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学案汇编(下学期).doc_第1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学案汇编(下学期).doc_第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学案汇编(下学期).doc_第3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学案汇编(下学期).doc_第4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学案汇编(下学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溶解现象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常见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以及乳化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2了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溶液在生产生活、科研实验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溶解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熟悉硝酸铵吸热、氢氧化钠放热现象,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一、自主学习1. 叫做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 、 的 叫做溶液.2.在实验室和化工厂生产中,许多反应都在 进行,其作用是 .3.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的原理 (“相同”或“不相同”),前者是 (“溶解”或“乳化”),后者是 (“溶解”或“乳化”).4.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通常伴随 的变化,有的物质 (如 ),有的物质 (如 ).二、课堂学习 观察与思考: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和用途事例用途洗衣粉分散到水中洗涤衣物活动与探究:1.将下列几种物质分散在水中的,观察、记录现象并判断类别(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样品名称实验现象类别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泥土植物油植物油+洗洁精归纳与总结:(1) 叫做悬浊液(2) 叫做乳浊液(3)溶液的特征是: (4)乳化是: ,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拓展与延伸:乳化作用的原因活动与探究:2.将下列物质溶解在水中,测量温度变化:水氯化钠+水硝酸铵+水氢氧化钠+水测量的温度/温度的变化(与水相比)步骤:(1)先装3烧杯水,测定温度。(2)分别将NaCl固体、NH4NO3固体、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3)再次测定温度,并记录。归纳与总结:一般物质溶于水后,会伴随能量变化,有些物质溶解后溶液会 有些物质溶解后溶液会 交流与讨论:怎样才能加快固体的溶解?请提出你的建议,并用实验验证你的设想建议1: ;建议2: ;建议3: .拓展与延伸:介绍冷冻混合物组成和最低温度课堂例题例1下列物质:冰水混合物;面粉加入水中;干净的海水;植物油滴入水中,搅拌;食盐加入水中搅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泥土放入水中搅拌。 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例2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则是_。(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课堂检测】1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 B.氢气 C.蔗糖 D.汽油2对长期放置在密闭玻璃瓶中的蔗糖的稀溶液,正确的说法 ( )A. 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B.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C瓶底有一定量的蔗糖固体 D.瓶内的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3洗洁精能使细小的液滴均匀悬浮于水中形成乳浊液。洗洁精所起的作用( )A.催化作用 B乳化作用 C氧化作用 D脱水作用4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是均匀、透明的无色液体C正在配制的食盐水下面更咸,说明溶液中总是下面更浓 D如果水不蒸发,温度不变,糖水放再长时间,蔗糖也不会分离出来5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6将能起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混合,反应最快的混合形式是 ( )A固-固混合 B固-液混合 C液-液混合 D固-气混合7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中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形成溶液的试管是_(填试管编号)8汽油能将衣服上的油漆洗去,洗发水能将头发的油垢洗去.请比较:(1)汽油的洗涤原理是 (2)洗发水的洗涤原理是 9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A食盐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10、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知道不易挥发的物质溶于水时,水的沸点、凝固点和导电性会发生改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2.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并描述实验现象一、自主学习 厨房中有食盐溶液和蒸馏水各一杯,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和现象。2.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以防止 ;寒冷的冬天,人们常向公路上撒些盐,其目的是 3. 大量实验又表明,少数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点 ,沸点 。某些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 【课堂学习】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活动与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在500mL大烧杯中加入半杯碎冰,再加入约40mL冷水,混合后加入20g硝酸铵制成冷冻混合物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各5mL水、蔗糖水和食盐水,并在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将试管同时插入大烧杯中,观察记录试管内开始结冰的温度(凝固点)水 蔗糖水 食盐水 2.组装导电装置,分别用蒸馏水、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酒精溶液测定是否导电(用“”或“”表示现象)蒸馏水 稀硫酸 稀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酒精溶液 交流与讨论:下列现象你会解释吗?请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1.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 2.为什么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3.做电解水实验时,为什么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呢?三、我的收获课堂例题例题1. 在寒冷(-1)的冬季,你如分别将盛有开水;冷水;食盐水;白糖水的器皿放在室外,早上可以看到结冰的是( ) A、 B、 C、 D、例题2同学们已经从物理学上知道:水的凝固点是0,而沸点是100,那你是否有办法让水的凝固点不再是0,而沸点也不再是100呢? 课堂检测1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碳酸钙 B食盐 C.植物油 D面粉2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在寒冷的冬天最容易结冰的是( )A食醋 B蒸馏水 C酱油 D自来水3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 A、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化 B、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 C、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D、起消毒杀菌作用4下列装置中试管内的水能够沸腾的是( )5大量实验表明,少数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 降低, 升高某些固体物质溶于水,还可增强水的导电性,因为在这些溶液中有 ,但这些溶液本身不带电,呈电中性,因为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一、自主学习1 叫做溶质, 叫做溶剂。2溶液质量= 质量 质量。3溶质可以是 体、 体,也可以是 体。 是最常用的溶剂。氯化钠溶液是指 的 溶液。4 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这里 “0.9” 的意思是 。二、课堂学习比一比谁知道的更多:举几例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一)溶液的组成【交流讨论】溶液溶质(状态)溶剂(状态)酒精的水溶液酒精(状态)水(状态)碘酒蔗糖的水溶液氯化钠水溶液氯化氢的水溶液油脂溶解在汽油里【小结】(1)溶质的原状态可以是 (2)作溶剂物质有 等。水是 。(3)溶液的命名规律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观察与思考:请你按下表所给数据配制成三份蔗糖溶液,并填入计算结果:溶液编号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液质量/g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蔗糖溶液(1)420蔗糖溶液(2)626蔗糖溶液(3)1014其中最甜的溶液是_(填溶液编号),越甜的溶液说明其中蔗糖的相对含量越_,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也越_化学上通常用_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小结】溶质质量分数定义:溶质质量分数 定义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三、我的收获四、课堂例题例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在题后括号里打“”或“”)1溶液一定是某种溶质与水组成的( )2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3冰投到水里,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 4均一、稳定的物质都是溶液( )5植物油加入水中振荡后,植物油是溶质,水是溶剂( )6食盐水和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71毫升酒精与10毫升水混合可得到11毫升酒精溶液( )写出下列各种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例题2.(1)、把6克食盐放入44克水中充分溶解食盐水中,求得到的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2)、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克?【课堂检测】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溶液75%的酒精溶液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碘酒硫酸铜溶液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形成的溶液溶质溶剂2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都可以3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溶液是纯净物 B溶液中只可以有一种溶质C水是唯一的溶剂 D溶液均属于混合物4现将一瓶10%的某溶液,倒掉1/2质量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10% B、2.5% C、5% D、7.5%5把10毫升汽油和20毫升植物油混合成溶液,其中 是溶质, 是溶剂,这种溶液叫做 的 溶液。6酚酞的酒精溶液中溶剂是 ; 将生石灰放入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医用酒精中,酒精与水的质量比为3:1,该医用酒精的溶剂是 。7冬天,人们常用甘油溶液护肤,使皮肤保持湿润,质量分数为80%的甘油溶液护肤效果最佳,配制80%的甘油溶液500g,所需甘油的质量为多少?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掌握依据溶解(稀释)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不变进行相关计算。一、 自主学习1、有关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变形: 定义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变换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2、溶液的质量可以通过溶液的体积和密度进行计算:溶液的质量(g)=_ 3、溶液加水稀释或蒸发浓缩(无晶体析出)前后,_不变。二、课堂学习1、现有一份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后,请填写下表(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操作名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取其中一半加水蒸发水份加入少量蔗糖2、关溶液稀释的计算例1.将50g质量分数为40%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多少g?3、关于溶液增浓(无溶质析出)的计算例2:要将100 g1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增大到20% ,需添加蔗糖多少克?蒸发多少克水?三、课堂例题现有一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糖水200g,怎样操作才能实现以下目标?(1)使其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1.5倍;(2)使其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1/3;(3)保持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四、我的收获五、课堂练习1.用60%的酒精溶液A与25的酒精溶液B配成45的酒精溶液,则A、B溶液的质量比( )A. 12 B. 21 C. 43 D. 312.欲使100g10氯化钾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20,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蒸发45g水 B.取出50g溶液 C.蒸发50g水 D.加入10g氯化钾 3.在常温下,向100g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某电动车厂生产电瓶时,需将50 k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溶液,需蒸馏水的质量为( )A450 kg B440 kg C490 kg D460 kg 5.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6.将200g含水99的食盐溶液的含水量变为98,应蒸发掉水 ( ) A.1g B.2g C.50g D.100g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三课时)学习目标 1.学会动手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通过实验掌握溶液配制的一般方法。2. 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及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一、 自主学习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物质时,应_盘放砝码,_盘放被称物。调整托盘天平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螺丝帽向(填左、右)_旋转。托盘天平能称准到 。 2、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读数时视线应与 保持水平。3、计算:实验室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问:需要多少克氯化钠?需要多少体积的蒸馏水?二、课堂学习(一)、配制一定质量和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目的:练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10mL 50mL 100mL),胶头滴管 氯化钠,纸片等。实验步骤: (1)、 (需要 g,需要 g换成体积 mL) (2)、 (需要的仪器:_) (3)、 (需要的仪器: _ ) (4)、贮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思考】 试剂瓶上的标签如何填写?【交流讨论】1、若称量氯化钠时,砝码跟氯化钠颠倒(1g以下用游码)则所配氯化钠溶液是浓了 ,还是稀了?为什么?2、若称量氯化钠时,天平指针偏左,不作任何处理即用它称取2.5g,其它操作都正确,则所配氯化钠溶液是浓了,还是稀了?为什么?3、若其它操作都正确,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氯化钠溶液是浓了 ,还是稀了?仰视读数呢?4、若溶解量氯化钠时,烧杯中还有少量的水,其它操作都正确,则所配氯化钠溶液是浓了,还是稀了?为什么?(二)、下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的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盐酸(分析纯)化学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密度:1.18g/cm3 质量分数:36 如何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并将有关步骤简要地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中。(1) 计算所需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2)量取浓盐酸和水(用什么规格的量筒) (3)稀释 拓展与延伸: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三、我的收获四、课堂练习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实验2室用36%的浓盐酸配制5%的稀盐酸500mL,应选用的仪器有( )A托盘天平、酒精灯、试管、药匙B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漏斗 C托盘天平、铁架台、试管、量筒D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量筒3.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_;_;_。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_;_;_。4. 防非典期间,某医院要用含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gcm)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4%(密度为1.0gcm)的消毒液15L,请问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体积是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如何配制?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四课时)学习目标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加强对溶液组成的理解。一、自主学习 6.5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1)在100g的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其质量为_g,溶剂的化学式为_,其质量为_g。(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g,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其质量为_g,溶剂的化学式为_,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二、课堂学习1、把42.8 g含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投入200 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当二氧化碳全部放出后,称得溶液的质量为225g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2)反应所用的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将29.1g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 %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 Na2SO4BaSO4 +2NaCl)。右图是所加Na2SO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2)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三、我的收获: 如何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四、课堂练习1、星期天,小强的妈妈要焙制面包,叫小强取商店买回一包纯碱,小强仔细看了包装说明(如下图),并产生疑问: 回到学校,他取出从家里带来的一小包纯碱样品进行实验:准确称取5.5 g样品放入烧杯中,在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忽略CO2溶于水),共用去稀盐酸25 g,得溶液质量为28.3 g(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求:(1)生成CO2的质量是 ;(2)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2、为测定某钢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粉未于质量为51.8克的烧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加入80g稀硫酸时反应恰好完全,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右图。试通过计完成下列问题: 求:(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1)【学习目标】1知道医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2知道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3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熟悉常见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自主学习】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_,它与_、_、_有关。一定温度下,我们把在一定_下,一定量的_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2、我们通常用_来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_,该物质在_克溶剂里达到_时所溶解的克数。如没有指明溶剂,则一般是指_溶液。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而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这分别表示_;20时,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_更强。【合作探究】【探究1】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现象与结论1、取三支试管,各装入5mL水,分别加入食盐、硝酸钾、消石灰各1g,振荡、静置,观察其溶解情况。2、取两支试管,各取5mL水和酒精,分别放入一粒碘晶体,振荡,观察其溶解情况。3、往实验1中的硝酸钾试管中再加入2g硝酸钾,充分振荡,观察是否完全溶解?如不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其溶解情况。实验结论:物质的溶解性与、和有关。【探究2】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讨论如何让两烧杯中的固体继续溶解呢?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1、往20mL水中加入5g食盐,充分搅拌后再加入5g食盐2、往20mL水中加入5g硝酸钾食盐,充分搅拌后再加入5g硝酸钾3、往实验1所得的溶液中,观察现象。4、往实验2所得的溶液中,观察现象。小结1、饱和溶液是指:不饱和溶液是指:2、由一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探究3】溶解速率与溶解性的关系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影响溶解性的因素【达标测评】1、饱和溶液是指()A、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B、不能继续溶解其它溶质的溶液C、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2、怎样判断某一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A、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降低温度观察是否有溶质析出B、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蒸发水分观察是否有溶质析出C、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入同种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D、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入不同种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3、下列各操作中,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对该溶液进行降温B、对该溶液进行升温C、继续向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D、向该溶液加入比其质量分数大的溶液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5、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下图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第六章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2)【学习目标】、了解溶解度的涵义,会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重点:会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难点:会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自学】、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 【探究质疑,小组合作讨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 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要领时,要抓住四个要素。(1)必须指明一定 (条件), (2)必须是 g溶剂(标准),(3)必须达到 (状态),(4)以 为单位。0时,NaCl的溶解度为克的含义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有三种情况:(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例:KNO3(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例:NaCl(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例:Ca(OH)2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是 【成果展示】: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t时,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bD将b溶液由10升温至30时变为饱和溶液 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10时,A、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_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将30的A、B两种接近饱和的溶液通过升高温度可达到饱和的是_.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1)由上表可推出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2)在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NH4Cl,形成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达标测评】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 ) A、该物质在该温度时溶解在溶剂中的质量B、该物质在该温度时溶解在100g溶剂中的质量 C、该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D、该物质在该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t1 t2 温度/溶解度/g30ABC到小的顺序是 _ _ (填写序号,下同)。(2) 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_ g。(3) 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_ 。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At1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4把20时的某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60(假设其过程水未蒸发),有关此溶液的下列几项有发生改变的是(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质的溶解度5在20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0g,在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乙物质10g,则( ) A、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C、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D、两者的溶解度无法比较6(1)、在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克;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克; (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时对应的温度为 ; (3)、在10时,比较硝酸钾、氯化钠、氯化铵三者的溶解度大小;那么在70时又是如何? (4)、在 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在 时,硝酸钾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在 时,硝酸钾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拓展提升】140时,20克氯化钠和20克硝酸钾分别放入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够得到饱和溶液的是_,此时它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身性质有关外,还与 和 有关。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 ,随温度的升高而 。想一想: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 烧开水时,刚开始加热就会看到里面有许多小气泡不断冒出,这是因为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一节溶液酸碱性【学习目标】:1、了解溶液酸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2、了解改变溶液PH的方法 3、认识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学习重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自学导航】:阅读课本5-6页,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与什么有关? 2、通常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PH的范围是 。PH 7,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 。 ,溶液显碱性, ,碱性越强。 ,溶液显中性。如纯水是一种中性物质。常见的还有食盐水、蔗糖水等。3、怎样测溶液的PH ? .【交流探究】:1、想一想: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酸溶液的PH,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偏 (大还是小?)若来测碱溶液的PH呢,结果怎样?2、讨论一下:(1)分别向酸或碱的溶液中加水,酸的PH会 ,(增大还是减小?)碱的PH会 。他们的PH会等于7吗?酸碱性会变吗?(2)、向酸或碱中加入酸碱性相同、PH不同的溶液,溶液的酸碱性 (会不会)发生变化,混合后溶液的PH (3)、加酸碱性相反的溶液,由于两溶液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使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等于7;若加入的溶液过量,原溶液的酸碱性就会发生相反的变化。【成果展示】:谈谈你的收获【当堂检测】1、新鲜牛奶的PH约为7,接近 性,储存了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 .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牛奶6.3-6.6 鸡蛋清7.6-8.0 柠檬2.22.4 番茄4.04.4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3、下列溶液PH最小的是( )A、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 D、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4、PH=0的溶液是( )A、不存在的 B、酸性溶液 C、碱性溶液 D、中性5、某溶液的PH大于8,则该溶液能使酚酞试液( )A变蓝 B变红 C、变紫 D、不变色6、某溶液的PH为4,要使这种溶液的PH升高到10,可采取的措施是( )A、可加入适量的盐酸 B、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C、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加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7、某硫酸溶液的PH为3,加入下列一种液体混合后,会使PH小于3的是( )A、蒸馏水 B、PH=5的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PH=0的稀硫酸8、将硫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三种溶液按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9、山茶花、杜鹃花、栀子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仙人球适宜在中性偏碱的土壤中生长,现测的某土壤的PH为78,该土地是一种植的花卉是 10、下表是五种酸或碱的水溶液的PH,,取其中某些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可能为7的是 ( )水溶液甲乙丙丁戊PH0251014A、甲乙丙 B、甲丙 C、乙丙 D、丙戊【教学后记】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活动一:常见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浓硫酸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