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疗法的护理课件_第1页
氧气吸入疗法的护理课件_第2页
氧气吸入疗法的护理课件_第3页
氧气吸入疗法的护理课件_第4页
氧气吸入疗法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氧气吸入疗法的护理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呼吸内分泌科刘艳存 健康人群需要呼吸器官不断从空气中摄取氧来满足组织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 人体内氧的储备极少 健康人体内包括功能残气量存氧仅1 5升 静息下每分钟约吸氧150 250毫升 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通气或换气功能减低 出现缺氧或缺氧伴有CO2潴留 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代谢障碍 所以氧疗是治疗呼衰 纠正缺氧的重要手段 正常的PaO2 80 100mmHg 50mmHg需要氧疗 40mmHg积极有效的氧疗 一 氧疗的指征 一 血氧分压 PaO2 二 其他指征 1 皮肤黏膜紫绀 2 因缺氧引起的呼吸过速 3 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过缓及通气不足 4 呼吸阻力增高所致呼吸困难 呼吸功和氧耗量增加 5 呼吸阻力增高所致呼吸困难 呼吸功和氧耗量增加 二 其他指征 6 急性缺氧所致烦躁不安 意识障碍和心率加快7 心血管功能不全或贫血引起的氧运输能力降低8 严重感染伴高热或分解代谢时氧耗量增加 二 氧疗的原则 尽量以较低的吸氧浓度 达到提高血氧分压至安全水平而又不引起毒副作用的效果 一 控制性氧疗 机理 慢性CO2潴留 导致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降低 呼吸主要靠低氧血症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 吸高浓度氧解除了缺氧对中枢的兴奋作用 使通气量降低 使PaO 更高 导致病情加重 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二 高浓度氧疗 1型呼衰 见于肺水肿 ARDS 重症肺炎 溺水等 机理 一般无气道阻塞 PaO2迅速提高不致引起通气量降低和PaCO2升高 控制性氧疗 应采用低浓度持续给氧 即控制性氧疗 以达到既维持生理需要的氧水平 又不至于影响CO2排出的效果 二 高浓度氧疗 二 高浓度氧疗 应采用30 60 甚至更高浓度的氧 将PaO2和SaO2分别提高到60mmHg和90 以上 减轻缺氧对重要脏器的损伤 见于急性CO中毒 急性氰化物中毒 突发严重失血性贫血 气性坏疽等 三 高压氧疗 一 鼻塞或鼻导管法 用于轻 中度低氧血症 优点 简单 方便 价廉 便于固定及多数患者乐于接受 缺点 易被分泌物堵塞 久置对局部有刺激 流量过高时可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结痰痂 三 给氧的方法 操作流程 1 装表 1 氧气筒供养检查氧气筒及各部件 打开总开关 清洁气门 迅速关好总开关 氧气表略后倾接于气门上 初步旋紧 扳手加固使表直立 接湿化瓶 橡胶管 玻璃接管 查流量表是否关好开总开关开流量表 检查各衔接部位是否漏气 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关总开关 关流量表 将氧气筒推至床旁 2 中心供氧将流量表接头插入墙上氧气出口 并对齐各固定孔 用力插入 向外轻轻拉接头 证实已接紧 连接用氧装置 检查接头及管道是否漏气 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2 给氧 1 鼻导管给氧清洁鼻腔 连接鼻导管 打开氧气 调节氧流量 湿润鼻导管前端 将导管插入鼻腔 长度适宜 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 2 鼻塞给氧清洁鼻腔 将鼻塞连接橡胶管 打开氧气 调节氧流量 将鼻塞塞入鼻孔内 3 观察 记录 4 停止用氧 用纱布包裹导管拔出 关氧气 分离鼻导管 5 安置病人 6 将氧气筒推至指定地点 空 桶必须挂标志 7 终末处理 8 记录 三 给氧的方法 二 面罩法 用于暂时无条件行机械通气的重度1型呼衰病人优点 迅速提供高浓度氧 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缺点 在进食水 咳痰时要摘去 夜间熟睡翻身可能移位 所提供的氧气干燥 患者多感不适 只能短期使用 流程打开氧气 调节氧流量 将面罩置于患者口鼻部 松紧带固定好 三 经气管导管氧疗法 80年代以后用于COPD患者 三 给氧的方法 四 氧帐法 少数用于无明显CO2潴留的不合作重症患者及儿童 三 给氧的方法 五 机械通气合并氧疗 BiPAP呼吸机的使用 三 给氧的方法 六 家庭氧疗法 压缩氧液态氧氧浓缩器 三 给氧的方法 四 氧疗的注意事项 一 重视病因治疗和综合治疗 加强氧疗的监护 在氧疗过程中 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紫绀程度 呼吸和心率变化等 如意识转清 紫绀好转 心率减慢10次 分以上 提示氧疗有效 对2型呼率的病人 如果氧疗后表情淡漠或嗜睡 呼吸变浅 要考虑有无CO2潴留加重 对高浓度氧疗 特别是机械通气正压给氧或高压氧疗者 应注意防止氧中毒 经常监测血气 观察呼吸前后PaO2 SaO2 PH和PaCO2等指标的变化 同时可用脉氧仪持续监测心率和经皮氧饱和度 以便及时调整氧流量 二 吸入氧气的湿化 三 各管道的管理 鼻导管 面罩 湿化瓶应严格按制度定期清洁消毒或更换 防继发感染和交叉感染 四 使用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