走进千家万户 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内容和健康需求 2020 2 28 27 3 推拿的基本知识 3 1推拿对各个系统的作用 3 2推拿基本功练习3 3推拿的时间 次数和强度3 4推拿人员的注意事项 2020 2 28 28 3 1推拿对各系统的作用 3 1 1刺激体表 对内脏功能起调节作用通过刺激体表 使刺激经过躯体神经传入脊髓 再经一定的途径支配内脏 也可通过体表刺激 直接影响内脏活动 如通过腹部手法可调节胃肠蠕动 3 1 2对皮肤的作用通过手法可清除衰老的皮肤表皮的细胞 改善皮肤呼吸 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 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 3 1 3对周围血管的作用通过手法可使肌肉放松 使肌肉粘滞性减小 引起血管扩张 降低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阻力 减轻心脏的负荷 降低血压 3 1 4对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过手法可使肌肉放松 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是局部温度升高 2020 2 28 29 3 2推拿基本功练习 保健按摩工作者 除要有高度责任感及勤勤恳恳 关心顾客的服务态度外 还必须具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耐力 按摩时才不致气喘 方能得心应手 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 作为保健按摩工作者 必须坚持不懈 持久有恒的练功 这是熟悉而牢固地掌握按摩技术的基本原则 3 2 1身体素质的练习 3 2 2易筋经3 2 3身体各部位的手法技巧练习 2020 2 28 30 3 2 1身体素质的练习 推拿练功即身体素质的练习 主要练习推拿者常规锻炼身体方法 除自己锻炼身体外 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指导或 和辅导他人进行身体锻炼 要求学生对推拿师传统练功 易筋经 有一个了解 进一步掌握手法的 有力 均匀 柔和 持久 深透 2020 2 28 31 一 徒手练习 一 全身练习二 指力练习 2020 2 28 32 一 全身练习 1 站桩练习2 马步练习3 弓步练习 2020 2 28 33 1 站桩练习 站立 两足自然分开与肩同宽 足尖略收成内八字 头正直 两眼平视前方 闭唇扣齿 舌舔上腭 两上肢自然下垂 五指伸直 胸部微含 要求精神贯注 排除杂念 意守丹田 呼吸自然 内劲由上贯下而注足 两足如栽根 两膝微屈 头勿左顾右盼 如此维持10 20分钟 2020 2 28 34 2 马步练习 由上述站桩姿势变为髋膝半屈呈骑马姿势 两臂体侧屈肘 伸腕 五指自然伸开 含胸 微微收腹 重心放在两腿之间 要求全神贯注 排除杂念 意守丹田 呼吸自然 如此维持2 4分钟 或作马步冲拳 左右拳交替冲出 冲击时要有力量和节奏 每次练习3 5分钟 2020 2 28 35 3 弓步练习 身体直立 右脚根据自己身高向同侧迈一大步 上身向右转体90 并屈右髋右膝约90 左右 右脚尖指向右前方 左腿后伸 踝微内旋蹬地 重心略向前 即为右弓步 要求全神贯注 呼吸自如 或作弓步冲拳 左右拳交替冲出 冲拳要有力 有节奏 每次练习1 2分钟后变相反方向练习 左弓步 要求同上 2020 2 28 36 二 指力练习 1 全掌俯卧撑2 五指俯卧撑 2020 2 28 37 1 全掌俯卧撑 五指自然张开 双手全掌撑地俯卧 身体挺直不塌腰 不翘臀 作双臂屈伸运动 当两臂屈曲时 整个身体下降 伸直时身体则上升 频率不宜过快 但动作一定要求标准 根据自己的能力 确定锻炼时限和强度 循序渐进 2020 2 28 38 2 五指俯卧撑 双手五指自然张开 掌指关节微屈成爪形 各指指端着地支撑作俯卧撑锻炼 练习方法及要求与全掌俯卧撑相同 2020 2 28 39 二 器械练习 握力器练习使用握力器的目的是利用其弹性材料的反作用力来锻炼指力和握力 练习时要注意力量集中 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准确 有力 每组练习30 50次 每天1 2组 2020 2 28 40 3 2 2易筋经 易筋经的种类很多 以下仅选择一种易筋经中的几种姿势进行介绍 一 韦驮献杵第一势二 韦驮献杵第二势三 韦驮献杵第三势四 摘星换斗势五 倒拽九牛尾势六 打躬势七 工尾势 2020 2 28 41 一 韦驮献杵第一势 原文 立身期正直 环拱平当胸 气定神皆敛 心澄貌亦恭 动作姿势 左足向左平跨一步 两足之距约与肩宽 足掌踏实 两膝微松 蓄腹收臀 直腰拔背 含胸 头端平 目前视 口微开 舌抵上腭 松肩 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五指并拢微屈 定心息气 神情安详 双手向前徐徐上提 在胸前成抱球状 松肩 略垂肘 两掌心内凹 五指微屈 指端相对 约距2寸 2020 2 28 42 二 韦驮献杵第二势 原文 足指柱地 两手平开 心平气静 目瞪口呆 注 指为趾 动作姿势 两足分开 距约与肩宽 足掌踏实 两膝微松 直腰收臀 含胸蓄腹 上肢一字平开 掌心向地 头如顶物 两目前视 2020 2 28 43 三 韦驮献杵第三势 原文 掌托天门目上观 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 咬紧牙关莫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抵 鼻能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 用力还将挟重看 动作姿势 两足分开 距约与肩宽 足尖着地 足跟提起 腿直 蓄腹收臀 两掌上举高过头顶 掌心朝天 四指并拢伸直 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约成直角 两中指之距约 寸 沉肩 肘微屈 仰头 目观掌背 舌抵上腭 鼻息调匀 2020 2 28 44 四 摘星换斗势 原文 只手擎天掌覆头 更从掌中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 用力收回左右侔 动作姿势 右足在前 左足在后 成丁字步 右足跟与左足跟内侧缘中点的距离约为一拳 两膝伸直 蓄腹收臀直腰 左手握拳 拇指在里 四指在外 松握拳 松肩 屈左肘 将左拳置于腰后 使拳心向后 右手高举过头 掌背朝天 掌盖于头 五指自然微屈 肘略屈 沉肩 头向后上方偏斜 目视右掌心 舌抵上腭 鼻息调匀 左右相同 2020 2 28 45 五 倒拽九牛尾势 原文 两腿后伸前屈 小腹运气空松 用意存于两膀 观拳须注双瞳 动作姿势 下肢成右弓步 右手握拳 拇指在里 四指在外握紧 上举 拳心对面 双目观拳 松肩屈肘 使上臂与前臂所成角度略大于直角 右上肢外旋 肘下垂 左手握拳直肘尽力后伸 拳心向后 松肩 左上肢内旋 肩平背直 塌腰收臀 鼻息调匀 左右相同 2020 2 28 46 六 打躬势 原文 两手齐持脑 垂腰至膝间 头惟探胯下 口更啮牙关 掩耳聪教塞 调元气自还 舌尖还抵腭 力在肘双弯 动作姿势 两足分开 距离比肩宽 屈肘上举两手 抱于脑后 指并拢 两手中指相接 两掌掌心掩耳 腿直 弯腰前俯 抱头置于胯下 两手用力 两膝不得屈曲 足跟勿离地 舌抵上腭 鼻息调匀 2020 2 28 47 七 工尾势 原文 膝直膀伸 推手至地 瞪目昂头 凝神壹志 动作姿势 两足并拢 两膝伸直 弯腰前俯 直肘 两手十指交叉相握 推掌至地 掌心贴地 昂首瞪目 全神贯注 2020 2 28 48 3 3推拿的时间 次数和强度 每次按摩的时间和强度 能查接影响疗效的好坏 按摩时间过短过长 强度过小过大 一方面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二方面反会贻害身体 因此 只有灵活掌握 恰如其分的按摩时间和强度 才能起到良性的刺激作用 收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所谓适宜的按摩时间 次数和强度 绝不可能用某个简单的数字定出指标作为治疗的依据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针对男 女 老 幼各人生理机能的差别 按照不同的病种和不同的病期特点分别对待 2020 2 28 49 3 3 1推拿的时间 每次按摩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很难作一个统一的规定 初学者 尤感难于掌握 它随所患病种和伤患部位的不同 而有明显的差异 一般来说 如对某关节部位扭伤的按摩 作10 15分钟即可 对面积较广的腰部劳损则所花的时间 必须大大增加 尤其是作为提高运动成绩和帮助运动员消除疲劳的运动按摩 常必须进行全身按摩 因此所需时间也就更长 2020 2 28 50 3 3 2推拿的次数 通常每天按摩一次或隔天按摩一次就可以了 有时也可以增加一次 但没有必要增加更多的次数 按摩的用量 也可用按摩手法重复次数来决定 单一部位的一遍按摩 各种手法重复的总和次数大约为数十次或上百次 而每遍按摩的总时间约需15 25分钟 若作多个部位的按摩 就需数百次或上千次 总和时间约需25 40分钟 2020 2 28 51 3 3 3推拿的强度 按摩的强度 与按摩的时间和次数有密切的关系 即随着按摩的时间的延长和次数的增多 强度亦可以增加 然而 这里所指按摩强度的直接含义 是指每个按摩手法的轻重而言 2020 2 28 52 3 4推拿适应症与禁忌症 临床实践证明 按摩治病 多具有显著的疗效 但是 应用不当 也会产生某些相反的结果 因此 明确认识和严格掌握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危是十分重要的 按摩治疗对有些病的初期是禁忌的 而在其后期 则又是需要的 这就更加要求按摩者事先对伤患内在的病理变化和外在的病症有正确的认识 认真的鉴别 才能做到辩证施治 避免事故 2020 2 28 53 3 4 1适应症 慢性劳损 损伤后遗症症和一些常见病 闪腰岔气 胸胁震伤 椎间盘突出症 梨状肌综合症 扭伤 挫伤 落枕 颈椎病 肌肉痉挛 腱鞘炎 腱鞘囊肿 漏肩风 风湿关节炎 风湿腰腿痛 脑震荡后遗症 小儿麻痹后遗症 面神经麻痹 偏瘫和损伤性神经麻痹症 骨折愈合后遗功能障碍 关节脱位整复后遗功能障碍 前臂肌缺血性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